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校老校区室外综合管沟及道路改造规划与管理

2016-11-15 09:52李海玉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6年1期
关键词:管沟弱电校区

李海玉

(西北民族大学,甘肃 兰州 730030)

浅议高校老校区室外综合管沟及道路改造规划与管理

李海玉

(西北民族大学,甘肃 兰州 730030)

高校老校区室外管线及道路等基础设施随着高校的扩招不堪重负,校园安全隐患时有发生,需对老校区室外综合管线进行规划改造。选用地下综合管沟,结合学校道路交通和各类专业管线进行规划设置,列举某高校老校区室外综合管沟改造实例,阐述老校区综合管沟维护管理经验。

高校;老校区;管沟;规划;管理

0 引言

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高校老校区室外管线及道路等基础设施已严重不能满足需求。“拉链工程”作为对马路开槽的一种形象性的讽刺,也时有发生在高校老校区的校园中。水、电、暖、通信管线等,经常会出现这边刚修完那边就要挖,且来回多次开挖、回填[1]。原道路及管线规划设计缺乏计划性、全面性、前瞻性,一旦出现问题,无法找到源头的管线,就采取简单的“截肢”手术,即废弃原有管线,就近接水、接电、拉线,造成校内地下管线纵横交错,新老混杂,既浪费又不环保,还留下许多安全隐患。且校园道路经常被“开膛破肚”,交通畅通和道路及管线建设矛盾已成为影响高校老校区校园环境的一大“顽疾”。

1 老校区室外综合管沟改造规划

1.1综合管沟的选取

一般校园各类管线都是直埋方式铺设的,这种铺设方式看似铺设简单方便,但事实上给校园的发展带来很大的隐患,比如:不利于发现管线的损坏、维修成本高和易重复建设等缺点。在老校区校园管网规划的过程中,涉及到强电、弱电、上水、下水、热力和天然气等系统,项目庞大且复杂,因此必须重视综合管沟系统的发展与应用,建设综合管沟来代替直埋的管线,加速校园的现代化建设成为必然趋势[2]。

综合管沟也叫地下管线共同沟,是指可以容纳两种或两种以上市政公用设施管线(包括给水、中水、热力、电力、电信等)的一种集约化、集成化的市政公用基础设施。综合管沟内部会配备专用检修口、吊装口、排水设施、消防设施、通风设施和检测监控系统,以便于管沟的运行和管理。相比传统的市政公用管线单埋方式,综合管沟具有明显优势:一是一次性综合投入,避免重复开挖地面;二是集约利用地下空间资源;防灾性能好;三是统一管理,方便维修,减少管理成本;四是减少了道路的杆柱及各工程管线的检查井、室等,改观校园环境容貌。但也存在造价高、远景预测不准确造成浪费,以及管线间相互影响。

1.2综合管沟的设计宗旨

综合管沟的设计宗旨为安全、合理、经济、简单并为远期发展留有余地。

综合管沟网络系统规划应根据学校的经济能力和发展状况确定合适的建设规模,并注意近期规划和远期规划的协调统一,满足长期的目标需求量。综合管沟网络系统规划应具有良好的扩展性,适当超前和预留,为远期发展留有余地;且保证道路的完整和美观,避免频繁开挖,改善校园的交通[3]。

综合管沟的断面布置在满足维修管理要求的基础上,应尽量紧凑,以充分体现经济合理。综合管沟的土建结构及附属设施应配合道路工程一次建设到位,所纳入的各类公用管线可按老校区发展规划逐步敷设。为了减少工程投资,节约道路下部地下空间,综合管沟均考虑布置在道路的单侧,同时,在道路建设的同时,预留足够的进入地块的各类管线过路管。

1.3结合学校道路交通和各类管线的专业规划设置

校园道路是沟通学校与外界的联系和校内各建筑之间互相联系的交通网络,组织和分散校园内的人流、车流。校园道路根据校园规模建设标准、所在区位及自然条件进行规划,其是校园的骨架,也是校园结构布局的决定因素。

在符合现行各个规范的前提下合理地协调安排各专业管线的平面位置和竖向高程,地下管线的走向尽量沿校园道路或与主体建筑平行布置并力求管线顺直、短捷和适当集中,尽量减少转弯,并应使管线之间及管线与道路之间尽量减少交叉,管线及各构筑物的布置应不影响建筑物安全,防止管线、构筑物受腐蚀、沉陷、震动及重压;避免工程管线之间及其相关构筑物之间的相互干扰,为管线施工及今后的管理工作创造有利的条件。

