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闻报道英译中的跨文化策略

2016-11-17 02:33林莺
现代交际 2016年7期
关键词:翻译策略跨文化交际

林莺

摘要:本文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提出中国新闻报道的翻译策略。作者认为翻译新闻报道时,译者应该熟知新闻报道的语言特点和功能意义,了解汉英新闻报道的文化差异,并将译文读者的语言、文化习惯放在首位,才能达到新闻报道英译的预期目的。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翻译策略;新闻报道翻译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7-0062-01

一、引言

新闻语言作为社会文化传播的载体和记录者,不但具有语言的一般性质,更承担着新闻作为一种媒介的特殊作用。因此,需格外注意新闻报道英译的社会文化影响。

二、新闻报道英译的英译特点及策略

(一)跨语言性

1.词性转换与句式变化

由于汉英在语言的习惯用法上不同,在进行新闻报道的英译时,必须有意识地进行词法转换,切勿字对字硬译。译者应对双语保持足够的敏感性,针对不同的语言特点,进行适当的用词遣句。如:

例1中国人社会参与的深度和广度空前扩大

译文:Chinese More Enthusiastic for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例21000万客流考验苏州春运

译文:10 Million Passengers: An Ordeal for Suzhous Festival Transportation

这两个新闻标题的英译均是词性转换的典型案例。例1中,把汉语中的“扩大”这个动词转译为英语的形容词“Enthusiastic”,充分发掘汉语意义的潜在意义,并使用了英语中更为地道常见的“Enthusiastic”来表达。另外这个英文单词的词性色彩是褒义的,有利于构建英语读者眼中的中国形象。在汉语习惯中,新闻标题多用动词,有时甚至是多个动词连用。然而,在英语语言习惯中,新闻标题则多用名词。根据目标语的表达习惯,译者需要自己进行创造性翻译。

2.增译、减译、释义与回译

由于汉英语言习惯的不同,汉语有些固定政治或文化惯用语若采用直译,在英语语境中是无法理解其含义的。译者应对双语保持足够的敏感性,针对不同的语言特点,进行适当的用词遣句。对于一些汉语语境中的语用套语和过多感情色彩的用语可以进行适当的减译。如:

例3当时间的列车驶进新的一年,人们用各种方式庆祝新年的到来。昨晚(31日)。数千名榕城市民以健康长跑的方式辞旧迎新。

译文:People celebrated the coming 2004 in all kinds of ways. On the New Years Eve, thousands of residents in Fuzhou had a fun race.

在英译时,恰当增译、减译、释义和回译是使译语受众理解源语意思的有效途径。如例3中,“当时间的列车驶进新的一年”直接不译,因为这个信息潜藏在下文之中,无须赘译。而对“昨日(31日)”采取了释义的方式“On the New Years Eve”可以说是充分调动了译语受众对这个特殊日子的感知。译文中虽然缺少了汉语中强烈的感情色彩,但主要信息传达到位,整体而言,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二)跨文化性

只要是语言,必然有附着在语言之上的文化,二者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这个话题也是贯穿英译史的一个重要问题。几乎所有的英译问题都躲不开文化的差异问题。在新闻报道的英译上也不例外。根据文化的差异进行适当的调整,转译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1.,汉语新闻报道中“我省”“我国”的频繁出现

例4600名大学生志愿者将分赴宁夏、四川和我省欠发达地区,开展为期2到3年的志愿服务。

译文:Over 600 college are leaving for 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 Sichuan province and underdeveloped areas of Fujian province for 2 or 3 years of voluntary service.

在长期文化历史的影响下,汉语表达尤其在新闻报道或政府报告中经常出现“我省”“我国”等较为含糊不清的表达。而英语语境下,则少用此类表达,多直接用具体的地点省市。译文为了增强新闻语言的准确真实性,把具体的地点信息英译出来。符合英语的新闻习惯。

2.淡化处理汉语新闻中华丽的辞藻及文化负载词

例5新中国50年成就令人骄傲

译文:New China at fifty

例6红包

译文:Hong Bao. a red envelop stuffed with at least 200 yuan. is given on special occasion, such as Spring Festival, weddings and birthday

汉语新闻表达习惯使用“大词”,如“隆重开幕”“胜利召开”等词。而英语新闻语言讲究的是真实可靠。因此在英译此类汉语辞藻时,应注意避免直译,否则容易给英语受众留下浮夸的中国形象。另外,关于文化负载词的英译属于新闻报道英译跨文化性中最显性的特征,因为它直接体现文化的内涵。对于这类文化负载词可以有不同的处理方法,比如直译,释义,归化处理,音译等。因此在恰当的语境下,对文化负载词需选用不同的译法从而达到意义传达的目的,并使中国文化得到恰当的传播。

三、结语

新闻报道的英译应在充分意识其跨语言性、跨文化性的基础上,不仅做到忠实原文信息,更要做到维护中国在国际上的政治形象。因此在处理新闻报道的英译时,要在意识到语言、文化、国别差异的基础上,选择恰当的英译策略。

参考文献:

[1]杰里米

?偊b 芒迪.英译学导论:理论与应用[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4:108,131.

[2]王金华.交际英译法在汉英新闻英译中的英语 [J].上海英译,2007,01: 28.

[3]陈小慰.英译与修辞新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42,180,119,117.

[4]李帅.国内新闻报道中文化负载词的中翻英方法研究 [J]. 经营管理者, 2014,07:348.

[5]袁卓喜.修辞劝说视角下的外宣英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

责任编辑:杨国栋

猜你喜欢
翻译策略跨文化交际
浅谈中日非语言行为的文化差异
浅析中韩跨文化交际中的言语差异
创新意识下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跨文化交际中的“入乡随俗”
浅谈青岛市公共标识语英译现状及翻译策略
《作者自述》两个译本的对比赏析
旅游景点名称翻译的原则与策略研究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及解决策略
汉语叠词及其英译
国际会展用语特点及口译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