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苏州日报》“吴风节俗”专栏操作看纸媒阅读价值

2016-11-14 18:13吴秋华
中国记者 2016年8期
关键词:纸媒传统文化

吴秋华

内容提要 在阅读方式发生大改变的当下,如何在“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这一大课题中发挥主流作用、做出地方特色,进一步凸显纸媒的阅读价值?《苏州日报》通过开设“吴风节俗”专栏的实践认为,只有在内容上狠下功夫,努力创新表达形式,才能在竞争中彰显特色、凸显阅读价值。

关键词 传统文化 纸媒 阅读价值 吴风节俗

近年来,随着中央文明办在全国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彰显传统节日内涵,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各地都掀起了一股传统民俗的热潮。

《苏州日报》依托古吴地深厚的文化底蕴,开设了“吴风节俗”专栏,从简单介绍节气节令民俗到深度剖析吴地民俗文化,再到携手一些基层部门,精心策划、组织有特色的民俗活动聚集人气,两年多来刊发稿件一百多篇,深入宣传了地方特色民俗文化,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动了民俗热逐步走向高潮,推动了相关民俗产品的热销,使优秀传统文化浸润更多人的心灵。

一、用割舍不掉的情怀吸引人影响人

清明祭祖,端午吃粽,立夏挂咸鸭蛋,中秋团圆,小寒开始吃腊八粥……这些传统民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人割舍不掉的情怀,是弘扬传统文化的理想载体。特别是生活精致、讲究的苏州人,更有着丰富的吴地风俗和时令文化,仅一个“不时不食”就让人叹服。独特的“冬至大如年”、阊门“轧神仙”、清明传承泰伯文化民俗等更是令苏州人觉得亲切而自豪,一谈起就能凝聚起浓浓的家园情怀。

2014年底,《苏州日报》“吴风节俗”专栏由此诞生。作为弘扬传统文化的一个载体,专栏最初主要以二十四节气加上苏州地方传统节日为主,在这些节令节气、节日来临之际,通过采访气象专家、民俗专家,详细介绍这些节气节令的吴地风俗、养生知识以及一些吴地时令美食。

这些专栏文章一经推出,就引起较大反响。《苏州日报》有个与读者和网友互动的栏目“微友评报”,每天把最受读者和网友关注的内容评论刊登在第二天的报纸上。“吴风节俗”栏目里的稿子通常都能引发网友的热评:“苏州人还讲究这个呀”“时令美食赶紧约起来”“养生知识马上贴给爸妈”等等。

确实,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大量新苏州人的加入,不少吴地民俗与年轻人越来越隔膜,但不少新苏州人怀着融入苏州的情感,对苏州本地民俗越来越有兴趣。比如,苏州人在冬至夜有喝冬酿酒的习俗,前几年我们在采访中发现,很多新苏州人不矢口道,更搞不清哪天是冬至,哪天是冬至夜,而随着对苏州特有民俗“冬至大如年”的宣传,很多新苏州人因了解而参与,因参与而产生共通的情感,年年增加的冬酿酒销量就是明证,对于这种民俗新变化我们也做了充分的报道。

随着专栏影响的扩大,一些鲜为人知的老民俗也被挖掘出来,一些社区的老年人看到报纸后主动联系记者。比如立夏吃“七家茶”,并不是那么广为人矢口。一篇《一碗“七家茶”拉近邻里清》的报道,不仅介绍了这一老苏州立夏的传统民俗——“七家茶”通常要选用七种食材泡制,有时,自己家里拿不出这么多食材,就会向几家邻居讨要一些食材——还传递了共建纯朴睦邻文明社区的正能量。

二、线上线下互动增强栏目影响力和黏性

互联网时代,线上线下互动和增强黏性都是热词,这些对纸媒提升自身影响力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吴风节俗”专栏开设一年后,我们对它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期望。年轻人对情人节、圣诞节等西方“洋节”感兴趣,而对端午、重阳等中华传统节同“冷淡”,很大程度上与传统节日策划的活动不对年轻人胃口以及媒体宣传不够有关。由此我们想到,不能仅局限于民俗文化的介绍,而是要组织更多人来参与,共同体验,共同感受,才能有共鸣;再用较大的版面来宣传这些活动,才能更好地唤起大家特别是年轻人对于传统节日的热院和关注。

