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场议论文写作提分十讲(四)——如何写好规范的议论段

2016-11-11 03:22褚树荣
中学语文 2016年26期
关键词:论据论点议论文

褚树荣

考场议论文写作提分十讲(四)——如何写好规范的议论段

褚树荣

一、导入

对于一个标准规范的议论语段,有人形象地用汉堡包来形容,真正的汉堡包的重量是一定的,200-300克不等;做法差不多,分芝麻层、面包层、火腿层、面包层、芝麻层。那么一个标准的议论语段的字数也差不多是一定的,200-300字不等(取决于用例),写法也差不多,分论点句、过渡句、理论句(或者事例句)、分析句、小结句。当然,也可以创新,做成更有风味的“汉堡包”,写出更有特色的议论段。

二、规范的议论段

一篇优秀议论文最大的特色在于以丰富的论据、自洽的逻辑和严谨的语言形成强大的论证力量,而形成这种论证力量的部件就是议论文的议论段。一篇议论文如果能有几个联系密切并具有较强论证力度的议论段构成本论部分,那就会增加论证的深度、广度和厚度,使议论文富有说服力。议论文出彩与否与标题、开头和结尾有关,更与议论段密切相关。作者的议论能力主要体现在议论段。因此,写好议论文的议论段至关重要。

稳中求胜

梁山智有吴用,道有公孙,武更是好汉如云。英雄如云,却以宋江为首。蜀国谋赖孔明,勇让关张,却以刘备为王,东木西金,南水北火,却以戍土居中。何也?

宋公明为人沉稳,刘备做事敦厚,戍土谦稳厚实,终脱颖而出,施展风采,各得其所,故曰:为人沉稳,稳中求胜,吉。

沉稳从志而来。一个人若没有远大的志向,只沉迷于现实的花花世界之中,自然无法拥有沉稳的性格。班超投笔从戎,志在报国,在对匈奴一战中从容不迫,沉稳冷静,终弘扬国威,不教胡马度阴山。林则徐斩钉截铁,志在禁烟,在与洋人交涉中不卑不亢,稳中含刚,终虎门销烟,让洋人胆战心寒。有远大的志向,眼光便放得远,心便沉得下来,故曰:非有志者不能稳也。

沉稳从难而来。一个人若没有经历无数的挫折与磨难,身陷蜜水与襁褓之中,自然无法拥有沉稳的性格,一遇困境,便心浮气躁,岂能成所谓大事者哉!君不见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没有经历磨难,便无法形成沉稳的性格,也就无法取得辉煌的成就。始皇建秦以来,不居安思危,身陷声色犬马,心浮气躁,毫无沉稳,终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倘若秦王不念纷奢,经历磨难,以求沉稳,则可递三世以至万世而为君。

沉稳从无欲而来。孟子曰:“无欲者,可王矣。”无欲就是没有私欲,做大事者,不能因蝇头私利而毁坏全局,只有这样才能练就沉稳的性格,赢得最终的胜利。如来佛祖抛除私欲,性格沉稳,终修成正果,普渡众生;诸葛孔明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终运筹帷幄,功成名就。有了私欲,心中自然无法沉稳下来,遇事则慌,处事则乱。霸王以一己私欲,赶走亚父,气走韩信,终被困垓下,遗憾千古,长使英雄泪满襟。霸王之败,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则必使后人而复哀后人矣。

宋公明以沉稳之心赢得了好汉的拥护,刘备以沉稳之心赢得了半壁江山,而自然界的大山以沉稳的性格也在四季中变化出不同的色彩。让我们拥有一颗和大山一样沉稳的心吧,让我们的人生也幻化出不同的色彩来。

[点评]这是一篇典范的议论文。第1段先以举例加设问的形式开篇,第2段通过简单分析得出“为人沉稳,稳中求胜”的中心论点。接着进入本论部分,分3个议论段:从“沉稳从志而来”“沉稳从难而来”“沉稳从无欲而来”步步推进,有例子,有分析,有推理,有总结,论证沉稳,不花哨。第6段结尾回归开头,并将此结论扩而大之,升华了主旨。

本论部分是三个规范的议论段,具有一个规范议论段的四要素:

1.有明确的分论点,且在段落中显著的位置摆放;

2.有过渡词,用假设、引用、解释等方式写;

3.运用二至三个论据(或理论或事实),但用语简洁,与分析结合;

4.有结论句,或总结论据,或总结全段。

三、议论段修改提升技巧

1.稍差的议论段改成中等的议论段

[原文]当工业革命的轰鸣声打破了庄园的寂静,当汽车的鸣笛取代了马蹄的清脆声,一个浪漫的时代结束了,一个理性的科学的时代诞生了。没有人敢说这个时代不好,冷冰冰的数据构成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联系不再需要漂洋过海,只需轻轻一点鼠标。但是这冰冷的一条线怎么能维持人与人的感情呢?

