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体系概述

2016-11-10 12:00陈宇
江苏教育 2016年47期
关键词:价值观班级班主任

陈宇

班主任工作体系概述

陈宇

班主任工作是一门科学,有其自身的思维方式、规律原则和方法论。班主任首先应该具备教育大局观,在充分研究班情、学情的基础上,为自己班级制定长远的发展规划和目标;其次,在带班过程中,班主任要遵循基本的教育规律和原则,懂得班级教育之道;同时班主任要以科学的管理方法组织、开展各种教育活动,提高工作效率。

班主任工作体系;班级发展战略;教育原则;工作方法

“不够专业”,是目前国内班主任工作领域的一个大问题,几乎没有哪个教师在做班主任之前或上岗后接受过系统的专业培训。班主任工作是一门科学,有其自身的思维方式、规律原则和方法论。如果班主任不清楚自己工作的边界、内涵和指导思想,是很难说他的工作有多少专业性的。笔者所理解的“班主任专业化”,包括对班主任工作意义的理解、教育规律的把握和运用、科学的工作方法和思路,等等。如果班主任能在指导思想的引领下,对工作进行梳理、分类,建立完整的体系,建立清晰的教育管理思路,工作的效率会有很大的提高。班级建设是一个连续而完整的工程,完整的班主任工作体系应该包括以下几个部分:(见图1)

图1 班主任工作体系

1.班主任首先要确定班级发展战略规划,遵循基本的教育规律和原则,开展具体的教育工作;

2.班主任的主要工作包括常规管理、团队建设和个体教育。班主任要用常规管理促进团队建设,以团队建设保障常规管理的质量;团队由学生个体组成,没有个体当然也就没有团队。

3.常规管理是科学的管理方法,团队建设是价值观引领,个体教育是基于理解、尊重、爱护、帮助的人文关怀。基于此,逐步形成班级的制度文化、观念文化和行为文化,通过班级文化建设实现班级的发展。

一、班级发展战略研究

在班主任工作中,最重要的是为自己班级制定长远的发展规划和目标。战略设计的思想是很多班主任所欠缺的。他们往往认为教师做好具体的事情就可以了,无需考虑长远,顶层设计是领导和专家的事。其实这种想法是不对的。班级交到班主任手中,班主任就应该对它负责,班主任更应该有教育大局观,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意义之重大不必多言。所以,班主任不仅要做具体的工作,更要经常思索关于人的成长以及如何帮助学生成长的问题。如果每天重复做着相似的事,却看不到方向和目标;只知道不断地去解决问题、完成任务,却不明白这样做的意义是什么,那么班主任就真的把自己变成勤杂工了。

班主任的思想境界就是班级发展可能达到的境界。这个境界,可以反映出班主任的视野和胸襟。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工作才能出手不凡。

战略决定战术,没有战略设计,班主任工作就是零散的,甚至是漫无目的的,教育能取得怎样的进展不得而知。确定班级发展战略,需要考虑以下问题:我要打造一个怎样的团队(文化)?这个团队有怎样的发展目标?实现这些目标,对团队成员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班级发展战略是班主任在充分调研班情、学情的基础上,经过慎重的思考制定的。每个班级都是不一样的,所以,不同的班级应该有不同的发展战略,奋斗目标亦不尽相同。班级的奋斗目标不局限于考试成绩、升学率等功利的指标,还应该包括团队建设、班风营造等内容,这些目标引领着班级全面而健康地发展。

笔者为自己的班级制定了三年系列教育主题(见下表1),其实就是一个班级发展的战略规划,规划的目的是让学生在班级中接受合适的教育,不仅学业有成,而且在做人做事、意志品质等各方面都能有所提升。这样的教育,方可称之为“完整的教育”。在这样的班级里生活,一年有一年的收获,三年下来收获满满。

表1 高中三年教育主题规划

有了班级发展战略规划,班主任就可以围绕它规划、组织、开展具体的教育活动,逐步地实现班级的奋斗目标。

二、面向集体的教育基本原则

做教育就必须要遵循基本的教育规律和原则。笔者总结了面向集体的教育五大基本原则,可以称之为“班级教育之道”。

1.规则约束,人文关怀。

没有规则的班级是一盘散沙,运用规则解决问题是班主任工作的基本技术之一。在班级出现各种问题和麻烦时,班主任不要简单地用权威压服学生,而要和他们共同讨论协商,制定规则并严格执行。规则对于班级来说意味着公平和秩序,对教师而言是一种约束和理性,还可以避免无谓的说教,化繁为简。规则教育对学生的重要意义是培养他们的规则意识(发自内心的、以规则为自己行动准绳的意识),守规则只是一种规范,而规则意识则是一种素质。所以,按规则办事的过程中本身就包含着教育。

但仅仅有规则是不够的。教育学生不是修理机器,人是有思想、有情感的,所以,我们更提倡柔性管理。要对学生施以人文关怀,通过倾听、沟通、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开展各种活动,如班主任每日谈心、向学生赠送生日贺卡、每月举办集体生日会等,都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好方法。

