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图书馆建设的思考

2016-11-22 02:21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6年10期
关键词:理念绿色图书馆

刘 平

(红河学院图书馆,云南蒙自 661199)



绿色图书馆建设的思考

刘 平

(红河学院图书馆,云南蒙自 661199)

绿色图书馆;文献资源;图书馆建设

文章从图书馆建设、环境建设、信息资源建设和人力资源建设四个方面提出了绿色图书馆建设的主要内容,提出从理念改变、政府支持和社会关心三个途径建设绿色图书馆。

1 绿色图书馆的发展状况

绿色图书馆(Green Library),最早是由美国学者James与Suzanne于1991年在《绿色图书馆员》一文中提出的。绿色图书馆是指“在建筑物的全生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能、节水、节财,减轻对环境的负荷,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读者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在美国各州都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绿色图书馆的建设,且在建筑上有相关的认证标准,芝加哥市在绿色图书馆建筑方面处于领先水平。1998年,清华大学在提出建设“绿色大学”时提到了要建设“绿色图书馆”。

2 绿色图书馆的建设内容

2.1图书馆建筑方面

首先,选材要讲求生态和环保,要符合国家的相关技术标准和规定,应选用无污染低辐射的建筑材料。这需要满足四个目标,即基本目标、环保目标、健康目标和安全目标。基本目标包括功能、质量、寿命和经济性;环保目标要求从环境角度考核建筑材料的生产、运输、废弃等各环节对环境的影响。健康目标考虑到建筑材料作为一类特殊材料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使用过程中必须对人类健康无毒无害。安全目标包括耐燃性和燃烧释放气体的安全性。其次,空间结构要利用自然条件所能提供的资源,尤其是采光和温度调节,要充分利用太阳能提供的光能和热能;要注重图书馆内部空间的生态性和功能性,注重馆内空间物理环境和生态环境,提高室内空间的舒适度,保证读者和图书馆员的健康。最后,装修要遵循为读者创造健康、环保、美观、舒适的阅读空间的原则,如何在保证美观、舒适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利用每一寸空间,使有限的空间发挥最大的效益、实现最大的节约。装修材料要注重绿色环保,要确保室内装饰材料的质量,应避免使用含有有害物质的人造板及含有苯和铅的油漆等,要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购买装饰材料。

2.2图书馆环境方面

2.2.1图书馆的外部环境。图书馆在进行整体优化设计中,应掌握校园的区域气候特征、气候保护因素、校园地形与地表特征,校园的空间现状及校园文化内涵等。在此基础上图书馆应全盘考虑建筑的选址分区、功能定位、建筑布局、建筑间距、道路走向、景观设计等方面。如:笔者所在的红河学院新图书馆坐落在有鸣潭畔,响水河从其旁边流过,四周是万亩石榴园,为建设绿色图书馆提供了环境基础。

2.2.2图书馆的内部环境。①绿色植物必不可少。如:有吸收甲醛功能的吊兰、芦荟、龙舌兰、虎尾兰;有吸收苯功能的常青藤、铁树;有吸收三氯乙烯功能的万年青、雏菊、龙舌兰;有吸收二氧化硫功能的月季、玫瑰;具有吸尘作用的桂花等。②背景音乐是提升图书馆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美妙轻曼的背景音乐可以让读者放松心情,提高阅读效率。如: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的《春之歌》是一首抒情的钢琴曲,它为人们描绘出一幅春光明媚、生机勃勃的图画;《梅花三弄》《高山流水》《赛马》《苗岭的早晨》,这些琵琶的优雅、编钟的雄浑、弓弦的飘逸、笙笛的回响,悠悠古风潇洒久远,展现了一幅幅别具一格的诗情画卷。

2.3文献资源建设方面

首先,制订合理的馆藏比例。电子资源和纸质图书应有适当的比例,使其相互补充,方便读者的利用。其次,保持文献资源的专业性和专业结构的合理性。这种合理性要从文献资源的采访开始,它不仅要求负责采访的教师在研究学校的学科设置上下功夫,还要鼓励各学院负责教学和科研的教师参与图书采访,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校的文献质量及文献的使用效率。

2.4人力资源建设方面

建设绿色图书馆在人力资源配置上是有一定的标准和要求的。首先,要强调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绿”。将绿色理念应用到图书馆人力资源建设上来,在工作人员的招聘、配置、激励、开发、考核、处理劳务关系等各个环节,要遵循“绿色”原则,关心员工的成长和发展需求。其次,优化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学科结构。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要求,除了具备图书情报学的知识外,外语水平、计算机知识也是必不可少的。绿色图书馆建设过程中具有计算机技术的网络管理人员、系统分析人员、信息管理人员将是建设和发展的主力军。

