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非连续性文本教学”下的语文阅读教学初探

2016-11-10 05:35林春含宁德市华侨小学福建宁德352100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6年9期
关键词:王勃连续性生字

林春含(宁德市华侨小学,福建宁德352100)

基于“非连续性文本教学”下的语文阅读教学初探

林春含
(宁德市华侨小学,福建宁德352100)

长期以来,小学语文教师一直都在为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而苦恼,同时也有很多小学生在阅读方面表现得差强人意,甚至出现“谈阅读而色变”的情况。对此,合理采用“非连续性文本教学”,以此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便成为了当前小学语文教师所要思考的重点。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非连续性文本教学;方法

与传统的“连续性文本”阅读材料不同的是,“非连续性文本”是基于图片解说、数据、地图、目录等基础型要素而存在的一种阅读材料,和前者相比具有很强的直观性、简易性,对于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而言有着良好的效果。那么,“非连续性文本”到底是什么呢?其实,在现代社会中,这类文本极为常见,比如我们在购物时看到的说明单,我们出门旅游时参考的地图,还有我们使用的手机的说明书等等,都属于非连续性文本。通过对非连续性文本的使用,可以让学生快速归纳重要的信息与资源,对于他们阅读效率而言有着极大的促进性。所以,围绕“非连续性文本”开设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这无疑是打造高效语文阅读课堂,增进小学生语文阅读积极性的重要手法。

一、挖掘文章重点,制作非连续性文本

基于“非连续性文本”教学之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求语文教师及时变革传统教学方案,事先将阅读材料修改成非连续性文本,这是渗透“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的重点前提。期间,在操作的过程中,语文教师首先要做到熟知全文,充分了解全文信息,然后根据学生的学情和具体的教学内容筛选重点、主旨,并通过表格、图片等形式将知识点展现给学生。目前,我们经常使用的PPT教学课件就是“非连续性文本”的一种,通过它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把握阅读材料中出现的生字、生词和关键句等,而且还能指引学生快速寻出文章的中心思想,从而创造出高效的小学语文阅读课。

以苏教版小学语文《狐假虎威》为例:在教学之前,笔者首先为学生出示了本节课的PPT课件,课件的第一页是老虎和狐狸两只动物,要求学生说出这两只动物的特点,比如哪一只更加凶狠等。之后,课件的第二页分别展示出了老虎和狐狸的自述,比如老虎的自述为“大家都称呼我为森林之王,因为我的额头上有一个‘王’字,而且我的身材非常高大,四肢非常强壮,我的爪子更像刀一样锋利!”这样一来,不但可以让学生更进一步地认识老虎和狐狸,而且还能提高他们的参与兴趣。课件的第三页是思维导图型的故事线,通过线条的指向简单地交代了故事的走向,由此让学生对文章的内容产生初步的印象。课件的第四页是本节课出现的生字(生字的上方标注了拼音),而且在每个生字的左边都搭配了一个词,一个句子,让学生明白如何利用这个字进行组词、造句。课件从第五页之后则安插了一些简单的练习题,如填空题和组词等,再往后则是文章的正文和一些有趣的图片。尤其之前的部分已然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所以在教学正文时,学生都表现的非常专注,并踊跃发言。

二、整合重点信息,依托学情课堂启思

在整合阅读材料的重点信息时,我们也要遵循学生的具体学情,合理选择重点和难点,并根据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合理设置问题,从而让课堂启思环节符合他们的能力需求,可以被他们所接受。那么,具体该如何操作呢?笔者认为,在具体的实施方向上,我们可以将一篇阅读材料的内容打散,然后编撰成一个个小问题,通过问题来引导学生回顾全文,让他们在找寻答案的过程中接受教育。这种类似猜谜的阅读教学方法不但可以有效提高小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而且还能让阅读课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以苏教版小学语文《少年王勃》为例,根据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理念的要求,围绕本文内容为学生设计了以下问题:1.王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文章的第一自然段是如何介绍他的?2.文章中的众人是如何评价王勃的?文章的哪些内容体现了王勃“奇才”的特点?3.文章哪几个自然段中的哪几句话证实了王勃是一名有才识的人?4.王勃被江上迷人的秋景所感染,写出了优美的文字,能否简单描述一下这段文字中蕴含了江上秋景的哪些美?5.文章的哪些文字描述体现了王勃接受挑战时的胸有成竹?6.文思如泉涌、奋笔疾书,这种写作习惯到底好不好呢?能否利用文章的内容进行回答?可以看出,这种教学方法更加偏向于问题点拨法,而它的优点在于通过整合文章重点信息,并将信息改编成问题,然后由学生分析问题,既能让学生在分析的过程中快速把握全文脉络,也能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渐渐把握合理的阅读技巧。当然,问题的设计必须符合学生的具体能力需求,符合他们的学情特征,只有这样才能达成理想中的指导效果,促进阅读课的教学质量。