校园常见的室外配套管线主要有给水、雨水、污水、强电、弱电、路灯、燃气等,各类管线在走向、平面布线、竖向高度上均有相应的规范要求。根据《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 50289-1998)以及各专业相关规范,各管线布置如下:

雨水管:雨水管管径相对较大,一般设置在道路中心位置,远离其它管线,另外道路两侧均需设置雨水口,雨水管设置在道路中间有利于两侧雨水口连接支管的接入。一般不进入综合管沟。

强电管:电力电缆井盖较大,不宜放在车行道下,一般设置在靠建筑物侧道路人行道下,同时充分利用其与建筑物为0.5 m净距的规定。电缆沟一般单独设置。

弱电管:为避免电磁波干扰,弱电管一般放在强电管的对侧。弱电管线井盖也较大,故一般布置在靠建筑物另侧的道路人行道下,同时充分利用其与建筑物为1.0m净距的规定。

燃气管:与强电管分放在道路两侧比较安全,故一般与弱电管布置在道路同侧的绿化带或人行道下。燃气管与其它管线、构筑物的净距均为强制性条文,设计时应引起重视。

给水管:一般与燃气管放在同侧道路人行道下,充分利用其与建筑物净距可为1.0 m的规定。

污水管:从卫生角度考虑,应与给水管分设在道路两侧,并且注意污水主管尽量放在离建筑物较远的位置。

各种管线的埋设顺序应符合下列规定:离建筑物的水平排序,由近及远宜为:路灯管、强电管或弱电管、给水管、燃气管、雨水管、污水管;各类管线的垂直排序,埋深由浅入深宜为:路灯管、弱电管、强电管、给水管、燃气管、雨水管、污水管。

管线之间遇到矛盾时,应按下列原则处理:小管线避让大管线;临时管线避让永久管线;可弯曲管线避让不可弯曲管线;压力管线避让重力自流管线。设计中优先满足雨、污水管的管位、走向和埋深等要求,而路灯、强电、弱电、给水、燃气管线,相对较容易调整标高,在管道交叉处可局部降低抬高高程,车行道下若因抬高高程后覆土不足,可加设钢管防护。

以上只是室外管线综合的一般设计原则,在实际设计中,需根据学校道路坡向和宽度、场地标高、管线条件、建筑物间距、需要埋设的管线种类、管径、埋深等多方面予以综合考虑,合理有效地充分利用有限的地下空间。

2 某高校老校区室外综合管沟改造实例

某高校老校区建设年代久远,随着学校不断的发展,老校区基础设施供水、供暖、供电等已不能满足使用需求。一是学校的供水、供电可靠性较低,一遇故障检修则停水、停电,教学、科研工作即不能顺利进行;二是给水、排水及供暖、供电系统设备陈旧,管网老化,容量小,尤其校区配电室设计容量小,在用电高峰期采取拉闸限电;供电设备超负荷运行,虽经过多次维修但已不堪重负,经常跳闸、短路,严重影响教学和师生生活秩序,给广大师生在生活上带来很大的不便;三是加上学校规模逐步扩大,在校学生数量逐年增多,用电、用水、采暖需求进一步加大。四是道路均建于上世纪,路面狭窄,部分路面因使用时限过久已破烂不堪,校区车流量较大,噪音大,交通事故时有发生。这些严重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工作秩序,危及师生安全。故对老校区校园室外综合管沟及道路规划改造。

该次校区综合管沟改造主要为改造老校区内给排水、采暖、消防、路灯、监控、广播、电缆及电缆保护管等工程项目。该项目综合管沟选用钢筋混凝土通行及半通行地沟,检查井选用钢筋混凝土检查井。规划道路横断面结合综合管沟断面交互调整,相互校正。

给水系统:引入DN150市政给水管,接入老校区给水环网。给水管采用钢丝网骨架塑料(聚乙烯PE)复合管,公称压力2.0 MPa,电热熔连接。室内接室外给水管处设阀门井,出户给水管采用地沟敷设方式,地沟覆土厚度0.7 m。

排水系统:污水经过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污水管主管径DN300,支管管径按原有排水管径,排水坡度不小于0.5%。污水管采用聚乙烯(PE)双壁波纹管,热收缩带接口。室外排水管线排水管采用直埋敷设,最小填土1.00 m。PE双壁波纹管管道基础采用砂砾垫层基础。排水井标高以现有排水井标高为准。场地雨水采用地面自流及明沟排水。

