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名老中医张震治疗乳腺小叶增生经验总结

2016-11-19 08:41普文静赵霞翟毓红张震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6年4期
关键词:张震经验总结

普文静 赵霞 翟毓红 张震

摘要:张震研究员是全国名老中医,云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资深研究员,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与科研工作近六十年。张老熟谙经典,深究现代医学基础理论,是我国中医证候学研究的先驱者,尤其对病机“疏调气机”有独到见解,临床上常以“疏调气机”大法为指导,应用自创“疏调气机汤”,于现代多种疾病辨治之中取效显著,文章从临证治验个案中总结分析其辨治思路,体会张老以其自创“疏调气机汤”为基础加减治疗乳腺小叶增生之经验。

关键词:全国名老中医;张震;乳腺小叶增生;经验总结

中图分类号:R655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349(201.6)04-0003-03

乳腺增生病(Chyperplastic mastopa-thy)是一种非炎症性、非肿瘤性增生病变,病理形态复杂,以导管和腺泡扩张、间质纤维组织和上皮不同程度的增生为特点,故又称乳房纤维囊性病(Fibro-cystic mastopathy)[1]。乳腺小叶增生,属于女性纤维囊性乳病病理类型之一。其特点为乳腺小叶内腺管增生呈弥漫性球状小结节。临床表现为乳房单侧或双侧触及结节状或近似条索状之硬块,接近表皮者推之可移,可自觉乳房胀痛[2]。

中医认为,此病发病原因多与脏腑机能失调、气血失和有关,病变脏腑责之肝脾,尤其是脾土虚弱之人或过食辛辣肥甘厚味,损伤脾土,而致脾土运化功能失常,聚湿为痰,或天生性格内向,情绪压抑,好生闷气或性情急躁,常动则易怒,或因七情所伤,忧思过度,而致肝失疏泄,郁而成痰等,皆可导致痰湿结聚,气血凝滞而形成肿块。

中医治疗该病优势独到,体现了整体观念及审证求因,辨证施治原则,立足整体,着眼于人体经络脏腑,气血阴阳。

张震老先生是全国名老中医,云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资深研究员,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与科研工作近六十年。张老结合自身多年中医临床与科研经验,从整体出发,辨证论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针对乳腺小叶增生的治疗具有独到的见解与方法,取得了一定疗效。笔者有幸跟师学习,现将其经验体会介绍如下,不当之处望请大家指正。

1整体合参与辨证施治相结合

1.1结合该病特点,重视临诊心理疏导乳腺小叶增生,属于中医“乳癖”等范畴,中医认为情志内伤,肝失疏泄,气机郁滞,痰瘀互结导致此病而成。张老认为: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物质水平的提高,人类正不断经受着来自社会和自然界一些不良因素对健康的危害及影响。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加剧,部分人群自我保护意识越来越强,诸事追求完美的人越来越多,极易忽视自身的心理卫生和个人情绪的适应性调节。于是较敏感之人,常处于“百忧其心”的状态,每因夙愿难偿而情志不舒,致使气机郁滞,肝失疏泄,痰瘀互结而发此病[2]。因此,张老从长期中医治疗本病的临床实践中认识到心理因素在该病的发病中的重要作用,且该病的病情加重或演变亦常与情志密切相关,故临床诊疗中,每遇此病人,张老均耐心劝说开导,增进患者信赖,传递积极的诊疗信念和乐观的生活的态度,使病人心情舒畅,正确认识自己的疾病,同时嘱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愉悦的心情,避免情绪波动,更不可有长时期精神抑郁。

1.2重视疏调气机的运用传统中医理论认为妇人病多忧忿郁伤情,且肝郁甚亦郁[2]。张老认为:疏调气机的核心或关键在于舒展肝气,恢复其正常的疏泄功能,以保持人体气机的调畅运行。五行之中,肝属“木”,性喜条达而恶抑郁,肝为“刚脏”,当其处于正常状态时可有舒畅情志,疏利气机,疏泌胆液,疏调月经,疏通三焦作用。且肝“藏血”,肝血充沛则肝体和柔,气机调畅,血运通顺,爪甲荣润。肝主“谋虑”,与精神情志密切相关,肝气条畅,则气血调和,有望缓解或消除由气机不畅所致各种继发性病变和有关症状,此即疏调之核心或靶点所在,且肝主疏泄,具有疏通,畅达全身气机,促进气血津液的运行输布,有利于瘀血痰浊的消散,故在治疗中疏肝解郁,化瘀消痰散结是施治的重点,肝疏泄功能正常,气机调畅则气血调和,结散瘀除,乳癖自消[2]。因此注重疏肝理气的运用,张老结合其临床诊疗与科研工作50余年,自创“疏调消核汤”(方药组成:柴胡10 g,赤芍10 g,当归1.5 g,茯苓1.5 g,薄荷6 g,香附20 g,郁金1.5 g,佛手6 g,三棱10 g,莪术10 g,浙贝母1.5 g,夏枯草1.5 g,泽兰10 g,白花蛇舌草1.5 g,生甘草6 g)为基础方,审证求因,辨证加减,临床使用得当,往往效果较佳。

