家校携手,共筑和谐育人环境

2016-11-01 11:57俞妍旻
考试周刊 2016年82期
关键词:教育途径家校合作中职教育

俞妍旻

摘 要: 家庭与学校之间的合作不仅仅是为了弥补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足的前提,更是为了应对现代社会急剧发展对教育提出的严峻挑战。本文基于中职教育中家校合作的现状,对中职家校合作进行了一些思考和尝试,以营造家校共育的和谐育人环境。

关键词: 中职教育 家校合作 教育途径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毋庸置疑,家校合作是实现高质量学校教育和良好家庭教育的纽带,是完善和深化教育的重要环节。中职教育由于学生年龄的特殊性、生源的特殊性、育人目标的特殊性,在教育和模式上明显区别于中小学教育,这种特殊性使中职教育“家校合作”成为一种十分必要的行为。

一、中职家校合作的现状

目前,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重视家校合作的重要性,通过家长会、学校开放日、家长委员会等方式进行一些有计划的家校合作活动。尽管家校合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观念认识存在不足。

1.家庭方面认识不足。

在家庭方面,有的家长忙于生计,在子女生活上给予了物质保证之后,就无暇顾及他们的精神生活,导致一些“富二代”孩子产生了自私享乐等消极思想;有的家长认为,我把孩子送到中职学校,就是让孩子进了“托儿所”,老师只要保证孩子不出大问题就可以了。在家长这样的思想影响下,学生在学校对自己毫无要求,每天混日子;有些家长认为自己文化素质不高,没有能力对孩子进行教育,导致孩子的教育完全依赖学校和老师,学校教育得不到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在中职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父母离异或再婚,支离破碎的家庭导致一些父母破罐子破摔,对孩子不管不问甚至不出现,完全放弃了对子女的管教。

2.学校方面认识不足。

一些学校未能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缺乏对家校合作的认识和理解,家校活动流于表面形式。作为家校合作的主要角色之一——班主任也存在不少问题:部分班主任缺乏教育学、心理学等先进理念的引领,与家长沟通缺乏科学性;部分班主任和家长缺乏积极的沟通,告状多,报喜少;一些班主任只会抱怨学生,抱怨家长,而自己不愿采取有效行动;有些班主任观念陈旧,认为家校合作就是发几条短信,打几个电话……

(二)家校合作欠广度和深度。

家长与学校之间正常的联系因缺少制度化的保障而流于表面化,缺少实质性的沟通和交流,偏重的是低层次、临时性、单向、被动式的合作关系。家委会等家校联系途径只流于表面,有名无实,缺乏互动深度。在家庭与学校的关系中,家庭更多的处于一种被动状态。家长与教师之间的沟通更多地发生在学生学习、思想或行为出现异常之时,停留在“问题解决式”的层面上,只有“问题”出现才能触发家长和教师的合作需求。

(三)家校合作形式单一、内容狭窄。

目前,家校合作多采用开家长会、电话联系和家访等形式。电话联系和家访一般是在学生出现问题的时候,教师才会采用的方式。家长会一般在期中或期末才开展,这是大部分家长了解孩子情况的唯一途径。学校与家长的交流内容大多围绕孩子的学习、纪律和行为习惯,对学生的审美、修养、心理波动等层面考虑较少,对家庭教育方式的交流更是很少提及。

二、中职家校合作的新思考

基于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及合作中存在的问题,我认为家庭和学校应朝着以下几方面作努力:

(一)更新家长教育观念,提高家长教育能力。

西方有一句教育格言:推动摇篮的手就是推动世界的手。家校合作努力的首要方向要让父母明白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家长对家校合作的认识,奠定良好的家校合作基础,使家校之间保持教育目标、内容、方法、途径、评价等方面的同步性、一致性。在此基础上,学校和老师要搭建平台加强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理论、内容和方法方面的指导,更新家长的教育观念,提升教育水平,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使家庭成为学校教育的得力助手与有力后盾。