消火栓系统:室外消火栓系统由市政管网供水,室外消火栓采用地下式消火栓,室外消火栓间距不大于120 m,距离路边不大于2 m。室内消火栓系统由校区消防水池及消火栓泵供水。消防管网在老校区内形成环状管网,采用焊接钢管,焊接连接,公称压力2.0 MPa,管径DN150。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由消防水池及自喷泵供水,自喷泵XBD7.0/50-55,Q=50 L/s,H=4.0,N=55 kW(一用一备)。采用内外热浸镀锌钢管,法兰连接,公称压力2.0 MPa,管径DN150。

室外采暖供热管网:采暖热力管道采用闭式双管制,支状布置。各主干线分支处设分支检查井。蒸汽管道凝结水回收,凝结水在各单体增加SAS型疏水加压器进行回收。在管道系统中,管段的最低点设置泄水管,管段最高点设置排气管,并配置相应的阀门。

电气外线管网:主要包括10 kV及以下电力线路、路灯线路、弱电线路、室外安防监控线路、室外广播线路、室外电缆。由于为老校区,用电安全性较高,在管线开挖时做到地下电缆管线的确认,确认可以后方可开挖。

综合管沟的入沟管线和工艺断面代表性选择如图1和图2所示。

图1 管沟结构图(单位:mm)

图2 综合地沟断面图(单位:mm)

该次老校区室外综合管沟及道路改造,综合管沟内基本按照相互无干扰的工程管线设置在管沟的同一个小室;相互有干扰的工程管线分别设在管沟的不同小室,电信电缆管线与高压输电电缆管线分开设置;雨污水管线为重力流管线,未放在综合管沟内,在管沟外侧离开安全距离敷设。在建设综合管沟时且适当考虑各类管线分支、维修人员和设备材料进出的特殊构造接口。改造后的老校区,基本解决了管线检修、行车安全、景观美化的问题,使管线规划更加合理、紧凑,节约老校区狭小的地下空间,增加了工程管线的耐久性和路面的完整性,便于增设、维修和管理[4]。

3 老校区综合管沟维护管理

3.1定期对各管线运行情况进行检查、维护

建立老校区综合管道内管线定期检查制度,例如检查管道上部地面有无塌陷情况;检查检查井是否有堵塞,渗漏现象;检查室外消防栓是否完好,周围是否有影响消防栓使用的障碍物;检查阀门井及管道锈蚀情况以及室外管道的阀门是否灵活,是否有漏水;检查排水管道是否畅通,堵塞;化粪池清掏记录情况等。各管线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维修人员进行定期的维修保养。

3.2加强综合管沟电子档案的建设

建立各类管线电子档案[5],包括老校区内给排水、采暖、消防、路灯、监控、广播、电缆等。主要数据包括:各专业管线的走向、断面尺寸、高程,管线之间的间距、埋深,管线的敷设时间、材质、管径。做到在查询数据时,达到任意选择一种管线,便能找出与选中管线相同的全部管线,并可显示该种管线在全校的分布情况、走向、管辖的范围,维修记录等。建立老校区统一的电子数据库,让校园的地下空间更加透明,管理更加科学。

3.3借鉴国内外基础设施先进管理理念

大学校园规模的迅速扩大对校园基础设施的改造建设十分迫切。目前中国大学校园基础设施等综合管沟的规划设计与建设管理方面,理论和经验尚存在不足,我们应该借鉴国外和国内在校园基础设施尤其室外综合管线规划设计及建设管理中的方法和经验以及教训,取长补短,少走弯路,节约建设资金,保证校园的正常运转[6]。

[1]王春华.地下综合管线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在节约型校园建设中的作用[J],高校后勤研究,2009(6):113-114.

[2]杨昆.浅析综合管沟在市政管网规划中的应用 [J].广东科技,134-135.

[3]冯春红,城市综合管廊的建设规划探讨_以泰州某高校新校区为例[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6):61-63.

[4]潘军刚,高校地下供水管线维修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山西建筑,2009(8):196-197.

[5]孙锦明,建立高校水电管线电子档案的研究[J].兰台世界,2014(2):29-30.

[6]周孟祥,加强老校室外管线的建设与管理[J],昌潍师专学报,2000(4):105-106.

TU990.3

B

1009-7716(2016)01-0109-03

10.16799/j.cnki.csdqyfh.2016.01.031

李海玉(1997-),女,甘肃人,工程师,主要从事学校基建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管沟弱电校区
住宅小区弱电智能化工程建设实现
城市地下综合管沟工程建设问题及解决对策
基于石灰石岩性的超近距管沟爆破试验研究
山东大学青岛校区
城市地下综合管沟工程建设问题及解决对策
ComparingDifferentRhetoricStructurebetweenVariousLanguagesfromCulturalAspects
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应用
ENSAE学院巴黎萨克雷校区
智能建筑的弱电工程设计
弱电工程施工项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