三、图文转化并行,简化文章繁杂信息

虽然小学语文课文在内容和格式上符合他们的认知规律,但是小学生能力尚浅,这些课文对他们而言依然复杂,在信息方面更是海量、繁复。所以,围绕“非连续性文本”教学法的理念,将部分文字转化为图片,或者是利用图片配合教学,必然可以有效促进教学效率,并让学生在观看图片的同时提高自身对文章内容的提炼能力。尤其是在教学游记、风景一类的课文时,利用“图文转换”的指导手法,其效果更加显著。

以《美丽的南沙群岛》为例,文章利用巧妙的语言描绘了南沙群岛的美,物产的丰富,以及景观的壮丽。但是,在缺乏视觉牵引的情况下,学生很难对文章描绘的内容给予理解。所以,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出示了大量的图片资源。比如针对文章中的那句“天是一片蓝玉,海是一块翡翠”,为学生出示了下图(如图1所示),由此增进学生的理解。又如课文中对南沙群岛物产丰富的解说,笔者利用电子白板为学生展示了一份数据表格,让学生围绕数据进一步了解文章“她拥有难以计数的珍贵的海洋生物,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矿产资源,贮存了用之不竭的海洋动力”这句话的含义。同理,在教学《海底世界》时,我们同样可以利用图片展示和数据演示来丰富教学手法。此外,为了丰富学生的课堂生活,可以围绕文章中的相关信息制作了一份空白表格,并在表格空白处标注了相关词组,然后要求学生围绕词组进行填字。例如针对词组“生字”,学生便可将文章中出现的生字填入表格当中。如此,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语文阅读课变得更加活泼、灵动,而且还能让学生在填表的同时在脑海中形成系统的知识框架,让知识点在他们的面前变得一目了然。图1

四、依托学情反思,完善文本指导方案

反思是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查缺补漏的关键环节。在这期间,我们要根据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情况,思考制作的非连续性文本是否具备理想中的效果,是否存在亟需完善和补充的地方等等。由此确保下一次的教学可以更加贴近理想中的教学效果,以此进一步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让他们的语文阅读技巧在以后的课堂中循序提高。在操作期间,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情况和非连续性文本两个方面展开反思。

首先,在学生表现情况方面,以上述案例《少年王勃》为例,在围绕提问式的非连续性文本展开教学期间,我们发现部分学生在思考、分析问题时存在不足,而且很多学生无法及时找出正确的答案,并浪费了大量的时间。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去弥补。这样一来,学生之间通过合作交流,不但可以集思广益,而且还能通过分工合作节省大量的时间,并提高效率。另外,我们也可以根据课时需要适当地减少一些问题,并保证问题的“精”和深浅适度。其次,非连续性文本简化了文章内容,简练地交代了文章重点,可以让学生一目了然地了解文章,这其中自然包括了文章的生字。但是,在《少年王勃》中笔者并未安插生字索引这一环节,因为学生在课前预习中必然要对文章中的生字有所了解。但实践之后,笔者发现部分学生由于未能事先预习,以至于他们在操作的过程中遇到了不少的问题。对此,在以后的规划活动中,我们可以适当地在问题中安插“生字”项目,让经历过预习的学生温故知新,让未经历过预习的学生可以及时弥补不足。

总而言之,巧妙地导入“非连续性文本”,以此打造出不同于以往的小学语文阅读课,不但可以让阅读教学变得更加有趣、丰富,而且还能有效增强小学生的语文阅读热情,促进他们的阅读意识和信息整合意识,从而让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当然,如何进一步地增强“非连续性文本”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功能和作用,还需要我们进行深入性的研究。

[1]陈曙光.小学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策略[J].考试周刊,2015(10).

[2]刘静.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策略探微[J].语文天地,2015(11).

[3]李欢.“非连续性文本”之于语文阅读教学:内涵、诉求、启示[J].课程教学研究,2013(3).

(责任编辑:左小文)

猜你喜欢
王勃连续性生字
少年王勃
读儿歌识生字
王勃:如果能重来,我选择不坑爹
蜀中九日
生字辨识大闯关
不可压缩Navier-Stokes方程解的非线性连续性
非连续性实用类文本阅读解题技巧例谈
复习生字字形的方法
一字千金王勃
半动力系统中闭集的稳定性和极限集映射的连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