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墨盒清供题材收藏

2016-11-20 08:43曾剑文上海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2016年10期
关键词:花材墨盒菖蒲

◆曾剑文(上海)

浅析墨盒清供题材收藏

◆曾剑文(上海)

清供艺术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项内容,它的产生源自人们思想认识的发展与佛教礼仪的切合,一方面人们对自然神力的敬畏,从而在时令时和祭祀中献上自己美好的珍视品;另一方面佛教传入中国,佛供礼仪启示、教化了人们。后来清供不再仅限于祭祀和供奉,日常生活中人们也常会在室内放置各种雅玩——观赏、闻香,为凡俗生活增添逸趣,于朝暮间寻找一份诗情画意。作为传统文化,清供的内涵极为丰富,它不单代表着华夏民族独特的文化习俗,同时也融合了绘画、插花、装饰等多种文化艺术形式。

墨盒上的清供题材作品也是丰富多彩,笔者有幸收藏了一些,在此抛砖引玉。

金文开窗、瓷瓶、梅花、菖蒲等

冰裂纹瓷瓶、牡丹、石榴、香炉等

笔者认为,清供题材墨盒,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欣赏:

一、品花插

清供墨盒大多有花的部分,有的是把花插在瓶、盘、盆等容器里,有的则是栽在这些容器中,形成一个优美的形体(造型),借此表达一种主题,传递一种感情和情趣,使人看后赏心悦目,获得精神上的美感和愉快。明张谦德所著《瓶花谱》中就收录共计了花材六十八种之多。清供墨盒中涉及的花材也是丰富多彩,梅兰竹菊自是必不可少,各式牡丹、菖蒲、水仙以及周敦颐所爱之莲花也是墨盒上乐用的题材。

菊花、竹蓝、梅花、菖蒲等

古琴、荸荠、荷花、苹果等

二、品花器

明代插花注重品位,尤以花器为甚。常见铜器有:尊、罍、觚、壶等青铜器,凡插贮花,先须择瓶。春、冬用铜,秋、夏用瓷,因乎时也。堂厦宜大,书室宜小,因乎地也。贵瓷、铜,贱金、银,尚清雅也。台湾插花艺术理论家黄永川说:“单就瓶的造型而言就有观音瓶、梅瓶、如意瓶、长颈瓶、蒜头瓶、鹅颈瓶、五岳朝天瓶、纸槌瓶、双耳瓶等。墨盒中的花器也多为铜、瓷器,各类青铜器如尊、罍、觚、壶等。”瓷器的以上品种也基本都能找到,且花纹各异,精彩纷呈。

赏石、兰花、盆带底座、梅瓶等

冰裂纹盆景、梅花、书卷、菖蒲等

三、品蔬果等

除花材外,蔬菜水果等百姓喜闻乐见的题材清供墨盒上也多有体现。不仅增添了墨盒的朴实的生活气息,同时也寄托了美好的愿望,如柿子寓意“事事如意”;萝卜寓意“清白”;苹果寓意“平平安安”;石榴寓意“多子多福”;灵芝寓意吉祥等。

清供开窗、唐诗、萝卜、宝剑、松枝等

水盂、桂花、柿子、几架等

四、品各种搭配

清供同时表现为室内案头供观赏的物品摆设,除了各种盆景、插花、时令水果外,奇石、工艺品(花架各式精美底座等)、古玩(青铜器、香炉、古琴、宝剑等)、精美文具(水盂、书卷等)也是清供的表现题材,可以为厅堂、书斋增添生活情趣。

青铜觚、青铜豆、竹笔筒、牡丹等

松竹款线刻清供

五、墨盒的形制、表达形式

清供墨盒除了可以从以上的内容来欣赏外,其表达的墨盒的载体也是多种多样,刻铜墨盒、镇尺乃至水滴上均有表达,另外在墨盒中除了常规的圆形和方形中有清供题材外,各种异型墨盒中都有清供题材的表现。

六角形(藏友图)

钟形(藏友图)

综上可知,墨盒中的清供类不仅题材丰富,知识性强,而且极具观赏性,非常值得专项收藏。

(注:个别借用网上藏友图片已标注,其余图片均为个人藏品)

猜你喜欢
花材墨盒菖蒲
定格在花草间的想象力
端午节令,明辨菖蒲
用菖蒲水洗头(环球360)
室雅菖蒲清
插花欣赏
插花欣赏
插花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