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国历史研究法》浅析梁启超的史料观

2016-11-25 08:03张学丽
内蒙古教育·职教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梁启超

张学丽

摘 要:史料是史学研究的基石,没有丰富完善的史料大儒不敢开口,良史无从下笔。梁启超说:“史料为史之组织细胞,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之可言。”孔子在写《春秋》时,披览百二十国史志,终因“文献不足”,不敢妄论宋国礼制,于是发出“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矣”的感慨。史料是否完备和正确,直接关系研究成果的大小和优劣。由此可见,如何搜集鉴别史料,如何以正确的史料观对待史料对于史学研究者有着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梁启超;史料观;《中国历史研究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10C-0095-02

一、何为史料

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中对史料做出了阐释:“史料者何?过去人类思想行事所留痕迹,有证据传留至今日者也。”梁启超认为经过时间的洗礼依然有证据证明过去人类思想行事留下的痕迹的都是史料,证据是史料的资格,一旦证据被湮灭,史料必将随之湮灭。梁启超认为得史料之途径,不外两种:一曰在文字记录以外者;二曰在文字记录者。文字记录以外者按性质又可分为三类:现存之实迹;传述之口碑;遗下之古物,此类史料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文字记录的史料则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主要有:旧史;关系史迹之文件;史部之外之群集;类书及古逸书辑本;古逸书及古文件之再现;金石及其他镂文以及外国人著述等。

二、如何搜集和鉴别史料

古往今来的史料如大浪淘沙,幸存至今者与我们需要的不足百分之一,而且幸存者散落在各处,不易寻觅。即便偶然寻得一些也是孤证不成说,不堪引用。再加上大家公认的史料或误或伪真赝错出,非经别裁审定不能引用,非经严谨的抉择不能甄别适当,因此,我们必须掌握一些技术搜集和鉴别史料。

(一)搜集史料之法

普通史料之具见于旧史者,不需要特地搜集。对于史料,如果单单列举一项事情,我们可能会觉得不重要,但是如果我们把所有同类的事情汇集到一起比较观察,我们就会发现这一时代的整体状况。梁启超认为,如果想要搜集到我们想要的史料,我们必须采用这种方法,前清治经学者多采用此方法,不管是抽象的史料还是具体的史料都可以通过此种方法得到。对于此种方法,我们需要经常注意别人不在意的地方,对于常人不认为是史料者,我们可从此间找出珍贵的史料。要想使用这种方法必须有敏锐的感觉、独特的视角,善于捕捉稀奇的现象。其次是我们一定不能不耐烦。对于此种研究法往往是所劳甚多,所得甚少,我们必须坚持。消极史料在历史上也颇具价值,我们可以通过已有的史料推定出消极史料。在旧史中全然失载或者缺失的事实,我们也可通过博搜旁证得到意外的发现。一项史迹的发现往往引发无数史迹的发现。已经遗失的史迹是可遇不可求的,但是一旦被我们遇见,我们一定要细心钻研,从中找寻珍贵的史料。对于被旧史家故意湮灭或错乱的史料,我们应该搜集证据以补之或证之。梁启超认为,偶然散失的史料搜补比较容易,故意湮灭的史料搜补非常困难,对于治学者的侦查能力有很高的要求。

(二)如何鉴别史料

史料在形成和流传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造成大量讹误,而史料的真伪讹误又直接决定我们研究成果的大小和优劣。为了还原史料的本来面目,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中系统地介绍了鉴别史料的方法。史料以求真为目的,史料鉴别也是为了去伪存真,真的反面有二:一曰误,二曰伪。所以鉴别史料就是正误辨伪。

1.正误的方法。

首先,梁启超认为,但凡流传至今的史迹大多经过若干年、若干人之口碑或笔述而识其概者。各个时代人心理不同,观察的点随之而异,各种史迹从不同人的脑海中滤过,在不知不觉中就改变了事物的本质。就像是长河之水因流经地区不同所以河水的色味也会不同。所以说心理的史迹,脱化原始史迹而丧失其本形者往往而有。例如,《左传》中有名的五大战役有泓、城濮、鞌、邲、鄢陵,我们脑海中的记忆至今仍然深刻,觉得这五役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事。其实细按史文,五役者皆一日而毕,战线不过百里,在当下也不过是两村的械斗,但是我把它与国际战争等量齐观,一方面是因为《左传》文章优美,让读者有意放大,另一方面就是我们心中的幻觉所致。这并非是史料记载的错误,而是我们的错误所致,幻觉一起,则真相可以全蔽,要想养成鉴别能力必须将这种心理涤除,所以梁启超认为治史者最宜戒惧的就是幻觉。

