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背景下兰州市“一体化办学”实施状况的调查研究

2016-11-25 13:59刘萍
内蒙古教育·职教版 2016年10期

刘萍

摘 要:均衡发展是当前教育发展的方向,“一体化办学”策略成为当前各地践行教育均衡发展思想的主要办学模式。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维度探究“十九中集团”的教育均衡化办学效果。结果表明,这种“一体化办学”集团内部学校的教学质量、择校现象明显好转,有效地促进了区域内的教育均衡发展。

关键词:教育均衡发展;一体化办学;十九中集团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10C-0074-01

2011 年我国全面实现“两基”目标,实现了义务教育全面普及,解决了适龄儿童“有学上”的问题,是我国义务教育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总体上解决了学生 “有学上” 的问题之后, “上好学” 的问题就成为人民群众越来越关注的问题,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为孩子选择“优质学校”,为此不惜花费金钱和精力,加剧了当前我国义务教育的畸形发展:优质学校出现“马太效应”,薄弱学校面临关门的窘境。地区内校际间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和教育质量的不均衡, 导致在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风”愈演愈烈。

一、研究对象的选取

本研究选取“十九中集团”作为调查对象。“十九中集团”作为兰州市城关区施行“一体化办学”的试点单位,集团内部的四所学校均为初级中学,属于相同的学段,在研究上具有典型性。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并辅以实物收集法开展调查。依据翟博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理论,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维度设计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随机发放教师问卷40份,回收34份,问卷回收率85%;以自然班为单位共发放家庭问卷160份,回收150份,问卷回收率93.75%。主要以座谈会和个别访谈的形式进行资料收集;实物收集主要通过保存所调查教育部门和学校提供的各种文件资料。

三、研究内容

(一)宏观上:区政府引导成立办学集团,成立董事会

“十九中集团”是由政府部门引导成立的。对于集团成立的原因,与城关区教育局领导座谈时对方谈道:“十九中集团是由政府根据当时特殊的背景促成的。当时金城关回中作为一个即将关门的中学,教学条件差,丢失了所在地区大部分生源,眼看办不下去了……十九中当时又是完全相反的情况,择校情况非常严重,可谓‘人满为患……作为当时的一个尝试,让十九中与金城关回中结对,经过两年的实验,发现金城关回中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十九中的办学水平也没有降低。”

(二)中观上:教育资源的配置

2014年在实行集团化办学两年之后,甘肃省通过了包括兰州在内的11市县国家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验收。管委会董事长介绍,通过政府给予资金支持和对集团内各个教学点的资源进行整合分配。2014年,集团内的硬件设施基本达标。关于生源分配和师资分配问题,十九中教务主任介绍,“十九中教育集团主要包括金城关回中、木塔校区、四十三中和十九中四个教学点,现在十九中只有初二一个年级的学生, 四十三中接收九月开学新入学的初一学生,木塔校区主要是初一和初三的学生。金城关回中由于距离这几个教学点较远,学生没有参与流动,只有教师参与流动。最后,在教师流动方面,距离近的教师合在一起教课,交流十分方便。城关区的教师交流占所在学校教师总数的 10%,集团内部达到 30%~50%”。

(三)微观上:“择校”比例有所降低

在对集团内教育资源进行均衡配置后,十九中集团内的择校比例降低,兰州初中阶段的平均择校率是28.8%,而集团内学校的择校比例是10.7%,明显低于当前兰州市初中阶段的平均择校率。

关于择校问题,十九中集团的董事长解释道:“当前的择校生已经很少了,不像头几年有大概30%。现在择校的比例大概10%……”之前生源流失严重的金城关回民中学教导主任说:“前几年我们的生源都到外面上学了,这几年情况好转了,我们学校基本能留住本片区的学生了。”

四、研究结论

教育平衡对于一个地区教育均衡发展极为重要,家长对于学校教育质量的满意是评估一个地区教育的根本指标。在回收的150份问卷中120人选择“变好了”,占样本量的80%,95.5%的金城关回民中学家长感觉“变好了”,样本中没有选择“变差了”的家长,说明十九中集团的办学效果得到认可。以上研究结果显示,“择校”现象明显得到好转;之前的薄弱学校慢慢“回拢”了所在片区的生源;通过集团对学生的分配,学生进入学校之后均能享受到集团内的优质教育资源。根本原因是通过“一体化办学”,区域内的教育资源得到了较为均衡的配置。

翟博认为教育的均衡化发展的过程不应该是“削峰填谷”而应该是“造峰扬谷”,结果也不应该是“千校一面”和“平均”,而应该是有差异共同发展。 十九中集团,关注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对于教师教学更是宏观指导,各校因地制宜,从以上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这种“一体化办学”的模式收到较好的办学效果,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教育的均衡化发展。

参考文献:

翟博.教育均衡发展:现代教育发展的新境界[J].教育研究,2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