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背景下高职课堂教学改革研究

2016-11-25 09:31张素芬
内蒙古教育·职教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新时期教学改革

张素芬

摘 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传统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当今高职教学的要求,高职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高职院校教师应适应时代的要求结合课堂教学实际、分析课堂存在的问题以及高职生的实际情况研究课堂教学改革的途径及方法,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市场需要的技能型人才从而提高高职生就业率。

关键词:新时期;高职课堂;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10C-0051-02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随着教育“云时代”的来临,微信、微课、翻转课堂等课堂教学新形态先后出现并逐渐融入课堂教学,同时高职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特殊要求,使传统的课堂教学已无法适应当前高职教学,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出现势在必行,因此课堂教学改革成为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只有通过改革高职课堂教学进而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才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出适应社会的技能型人才,从而提高学生就业率。

作为一名高职院校教师,课堂上不得不费心思寻找各种方法去说服甚至吸引学生。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听课做笔记的时代已过去,对高职院校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挑战,同时也为其提供了进一步学习、研究的机会和动力。

一、高职课堂教学现状

(一)教师教学方法仍以传统讲授为主,不够多元化和综合化

如今高职院校除了一些实践性课程,大部分课程尤其是理论性较强的课程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使用的最多的教学方法仍然是讲授法、讨论法,不够多元化和综合化, 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灌输一些理论性极强的知识,不能培养市场需要的技能型人才。而职业教育要求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强调学生动手能力,实现这一目标就应采取一些体现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如“工作现场教学”“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和“模拟教学”等,使教学方法多元化和综合化。

(二)学生在课堂上无精打采,逃课现象严重

课堂上教师仍以教授为主,讲解枯燥乏味、师生互动较少、气氛沉闷,不以学生为主体,未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采用的教学手段单一,学生感觉索然无味甚至无聊,导致学生玩手机、睡觉、以致逃课。这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课堂教学内容、教师的语言以及风格有关,因为教学方法不合理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无精打采,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三)教学资源来源单一

由于高职院校教师进行科研、培训、各种技能比赛以及教学等任务较多,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利用网络搜集各种视频、动画、图片等资料融入课堂,个别学校教学设备落后甚至欠缺导致教师的教学资源单一。资源主要来源于课本,围绕课本内容进行讲解,甚至有些内容是学生自学都可以完成的而教师照本宣读,从而导致课堂无法吸引学生,出现一系列不良现象。

二、高职课堂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要求

2013年教育部发布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中对教育信息化发展做出了指示,要以教育理念创新为核心,将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作为发展的基础,发展的核心是创新的学习方法和教学模式。

(二)高职新课程改革理念的需求

高职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就是改变教师角色,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而教师由讲桌上的主讲变为学生身边的陪练,让学生学会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转变师生角色。

(三)适应新型课堂的发展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师生地位在课堂上发生了改变,教师只起主导作用,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形成一种新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将知识的传授转化为知识的内化,将课堂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由以教授为主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帮助者,形成一种更加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

三、高职课堂教学改革的途径

(一)教师在授人以“鱼”同时应该授人以“渔”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知道学生学会了什么,还要思考学生在学会的过程中有没有领悟学习的基本方法、掌握学习规律,这就要求教师采用合理的方法进行教学,而不是教师讲解学生听的被动接受。教师应指导学生通过课堂活动,在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同时能触类旁通、由点及面、举一反三,即教会学生学习同一类知识的方法,同时要教会学生本课程的学习方法,这才是课堂的新教法。另外,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尽量把参与机会留给学生、把空间还给学生,让每一个学生自由、主动地去学习、去探究,使他们脱离学校后拥有终身学习的能力,由学会变为会学成为学习的主人,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在为学生传授知识授“鱼”以时应该注重授人以“渔”。

(二)教师应创造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

在以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中,课堂氛围往往死气沉沉学生无精打采,归根结底因为教师忽视了课堂氛围的重要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 (下转56页)(上接51页)和学生建立一种相互尊重、理解、信任、合作的关系,注重学生情感的参与,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被老师所关注的对象,能得到老师的认可和肯定,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会处于思维活跃、注意力集中的最佳状态来。另外,教师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每节课都要设置一个问题情境,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空间、不受约束、广开思路大胆创新的学习环境,把学习的压力变为动力使学习过程充满生机和活力,这一过程也是学生自我锻炼、互助研究和认知提高的过程。

(三)教师应合理收集并整合教学资源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教师应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搜集并整合教学资源,将网络、视频、微课、微信等合理运用到教学中,使教学资源丰富合理、教学手段形式多样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不仅要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知其然也应该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另外,将校企合作的企业元素尤其是企业文化进行整合并合理渗透到教学中与企业接轨,让学生尽早了解企业使学生将来步入工作岗位尽快适应企业,更快进入角色。

总之,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在高职院校重视学生技能培养的前提下,面临学生以及教师课堂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高职教师应从教学方法、教学软硬环境包括学校设备、教学资源整合等方面进行课堂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时代所需的技能型人才,尽快适应市场需求融入企业从而提高高职生就业率。

参考文献:

[1]郑琼鹤. 高职课堂教学的现状和归因思考[J].职教通讯,2013,(18).

[2]戴剑.高职课堂教学法改革的探讨[J].当代经济,2014,(3).

[3]李银秀.高职院校以学生为主体的色彩课堂教学改革探索[J].艺术研究,2015,(8).

[4]邢伟.基于网络资源的高职翻转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以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公共关系》课程为例[J].教学与管理,2015,(5).

[5]兰先芳.高职课堂教学改革的转向:信息化的视角[J].高教论坛,2014,(12).

猜你喜欢
新时期教学改革
1980—1983年电影中的审美体验
新时期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新思路
新时期农村气象观测及防灾服务探索分析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创新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