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固定架构型改变对胫骨开放性骨折愈合的影响

2016-11-18 01:59王世昌赵文国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固定架构型开放性

王世昌,赵文国

(华北理工大学,河北唐山 063000)

外固定架构型改变对胫骨开放性骨折愈合的影响

王世昌,赵文国△

(华北理工大学,河北唐山 063000)

目的:观察外固定架构型改变对胫骨开放性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4年1月30例开放性胫骨骨折采用外固定架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外固定架构型改变(降低固定刚度)对骨折愈合的影响。结果:构型改变组、构型不变组患者部分负重时间、完全负重时间和下肢功能恢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构型改变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构型不变组(P<0.05)。结论:开放性胫骨骨折术后外固定架构型改变能够缩短骨折愈合时间。

构型改变;胫骨开放性骨折;外固定

胫骨开放性骨折为肢体遭受强大直接暴力作用造成的严重类型之一,是四肢骨折中较为常见的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13.7%[1]。下肢骨折的整复对骨折对位和对线的要求较高,若遗留侧方成角畸形将影响负重功能,若缩短2.5cm以上将出会出现跛行,若旋转畸形则影响行走。因此,下肢骨折对治疗的要求较高,尤其是伴有血管损伤的下肢骨折更是临床治疗的难点[2]。临床上应用外固定架治疗GustiloⅡ型、Ⅲ型胫骨开放性骨折的效果确切,但随着外固定时间的延长,针道感染、松动的发生率会增加,在确保骨折愈合的同时如何减少外固定的使用时间越来越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本研究收集2004年来承德市三家医院30例胫骨开放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外固定架治疗,分析了外固定架构型改变对胫骨开放性骨折愈合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30例患者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32-53岁,平均(46±5.6)岁;车祸伤16例,摔伤8例,挤压伤6例;胫骨粉碎性骨折11例,斜形骨折7例,螺旋形骨折8例,横形骨折4例;按Gustilo分型:Ⅰ型5例,Ⅱ型11例,ⅢA型7例,ⅢB型5例,ⅢC型2例。骨折至入院2-6.5h,平均(3.9±1.2)h。所有患者均在急诊于腰硬联合麻醉下行伤口清创、骨折复位外固定架固定手术治疗。

1.2 分组方法 30例患者按照术后外固定架构型是否改变分为A组和B组,每组15例。①A组:术后构型不变组,患者外固定架固定骨折后保持原有构型一直到骨折愈合,外固定物拆除;②B组:术后构型改变组,患者采取外固定架固定骨折,在术后随访期间根据X线所见,骨折处有连续性骨痂形成后拆除部分外固定架(针),改变骨折端的应力分布,减少应力遮挡,直至骨折愈合后拆除其余外固定物。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术后部分负重时间(d)、完全负重时间(d)、骨折愈合时间(d)及术后患肢功能恢复情况(Harris评分法:优90-100分、良80-89分、中70-79分、差70分以下)。

1.4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6.0软件,组间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6-35个月,平均22.4个月。全部患者均达到临床治愈,住院时间(14-31)d,平均18.8d。30例中Ⅰ期愈合29例,1例因骨质丢失骨密度不够Ⅱ期行取同侧髂骨植骨手术后骨性愈合。1例因负重过早骨圆针弯曲轻度侧方成角,给予及时更换斯氏针并纠正侧方成角。无斯氏针折断、慢性骨髓炎等并发症。

两组患者均能在早期实现部分负重,两组患者部分负重时间、完全负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A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患者术后患肢功能恢复均较满意,两组患者术后下肢功能恢复优良率均为10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

附表 两组患者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下肢功能恢复情况(n=15)

3 讨论

骨折愈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有生物力学因素和生物学因素[3]。近年来,影响骨折愈合的生物力学因素逐渐受到重视。骨折断端局部良好的力学环境是促进骨折愈合的必要条件之一,其中以骨折固定物强度的影响最为重要。固定强度控制在合适范围内可刺激骨组织形成,促进骨折愈合[4]。

McKibbin在1978年提出了骨折愈合领域一个里程碑性的概念—初始骨痂反应(primary callus response,PCR),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骨折愈合过程一元论,即PCR是骨折愈合的基本事件,骨折愈合过程是PCR的不断重复和积累。PCR具有饱和性、平衡点及不应期三个特点,在合适的应力条件下,PCR能放大成骨效应,其产生的过修复是骨折愈合的源泉。

