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音符

2016-11-09 08:27加路
雪莲 2016年19期
关键词:钟会司马昭广陵散

加路

一曲遥远的音符穿越时空,常常飘荡在我的耳边,振奋着我萎靡的精神,警策着我失落的灵魂。那就是——《广陵散》。

说起《广陵散》人们自然便会想起魏晋时期的嵇康,因为《广陵散》是嵇康在临刑前用灵魂弹奏的一曲千古绝唱,之后《广陵散》便名声大震。可以说是嵇康成就了《广陵散》。

嵇康是魏晋时期“竹林七贤”的领军人物,在当时甚至千年后的今天都拥有众多的“粉丝”。不过,嵇康拥有广大“粉丝”。史书记载嵇康“身长七尺八寸,美词气,有风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人以为龙章凤姿,天质自然。”要个子有个子,要人样有人样,“不自藻饰”,都“人以为龙章凤姿”,不恰当地说那就是“天生丽质难自弃”。嵇康的好朋友山涛也说:“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巍峨若玉山之将崩。”还有见过的人说他“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从这些人的评价可见嵇康的风度姿态是多么的俊美出众。尽管他外貌是如此的英俊潇洒,但是他能被世人所敬仰和喜欢的,并不是他风流倜傥的外貌,而是他极高的文学素养和音乐才华,更重要的是他卓然不群、冰清玉洁的人格魅力。“貌比潘安”一词可以佐证。

他到底有怎样的人格魅力值得后人仰慕、追怀呢?自然与他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分不开。

中国自古就把是否为官当成一种核心的社会价值尺度去衡量个人的社会地位和价值。于是当官就成了人们的理想。为了体现自己的社会地位和价值,几乎是人人想挤上这艘官船摆渡自己到理想的彼岸。谁要是说他没有这种想法,人们听了一定说你不是脑子有恙就是酸葡萄心理。因为有些官的确可以呼风唤雨撒豆成兵,导致了人们对官位的无限憧憬和盲目追求。有的甚至不惜付出尊严的代价来博得一官半职。可是嵇康倒好,司马昭跟前的红人钟会“驾肥亦轻,宾从如云”前来拜谒,嵇康正在树下打铁打得高兴,理都不理。钟会尴尬地站了好半天,只好动身准备走,就在钟会要离开的时候,他连看都不看一眼,颇有戏谑之意地问了一句:“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会悻悻地回答:“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瞧,他对当朝皇帝跟前的红人竟敢如此怠慢,真是令人汗颜!我估计在当时司马昭高压政策下,不知有多少人想巴结钟会都恨找不到庙门呢。退一步讲,打狗也得看主,钟会可是司马昭的宠儿啊,你即使不阿谀奉承,也不能冷看慢待吧。可桀骜的嵇康就是不认这个理,我行我素,表里如一。这就是他让人钦佩的地方。不像阮籍不想与司马昭合作,又不敢得罪,只好呼酒买醉,装疯卖傻,来保全自己。他对司马昭名教伪饰下的丑恶行径深恶痛绝,自然也不喜欢与司马昭为一丘之貉的钟会。心里怎么想就怎么做了。从这件事,我们已经能看出他率意的个性了。要是与他的人生哲理相违背,他是绝不会为权贵摧眉折腰的。

人才毕竟是人才,人人喜欢,残暴的司马昭也不例外。他以自己权力至上的人生观,试图用官职来收买嵇康。可是嵇康却云游于山林岩穴之间,吟诗抚琴,以无为为贵。你一个曹操的孙女婿,以司马昭的秉性不杀你已经是很开恩了,现在给你官做,你还不买账,司马昭做梦也想不到还有不爱做官的人。对如此“不识抬举”的铁血硬汉,也只能瞠目结舌,气结于胸了。

由于司马昭的黑暗统治,与他的“不以天下私亲,宁济四海蒸民”的政治理想是格格不入的。所以他坚决不接受司马昭的利诱。

当山涛举荐他做官的时候,他非但不做,还写了一篇《与山巨源绝交书》,表明坚决不仕的态度。说山涛要他做官是把直木变曲成车轮,是用死老鼠喂神鸟,是要把他推到沟里把他逼疯,没有深仇大恨是不会这么做的。难怪司马昭闻而震怒,山涛的举荐本来是司马昭拉拢嵇康的继续,没想他却坚决不为高官显位所动,这让司马昭是彻底死心了。像他这样能力超群的人,如果不能为当朝统治阶级所利用,明白人都能推测出等待嵇康的将会是什么后果了,只是时机问题。嵇康并不是不明白他这么做的后果会是什么,只是他不愿意委曲求全,不愿意曲意俯就于司马氏集团的黑暗势力。处处践行着他“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思想。

嵇康就是这样一个个性张扬的人,就像沙漠大黄那恣情舒展的碧叶令人惊艳,相比于阮籍的沉默,他的生命之花显得灿烂、自信、高傲、决绝。

正因了他刚直不阿的纯粹性格而赢得了众多的“粉丝”。好多人甚至把陪他坐牢都当成了一种荣幸,用现在的话说,那简直是铁杆中的铁杆“粉丝”啊。时下最狂热的追星族恐怕都不做到这点。可见他的人格魅力有多大!

