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吉尼亚·伍尔夫小说理论近百年研究

2016-11-25 13:04高奋
社会观察 2016年3期
关键词:伍尔夫批评家小说

文/高奋

弗吉尼亚·伍尔夫小说理论近百年研究

文/高奋

研究现状

(一)20年代的开放性争鸣。伍尔夫的创新型人物塑造遭到英国当红小说家阿诺德·班内特的质疑,学界展开了长达10年的学术争鸣。两种观点针锋相对,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班内特等作家所持的新古典主义立场与伍尔夫等作家所推崇的浪漫主义立场之间的对垒。前者坚守约翰逊、德莱顿等英国新古典主义批评家所倡导的“戏剧是生活的镜子”的立场,强调人物描写应忠实于生活真实,批判伍尔夫削弱人物外部描摹的创新实验。后者推崇柯勒律治等浪漫主义作家的有机整体论,遵循“生命是什么样,形式也是什么样”的思想,强调人物塑造应追随心灵的意旨,从多个视角切入,将人物的各个部分精妙和谐地组合成一个有机整体。他们旨在突破英国文学根深蒂固的模仿论思想,推进伍尔夫那种“有品质,有个性,有文学创作般力度”的批评思想。

(二)30至50年代的新批评质疑。伍尔夫的批评思想与实践遭到英美学界的否定性批判。路易斯·克罗南伯杰、F.R.利维斯、贺拉斯·格拉格瑞、戴爱娜·特里林、马克·斯格拉等学者用英美新批评标准评价伍尔夫批评随笔,指出其缺乏知性分析、缺乏道德观、轻视现实、过分主观等缺陷。对他们而言,伍尔夫的评论仅仅“记录了心灵在志趣相投的经典作品中的历险记”并不符合新批评的理念:将研究重心从外部环境转入文学文本,采用文本细读法,着重分析文学作品的语词、意象和象征而非人物、思想和情节,在小说批评中重点关注艺术形式的“独创性”和“道德关怀”。

(三)60、70年代的整体研究。法国批评家让·盖吉特整体梳理并阐释伍尔夫小说理论的立场、特性、渊源、体系,充分肯定了伍尔夫融阅读、批评和创作为一体的艺术家批评思想和模式;其观点得到了英美批评家马克·戈德曼、安东尼·福斯吉尔、维佳·萨尔玛的积极回应。他们赞同伍尔夫的普通读者批评立场,揭示其小说理论的核心理念为中庸观、现实观、双性同体观等。这一转变表明,在英美新批评式微时期,英美学者借助法国批评的洞察力,反思并推进了伍尔夫批评思想研究。

(四)80年代的回顾总结。雷纳·韦勒克、伊丽莎白·麦迪森的肯定性分析和评价代表了英美学界对伍尔夫批评思想和原则的全面肯定与接受。韦勒克概括了伍尔夫的批评目标、视角、标准等,完成了对伍尔夫部分随笔的鉴赏、分类和解释,显示了深厚的概括和论析功力。不过他的着力点在于概括和评述,并未以欧美传统或现代批评为参照,从整体比照中阐明伍尔夫思想的渊源、活力和创意。麦迪森的评论则代表着另一种态度。她从伍尔夫的文章中梳理出伍尔夫自己的批评原则,即普通读者定位、重塑作者世界与对比评判、愉悦与文采兼备等,用它们来审视和分析她的批评随笔。本阶段研究重在以伍尔夫的原则阐释伍尔夫的批评实践,以回顾总结为主要特征,研究深度未能获得推进。

(五)90年代以后的评论。研究重点转向伍尔夫女性主义思想剖析,帕米拉·考费和赫麦妮·李揭示了伍尔夫小说理论的后现代主义特性,比如其“自我反省式”审美批评模式和“读者与作者对话”本质等。他们打破英美传统批评和新批评的束缚,不仅拓展了研究议题而且深化“普通读者批评”理论的内涵,突显了伍尔夫批评思想的多元化和整体性本质。

在中国,学者们着重对伍尔夫小说理论的“形”与“神”作了整体观照。我们的研究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大致形成自己的研究特色和深度。瞿世镜率先从社会、创作、形式、思想等多个层面整体勾勒伍尔夫小说理论,将其小说理论概括为时代变迁论、主观真实论、人物中心论等7个方面,并总结其局限、启示和历史地位。殷企平在此基础上将其提炼为生活决定论。盛宁对伍尔夫的名言“1910年的12月,或在此前后,人性发生了变化”作出了历史的、社会的、文本的多层面考察。高奋发表10余篇论文,从本质、批评、创作、形式、境界等多个层面整体观照伍尔夫小说理论,阐明其生命诗学本质——综合解析伍尔夫有关现代小说、人物、形式、艺术性和本质的批评随笔,阐明其小说理论的核心思想——小说是记录人的生命的艺术形式;考察伍尔夫有关批评的系列文章,揭示其批评思想超感官、超理性、重趣味的生命体悟本质;以中西诗学为参照,指出伍尔夫在重构现实观时,剥离了其中的认知成分,将其还原为直觉感知与客观实在物的契合;全面阐述伍尔夫生命诗学的要旨;从中西诗学观照伍尔夫的“构思说”,指出其“去物象”“去自我”之说和“想象说”与中国诗学的“虚静说”和“神与物游”相近; 综合分析伍尔夫的随笔和小说,阐明伍尔夫传达了文学真实的本质乃生命之真与艺术之幻的平衡的观点,其观点与海德格尔的“真”和中国传统诗学的“真幻说”相近;深入分析伍尔夫的古希腊文学随笔,指出她以由感及悟的方式揭示了古希腊文学的特性,其方式不同于亚里斯多德所树立的分析性和概念化范式;全面分析伍尔夫的美国文学随笔,指出她以古希腊、俄罗斯、法、英文学为参照,剖析美国文学的原创性、技法、整体性和困境。此外,郝琳梳理了伍尔夫与唯美主义代表人物的交往关系,剖析两者在文学观点、道德关怀及艺术理念上的相通之处。伍尔夫基于审美体悟的小说理论与中国传统诗学有着天然的亲和力,中国学者的整体观照站在人心共通的立场,以中国传统诗学范畴映照伍尔夫的审美感悟,以意逆志,洞见其思想的内蕴和价值。

