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师生关系影响因素与构建策略研究

2016-11-03 08:29鲁文英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师生关系影响因素策略

鲁文英

[摘 要]师生关系影响大学生学习、生活和思想各个方面,建立和维护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于培养优秀大学生意义重大。本研究采用定量方法,通过问卷调查,了解高校师生关系现状,探究影响因素,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结果表明,总体上高校师生关系以和谐为主,成绩和性别对师生关系的评价各有影响,现在的师生关系中存在着交往渠道单一化、交往意愿被动化、交往目的功利化、交往情感冷漠化的特点。对此,应该着力探索和谐、平等、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新举措,让学生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中享受学习的乐趣。

[关键词]师生关系 影响因素 策略

1.问题的提出

韩愈有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目前学术界对师生关系概念的定义较多,笔者比较赞同陈桂生教授提出的师生关系概念,他认为师生关系是一个多层面(三个或三个以上)关系构成的关系体系,师生之间实际上存在三重关系,即社会关系、教学工作关系和自然的人际关系,忽视其中任何一种关系都不成其为一种完整的师生关系,而这些人际关系或者社会关系都是以一定的教育结构为背景的,师生关系基本上是一种由教与学连结起来的工作关系[ ],可见师生关系主要还是一种教学的关系。在大学中,建立和维护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于培养优秀大学生,对于学校各项教学活动顺利进行,对于充分发挥教师教学主动性、积极性意义重大。

但是目前大学中的师生关系现状如何还需要做充分的调查研究,现有的研究大多通过思辨的教育学讨论进行,虽然理论方面的讨论必不可少,但是这一现实的问题也必须进行广泛的调查才能得出真实可信的结论,才能揭示出目前高校师生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并且进一步对症下药解决问题。

2.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定量的方法,在某大学大一、大二、大三的学生中进行了随机抽样,共发放了80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744份,所收集的数据通过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具体的样本基本信息如下表所示。

3.数据处理与分析

(1)大学师生关系现状

表2数据表明,61.5%的学生对于师生关系是满意的或很满意的,30.9%的学生表示一般,还有7.7%对师生关系不满意或者很不满意。说明目前师生关系总体上是和谐和良好的,超过一半的学生表示满意;同时表2还显示,有68.7%的学生对大学老师的印象是正面的,但是还有28.5%对大学老师的印象是偏负面的。

以上数据得出的结论和目前大部分研究的结果一致,即学生对于目前的师生关系总体上是满意的,对于老师的印象也比较好。但是并不能据此就对目前的师生关系持乐观态度,师生矛盾过激引发恶劣影响的现象也为数不少。如大学生逃课现象的司空见惯,学生对老师的尊重程度的萎缩等等,这些现象都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这些恶劣事件或许只是浮在水面的冰山一角,所以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探究目前师生关系中的问题根源所在。

(2)大学师生关系的影响因素分析

假设一:学生成绩对师生关系影响显著,成绩好的学生对师生关系评价较高并且对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表现积极,成绩差的学生对师生关系评价较低并且表现消极。因为学生成绩是定序变量,学生对师生关系的满意度也是定序变量,所以应该进行两个变量相关系数的计算并检验。

从上面的交叉表可以看出成绩优秀的同学更加满意目前的师生关系。从相关分析可知,学生成绩与学生对目前师生关系满意度的相关系数为0.122,说明两者之间存在正的弱相关性,其相关系数检验的概率P-值为0.001。因此,应拒绝相关系数检验的原假设,成绩与目前师生关系满意度存在比较弱的相关关系,即成绩越好的学生比成绩差的学生对目前的师生关系越感到满意。

这是由于成绩较好的学生会主动和老师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有助于他们得到更多的学习资源和关系资源,所以对于目前的师生关系更加满意;反之使其对师生关系评价较低。

假设二:男生比女生更加满意目前的师生关系,更加主动的拉近和老师的距离,对此假设使用逻辑回归进行分析。

从上表可以看出,性别对目前师生关系满意度有影响。男生是对比组,b=-.155<0,所以女生更不满意目前的师生关系。女生满意目前师生关系与男生的胜算比是.875,说明对于目前师生关系的满意度,女生的比例是男生的87.5%。 性别对于学生是否主动联系老师也有影响。男生是对比组,b=-.248<0,所以女生更不主动地联系老师。女生主动联系老师与男生的胜算比是.780,说明对于主动联系老师来说,女生是男生的78%。结合上面的统计来看,男生比女生更加满意目前的师生关系,更加主动联系老师,拉近和老师的距离,证明了我们的假设。

(3) 目前高校师生关系特点的实证分析

师生交往渠道单一化:目前高校中师生的交流渠道主要是上课,在课余之外几乎没有交往的渠道,这主要是由于学生的课程较多,分配给每门课程的时间较少,加上老师有自己的科研任务,所以能让师生在一起的平台除了课堂之外便少之又少。

可以看出,集体交流是学生和老师的主要交流方式。近年来,网络通信手段成为一种新兴的师生交流渠道,给师生交流更大的空间,学生有很高的积极性,但是由于这种互动方式缺乏情感上的沟通,加之高校教师对网络通信手段接受程度的差异,所以目前网络通信在师生间的普及更多在年轻的教师和学生之间比较广泛[ ]。并且,女生比男生更倾向于集体交流,而男生比女生更倾向于单独交流、通过手机电话、通信工具交流。这也可以印证第二个假设,即男生更加主动地拉近和老师的距离。女生在人际交往方面相对于男生更加被动,更加保守,人际信任感更低,加上高校中男性老师居多,所以女生倾向于和老师的集体交流。

上表表明,老师都会主动给学生自己的联系方式,希望学生遇到问题能够咨询,但是也表示,经常主动联系老师的学生只有11%,一半以上的学生都是偶尔或者主动联系老师。在学生看来,老师只是偶尔或者极少的关心他们,并且对他们的关心大多体现在成绩,对于生活和思想则关注的比较少,如下表所示。

以上可以看出,学生认为老师对他们的关心较少,同时他们也不主动去联系老师,不主动拉近和老师的距离,可以说在老师和学生之间既没有拉力,也没有推力,造成学生和老师的距离较大,而这与学生对老师的一些看法有关。

我国传统的教育观念和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对老师产生畏惧的心理会延续至大学期间,老师的权威角色让学生心存距离。“1999 年以来,全国高校连续几年扩大招生,师资资源短缺给师生关系带来冲击。”[ ]师少生多的现象使得老师不可能对每一个学生都关心,主动与老师交流联系的学生自然比被动的学生更有机会得到老师的关心。

调查中也显示,超过半数学生认为目前大学老师的授课方式没有吸引力的,或者是填鸭式的教育,只为考试服务,这样无形的就造成了师生关系的冷漠和紧张。

而且现在很多学生有 “上学我交费,讲课你拿钱”的观念,师生关系被界定为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所以很多学生随意逃课,对老师缺乏尊重,降低老师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很多研究生将导师称作老板,这也反映了高校师生关系的功利化,师生关系一定程度的商业化。但是,国外的一些导师制下的师生关系却不至于此。

4.小结

总体上学生对于目前的师生关系状态是比较满意的,但是其中的问题也应该得到重视。经过分析,成绩好的学生比成绩不好的学生更加满意目前的师生关系;男生比女生更加满意目前的师生关系。同时研究显示,目前师生关系仍存在着交往渠道单一化、交往意愿被动化、交往目的功利化和交往情感冷漠化的特点。

参考文献:

猜你喜欢
师生关系影响因素策略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环卫工人生存状况的调查分析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