没有好的关系就没有好的教育。规则和情感就好比是带好班级的两条腿,只有两条腿走路才能走得稳。做好班主任工作,就是要刚柔并济。

2.决策之前,调查先行。

管理学界有一句名言,“管理就是决策”,每个班主任都是决策者。做出正确的决策有一个基础,那就是要全面了解情况。对个体而言,学生的每一种行为的背后都有原因。如果我们真的想要帮助他们,就必须了解他们;对班级整体而言,班主任在制定政策、组织活动之前,也需要做调研,了解学生的态度和看法,方能让我们的决策立于不败之地。了解学生情况的方法很多,如谈心、询问、笔谈、网络沟通、开座谈会、做调查问卷、家访,等等。这些方法都很普通,人人都会用,关键是班主任要树立这种意识,自觉地运用。

3.公正公开,阳光管理。

在教育学生的问题上,班主任不仅要公平,更要正义、合理,所以,公正比公平更重要。正义的底线是不能以任何名义伤害学生。这种伤害,不仅指身体上的,更是指心理上的,比如取笑、羞辱学生,使学生难堪。班主任不能为了达到所谓的管理效果而不择手段,非正义的做法,效果再好也不能用。班主任做事要经受良心的考验,要对得起学生和学生家长。只有坚持正义,才有可能让学生向上向善。

如果班主任坚持了公平公正的原则,就不必担心班务公开会有不良后果。班主任要主动公示班级的重大事项,主动告知学生和家长班级管理的相关信息。加强沟通,公开班务,不仅尊重了家长的知情权,对班主任也是最好的保护。只要班主任坚持做阳光管理,其工作就能得到方方面面的理解和支持,也就不必担心自己受到侵犯。

4.发扬民主,尊重权利。

教育和管理基于尊重。这种尊重,是指实实在在地尊重学生和家长的权利。比如,知情权,话语权,选择权,学生的隐私权、物权,等等。基于尊重的管理和教育才是正义的。比如,班级里的重大事项、规章制度、选举表彰等,需要大家讨论、表决通过,班主任可以说服、引导,但不要一个人说了算。

小组座谈会让同学们有机会讨论班级事务,表达意见或提出建议。座谈会上,要记录大家的意见,不管合理不合理,采纳不采纳,都要对学生有个反馈,说明理由。班级大会和小组座谈会充分尊重了学生的话语权。班级工作分配,不搞“独裁”。可以采用问卷或招标方式,尊重学生选择的权利。这样,不仅让班主任的工作变得更加轻松,学生也会有当家作主的感觉。实际上,学生就是班级的主人,应该在自己的班级中拥有自己的权利。

班主任不必担心放权后有什么不良后果。只有教师尊重了学生的权利,学生才有可能尊重教师。教育,是以心换心的事业,没有了尊重、真诚和信任,怎么能做好教育呢?

5.多元评价,全面激励。

调动学生积极性最好的方法是什么?是评价。智慧的班主任总是很善于利用评价来引领班级价值观,调节学生的行为。

学生是多元的,所以,班级要建立多元评价体系,以促进不同个性、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发展。也就是说,评价要关乎到每个人、涉及到班级生活的各个方面。

如何构建班级的多元评价体系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第一,岗位评价。要做到一岗一评,“有岗就有评”。岗位是个宽泛的概念,包括学生在班级中做的各种工作、担任的职务或组织的活动等。学生只要做了事,就应该有评价。表面上是岗位评价,实际上就是通过评价岗位来评价这个岗位上的人,他的责任心、能力、品质都可以从他做的事上反映出来。

第二,制度评价。所有的规章制度都有评价配套。要用评价来调节学生对制度的重视程度。要让遵守制度的学生获得好评,在班级中有尊严有地位;要让不在乎、不遵守班级制度的学生得不到认可,没有舞台。这样,制度的执行力就加强了。

评价不能单纯地理解为加分减分、奖励惩罚。笔者的班级虽然有全套的量化评分体系,但是笔者很清楚,没有任何一个班级或学校是靠着量化评分把教学质量提升上去的。相对于评分这样的硬评价,班级的软评价更重要。所谓的软评价,就是一个班的舆论氛围和价值观,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个班级的气场。所以,班主任的主要精力应该放在软评价上。我班常用的评价方法,如每周班级之星、每月月度人物、每学期感动班级十大事件、每学年的年度人物评比等,都是属于多元评价、软评价范畴,这些评价形成系列,涉及到了班级生活的各个方面,也关乎到每一个学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以上五项基本原则,适用于各个年级、各种班级。只要遵循了基本的教育原则,就一定能够设计出好的活动或方法,能够把班级一步一步带向优秀。

三、班主任工作的方法论

班主任工作是科学,不是凭着感觉随便干的。班主任工作的三大版块有各自明确的指导思想或方法论。用科学的态度对待这些工作,以科学的方法做好这些工作,班主任才能做得既有意义又有意思,工作效率也会大大提高。

