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聚焦在下一代互联网?

2016-11-22 08:00李志民
中国教育网络 2016年10期
关键词:赛尔网络空间一流

文/李志民

为什么要聚焦在下一代互联网?

文/李志民

在网络空间已经成为大国博弈制高点的今天,建设网络强国无疑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梦想,也应该是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核心工程。

最新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已达7.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51.7%,超过半数的中国人已经接入互联网,中国也产生了像阿里巴巴、腾讯这样的互联网大企业,在全世界面前我们算是一个互联网大国。

但我们还不是网络强国。在网络空间已经成为大国博弈制高点的今天,建设网络强国无疑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梦想,也应该是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核心工程。

超前布局下一代互联网是重大的战略举措

前不久,中央颁布的《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释放了很多重要信号。这部规划指导未来10年乃至更长时间国家信息化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提出了建设网络强国“三步走”的战略目标。

事实上,下一代互联网已经成为未来中国的国家战略,是我们在网络空间领域拓展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发力点,也是开展移动互联网研究、开展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应用创新的主战场。

认真学习这份《纲要》,我们不难发现国家对信息化行业的高度重视,以及对自主创新精神的更高要求。面对宏伟目标,我们需要思考:高校应该怎么做?高校的网络研究和信息化工作应该怎么做?

高校一直是我国互联网创新的广阔舞台

互联网进入中国,是从高校开始的。我国在下一代互联网领域的建树,也源自于高校。

当然,在IPv4互联网时代,我们主要是跟踪和模仿;而在IPv6下一代互联网方面,我们的CNGI-CERNET2开创性地走了纯IPv6路线,建成了迄今为止全球最大的纯IPv6互联网。在这一创新性的技术路线下,CERNET相继在两代网过渡技术、基于真实的源地址认证等方面获得了国际首创的突破性成就,先后获得了11项国际互联网标准RFC。中国在下一代互联网的研究上,已经完全站在了世界的前列。

作为中国的互联网人,我们都有一个梦想——在下一代互联网IPv6领域,我们要成为领跑者,主导者。这是一项伟大的事业,是一个光荣的使命。我们需要的是责任担当和不懈努力。

正因为有责任,由教育部科技司担任指导单位,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网络中心和赛尔网络共同设立并提供资助资金的“赛尔网络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创新项目”申报,今年已经是第二年了。由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管,赛尔网络主办的“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创新大赛”今年也是第二届了。

现在,我们已经看到这两项活动对于我国下一代互联网创新发展所产生的带动效应。可以说,高校在推动我国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和产业发展的进程中,功不可没。另一方面,下一代互联网也将成为我国高校下一阶段完成“双一流”建设目标的重要基础。

下一代互联网:高校“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基础

去年年底,国务院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总体方案》。鼓励和支持不同类型的高水平大学和学科差别化发展。

今天,信息技术给教育带来的变革已经有目共睹,传统教育理念、模式与方法、学习的方式和形态将彻底被翻转。信息技术日益广泛的应用,让我们听课的教室、授业的老师、学习和生活的校园都搬到了云端,虚拟到了身边。

下一代互联网的海量地址、带宽优势和安全机制,以及其所承载的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等新技术和新应用,将会更好地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推动科研应用的多元发展;推动高校管理流程的成熟完善。未来云端一体化的高校智慧校园应用服务体系,将重构世界一流大学的存在方式。

未来是美好的,任务是艰巨的。大家可以细细比对一下两份文件。《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里关于网络强国战略的“三步走”目标,《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总体方案》里关于“双一流”三个阶段的目标,我们或许会有更多的启发,会发现作为高校信息化工作者更大的责任。

(作者单位为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

猜你喜欢
赛尔网络空间一流
莱赛尔织物长车工艺探讨
关注一流学科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赛尔号大电影7》暑期回归 掀国产动画浪潮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网络空间并非“乌托邦”
军地联动共治涉军舆情 打造清朗网络空间
网络空间“云作战”模型及仿真分析研究
《赛尔号大电影5:雷神崛起》
雷伊大战孙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