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年纪为什么迷信保健品

2016-11-10 11:08
当代工人(A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保健品老伴保健

上了年纪为什么迷信保健品

【被采访者言论不代表本刊主持人观点】

【主持人】对保健品的迷信和依赖,不仅是医疗保健问题,更是老龄化社会绕不开的一大社会问题。套用曾经流行的句式:爷爷奶奶服的不是片,而是寂寞和惶恐啊!

热闹新天地

刘先生84岁退休教授

【诉说】2014年11月,同甘共苦50年的老伴去世了。一直以来,她不仅是我的妻子,退休后,更成我的生活保姆。2011年夏,我患胃癌切掉7/8胃,做完化疗恢复期间需一日6餐,老伴变着样地做精而营养的美食。在她的悉心照料下,我渐渐康复。现在84岁了,吃喝运动做家务,没一点问题。

可能是过度操劳,也可能是压力太大,2014年5月,老伴被确诊为胰腺癌,从发现到离世,就半年光景。我一下跌入深渊,躺了4个月才慢慢复原。我有一儿一女,儿子一家在广西,女儿一家在美国。身体硬实后,我在美国待了大半年,回国又到广西住了快一年。今年春节前才回到沈阳,心情比当初好一点,但睹物思人,对老伴的怀念还是绵绵不断。

我已一把年纪,不可能再找老伴。但无论美国还是广西,都不是我的家。沈阳是我生活了80多年的地方,年轻时,还有过志在四方的欲望。现在什么都没了,只觉得这里是根,守着根心才踏实。

从此孤寂魔鬼一样缠上我。白天还好,跟院里的老人说说唠唠,有时逛街坐地铁,从起点到终点,再从终点坐回来,一天就过去了。最难熬的是晚上,本来觉就不多,想老伴更睡不着,只好到阳台搭建的花房里,守着花花草草等待天亮。

一天,院里一位老哥约我去某大厦听保健品讲座。我很排斥这种事,但架不住老哥劝,就应下来。讲座办的非常隆重,彩旗招展,标语满天。每张椅子上都套着雪白的绸套,椅背扎着紫色绸花。门前大厅里摆着茶水和点心水果,都是免费的。服务员清一色的少男少女,他们说叫“志愿者”。看着他们,我想到自己一双儿女的从前,也是这般模样,围着老伴声声叫“妈妈”,心里一阵酸痛。

两位年轻人把我和老哥扶到椅子上,递上精致的小吃和热毛巾。老伴走后,我一直胃口不好,一个人生活能对付就对付。现在,突然被人热情地伺候,左一声爷爷、右一声爷爷的,还有这么可口养目的茶点,我有点发蒙,不自觉地坐下来又吃又喝,很是受用。

一刻钟后开讲了,主讲者是个很有派头的老太太,内容是维生素B。她说,维B关系到人体每个细胞的新陈代谢,它在食物中普遍存在,但中国人有1/3体内缺维B的活化能力,不能很好吸收食物中的营养。怎么办?通过保健品来完成。等渗活化B族,服用它就如何如何了……

明白了,她其实是在做这一保健品的推销,但人家不是胡吹乱说,而是讲究方法、入情入理。想想自己,本身就是胃癌患者,现在又陷入孤独忧伤,还真该补点维B呢。接下来,有派老太又推出配合B族的营养三餐食谱,都是家常料,以煮、蒸为主。“三餐必须重视,必须营养齐备,再配上一粒B族,完美的老年人饮食。”她的声音非常好听。

结束后,大家纷纷掏钱买,一瓶70元,100粒。一天一粒,3个月才70元,便宜啊,我想买140元的量,可一位志愿者说,爷爷,保健品也不能多服,一年一季就行。看看,人家还挺负责任的,不是买的越多越好。我更加信赖了,买了3个月的,志愿者说随时联系,明年我们送货上门,还让我跟其中一位姑娘加了微信。

这姑娘的微信名叫佳心,圆圆脸,亮眼睛,像个布娃娃,经常在朋友圈发关于维B的文章,还经常邀我参加公司举办的活动,每次都不空手,赠送个小台灯、刷牙杯什么的。时间一长就熟了,我常请她为我跑腿办事,包括替我在网上交话费、水电费,她总是乐呵呵的,非常热情。总之吧,她把我带进一种新的生活,孤寂的日子一下热闹起来,这不挺好的嘛!

尽孝18年

白女士61岁退休工人

【诉说】我于1994年离婚,又于1998年下岗。当时才40出头,完全可以再就业,但父亲得了脑血栓,母亲糖尿病也很严重。一弟一妹就说,大姐别工作了,我们每月给你开工资,父母的财产我们一分不要,你就全职照顾他俩吧。

抛开钱、财产另说,就说尽孝,这是天职。我是大姐,又没工作压力,正好全身心投入。于是,我一投就是18年。这十来年间,父亲从半瘫到全瘫,最后呈植物状态,没雇一位保姆,全由我一肩担。父亲在2012年去世,母亲在那年卧床,直到今天,85岁了,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我有一子,很自立,升学就业没操一点心。大学毕业后,签到北京一大国企,十来年干下来,现在是中层,30万年薪,在北京买房安家,小孙子已经4岁了。儿子对我和姥姥都很孝顺,但人在北京,又有自己的生活,很忙很累也不容易,能为我做的就是物质给予。他到世界各地出差,没少给我和姥姥买东西,也没少给我们钱。但随着母亲病情越来越重,也随着我的年纪越来越大,我明显觉得力不从心,生活中缺的不是钱,而是实打实的帮手。在母亲折腾一宿后,我需要好好睡一觉;在俩小时一翻身、一天7顿饭的忙活下,我需要走出家门透口气。而这些,都需要有人替一下。我请过保姆,但母亲见一个骂一个、撵一个,给多少钱人家都不干了。

