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析修改病句的几种类型

2016-11-19 02:47洪洁鸥
高中生学习·高二版 2016年4期
关键词:关联词句首病句

洪洁鸥

修改病句就是在不改变原句所表达的意思的前提下,修改有明显语病的词句,使语句通顺、正确,更加完美。需要修改的内容囊括句子的所有成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除此之外还有句式上的各种问题。下面我们就针对不同类型的病句加以甄别、解析。

当句子中出现了并列短语时,一般情况下要考虑是否是考查如下三种情况。

第一种可能性:考查并列成分的包含问题。如“我上街买了些蔬菜、花菜和小白菜”,“蔬菜”和“花菜、小白菜”之间有包含关系,不能并列。

第二种可能性:考查各并列成分的语序问题。这是一个常考的问题,如“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经历童年、中年、少年、青年和老年几个阶段”,那“中年”就只能放在“青年”之后。

第三种可能性:考查并列短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的问题。这是高考中关于并列短语考查中的最重要的一种考法。

例1 ①今年春节期间,这个市的210辆消防车、3000多名消防官兵,放弃休假,始终坚持在各自执勤的岗位上。

②这个文化站已成为教育与帮助后进青年,挽救和培养失足青年的场所,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表扬。

解析 ①中“210辆消防车、3000多名消防官兵”是一个并列短语,但只有“官兵”能“放弃休假”,“消防车”却不能;②中有两个并列短语:“教育与帮助”“挽救和培养”“教育与帮助后进青年,挽救和培养失足青年”。在第二个并列短语中,“失足青年”只能“挽救”,不能“培养”,前后搭配不当。故此两句均为病句。

例2 ①机器质量的好坏是保证生产安全的一个重要条件。

②我们能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是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也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

解析 ①前面“好坏”是两面,后面也应在“生产”前加“能否”,形成两面。②中前面有“能不能”,那么后面也应对照两面,在“命运”后加“兴衰”,在“战线”后加“成败”。

点拨 句中有“是否”“能否”“优劣”“好坏”“成败”等肯定与否定、正面与反面相叠的词时,可能要考正反两方面的前后呼应的当否问题。句子中的正反两方面的词语一般要讲求呼应,否则将视为病句。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呼应有明呼应和暗呼应之分。明呼应就是指前后都出现正反两方面的词语,暗呼应就是后面不出现正反方面的词语,但是能从语意上体会出正反两方面的含意。

例3 今年麦子的收成是几年来麦子收成最好的一年。

解析 本句从外形上看,“是”将主语“收成”和宾语“一年”等同起来,表示同一关系,但是它们不是同一关系。可以删去“一年”或“麦子的收成”。

点拨 如果句子的谓语是“是”“成为”时,要考虑主语和宾语意义上是否一致。一般的规律是:主语和宾语应该都表示同一事物或同类事物,或都表示某行为活动。

例4 ①经过这次下乡调查,使我们看到了改革开放政策给农村带来的变化。

②经过老主任的再三解释,才使他怒气逐渐平息,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一丝笑容。

解析 ①因句首介词“经过”使“这次下乡调查”的主语地位丧失,可去掉“经过”,如果要保留“经过”,则可去掉“使”,从而使整个句子的主语变为“我们”。例②的改法与例①相同,也可去掉“经过”或“才使”。

点拨 如果句首出现介词,可能要考主语残缺的问题,可能因此而全句无主语而成病句。这种句子一般有两种修改方法,一是去掉介词,让本该做主语的成分作主语;二是保留介词,在后面的句子中去掉某一个词,从而另外找一个适合作主语的词来作主语。

