缬沙坦联合肾炎舒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的临床观察

2016-11-10 06:46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25期
关键词:肾炎微量缬沙坦

李 涛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三明第一医院综合内科,福建 三明 365000)

缬沙坦联合肾炎舒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的临床观察

李 涛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三明第一医院综合内科,福建 三明 365000)

目的 通过研究,观察临床上缬沙坦联合肾炎舒治疗糖尿病肾病早期的疗效,以期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对应用缬沙坦联合肾炎舒及单用缬沙坦治疗病例进行对比及回顾性分析。结果 两组糖尿病早期肾病病例经治疗后,治疗组治疗前后对比,晨尿微量白蛋白、血压、血肌酐水平明显降低,P<0.01,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晨尿微量白蛋白、血肌酐水平有所降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而治疗前后血压水平对比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沙坦联合肾炎舒治疗能有效减少尿蛋白、延缓糖尿病肾病病程,在糖尿病肾早期的疗效很肯定,这一点在本研究中得以充分体现,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应用

缬沙坦;肾炎舒;糖尿病肾病早期;晨尿微量白蛋白;血清肌酐水平

中国的糖尿病患者近年来有逐年增多趋势,其中有相当一定比例患者,由于种种原因血糖控制情况不佳,导致糖尿病的并发症发生率增加,包括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心脏病、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足等,其中也包括糖尿病性肾病。糖尿病患者中至少有20%~40%的糖尿病患者最终会发展成糖尿病肾病,如不加以干预,则肾脏功能将呈衰退进程,这也是最终造成糖尿病患者发生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的最主要原因[1]。早期的糖尿病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尿中白蛋白排泄率较正常增加(表现为尿中出现或多或少的微量白蛋白),此阶段如若不能有效加以控制,就可能会逐步发展至大量蛋白尿期(临床蛋白尿期),并最终导致肾功能不全,甚至尿毒症,给患者及家庭带来灾难性影响。因此在糖尿病肾病早期即加以干预及治疗很有必要。现就我院2009年~2014年收治的60例糖尿病肾病早期(微量白蛋白尿期)患者诊断及治疗情况,进行一次回顾性分析与研究。

表1 两组糖尿病早期肾病病例经治疗前后情况对比()

表1 两组糖尿病早期肾病病例经治疗前后情况对比()

组别  时间  例数  晨尿微量白蛋白测定(mg/μL)  血压(mm Hg)  血清肌酐水平(μmol/L)治疗组  治疗前 30例 164.71±72.28 156.78±11.74/100.03±6.13 98.52±32.57治疗后2个月 84.45±35.98 134.70±12.51/78.57±9.11 55.11±22.19对照组  治疗前 30例 162.72±74.66 156.26±12.66/100.79±6.02 96.73±28.71治疗后2个月 130.47±57.06 134.42±11.82/87.88±7.42 78.10±22.45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科2009年~2014年收治的60例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患者(Ⅱ~Ⅲ期),均符合《2013年版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中所规范的诊断标准:所选病例均已经临床诊断确诊为2型糖尿病;临床表现:尿中出现微量白蛋白(6个月内连续3次晨尿送检,至少2次发现);实验室检查:血肌酐水平正常;合并有不同程度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可排除其他非糖尿病肾损害情况(如慢性肾小球肾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等)。所选病例包括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36例,年龄在46~77岁,平均年龄54.2岁,发现并确诊糖尿病病程在3~11年。为研究方便,所选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男性13例,女性17例,平均年龄56.14岁,发现并确诊糖尿病病程5~11年。对照组:男性11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53.66岁,发现并确诊糖尿病病程3~10年。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发现并确诊糖尿病病程等方面,存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研究方法:所有入选糖尿病病例首先均给予糖尿病健康指导:包括糖尿病饮食控制、合理的运动、合理控制体质量等,以及规律口服降糖药物或皮下注射胰岛素以控制血糖。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病例加予缬沙坦胶囊80 mg,每天1次(北京诺华制药公司生产)联合肾炎舒片4~6片,每天3次(吉林鹿王药业生产)口服,拟定疗程2个月;对照组病例仅予缬沙坦胶囊口服。然后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个月后测定晨尿微量白蛋白、血压、血肌酐水平,然后列表加以对比分析。

2 结 果

见表1。两组糖尿病早期肾病病例经治疗后,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对比,晨尿微量白蛋白、血压水平、血肌酐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作对比,晨尿微量白蛋白、血肌酐水平有所降低,P<0.05,对比有统计学意义,而治疗前后血压水平对比P>0.05,无统计学意义。