看着朋友圈里弟媳晒的旅游图,妹妹晒的宠物照,他们可真悠闲呀。反观我,人生苦短,十几年如一日地陪着病老人,眼瞅60岁了,却没享受丁点这样的时光。

一天,物业公司跟一家保健器材公司联合在园区搞活动,我心活了。见母亲睡着了,很舒服的样子,凭经验,这一觉能挺一个来小时,就出来凑个热闹。推介的保健椅2000多元,不便宜,但坐上去确实舒坦。公司代表是个中年女子,她熟练地操作着,把所有功能都演示一遍。我坐在上面如入仙境,差一点睡着。我说自己是科盲,不懂这些功能。她说先拿回家试用,我天天上门指导,感觉好了再给钱,不好就退货。

因有园区工作人员的保荐,我同意试用,并请她上门指导。她每天10点准时到,手没空过,不是水果就是麦当劳套餐,每次都说:“知道你忙,我能帮点就帮点。”她不仅会讲话,干活也麻利,为母亲翻身,做得比我在行。就这样,我付了2000多元钱,她也成为我家的常客。

一天她来电说,公司又推出一款脸部按摩器。我警觉了,马上说:“哪有那个空,保健椅就够享受了。”她没死皮赖脸地推销,而是话锋一转,说:“明天是你的生日,公司要送你一件礼物。”

我一惊,是啊,7月24日,我的生日呀!陪父母十几年,倒是给他俩过N次生日,可自己,亲人们集体失忆。也不怪他们,连我自己都忘了。想到这,眼泪忽地涌出来。第二天她来了,带来一盒生日蛋糕和一条真丝围巾。她麻利地收拾好桌子,打开蛋糕,点上蜡烛,让我摆姿势拍照,说公司建立了大顾客库,生日那天要送礼物并拍照存档。

忙活完,母亲醒了,怔怔地看着蛋糕。她明白了,马上切下一块,坐到母亲床边,一口一口地喂起来。蛋糕又软又甜,母亲很爱吃。这一幕让我心酸,一个外人又贺生日又喂餐的,我那一弟一妹从来没有这样做过。我俩成了朋友,后来自然成为VIP顾客。尽管花了很多钱,买了一堆说不上怎么有用的东西。但是,我用这种方式买服务,补偿18年来的某些缺失,也值了。

对得起老天爷的怜悯

黄女士40岁老干办文员

【诉说】单位的退休职工老许是个典型的保健迷。他看《内经》《伤寒论》,出口成章,养生保健知识一套一套的。据说生活中也十分讲究,几点睡觉,几点吃饭,吃什么,怎么吃,就是个专家。老干办搞活动,他永远是核心,一帮老领导、老下属围着他,他显得特别兴奋,也很享受。

但在半年前,老许体检查出肝癌,还好是早期,术后恢复得不错。他是乙肝携带者,年轻时还急性发作过。这场大病让大家对所谓的养生保健产生怀疑,一些“马大哈”还说:“补品、药膳都没用,该得病照样得。所以,少来那么多讲究,想怎么活就怎么活,天养最好。”

我多年从事老干部工作,跟他们打交道,对他们的心理多少有点发言权。我觉得,像老许这样的保健迷,说到底,还是心理上缺乏安全感。这里有慢性乙肝对健康的损害,毕竟它是肝癌的首要诱因。对明天的不确定性、治病的艰苦卓绝、对死亡的恐惧,都是不安全感的成因。

还有一位高姓老同志,今年82岁,身体还好。听说她一天要吃掉近20粒保健药,善存、钙片、软化血管丸,等等吧,不一而足。她有三儿一女,儿孙满堂,但日子过得都不好。三个儿子都是下岗人员,靠打零工谋生。小儿子前年因癌离世,唯一的女儿有稳定工作,月收入2600元。12年前离婚,带着儿子生活,勉强大学供下来,孩子至今没找到可心的工作。

高老太的退休工资是3520元,有一套50来平的旧房。这等财力在儿女中竟成了大蛋糕,这个孙子缺台电脑,那个孩子要换手机,都向奶奶伸手;这家断了米,那家少了油,也都向妈妈伸手。实在张不开口了,就以尽孝为名举家住过来,吃喝用度全由妈出,还相互攀,你占便宜了,不行,我也得占。有一年春节,小房里挤了3家,外加女儿的儿子,十几口人一住就是一个半月。

都说养儿防老,可高老太心里明镜的,自己的三儿一女一个都指不上,相反,他们不举家啃她就烧高香了。她曾跟我说,老天爷把她晚年需要的东西都收走了,但可怜她,就留下了健康。所以,为了保护好这份礼物,她一定要从3500元的收入里拿出一部分,也算对得起老天爷的怜悯了。

高老太和老许都是体制内的退休职工,收入稳定,又有医保,对老去的生活尚有这么大的不安全感,那些体制外的老年劳动者,那些老了的农民和农民工情况更糟。怎么解决?谁都能讲得一套一套的,但做起来,不容易啊!

猜你喜欢
保健品老伴保健
保健品知识ABC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2(一)
莫让老伴变成“老拌”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三)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二)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一)
老伴,幸福相伴
保健品“网上忽悠术”揭秘
一次吃10种保健品,真的没问题吗?
今年过节你买保健品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