3 绿色图书馆的建设途径

3.1秉承绿色管理理念

绿色图书馆的建设,需要秉承绿色管理理念。绿色管理理念是在经济发展生态化的大趋势下产生的一种新兴管理理念。随着全球性环境恶化,绿色意识的觉醒,绿色生态保护运动的兴起,绿色管理理念在各种领域的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对于图书馆领域的绿色管理理念来说应建立适应图书馆特点的绿色管理体系。①建立一套“以人为本”的管理制度。从制度层面保障图书馆为读者服务的根本宗旨,扩大读者利用文献资源的时间和空间。②对馆员进行绿色生态教育。通过集中培训或自学等形式,让图书馆员树立绿色服务理念,具体体现在馆员对读者的服务态度上要和颜悦色,循循善诱,让读者自觉地遵守图书馆的相关制度,努力在读者和馆员之间营造一种和谐关系,提升图书馆的形象。③鼓励馆员走出去。图书馆应鼓励馆员深入各院系了解师生的文献需求,把文献需求纳入到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计划中。

3.2政府的政策支持

绿色图书馆的建设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包括资金支持、技术支持、相关标准的确定,以及绿色建筑相关的认证等,只有得到政府的支持和引导,绿色图书馆的建设才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政府部门应加强宏观指导,大力宣传绿色图书馆,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通过行政手段推广与实施“绿色图书馆工程”,用法规指导绿色图书馆的实施,用具体的数字指标监测绿色图书馆建设的程度和规模,促进绿色图书馆的发展。

3.3社会的关心和支持

绿色图书馆建设是一个跨学科、多领域的复杂性工程,它涉及化学、环境科学、生物学、地理学等多种学科。就“绿色”来讲,从最初的设计到建筑材料的选用,再到后来的装修装饰等方面,都需要相关方面的专家协作完成。因此,要调动社会各方人士对绿色图书馆的建设建言献策。

4 绿色图书馆建设的意义

4.1符合时代发展的主题

目前,“绿色”一词已成为时代发展和人们生活的主题理念,无论在哪个领域,只要贴上绿色的标签,都会引起人们的关注。绿色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符合绿色这一时代发展的主题,读者通过在图书馆里耳濡目染,把绿色图书馆的观念和思维引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让社会其他行业共同践行绿色标准,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4.2社会发展的需要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枯竭、环境污染及资源浪费严重等一系列问题已经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图书馆作为公益性的文化服务机构,作为社会教育的场所,可以引导人们正确认识这些问题的严重性。绿色图书馆的建成,在人们的视觉和心灵上养成节约利用资源的意识。

4.3图书馆自身发展的需要

绿色图书馆的建设,是现代图书馆发展的必经阶段。绿色图书馆所倡导的节俭和谐的理念,正是现代图书馆发展所需要的,是图书馆人本理念的最好体现,是塑造图书馆良好形象的有效措施,是进一步促进健康和谐的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前提。

5 结语

绿色图书馆的建设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图书馆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绿色图书馆可以为广大读者营造一个健康、环保的阅读和学习环境,实现图书馆与读者、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与发展。

[1]王玮,亢琦,叶飞.绿色图书馆研究与实践经验[J].图书与情报,2015(2):24-29.

[2]韩颍,钟海燕.高校绿色图书馆建设策略研究[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5(3):25-28.

[3]崔旭.美国绿色图书馆建设的理论、实践及启示[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5(1):38-49.

[4]严贝妮,陈希萍.美国“绿色图书馆”的溯源、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情报资料工作,2015(1):94-97.

[5]肖小勃,乔亚铭.绿色图书馆建设再思考[J].图书馆学刊,2013(3):7-9.

[6]刘晓霞,邱晓辉.绿色图书馆建设的设想[J].图书馆事业建设,2013(2):15-16.

[7]吴毅刚.高校图书馆绿色理念的构建与拓展[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3(6):56-58.

[8]杨志亮.绿色图书馆视角下的图书馆环境建设[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4):130-133.

[9]金文新.绿色图书馆及其硬件设施建设[J].图书情报工作,2010(17):70-73.

[10]于翠翠.试论图书馆未来的发展趋势:绿色图书馆[J].图书馆论坛,2009(14):256.

(编校:马怀云)

2016-09-24

刘 平(1980— ),红河学院图书馆馆员。

G250

A

1003-1588(2016)10-0089-02

猜你喜欢
理念绿色图书馆
绿色低碳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图书馆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去图书馆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
再造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