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文化工业时代的粉丝现象

2016-11-10 16:29崔璐
南北桥 2016年10期
关键词:精神分析大众文化

崔璐

【摘    要】在一个深受大众媒体影响的碎片化、原子化的自恋的现代社会中,粉丝通过沉迷大众文化来疏解焦虑与不安,成为其“过度消费者”。但同时,粉丝个性化解读大众文化文本,也是其“二次生产”的创作者。

【关键词】大众文化  粉丝亚文化  精神分析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10.030

一、粉丝的精神分析

根据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刚出生的婴儿因“未分化的满足”而完整,身份(自我和他者的同一性)在一切皆由我主宰的误解上建立。当母亲的乳房离开口腔时,“我”第一次感觉到缺失,察觉到“我”之外的他者。在之后与世界的互动中那缺席感总是挥之不去,自我的塑造始终伴随缺乏的建构。在某些禁止场域,由于缺失引起的焦虑无法消解,人们便通过幻想来协调自我和身份、自我和他者的关系。

都市生活使人被孤立为一个个原子,社群意识衰微;社会结构又正在经历更新、转型,传统的断裂使人们开始怀疑、疏离崇高、理想和责任,追求及时行乐、过度体验的功利心态与其精神世界日益空虚、碎片化、原子化的状态互为因果。在一个个体逐渐从稳定可靠的社群关系中剥离出来的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岌岌可危,大众急于填补现实造成的心理缺失。人们受非理性诉求影响,倾向于在世俗的故事里寻求精神补偿和情感寄托。在一个视觉文化逐渐占据文化市场的世界里,那些看起来温情又光鲜靓丽的明星就在很多人心中成为一个允许充分表达欲望的完满场域的代表,成为粉丝进行权力幻想或性幻想的最佳对象。

二、粉丝——大众文化的“过度消费者”

在现代社会,物质丰富乃至过剩促使人们的文化需求膨胀;道德解放为感官全面开放的需求奠定了基础;在资本主义经济的推动下,消费意识蔓延且视觉文化在文化消费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大众媒介技术极速发展,全球化发展以及世界政治经济急剧转型促使人们思想观念发生转变,澎涌而出的信息不仅激发着我们的消费欲望,还进一步指导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精神活动。

大众文化正是借了时代的东风而快速发展。大工业程序化、流水线式生产出的文化产品由于成本低,借助电视、网络等突破时空限制的传播手段,意义平面,便宜便捷,迎合受众享乐心理,而赢得巨大消费市场,容易吸引投资,生产与消费形成良性循环。但是文化工业以营利为根本目的,在市场支配下运作,以现代复制手段和传播技术“有计划地炮制”标准化、商品化的文化产品,为了吸引眼球,不惜降低对美学价值及本真性的要求。媒体企图收编、操纵、利用孤立无助的观众,以娱乐的形式打造一个声光电组成的梦幻世界。在这个过程中,粉丝容易与真实世界失联,其快速理解力被推到极致,他们消解深度,怀疑一切,拒绝追问深层含义,只追求体验,而其理性思维能力实际上被削弱了。

但是流行文化并非一无是处。对名人的兴趣有助于青春期的心理调适和同龄群体的交往。就中国的文化语境和道德现状来说,大众文化能够帮助非知识分子群体形成对自身社会形象和社会经验的自利的、功能性的理解,有助于开放性人格的形成,从而生出有力的社会行动。大众文化强调人的情志表现,帮助人通过游戏来摆脱物质和道德的强制,缓和现实生活中的压力。

三、粉丝的创造性解读

粉丝虽然无法参与生产,但并非毫无判断能力的文化白痴。他们能充分发挥文化消费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对意义和快感进行“二次生产”。尤其是在信息爆炸、受众主体性和独立性日益强化的今天,大众的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他们会以自己的方式——可能是妥协的或反抗的,也很可能只是一种游戏性的,调动个人的人生体验对大众文本进行个性化解读。再忠诚的粉丝也并非对流行文本听之任之,将流行文化文本完整、简单地挪用到社会经验和需要的既定语境中。而掌握了一定粉都知识的“专家型”粉丝对大众文化文本就有着更敏锐的嗅觉,更积极的判断,更具创造性的解读。他们不仅通过文化工业产品创造与自身社会情境相关的意义与快感,还经常将这些符号生产转化为在社群中可传播并以此界定粉丝社群的文本生产形式。

不过,粉丝对大众文化的消费大多只是为了宣泄感官欲望,寻求感官愉快或形象刺激。没有深层意义的娱乐快感稍纵即逝,观众对于某一具体文化产品的忠诚度也大打折扣。因此粉丝群体具有极强的不确定性以及流动性,他们对文本的阅读及其“二次生产”的意义都只是临时、短暂的,并不具有超越性。

四、结语

由于粉丝身份的复杂性,粉丝亚文化的价值判断也变得复杂。一方面,粉丝亚文化是文化工业时代的产物,无法生产具有超越性的价值,追求过分体验的享乐主义可能会阻碍粉丝积极的社会行为。但另一方面,以保守的价值取向定义粉丝是对其情感感受力的践踏,对粉丝来说,对明星的幻想是自我安慰的一种有效方式,“大众文化认同”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稳定发展。因此,进一步深入研究粉丝形成的心理、社会因素,探索通过教育等方式引导粉丝的具体策略对构建和谐的粉丝文化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法】居伊·德波.《景观社会》,王昭凤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

[3]蔡尚伟.《影视传播与大众文化》,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李西建.《重建人性·大众审美中的人性嬗变》,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5]【德】弗兰克·施尔玛赫.《网络至死》.北京:龙门书局,2011年版.

[6]【美】大卫·理斯曼.《孤独的人群》,王昆、朱虹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7]蔡骐.《大众传播中的粉丝现象研究》,北京:新华出版社,2014年版,第32页.

[8]【美】理查德·桑内特.《公共人的衰落》,李继宏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

猜你喜欢
精神分析大众文化
近年来“传统”在大众文化中的“生长”——以“现象级”影视作品为探讨中心
中国当代大众文化的观察与反思
中国社会现代转型与大众文化的内在逻辑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漂泊中的追梦人
从精神分析学视角看郁达夫的《沉沦》
《白日焰火》的精神分析美学解读
气排球的大众文化属性探析
性别化的中国城市大众文化——北美的中国性别史和城市大众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