1.3在“疏调消核”基础上五脏同调“肝为将军之官,主升,喜条达,主藏血,协调气血运行,肝失疏泄则气机郁结,气滞血瘀,”。故治疗中根据气郁程度临证增减疏肝理气之品。“肺主皮毛,司呼吸”,《素问五脏生成篇》:“肺之合皮也,其荣毛也。”五行学说认为肝主木,肺主金,由“五行制化”理论,从肺论治乳腺病变,治疗中常佐以宣利肺气之品,如蒺藜、薄荷等。心为“君主之官”,对各脏器和物质具有统领和主宰作用。“心搏动有力将血液输送到全身,为各组织器官活动提供养分,并带走代谢产物,心气充则心血充盈,血行畅通,气血调和则结散瘀除,乳癖自消。”故治疗中常佐以酸枣仁、五味子、远志等养心宁心之品。又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对衰老进程有重要作用,若因饮食不节,或忧思伤脾,皆会导致脾失健运,运化失职,气血亏虚,则血行瘀滞,生瘀生痰,痰瘀互结阻于乳房,则可触及结节包块。故治疗中每酌情以茯苓、淮山药、苡仁、莲米等益气健脾之品。“肾藏精,精化血,肾精盛衰影响血液的盈亏,肾气的充盛与人体新陈代谢及各种生理活动进程密切相关,”机体新陈代谢的加快有利于乳癖的消散,故治疗中酌情配与补肾之品。

1.4重视中药配伍规律名老中医张震结合中药特点与乳腺小叶增生妇女生理病理特点,十分重视中药配伍,注重标本缓急、攻邪勿伤正、扶正勿助邪,遵循阴阳互根互用原理,补阳时不忘养阴,补阴时酌情配伍补阳药。如养血补肾不碍脾运化,酌情配伍苡仁、茯苓、白术、莲米等健脾益气之品。

1.5预防与调护相结合张老认为舒畅的心情、乐观的情绪是战胜乳腺增生必不可少的武器。故每临床诊疗中嘱患者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更不可有长时期精神抑郁,尤其是在月经前期更应注意;其次,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适当参加体育活动,增强自身的免疫功能;再者,注意饮食结构,忌食或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不过食含有激素类的滋补品,少吃油炸食品,动物脂肪,甜食及过多进补食品,多吃蔬菜和水果类,多吃粗粮,保持大便通畅。日常生活中提倡规律和谐的性生活,以保持体内的激素水平和乳腺组织的生理调节,不要长期使用含有激素的化妆美容品。注意休息,避免熬夜及精神紧张。

2典型医案举例

马某,女,35岁,于201.5年6月8日初诊,主诉:右侧乳房疼痛一年余。疼痛与情绪关系密切,激动及生闷气后痛加剧,此前未曾进行系统治疗。平素多抑郁,伤感易悲,不喜与人交流,乳痛每于经前或情绪波动后加重,月经量少,色淡质稀,纳呆,不欲食,腹泻与便秘交替,舌淡红薄白,脉沉细。查体:神志清楚,面色微黄,胸部及两乳房外形如常,右乳内下象限可触及一条索状硬块、压之疼痛、边界清楚、质地柔韧、活动度好、周围界限清楚、与皮肤及胸肌无黏连。B超示:右乳乳腺增生。辨证属:肝郁脾虚。予“疏调消核汤”为基础酌情加减治疗。处方:柴胡10 g,赤芍1.2 g,当归1.5 g,茯苓1.5 g,薄荷6 g,香附10 g,郁金1.2 g,佛手6 g,浙贝母1.2 g,夏枯草1.5 g,三棱1.2 g,莪术10 g,泽兰 10 g,元胡10 g,莲米30 g,白花蛇舌草1.5 g,甘草6 g。3剂,水煎服,每日3次,2日1剂。

201.5年6月1.5日二诊:服上方3剂后,情绪较前稳定,,乳房胀痛有所缓解,舌脉同前,期间因工作压力偶感汗出及睡眠不佳,予“疏调消核汤”基础上予合欢花1.2 g,夜交藤1.5 g,酸枣仁,30 g。服药6剂。

201.5年6月29日三诊:心情较前舒畅,汗出减,睡眠有所好转,舌常,苔薄白,脉细。嘱患者守上方继续服药6剂。

201.5年7月1.4日四诊:心情愉悦,乳房疼痛较前大有减轻,但右乳增生部位仍压之隐痛,舌常,苔薄白,脉细。嘱患者坚定信念,坚持用药,守上方6剂以巩固疗效。

3讨论

乳腺小叶增生临床较为常见,几乎占全部乳房疾病的70%以上,一般超过 50% 的成年女性均患有此病,近些年来该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年龄也越来越低龄化[3]。中医药结合该病自身特点,着眼整体,审证求因,辨证施治,五脏同调,因人、因病、因证而治,具有独到优势。笔者有幸师从张老先生,通过总结张震名老中医经验,为临床治疗乳腺小叶增生提供更多的借鉴与思路。

参考文献:

[1]Beyroutyi MI,Beyroutyi R,Khabir A,et al,Fibrocystic mastopathy and cancer of the brea[J]About 1.11 cases Tunis Med,2006,84(10)626

[2]张震中医实践领悟与研究心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81~ 1.93

[3]陈杰,李甘地病理学[M]2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371

猜你喜欢
张震经验总结
致命的暗喻
中外监理制度对比分析
高职院校行动导向教学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经验研究
临时展览对高校博物馆工作的促进作用
《纪录片创作》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学霸”张震:武侠男神养成记
张震与他的客家养母
张震三十岁学艺
弹簧圈栓塞技术治疗颅内动脉瘤30例临床疗效分析
致命的暗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