3 分 析

近年来,我国糖尿病的发生率居高不下,临床治疗的难点有很大程度在于糖尿病的并发症治疗效果不理想,导致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眼底出血、失明、糖尿病肾病尿毒症、糖尿病足、下肢溃烂、截肢等急慢性临床情况,引起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率的增加。其中,糖尿病性肾病由于其发生率及致残致死率均高,更引起医学界的高度重视。糖尿病性肾病临床上根据其所致肾脏损害的发生、发展程度,分为五期,一期为糖尿病肾病初期,表现为肾脏体积的增大、肾内血流量、肾小球内压的增加及肾小球滤过率的增加;二期病理表现为肾小球基底膜的增厚、系膜基质的增宽,在此期肾小球尿白蛋白排泄率尚可正常;三期为微量白蛋白尿期,此期特点即为患者尿中出现持续的微量白尿白,病理上表现为肾小球基底膜及系膜增宽,肾小动脉玻璃样变;四期为临床蛋白尿期,即尿中蛋白逐渐增多,24 h尿蛋白定量可大于500 mg,病理上出现了肾小球的硬化、肾小管的萎缩及肾间质的纤维化;五期为尿毒症期,临床上表现为血肌酐升高(达尿毒症期标准)、血压升高,病理上表现为大多数肾单位的闭锁。众所周知,糖尿病肾病的确切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多项研究证据表明多种因素参与或促进了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进程,如糖尿病发现及确诊的病程、血糖的控制水平、胰岛素抵抗、炎症状态、凝血功能异常,以及家族遗传性因素、代谢因素、肾脏血流动力学因素、药物因素(如激素的应用)、环境因素(如吸烟、高蛋白饮食习惯等)等。故其治疗也理所当然应该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改良日常的生活方式(如合理地控制体质量、适当地运动、戒烟限酒等)、合理的饮食控制(包括规范的糖尿病饮食、优质低蛋白饮食等)、合理控制血糖水平、合理地控制血压、纠正血脂代谢紊乱等举措[1]。且医学界公认,糖尿病性肾病越早期治疗,预后效果越好,一旦到了后期(主要指临床蛋白尿期以后),病情则难以逆转,肾功能将处于渐进性衰退过程,直至尿毒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故糖尿病性肾病早期即进行干预治疗很有其必要性。

本研究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传统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了缬沙坦胶囊联合肾炎舒片,在糖尿病肾病早期减少蛋白尿、延缓糖尿病性肾病病程等方面发挥了较好的作用。纠其原因:医学人均知道,RAS系统中的血管紧张素Ⅱ是一种强有力的缩血管物质,它介导的肾小球小动脉的收缩,直接导致肾小球内压力的升高,增加了系膜巨分子的流入,并刺激细胞因子及系膜基质的扩张,促进了肾小球的硬化,同时还可促进肾脏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增加,并且还能激活RAS系统、刺激醛固酮的分泌,且能与多种组织细胞细胞膜上的特异性的受体相结合,产生多种的生物学效应,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而缬沙坦胶囊作为一种特异性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的拮抗剂,它可以选择性地作用于AT1受体的亚型,拮抗血管紧张素Ⅱ受体的作用,从而产生了可靠的扩血管及抗增生的效应,进而能很好地控制血压,并使肾小球出球小动脉松弛,降低肾小球内毛细血管压力,使肾小球内蛋白的滤过率减低,同时减少了肾小球细胞外基质的沉积,从而减少了尿蛋白、保护了肾功能[2]。而肾炎舒片,其主要成分是苍术、茯苓、黄精、白茅根、生晒参、莬丝子、枸杞子、防已、蒲公英、金银花等,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抗激化终产物的形成,从而起到抗氧化、清除氧自由基的作用,并能抑制醛糖还原酶的活性,进而能改善微循环,从而减轻了肾小球内毛细血管基底膜的增厚等多种的生理学效应,从而起到保护肾脏的作用。而且肾炎舒片的作用在中医辩证施治中亦有据可查,可用于脾肾阳虚型肾炎患者,能起到益肾健脾、利水消肿等有利作用[3]。故以上两药联合治疗能有效减少尿蛋白、延缓糖尿病肾病病程,在糖尿病肾早期的疗效很肯定,这一点在本研究中得以充分体现,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应用。

[1] 2013年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S].2015-09-06.

[2] 姬喜来,李志刚,鲁建军.肾炎舒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学理论与实践,2006(6):701-702.

[3] 黄贵心,庄日喜.内分泌疾病中西医结合诊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R587.2

B

1671-8194(2016)25-0092-02

猜你喜欢
肾炎微量缬沙坦
从缬沙坦结晶母液中回收缬沙坦
外周血B细胞耗竭治疗在狼疮性肾炎中的应用进展
微量Fe元素对氧化钨粉还原过程的影响
肾炎康复片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微量行程变大行程的模具调整结构
Characteristics of multiple nodules in a patient with pulmonary 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A case report
爵床抑制肾炎细胞增殖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理
缬沙坦和雷公藤多苷联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的效果
解毒利湿汤治疗紫癜性肾炎42例临床研究
微量滚转力矩天平测量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