(二)增强教师的学习和合作意识,提高家校合作技能。

教师是家校合作的主要人物,是家校合作的具体策划人和组织者,还是家长的朋友、学生的导师,正在不断地接受来自学生、家长、社会的新要求。因此,新时代的教师不仅仅是一名“施教者”,还在逐步演变为集“施教者”、“沟通者”、“协调者”和“受教者”于一体的综合角色丛体。尤其是在中职学校,教师面对是各种各样的家庭,以及由此催生出的各种不同类型的家长。为此,教师必须紧跟时代步伐,转变原有的旧观念,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和指导家长开展家庭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增强自身的相关理论学习和合作意识,并在此基础上提高自己和家长的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及合作技巧。

(三)创新家校合作的有效途径。

家校合作的方法是灵活多样的,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成效。创新家校合作的有效途径并不是摒弃原有的合作方式,而是根据中职学校不同家庭的特点,针对不同的家长需求和实际情况,在立足传统合作方法的基础上,挖掘广度和深度;尝试通过不同的方式、利用各种可利用的资源,改善家校合作关系,形成家校合力。

三、中职家校合作新途径的尝试与实践

基于对家校合作方面的一些思考,我对本班的家校合作进行了一些初步的尝试和实践:

(一)搭建学习交流平台。

班主任要让家长意识到:要给予孩子良好教育的前提就是家长自己要懂教育、会教育、善教育,自己要继续学习,给予孩子高质量的陪伴,并能和其进行良好的沟通。我主要通过以下途径指导家长继续学习:

1.加强理论学习。

通过QQ群、微信、家校联系单等方式向家长介绍一些教育方法和技巧,推荐家长阅读一些有助于和孩子沟通及提高自己教育能力的书籍,如:李镇西的《做最好的家长》、卢勤的《卢勤谈如何爱孩子》等。

2.定期组织家长座谈交流。

邀请优秀家长代表介绍家教经验、交流教子心得、体会。充分发挥优秀家长的示范、辐射作用,对家长提出的在家庭教育中遇到的疑难问题,给予较好的解决或号召大家共同研讨,提升教育水平。

3.鼓励家长利用好苏州网上家长学校。

苏州网上家长学校是一个是开展家庭教育的工作平台、宣传平台和学习平台,是家长继续学习的网络主阵地。网上家长学校成立了林老师讲师团,每月有4次公益性讲座,以林老师短信咨询、林老师热线、林老师在线、林老师面对面等形式为家长答疑解惑。同时在网站上专门开辟了“父母课堂”、“家教百花园”、“家教论坛”等栏目,家长们能从网站上获取许多切合实际的知识,从“自然家长”转变到“合格家长”。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

从家长调查问卷中,我发现班内相当一部分学生和父母的关系紧张,交流较少。为了加强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我在班内开展了一些亲子活动,让融洽的亲情成为家校合作的催化剂:

1.亲子摄影活动。

为了让学生们在双休日能远离电脑,走向大自然,家长们能在工作之余和孩子们有良好的互动,我在班内开展了亲子摄影活动,让父母带领孩子外出观赏和记录家乡美景,并选择一些优秀作品在班级文化墙上展出。

2.“爸爸妈妈,我爱你们”感恩活动。

在母亲节、父亲节到来之际,我让学生运用所学的PS或CDR软件为父母亲制作电子贺卡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之情,也让他们的父母在工作之余能够收获孩子带给他们的一份感动并看到孩子们在专业上的成长。

3.开展“100天我能坚持什么?”活动。

在职二年级学期初,我在班内开展了“100天我能坚持什么?”活动,要求家长和孩子共同拟定一个目标,坚持一百天,到学期末进行总结。有的家长坚持和孩子一起锻炼100天,有的家长坚持做到100天不对孩子发火,有的家长坚持每天发一条短信给住宿的女儿……后来有家长反馈说:“感谢这100天,女儿现在跟我亲近了好多。”还有家长说:“一开始以为做不到的没想到真的坚持了下来,希望不止这100天,好的习惯每天都要坚持!”

