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夜读偶记》

2016-11-26 01:14
唐山文学 2016年6期
关键词:创作方法文艺工作者茅盾

黄 琪

重读《夜读偶记》

黄 琪

《夜读偶记》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经典之作。茅盾沿用毛泽东《讲话》中提出的基本批评标准对文学作品进行甄别。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这一权威创作方法规定下,十七年文学呈现出一体化倾向,产生种种对于文学“规范性的要求”。在新时期,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进行调整,适应新语境的需要。习总书记重新强调现实主义精神,强调作家的历史眼光与现实关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重新崛起的现实主义以崭新的面貌出现。

《夜读偶记》是茅盾针对文艺界关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讨论、以“漫谈”的形式所作的文艺理论著作。茅盾秉承“社会——历史批评”的宏观视野和基本方式,准确地从全局角度把握文艺发展的大动向,《夜读偶记》也因此成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经典之作。

《夜读偶记》以大量的史料为据,考察了现实主义的特质,介绍了欧洲文艺思潮的演变,并从领导者的政治立场和作家的创作实践出发,提出了“世界观影响创作方法,作家是在世界观的作用下进行了不自觉的选择创作方法”。“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虽继承了旧现实主义传统,但因其世界观不同,故是崭新的创作方法,以此肯定提倡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夜读偶记》中的理论以毛泽东《讲话》为思想引导,茅盾沿用《讲话》中的基本批评标准对文学作品进行甄别。茅盾指出右派分子提出的文艺创作的公式化的病源在于脱离生活,这与《讲话》中提出的“人民生活是文艺创作的唯一源泉”相符合。茅盾提出塑造集体主义英雄与《讲话》中倡导的“文学形式大众化”保持一致。1958年提出的“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新口号没有超越“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基本精神。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这一权威创作方法的规定下,十七年文学呈现出一体化倾向,产生了种种对于文学“规范性的要求”。在文革文学中,“三突出”、“三结合”的创作原则窄化了文学的创作之路。

现实主义并非一成不变。在新时期,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进行调整,与文革树立的文学规范划清界限,适应新语境的需要。80年代,主流文学主张“社会主义新人”与《夜读偶记》中所提倡的“英雄人物是群众中的一员”一脉相承。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被认为是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典范文本”。然而,随着先锋文学的潮流成为不可遏制的激流,新写实小说放弃传统现实主义中再现典型环境、典型人物的努力,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不断被消解,粉碎。如程光炜所指出的,“虽然推出了一批批主流作家作品,然而并未能阻止始于1982年到1985年终成大气候的‘现代派文学’的巨大挑战和颠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本被搁置、忽视,文艺界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否定性意见也开始被公开发表出来。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使文化与政治的关系疏离,新时期在不同程度上偏离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80年代,创作者以“现代性”作为告别历史暴政的写作方案,90年代“消费文化”、“大众文化”发展成型。在90年代文化意识中,80年代对“现代化”进化论式的乐观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偏差渐渐显露,“人文精神的危机”的提出使作家在写作方式上进行调整,而与政治体制、与文化市场建立何种关系是他们面临的重要方面。

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对当代文艺工作者有指导和启发作用。习总书记一方面承袭毛泽东《讲话》思想,要求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实际,深入生活,体悟群众冷暖需求”,并提出“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根本保证”,思想指示与毛泽东《讲话》所阐释的文艺与政治的关系、文艺的服务对象和文艺的源泉问题一脉相承;另一方面,针对市场经济对文艺界的影响,指出“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习总书记重新强调现实主义精神,强调作家的历史眼光与现实关怀。市场经济条件下,重新崛起的现实主义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平凡的世界》等优秀的现实主义著作引起了广泛关注。

《夜读偶记》所阐释的经典现实主义理论自周扬引进介绍后,历经调整发展,在当代迸发出新的活力。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在实践中的僵化是新时期现代主义兴起的重要原因,但以更大的视野来看,现实主义在现代派诸流派产生之前就已成就中华文明,它有能力与新的时代、社会形态相结合生产出高水平的文艺作品。当代重新重视现实主义,主张以现实精神深入生活,讲述“中国故事”,更有着普世性的价值追求。在新的时代,文艺工作者要肩负时代使命感和责任感,用现实主义情怀和浪漫主义精神观照现实生活,创作出扎根现实、服务人民、书写时代的优秀文学作品,使作品既在思想上和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这是时代赋予文艺工作者的使命,也是文艺工作者努力的方向。

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266100

黄琪(1993—),女,山东青岛人,中国海洋大学,2015级硕士,中国现当代文学。

猜你喜欢
创作方法文艺工作者茅盾
茅盾的较真
茅盾不怕被骗
茅盾不怕被骗
茅盾手稿管窥
重读《夜读偶记》
新时期文艺工作者思想道德建设路径研究
论孔子美学对传统绘画的影响
用公益吹起核心价值传播的清风
广东省作协主席蒋述卓为湛江文艺工作者“开课”
论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的深远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