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2016-11-25 18:58
今日海南 2016年6期
关键词:问责干部

高层声音

观点

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

——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重大发展,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既要有比较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又要有比较丰富的社会科学知识,以不断提高决策和领导水平。

纵观人类发展历史,创新始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力量,也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如果我们不识变、不应变、不求变,就可能陷入战略被动,错失发展机遇,甚至错过整整一个时代。

——5月30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

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这不能只放在口头上,更不能口惠而实不至。我们今天在这里讲了,讲了就必须做,而且一定要做到。而且面子和里子要一起做,真正让有贡献的科技人员名利双收,经济上有实惠、工作上有保障、社会上受尊重。

——5月30日下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九大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指出,科技创新需要体制机制改革来激活。

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执行制度关键在人。党的领导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领”就是率先垂范、引领示范,“导”就是要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问责条例能否起作用,关键在于各级党组织和党的领导干部敢不敢较真、有没有战斗性。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只有进行时。

——6月初,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在制定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座谈会上强调,对党忠诚最终要体现到担当上。领导干部要把自己摆进去,紧密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以眼里不揉沙子的认真劲儿,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唤醒责任意识,激发担当精神。

小事小节斤斤计较而淡漠大事大节的人,难有什么真作为,更不符合好干部的标准。尤其是当前面临经济下行、社会转型的压力,更需要干部有责任、有担当。换届是正常的人事更替,可不能因小失大,把干劲也换没了。

——今年一些地方集中换届,不少干部囿于自己的进退去留,格外谨慎。《人民日报》刊文批一些干部把换届年视作“本命年”而不干事,怕干得太猛丢选票。

诠释创新活力的,不仅是基础研究的突破,更有创新创业的勃发。随着“滴滴出行”获得苹果公司10亿美元战略投资,估值超过10亿美元,被称为“独角兽”的创业公司不再是欧美国家的专利;而当华为开始向苹果公司收取专利费,企业技术创新的逆袭正在隐然迎来拐点。“美国真正应该害怕中国什么?”《华盛顿邮报》在经过调查之后如此回答:不是中国GDP的增长,而是北京中关村的一些咖啡店,店里有几十张桌子,每天都挤满了人,喝咖啡,谈创意、创新、创业。

——近期,《人民日报》刊文指出,让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用创新重新定义“国家力量”,既是实现转型升级的形势所迫,也是抓住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机遇所在。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老子在对名望、财富与生命的掂量中,悟出了“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的道理。幸福经济学家理查德也曾感慨:“个人效用最大化”的误读导致了诸多西方国家严重的社会问题,离婚率居高不下,居民家庭责任感缺失。缺少了“仁”“义”等核心价值约束而片面追求自我效用最大化,最后谁都无效用可言。惟掂量好“无价”,生命方能至真,国家方能至善。

——南开大学财政系主任、《幸福经济学》课程负责人倪志良发表文章,呼吁掂量好“无价”的社会价值。

猜你喜欢
问责干部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问责不缺位也不越位
监督执纪问责如何“备豫不虞”
“五拍”干部
“滥问责”的6幅画像
问题筛子“链”着问责筛子
有的在“悬浮”,有的在“游走” 挂职干部如何摆脱“挂职的烦恼”
问责不因潜害而“盲视”——不“点准穴位”的问责,就是糊弄百姓的“猫鼠游戏”
筠连县:联动问责整治基层干部顽疾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