不过,他的这种狂放恣肆的个性最终还是引来了杀身之祸。事情是这样的。他的好朋友吕安“才俊、妻美”,不幸的是他有个衣冠禽兽的哥哥,奸污了他的妻子,又怕事情败露,反咬一口,诬告吕安不孝敬老人。司马昭是以“孝”治天下的,不孝可以定罪。吕安自然难逃法律的制裁。嵇康得知此事后,拍案而起为吕安出庭作证。一生光明磊落的他,哪里知道他走进的并不是一个理性的法庭,而是一个早已等候他的陷阱!他以“不孝者同党”的罪名被打入了死牢。嵇康入狱后,许多人要求陪他坐牢。这让司马昭傻眼了,为什么嵇康在狱中还有心情写诗?为什么许多人无意于他的官场却乐意陪嵇康坐牢。司马昭的心里一定有点发慌,有点酸溜溜的嫉妒。司马昭要是想想“人各有志”这个词,就不会有什么想不通的了。

就在这时,钟会终于等到了报复的机会。对司马昭说“嵇康,是条盘踞着的龙,不能让他腾起。你不用担心天下,只有嵇康是个顾虑。”还说“嵇康和吕安言论放荡,诽谤社会公德和国家政策,这是作帝王的不应宽容的。”钟会对司马昭的心思摸得很透,短短几句话就报了曾经的怠慢之仇。嵇康必死已成定局。众多人的奔走呼救,并没能挽留住这一伟岸的生命。可钟会万万不会想到,正是他的卑鄙成就了嵇康的千古美名,千里马本该战死疆场,而不是骈死于槽枥之间。嵇康的在天之灵,应该感谢小人钟会给了他这个名扬古今的机会。

多年前的一天,蓝天上飘着几缕淡淡的白云,嵇康衣袂飘飘,面带笑容,泰然自若地踏着凄惨的日影,乘着呼啸的长风,步履从容地走向洛阳东市刑场。洛阳城里一时万人空巷,人头攒动为嵇康送行,无不唏嘘感慨一颗“巨星”的陨落。三千学子揪心撕肺、蹙额叹气云集刑场为嵇康请愿,请求嵇康做他们的老师,司马昭没有允许。这么多人在刑场上为一个囚犯请愿,这破天荒的阵势怎能不更令司马昭慌恐不安?他是断然不会答应的,不达到杀一儆百,哪会收手?

临行前,嵇康仍能悠悠淡定地“顾视日影,索琴而弹”。一曲音色美妙绝伦,旋律慷概激昂,“纷披灿烂,戈矛纵横”的《广陵散》飘荡天宇,响彻云霄。为他短暂而骄傲的生命,又增加了一重厚度;使他如夏花般娇艳的人生,多添了一回美妙的篇章。当监斩官的屠刀咔嚓一声响时,嵇康的人头滚落在地,依然面带微笑仰视苍天。顿时,狂风卷积着乌云,电闪雷鸣,大雨倾盆而下。市巷中,雨水、泪水、血水恣肆汪洋;穹宇间,风声、雨声、哭声凄绝悲凉。

嵇康以生命为代价践行了自己的人生理想。临终一曲《广陵散》,那是高尚对卑鄙的藐视,是为理想而死的人对苟且活着的人的嘲讽。它不仅震撼了当时的整个士林,而且穿越千年的时空,至今萦绕在人们耳边,撼动着人们的心弦。

嵇康活得坦荡,走得潇洒,极富诗意的临终一叹,让生命之花璀璨到了极致,不愧是人中的翘楚。他消失的是生命,留下的却是不为恶劣环境所屈服的精神,那是一种让后人永远仰望、渴求、追寻的精神。

猜你喜欢
钟会司马昭广陵散
恩怨情仇
事后莫做诸葛亮,事前莫效司马昭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但司马昭为何不称帝
只有上一等,没有下一等
钟会和钟毓
钟毓、钟会
绝版的竹林之二 嵇康的广陵散
简论嵇康与《广陵散》
什么样的《广陵散》,什么样的嵇康
此生繁华,无你何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