(三)挖掘家长优质资源。

虽然中职学生的家长素质参差不齐,但其中不乏一些优质资源,班主任要善于利用并充分挖掘家长的优势和潜能,向家长借智、借力。

1.把家长“领进来”——鼓励家长参与班级管理工作,开设家长讲堂。

根据家长所填写的资料,动员和鼓励班上家长参加“家长志愿课堂”活动,发挥个人专长给孩子呈上多姿多彩的课堂。

镜头1:惠佳的爸爸是位公交司机,通过平时积累的不少实际案例教育学生应文明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及注意交通安全。

镜头2:杨晓明的妈妈从事个体水产养殖,在课堂上,她向学生们讲授了水产养殖中放苗、繁殖、培育、收获的整个过程。学生们不仅从中了解到了水产养殖的特点,还体会到了家长们赚钱养家的艰辛和不易。

镜头3:王艳的妈妈平时喜欢种植多肉植物,她带了一些多肉植物来让学生观察并和学生分享了一些常见的多肉植物及其种植方法,这堂课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

在一次次的家长讲堂中,学生开心地看到自己的家长成了令人崇拜的老师,家长们将自己的知识技能传授给了更多的孩子,收获了满足感和成就感。

2.让家长带着孩子“走出去”——充分挖掘家长职业特点,带领孩子走向家长工作岗位,丰富学生职业体验,引导学生做好职业规划。

毕业之际,我带领本班电脑美术专业的学生前往一位家长所在的锦绣家纺公司进行参观学习。在活动中,通过和设计师近距离对话,学生们对家纺花卉设计、软件PS和CDR的应用价值,家纺行业及产品的特点有了清醒的了解,同时对设计公司在人才需求等方面要求有了认识,今后就业有了一定的努力方向。

(四)拓展家校合作互动空间。

除了传统的电话、短信、家访等家校合作方式之外,我还尝试使用网络等载体拓展家校合作互动空间。

1.建立班级家长QQ群。

家长QQ群的建立,为家校合作创建了新途径。我把班级家长QQ群的名字命名为“和孩子共成长”,同时推荐了两位富有管理参与热情的家长作为群的管理员。我在QQ群上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及时将学生学习和活动信息和家长进行分享,主动创造家长们聊天的话题,将学校各类教育教学的活动信息、假期安排等都及时告知家长,让他们第一时间了解学校方面的诸多信息,并每周推荐上传一些家长共读文章,鼓励家长间相互交流。此外,我还及时关注家长们的聊天内容,了解他们的需要,及时给予回答和解决。

2.推行家校联系本。

针对所带班级寄宿生比较多的特点,我通过家校联系本和家长进行每周的书面交流。联系本上设置了学生在校表现、班主任反馈、作业布置、温馨提示、学生反思、家长意见等专栏,以书面的形式将每个星期学生的在校表现反馈给家长,并提前告知家长下阶段的工作计划,同时分享家庭教育知识,指导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相对一些不经常上网的家长,家校联系本拉近了家校之间的距离,对学生的反馈更具有针对性。

3.发送每月喜报。

很多中职生在初中时成绩并不理想,很少得到老师的肯定和鼓励,而家长习惯了老师的种种“告状”。为了让家长多欣赏和鼓励孩子,每月我都会把学生所得的大大小小的奖统计一次,用红色的纸打印成喜报,并写上班主任寄语,装进信封,让孩子回家的时候带给家长。一张小小的喜报,调动了班内学生和家长的积极性,也促进了学校与家长的互动和共赢。

以上是我对家校合作的初步尝试和实践。面对飞速发展的社会,家校合作不能停留在原有的形式上,也不能满足于一些已有的改革和尝试。在家校合作的道路上,我们应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不断创新,探索出更多更好的形式,赢得学生家长支持,在家庭和学校教育间搭建起一座美丽的立交桥。

参考文献:

[1]岳瑛.我国家校合作的现状及影响因素[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2.

[2]马忠虎.家校合作[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3]陈桂兰.学校管理现代化重要途径——家长参与学校管理[J].厦门教育学院,2004.

猜你喜欢
教育途径家校合作中职教育
幼儿安全问题与教育策略分析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思路探究
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中的家校合作探讨
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中的家校合作探讨
探讨提升幼儿教育质量的方法和途径
浅谈对中职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
家长参与下的家校合作
校企合作模式下中职物流德育工作研究
浅析师爱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家庭功能对青少年的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机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