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我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2016-11-25 09:04刘俊富
内蒙古教育·职教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师资队伍建设双师型高职院校

刘俊富

摘 要:高职教育的性质、特点和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院校要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基于目前我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发展,为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促进“双师型”教师发展的四个培训模式。

关键词:“双师型”教师;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10C-0020-02

高职教育承担着为经济社会的发展输送高级技能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任务,高职院校担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使命,要求高职院校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理论扎实、善于创新、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这也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殊属性和特点决定的。

因此,提高既能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又能指导专业实践具备“双师”知识、素质、能力的“双师型”教师在师资队伍中的比例,并将高职教育教师向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合二为一方向整合发展,应是我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发展方向。

一、高职院校加强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必要性

(一)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的定位与“双师型” 师资队伍建设的要求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的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而不是学术研究型人才。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突出技术技能的人才培养和突出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要求高职院校拥有一支具有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并作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主流和骨干,这是保证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顺利实现,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关键,也是高职院校的特色所在。

(二)高职教育的属性定位与“双师型” 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高职教育是直接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与市场特别是劳动力市场的联系最直接,最密切。因此,服务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属性。这个特殊的属性确定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就是满足企业对高素质劳动者的需要。因此,作为供给侧的高职院校能否满足劳动力市场的需要,能否满足企业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就成了学校生存的关键。

不言而喻,高职院校立足当今社会,长足发展归根结底还是要靠能培养适应企业行业需要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优秀教师队伍,特别是既能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又能指导专业实践的“理论-技能型”双师素质教师。

二、我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现状分析

我区高职院校基本都是由一所或若干所中等职业学校升格或合并而成的。经过近十年政策支持和快速发展,高职院校在各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高职院校的综合改革还需深入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才刚刚起步。

目前,摆在高职院校面前的各种突出问题还有许多要深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实力;提高“双师型”教师整体素质,促进科研和实践能力提高。

(一)“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缺乏长远的科学规划,人才引进上依然有矛盾

目前,我区高职院校经过“十二五”期间发展,“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取得长足发展,特别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工作推动“双师型”教师数量和比例明显提高,多数高职院校达到“双师型”教师超过教师总数50%的评估标准要求,也表现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有数量没质量,名不副实等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十二五”期间高职院校发展多数处于政策催产期,学校的发展方向基本处于被动探索之中,缺乏自我规划,“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同样无长远的科学规划。

在人才引进上,往往还是偏重优先考虑高学历者,对“双师型”人才引进缺乏重视,当然这也和我们普遍缺乏引进 “双师型”素质人才机制有关。高学历和“双师型”素质人才两者尚不能互相融合,无法凸显高职教育应用性强的特色,造成高职院校内涵发展动力不足。

(二)“双师型”师资培训缺乏实效,兼职教师缺乏相对稳定性

在大力加强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十二五”期间,教育部、财政部共同实施了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如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兼职教师聘任推进项目和师资培养培训体系建设等项目,支持了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发展。但多数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参加的全国重点高职院校举办的“双师型”教师培训班目前依然多以考证为目的,培育项目针对性不强,培训虽合格,也丰富了教师教学成长经历,但在实践教学能力方面往往并没有提高。

在培训周期上,普遍表现为培训时间短,国内外培训为期4周,企业顶岗培训为期8周。培训的实效性不高。在继续教育方面高职院校遇到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高职教师编制偏紧,教学任务饱和,教师难以集中脱产学习进修。

在校企融合上,很多高职院校还没有建立校企师资培训合作有效机制,与企业单位还没建立相互信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合作共赢模式,从企业聘任的兼职教师素质参差不齐,缺乏相对稳定性。

(三)“双师型”教师缺乏实践锻炼,整体素质不高

高职院校大多数教师是从本科学校毕业后直接上讲台的,尤其是青年教师甚至高学历教师在专业实践经验和专业操作技能方面表现不足;有企业实际工作经验和技能的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寥寥无几。

当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认证普遍存在着“双证”持有者便为 “双师”教师的误区,“双证”持有者完全是通过书本学习,再通过考试获证的,“双师型”教师缺乏实践性。由于缺乏“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长远规划,又无相应激励机制,教师从事科研学术和科技创新积极性不高,“双师”教学团队建设滞后,跟不上高职教育改革步伐。

在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因此,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问题及其解决的方法探索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和重视的。

三、加快我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四个模式

(一)以高校为发展平台的“进修”模式

猜你喜欢
师资队伍建设双师型高职院校
守望沃野助力小康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
关于加强乡村学校美术师资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吉林省经济转型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影响
浅谈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新时期民办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