[改文]科技方便了生活,也改变了人心。当工业革命的轰鸣声打破了庄园的寂静,当汽车的鸣笛取代了马蹄的清脆声,一个浪漫的时代结束了,一个理性的科学的时代诞生了。没有人敢说这个时代不好,冷冰冰的数据构成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联系不再需要漂洋过海,只需轻轻一点鼠标,但是这冰冷的一条数据线怎么能维持人与人的感情呢?人们对于到手的东西,越是艰难越珍惜,“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那种美好而柔软的思念,也只有在农业文明时代才有。

[小结]加了分论点、结论句。

2.中等的议论段改成良好的议论段

[文段]科技方便了生活,也改变着人心。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主导了人类。当工业革命的轰鸣打破了庄园的寂静,当汽车的鸣笛取代了马蹄的清脆,一个浪漫而人文的时代结束了,一个理性而科学的时代诞生了。没有人敢说这个时代不好,因为它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当信息时代那些冷冰冰的数据构成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人际的联系不再需要漂洋过海、跋山涉水,只需轻轻一点鼠标,千里只是咫尺,远古如在目前。但是这冰冷的一条数据线后面究竟是一个人还是一条狗?那种瞬息可达、变化无穷的资讯怎么能维持恒久不变的感情呢?人们对于到手的东西,越是艰难越珍惜。“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那种美好而柔软的思念,也只有在农业文明时代才有。而科学和信息技术,在某种程度上说,让我们的人心变得麻木和坚硬了。

[小结]加了过渡句;改了后语言更加有道理了;拓展了结语,更加扣题。

3.中等偏上的议论段如何升华

主要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①段落观点句位置不同,从个别推向一般。②论据的阐述和分析结构不同。③结论句表述不同。

四、写好议论段的关键是论据的组织和表达

没有“异想”,哪来“天开”(选段)

“异想天开”是科技发明创造的源泉。(分论点)没有“异想”,哪来“天开”,纵观古今中外的发明创造,莫不如此。(过渡句)如果没有鲁班被茅草割破手后的“异想”,怎么会有锯的发明?如果没有把字从笨重的竹片上请到轻巧东西上的“异想”,怎么会有纸的发明?如果没有通过屏幕显示图像的“异想”,贝尔德怎么能制造出第一台电视机?如果没有对苹果落地的“异想”,怎么会有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如果没有凌空飞翔的“异想”,莱特兄弟的飞机又怎么会飞上蓝天?(五个论据,假设反证)上述的事例足以证明,“异想天开”是科技发明、社会进步的强大推动力。(这句既是论证,又是结论)

[点评]中间用五个假设句式概括叙述5个事实论据;组成了并列式的论据;句句紧扣“异想”“天开”。

自信和自负

人要自信,但不能盲目。(分论点)三国时的马谡乃蜀军一员大将。镇守街亭,他把20万大军驻扎在高山上,久经沙场的老将王平力劝他撤离此山,理由让在场的将士信服,但唯有马谡仍然坚持自己的意见,结果被司马氏围山断水,放火烧山,蜀军不战而乱,几乎全军覆没。马谡也依军法被处斩,身首异处。街亭失守,是因为马谡不懂兵法吗?不,他自幼熟读兵法,曾献计于诸葛亮,使其七擒孟获,平定南方边境;又离间曹睿与司马懿,使司马懿被罢官归田。马谡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狂妄自大,盲目自信,不能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在决策、办事时不能盲目自信,要择善而从,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这样才能获得成功。

[点评]中间主要叙述一个事实,从现象到原因进行分析,扣住盲目自信分析,是层进式的论据。

五、议论段的变式

在有些段落中,结论性的句子有些有,有些没有,可视情况而定。有时候分论点的句子在最后,一开始就是过渡句:

没有“异想”,哪来“天开”(选段)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每一项重大的发明与创造,莫不如此。(过渡句)试想:如果没有瓦特对蒸汽托起壶盖的“异想”,又怎么会有第一台蒸汽机的诞生?如果没有苹果落地的“异想”,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又怎么会被发现?如果没有翱翔蓝天的“异想”,中国的“神舟”又怎么能飞向太空?(陈述论据兼论证)可以说,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都是建立在“异想天开”的基础上的,没有“异想”,哪来“天开”。(分论点)

[点评]文段把观点句放到结尾,在前面论据的基础上可谓水到渠成;另外,末尾点题,也可以叫卒章显志,符合阅卷者的阅读习惯,论点也是非常突出的。

六、学以致用,当堂练习

1.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按要求写作。

2012年11月2日下午,扬州大学附中学生徐砺寒骑自行车上学,途中不小心剐坏了路旁停着的一辆宝马车的后视镜,徐砺寒当时吓懵了,虽然周围没有其他人,但他仍然选择等待车主。在原地等了20分钟,眼看上课时间快到了,车主还没出现,徐砺寒决定在车窗上留一张写有自己联系方式的纸条。就在徐砺寒写完纸条后,宝马车的车主凌先生过来了,他查看了自己车的受损情况,听徐砺寒说明情况后,笑着拍了拍徐砺寒的肩,没让他赔偿,并催他赶紧去上学。后来凌先生说:“看到这个孩子一直候在车旁,自己当时很感动。”

要求: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有意识运用所学标准语段,写一段不少于300字的议论段。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段不少于300字的文段。

风可以吹起一张大大的白纸,却无法吹走一只小小的蝴蝶……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教研室]

猜你喜欢
论据论点议论文
议论文阅读专练
Get两种论证法,一举拿下议论文
恰当使用论据
恰当使用论据
议论文的标题与首尾
用好论据“四字诀”:准、新、精、美
高考议论文需细分分论点
议论文分论点的提取
议论文阅读技巧表解
中共党史论文论点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