其次,梁启超认为鉴别史料的误与伪,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举反证。比如,研究上海的历史,每托始于战国时期的春申君黄歇,所以称其地为申江、曰黄浦、曰歇浦。但是经过近代学者的考察,确知上海在唐朝以前还未形成陆地,怎么会有两千多年前的春申君遗迹,这一类的证据就是强有力的反证。历史上的史实除了能直接举出反证的,还有一些我们明明知道不可信,但是没有明确的反证证实。对于这一类史料,第一步,只消极地发表怀疑的态度,避免真相被蒙蔽;第二步,我们先换一方向研究,立假说等待后来审定。

最后,梁启超受前清乾嘉学者的影响使用考证法。考证也称考据,是研究历史文献或事实时,依据史料考订真伪、纠明正误的方法。也就是近代学者使用的归纳类比法。史料分为直接史料和间接史料,由于直接史料如大浪淘沙,滔滔殆尽,势不能多存,所以间接史料在史学界占据重要的地位,鉴别间接史料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梁启超认为鉴别间接史料第一步要以年代为标准。年代越早者,可信度越大。第二步要考察写史人的史德、史识,以及其人所处的社会地位。

2.辨伪的方法。

梁启超认为辨伪要先辨伪书,再辨伪事。梁启超为还原史书本来面目,提出了鉴别伪书的十二条标准,这十二条标准都是通过举反例的方法鉴别伪书,反证有具体与抽象之分,根据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方法。

通过举具体的反证鉴别的方法有以下9种:

(1)其书在前代从未有人著录或者从未有人引用过,现在忽然出现的,十有八九是伪书。

(2)其书虽然在前代有人著录,但是早就佚失,至今忽然出现一异本,其篇数与内容与原本完全不同者,十有八九是伪书。

(3)其书不问是否有旧本,但如今出现的书来历不明的,我们不能轻信。

(4)其书流传之绪从其他方面可以考见,而因以证明今本题某人旧撰为不确定者,十有八九是伪书。

(5)真书被前人引用,而且有证据证明,而今本与之不同,今本一定是伪书。

(6)其书题名为某人所著,但是书中记载的事迹发生在本人之后,其书或全伪或部分伪。

(7)其书虽然是真书,但是经后人窜改,而且有证据证明的,这本书我们必须仔细地鉴别。

(8)书中所言确实与事实相反,这本书必定为伪书。

(9)两本书同时记载一件事,但是这件事相互矛盾,一定有一本书是伪书或者两本书都是伪书。

通过举抽象的反证鉴别的方法有以下3种:

(1)每个时代的文体不同,所以后人伪作之书不必从字句求枝叶之反证,通过文体即可判断真伪。

(2)各个时代的社会形态,根据各方面的资料我们可以推见大略,若某书所言与情理相去甚远,我们就可以断定其书为伪书。

(3)各时代的思想进化阶段自有一定,若某书中表现的思想与其时代不符,我们就可断定其书为伪书。

伪书与伪事不同,伪书中有真事,真书中也有伪事。事之伪者与误者不同,误者为无意失误,伪者有意虚构。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中详细讲述了伪事的种类以及辨别伪事应该采取的态度。第一,辨证不能支离于问题之外。第二,正误与辨伪举反证最为便利。第三,伪事的反证以“直接史料”为最好。第四,如果我们能举出强有力的反证,真伪可以一言而决。第五,时代错误则事必伪,这种情形下反证最为有力。第六,对于不能从正面证明事情为伪的,要从旁边间接推断。第七,“推度的推论法”即不能以“事证”,而用“物证”或“理证”证明其伪者就是“推度的推论法”。

三、梁启超对史学的贡献

梁启超认为,史学发展缓慢一是因为缺乏史料,二是因为不会以科学的方法驾驭史料,故不知而作。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中,梁启超为我们介绍了他的史料观,梁启超的治史态度对我们有着深远的影响。

1.治史以厚实的史料为基础,而史料散失在各处不易收集,梁启超对于史料的搜集秉持敏锐的观察力,经常于别人不注意的地方寻得珍贵的史料,丰富了中国的文化宝库,使史学研究能够以厚实的史料为基础,论从史出,史论结合,促进了学术的进步。

2.梁启超本着求真的原则,提出了一套科学的方法审查史料,务求以正确的史料为自己思想批评之基础。他为其他学者提供了便利,使他们在史料考证方面节约了时间,专注于思想批评,推动了中国史学的进步。

3.研究从质疑开始,梁启超特别注重怀疑,怀疑之结果,而新理解出焉。对于史料我们要有怀疑的精神,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进行考证,从中寻得新的理解见地。敢于质疑的态度为史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参考文献

[1]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2]杜成宪,邓明言.教育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猜你喜欢
梁启超
梁启超中国通史撰述略考
梁启超:成为一个不惑、不忧、不惧的人
梁启超故乡乡名异说考辨
梁启超人性思想研究
梁启超的开场白
论书绝句·评梁启超(1873—1929)
梁启超的妇女观研究
梁启超《朝鲜哀词》(五律二十四首)试析
知命与努力:作为“新民”的梁启超
有感梁启超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