述评

伍尔夫的批评思想和风格体现了典型的艺术家批评特征。艺术家批评是一种“寻美的批评”,它采用“把自己置于作者的位置上,置于研究对象的观点上,用作品的精神来阅读作品”的方法,努力实践批评者与作者作品之间的情感思想交流,同时又保持足够的距离,从外部考察和理解作品。对它而言,批评只是一种精神消遣,只想告诉读者作品好在什么地方,为什么好,没有实用目的,因而它对作品的评判是趣味的,批评风格中包含大量对比、比喻乃至审美创作;它相信批评与创作本质上是同一的。这类批评的源头可追溯到柏拉图的《斐德若篇》和蒙田的《随笔集》,其批评典范可参照雨果的《论莎士比亚》、瓦莱里的《达芬奇方法引论》等。法国批评家阿尔贝·蒂博代关于艺术家批评的论述几乎就是对伍尔夫的批评随笔的写照。伍尔夫曾详尽阐明阅读与批评的目的和步骤:阅读和批评的目的是享受精神自由和表达独立见解。它包含两个步骤:首先摆脱先入之见,进入作者的世界,充分获得完整的印象和感受;然后用评判和比较去梳理繁杂的印象和感受,在想象力、洞察力和学识的帮助下感悟作品的真义;评判的标准是我们的情趣,来自我们的天性和阅读积淀。伍尔夫思想的源头正是柏拉图对话录,蒙田随笔和柯勒律治、雪莱、济慈的浪漫主义思想。

总体来看,20世纪的欧美批评体现了职业批评的精神和风格。职业批评,即专业工作者的批评,是一种“求疵的批评”。它最初设定为一种建议批评,旨在为作者提供关于创作的准则和体裁的建议。它把批评家置于了解或设定批评准则的权威地位,按照既定准则对作品进行鉴赏、排列和解释,但很少品味作品,文学只是批评的附庸。这类批评大致有三个特性:首先它是历史的,擅长在文学史发展过程中考察作品,以便提炼出可以延续为历史的那些共性;同时它是道德的,所有文学问题都是道德问题;它也是哲学的,只有像哲学家那样提出和创立理念它才能完成批评的使命。蒂博代对职业批评的描述大致概括了20世纪欧美伍尔夫批评研究的主要形态。批评家究竟是否定还是认同伍尔夫的批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预设准则和批评目标。由于班内特的新古典主义理念与克罗南伯杰等人的新批评法则与伍尔夫的艺术家批评理念相对立,因而他们批评中的“求疵”比重较大,他们只是严格地按预设标准评判伍尔夫的随笔,并未真正走进伍尔夫的思想。戈德曼、萨尔玛、韦勒克、麦迪森、考费等批评家在一定程度上走进了伍尔夫的思想,但是他们依然随身携带某些预设准则,透过他们所持的新批评、女性主义思想来审视伍尔夫的思想,所领悟的观点大致取自其预设理论与伍尔夫思想的交汇处,比如“现实观”“双性同体”等,而且将这些非本质的观点视为伍尔夫的核心思想来构建体系,以偏概全的现象不断出现,而伍尔夫本真的思想依然有待揭示。迄今为止,比较深入的阐释依然来自法国批评家盖吉特。他不带先入之见地进入伍尔夫的思想,追踪其渊源,揭示其内涵与特性,所阐发的观点被后来的学者们不断地重释。中国学者的整体观照同样不带先入之见,在考察其思想源流时具有国际性视野,在考察其本质、形式观、创作观时具有跨文化比照的特性,所进行的研究与欧美研究形成互补。

伍尔夫小说理论研究的不充分与欧美职业批评对伍尔夫的误读有很大关联,不过整个研究过程表明,艺术家批评与职业批评之间的沟壑正在缩小。如果我们能不带选入之见进驻伍尔夫随笔的内部,追踪它的渊源,考察它的分支,眺望它的全景,品味它的意蕴;然后再将它与中西文学史上诸多杰出的艺术批评家的思想相比照,并用我们自己的天性来辨析、鉴赏、分类和揭示它的内涵和价值,那么我们作为职业批评家也完全可以感受和领悟伍尔夫作为艺术批评家的灵动趣味和深刻思想。在伍尔夫的小说理论这篇开阔的领地中,我们可以感受她对英国、古希腊、俄国、法国、美国及东方文学的领悟和接纳,它们是她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源泉;我们可以全景考察她对小说本质、创作构思、作品形式、艺术真实和艺术境界的构想,它们是她的创造性思想的主体内涵;我们可以品味她将思想应用于创作的智慧和乐趣;最终我们会瞥见她的思想深潭中最本源最核心的生命写作的奥秘。

【作者系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教授;摘自《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原题为《弗吉尼亚·伍尔夫小说理论近百年研究述评》】

猜你喜欢
伍尔夫批评家小说
论弗吉尼亚·伍尔夫《伦敦风景》中的情景交融
新锐批评家
今日批评家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To the Light House—A Journey of Life from Moments to Eternity
与伍尔夫相遇
“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家奖”授奖辞
画家和批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