于是,从2016年开始,我们与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姑苏区)及下属各个街道、社区开展合作,共同组织、策划相关民俗活动,有针对性地邀请从幼儿园小朋友到家庭主妇、老年人各个年龄段的人参与。比如,立夏组织社区阿姨开展腌制咸鸭蛋比赛,《黄泥白酒中飘出立夏味道》一文让没有参与活动的市民也知道,如何腌出味道更好的咸鸭蛋;组织小朋友“称重”,挂上五彩丝线编织的网袋,《小巷深处的立夏习俗》让没有时间参与的年轻爸妈也知道,立夏给孩子做这些,就是希望孩子能平安健康地过夏天。组织老苏州现做时令点心松花团子,让老苏州重温记忆中的“苏州味道”,《留住草根美食的味道》一文让更多年轻人知道松花团子上市的时间,怎么挑选品质好的松花粉,《本草纲目》记载的松花粉有什么功效,更关键的是让参与活动或看到这篇报道的人以后每到清明谷雨时节,就会想念美味又养生的松花团子,那么,这些可能记不住的节气节令,也就不再寂寞,甚至因这些美食和活动而变得有些想念了。也许,不少苏州人会因想吃“枫镇大肉面”而期待立夏时节的早点到来吧。

总之,通过这样有目的性的策划和组织,关于传统节气节令节日的活动可贯穿全年,而且形式多样,覆盖人群广泛,通过《苏州日报》以及苏报官方微博、微信的传播,影响的人群更多了。古胥门元宵灯会、“轧神仙”庙会、吴地端午习俗这三个被称为“姑苏三宝”的非遗民俗文化,分别成为省级、国家级、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除本身的特色外,也与近年来媒体的大力宣传有关。而正在培育的“新三宝”——“冬至大如年”“石湖串月”“祭孔”等,通过媒体的大力宣传,正在收获更多“粉丝”。

三、动态报道结合深度分析引发深层思考

随着专栏运作逐渐成熟,对稿件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动态报道,要紧扣热点节令,讲求时效;内容要抓新抓奇,讲究可读性,切中读者关切点,注重实用性。这样,不仅确保了专栏的见报频率,也使昊风节俗不断刷新和加深着市民的记忆和情感。

做好动态报道的同时,真正要扩大这个专栏的影响力,更需要一些有分析、有见解、能引发思考的深度报道。这样,通过对一些类现象的描述、分析、解剖,引发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思考。

比如,采访中发现,以前一些时令食品如青团子等销售时间很短,一般都在清明前后几天,但现在,销售时间大大延长,有的甚至能达到好几月之久。针对这个现象,采写了《民俗热催生溢出效应》这篇深度报道,通过举例子、摆数据,论证了这样一个观点:曾经,洋节日洋食品走俏,但随着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到民间组织都在挖掘、弘扬传统民俗,商家也嗅到了商机,节令美食提前上市,拉长销售时间,甚至有些时令美食一年四季都有销售,比如苏州人喜欢的肉月饼。挖掘传承传统民俗本意是弘扬传统文化,属于精神文明建设范畴,但同时也带动了传统时令商品行业的兴盛,这种溢出效应最终实现了精神、物质的双丰收。

民俗的传承,要保留精髓,更需要在融合现代元素中出新。事实上,很多民俗都在悄悄经历这个变化过程。通过多方面的深入采访,专栏刊发了深度报道《老民俗“秀”出新脸孔》,例举了新苏州评弹、新版昆剧大放异彩,老字号搭上“青春快车”,民俗衍生品日渐丰盛,“苏作”文创平台人气旺,体验二十四节气农耕活动受欢迎等新现象,解释了民俗热的深层次原因。民俗专家的观点是,民俗是人们生活方式的一部分,肯定要跟着人走的。现代化和全球化带来舒适生活的同时,也使各地独具特色的传统生活方式流失而趋同,因此人们不免生发出现代乡愁,缅怀昔日虽简朴却温馨的生活。而让人们抛弃现代生活是不可能的,只有鼓励人们尽量保留一些生活习惯,或者让传统习俗适应新的生活环境,这样才能真正保留、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这些紧扣热点叉引发思考的深度报道不仅丰富了专栏内容,增加了专栏的厚度,也进一步凸显了纸媒的阅读价值。(作者是《苏州日报》编委、时政部主任)

猜你喜欢
纸媒传统文化
论当今网络对纸媒的影响
保持开放心态,探索新媒体营销新形式
我国报纸在数字时代的出版转型
我国纸媒转型突破方案
纸媒微信平台建设现状及未来发展分析
“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析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