但骨折断端愈合所需要的生物力学环境在不同时期并不相同。大量基础研究和临床实验证明,在固定骨折治疗的后期,存在骨折段局部骨质疏松和骨皮质变薄的现象,原因是接骨板与骨组织强度上的差异产生了对骨折断端的应力遮挡作用,应力遮挡使接骨板同侧骨质缺乏有效的力学刺激,影响了骨痂改建,继而引起上述现象。这种变化在骨折固定越坚强、时间越长时越明显,去除固定后再骨折的发生几率就越高。

因此,如果在骨折固定的后期通过改变外固定的构型来改变骨折断端的应力分布,就能有效避免因固定物和骨强度差别过大而产生的应力遮挡,并且能使应力有效传导到骨折断端,进而产生应力刺激,促使PCR继续重复和积累,从而促进骨痂改造,使骨折牢固愈合,有效降低因应力缺乏所导致的骨质疏松,提高骨折愈合质量,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杜刚强等[5]的研究证实,兔胫骨截骨模型骨折愈合晚期通过减少外固定横杆数目降低外固定支架刚度,实现骨外固定支架动力化,可促进骨折愈合。本研究亦证实了这一点,术后外固定架构型改变组(B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外固定架构型未改变组(A组)患者;而两组患者部分负重时间、完全负重时间和下肢功能恢复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本研究表明胫骨开放性骨折患者术后改变外固定架的构型能明显缩短骨折愈合时间,且不影响患者下肢功能的恢复和负重时间。但本研究存在以下不足: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而非前瞻性对照研究,外固定手术方法缺少标准化,构型的选择也不一致;本研究样本量小,随访资料欠完备,应扩大样本量,减少各种干扰因素,使结果更具说服力。

[1]王照卿,谭仁林,兰祖秀,等.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复杂胫腓骨开放性骨折132例的体会[J].广西医学,2009,31(11):1655-1657.

[2]白志刚,聂继平.血管移植加外固定架固定治疗伴血管损伤的下肢骨折[J].内蒙古医学,2010,42(3):291-293.

[3]Palomares KT, Gleason RE, Mason ZD, et al. Mechanical stimulation alters tissue differentiation and molecular expression during Bone healing[J]. J Orthop Res, 2009, 27(9): 1123-1132.

[4]Willie B, Adkins K, Zheng X, et al. Mechan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external f ixator stiffness for a rat femoral fracture model[J]. J Orthop Res, 2009, 27(5): 687-693.

[5]司进善,陈晋波,王志龙.外固定架结合皮瓣移植治疗胫腓骨开放骨折[J].实用骨科志,2011,17(12):1130-1132.

INFLUENCES OF CHANGES OF EXTERNAL FIXATION CONFIGURATION ON OPEN TIBIAL FRACTURE HEALING

WANG Shi-chang, ZHAO Wen-guo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ebei Tangshan 063000, China)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infl uences of changes of external fi xation confi guration on open tibial fracture healing.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30 cases open tibial fracture patients from 2004.1 to 2014.1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o know the infl uences of changes of external fi xation confi guration (decreasing fi xation rigidity) on fracture healing. Results: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bout partial load time, full load time and recovery of lower limb function between confi guration changing group and confi guration not changing group (P>0.05). The healing time of confi guration changing group was obviously shorter than confi guration not changing group (P<0.05). Conclusions: Changing of external fi xation confi guration can shorten healing time after open tibial fracture.

Confi guration changing; Open tibial fracture; External fi xation

R683.4

A

1004-6879(2016)02-0113-02

(2015-05-08)

猜你喜欢
固定架构型开放性
例析三类开放性问题的解法
分子和离子立体构型的判定
初中英语开放性探究式阅读教学策略
无天于上2035(一)
KD407:悬挂器
航天器受迫绕飞构型设计与控制
外固定架应用于创伤骨科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一期复合植骨外固定架固定、VSD引流治疗Gustilo-Anderson Ⅲ型骨折的临床观察(附8例报告)
寻求开放性道路
遥感卫星平台与载荷一体化构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