1.用科学的方法管理好班级。

如果说班级管理有科学性的话,那么它应该属于“管理学”这门学科。因为教师在学校的时候几乎没有系统地学习过管理学,工作后又缺少专业培训,很多班主任其实不懂科学管理的方法,甚至对“班级管理”的意义和价值都认识不清。有人认为只要把班级纪律、常规管好了,学生听话了,就是管理好了。还有一些人,特别是一些专家名师,没有弄明白什么是“好的管理”,以为只要是管理就会压抑个性发展,把管理和教育割裂或对立起来了。这些错误观点也误导了一部分教师。所以,笔者认为我们首先应该明确管理的意义。学校各项工作(包括管理)都围绕着一个主题展开,那就是“教育”。特别是班主任工作,绝对不能简单地分割成这是“管”,那是“教”,所以,“管理即教育”(不能反过来),或者说,管理是教育工作中的一部分。

班级管理有一整套科学的方法,建议班主任要学习一点相关的知识,有些成熟的管理工具(如5S管理)甚至可以直接拿到班级里使用。运用这些方法不仅可以把班级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更可以通过管理教育发展学生。“管理学”作为一门科学,至今不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其发展可以分成三个阶段,每一段阶段的主流思想和方法对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都能带来很多启发。

古典管理学阶段强调组织、分工、训练、控制、奖惩,其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它最大的优点是效率高,故而对班主任提高管理绩效的帮助最大。但是,古典管理学最大的问题是“目中无人”、一味追求效率 (典型的代表是生产流水线),与教育人、发展人的宗旨是背离的。而现代管理学认为人是“社会人”,强调以人为本,通过激励、评价调节人的行为,从而达到管理的绩效。这已经很接近班级管理的实质了。当代管理学则更强调人是“文化人”,主张用文化来推动企业的发展,这些观点和做法都与班级管理目标高度一致。当然,这些理念和方法还必须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作调整、变化和创新。

借鉴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形成属于教师自己的班级管理思路,班主任带班就是科学而高效的。

2.以价值观引领班级团队建设。

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可以将班级常规事务打理好,但常规指标优秀的班级不一定是一个真正的团队。从团队的几个特征,如:荣誉感,成员之间的互相欣赏、互帮互助、同心同德等,我们可以发现,推动团队建设的主要是情感和文化而不是管理策略(当然,团队也需要管理),而文化中最重要的又是价值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而群体的价值观则是一种共同达到的境界,是对班级事务的主流观点、是非标准、荣辱观念、价值判断和行为准则的综合。它不大可能由学生自发生成,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地“打造”出来,而一定是在班主任的刻意引导下,在长期的班级生活中逐渐形成的。正确的价值观一旦形成,即具有强大的力量(“班级气场”),成为推动班级持续发展最大的动力。

由于不同班级的情况各不相同,这就需要班主任研究学生、研究班级,提出自己班级核心价值观,以此引领班级的团队建设。比如,笔者班里提出的班级核心价值观是“公德、责任、合作、友善”八个字,这就是班级团队建设的目标。班级组织的大量的活动都是为了让这八个字深入人心,成为团队内在的素养。

核心价值观不可能通过喊口号就能形成。班主任需要树立一种教育意识,不放过细节,随时将班级中的具体问题与核心价值观内容相联系引导学生。主要的做法有:宣讲强化、案例点评、环境营造、活动体验和评价引导。特别是评价,整个班级评价体系要大力鼓励那些符合班级价值观的人和事,同时让不符合价值观的言行难有立足之地。在班级里开展的诸如“我能为班级做什么”的主题活动将对团队建设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这组活动包括:班会启动、岗位招标、推行“值日班长制”、主题演讲比赛、主题征文活动,等等,持续近一个学期。用一个学期的时间基本完成团队建设,今后班级的发展会非常顺畅。随着团队建设的推进,班级文化也在逐步生成。

3.基于理解、尊重、爱护的个体教育策略。

团队和个体的关系好比是森林和树木的关系,没有树木,就不可能有森林。所以,教育既要面向集体,又要面向个体。二者虽然有相通之处,但是具体的策略依然会有所不同。个体相对于团队来说是微观的,每个人的个性不同,虽然还是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类型,但是我们必须承认,教育不同的学生没有固定不变的方法。所以,班主任还是要遵循基本的教育原则,采用灵动的方法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

对学生个体的教育帮助,是一种人文关怀(对学生的生存状况的关注,以及对他们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的肯定)。笔者认为这就是 “个体教育之道”,关键词是理解、尊重、爱护。由“道”而“术”:说服、沟通、点拨、指引和帮助。

综上,班主任建立了教育大局观,在正确的理念和理论指导下,通过有意识地规划、组织各种教育活动,就可以让学生在班级里接受合适的、完整的教育并有所发展,班主任自身的业务水平和对教育的理解能力也会不断提升。

G635.1

A

1005-6009(2016)42-0027-04

陈宇,南京市第三高级中学(南京,21000)化学教师,高级教师,南京市优秀班主任,南京市德育创新奖获得者。

猜你喜欢
价值观班级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我的价值观
班级“四小怪”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夸夸我的班主任
班主任
不称心的新班级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