例5 ①夜深人静,想起今天一连串发生的事情,我怎么也睡不着。

②著名航天专家梁启超之子梁思礼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

解析 ①中语序不当,“一连串”应移到“事情”前。②中有歧义,“著名航天专家”是修饰“梁启超”还是修饰“梁思礼”,不清楚。

点拨 如果句子中有多层定语和多层状语时,就要条件反射似的考虑两种情况。一是语序是否不当,二是是否产生歧义。

例6 去年的学习情绪和今年比较起来大不相同。

解析 本句表达比较,本来要表达的是“今年”和“去年”比较,“今年”的情况怎样,但是因为有了“和”,却表达成了“去年”的情况,所以要将这两个词语换位置。

点拨 如果句中出现“与”“和”“对”“对于”时,要考虑主客位置是否倒置。

例7 ①春游之前,老师反复强调要防止不发生事故。

②雷锋精神虽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

解析 ①中刚好把意思说反了,删去“不”。②中“否认”“不”和反问构成三个否定,表达一个否定意义,与实际相反,故为病句。

点拨 如果句子中出现两个以上的否定,我们要条件反射似地想到可能要考查多重否定的当否问题。首先应该明确一个问题,“否定”不仅包括否定副词“不、非”等,还包括两类比较特殊的形式:一是反问句,二是表示否定意义的动词、名词、形容词等,如“禁止、忘(记)、终止、否认、否定、推翻、排除、免去、取消、禁令、忽视、忌、忌讳、放弃、难以、拒绝、避免、预防、仿造”等。另外类似“无时无刻”“不明不白”等格式的词表达一重否定的意思。

如果句子中出现了“这”“这些”等代词时,一看到句子就要条件反射似地考虑代词是否指代不明。

例8 搜集史料不容易,鉴定和运用史料更不容易,中国过去的大部分史学家主要力量就用在这方面。

解析 句中的指示代词“这方面”,到底是指“搜集史料”,还是指“鉴定和运用史料”,指代不明确。

例9 ①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了顶峰。

②我虽然和他只有一面之缘,但从他那里学到了许多东西,包括他的学识和人品。

解析 ①两个分句间是转折关系,不是条件关系,应将“不管”改为“尽管”;②中前后分句主语均是“我”,“虽然”放在“我”之后,使用正确。

点拨 当句子中出现关联词时,一般要考虑三种情况。第一种可能性:考查关联词是否搭配。这是我们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关联词要成套使用。第二种可能性:考查是否使用该套关联词。也就是要考虑分句间语意自然形成的关系是否与关联词所表达的关系相符。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该用“因为……所以”而用成了“不仅……而且”,当然错了。第三种可能性:考查关联词位置的当否。这是高考常考的一种方式。一般情况下,如果前后分句主语相同(后分句主句往往承前省略),这时将第一个分句的主语置于句首,关联词上半部分放在主语的后边;如果前后分句主语不相同,这时每个分句都有各自的主语,这时关联词分别置于前后分句的句首,各主语放在关联词的后边。

有些短语在平时的口语交际中经常误用,而在病句题中常出现这样一些习惯性的不规范用法,很有麻痹性,同学们做题时尤其要注意。

例10 ①这届全运会会徽、吉祥物设计的应征者大多是以大学里的青年师生为主的,企业里的设计者也有。②世界稀有雉类,和大熊猫一样获得中国国宝称誉的四川山鹧鸪近年成倍减少,目前仅有两千多只,因此筹建山鹧鸪保护区已迫在眉睫。

解析 ①“以……为主”中隐含了“大多”的意思,与“大多”重复。

②“成倍减少”不合逻辑,在表示数字增减时,不能用“成倍”来说“减少”。

以上几点并不能解决所有病句的辨识问题,只能判断病句中的一部分,但是这些类型在重要考试或平时的训练中出现的频率相对较高,希望能有助同学们提高辨识病句的准确率。

猜你喜欢
关联词句首病句
用关联词造句
高中挚友情谊长
Your high school friends are your lifelong friends
师生讨论改病句
英语倒装句用法归纳
高考病句辨识的两大抓手
2014年高考病句题归类解析
关于“病句”的若干思考
论句首“正是”的篇章功能
浅谈倒装句高考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