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心与世界的距离

2016-11-26 02:26刘建东
中篇小说选刊 2016年1期
关键词:通向冷漠距离

刘建东



内心与世界的距离

刘建东

1990年后的数年时间里,作为一个厂报记者,我每天都会跑到那些令我陌生的生产装置里,采访,写稿。一个学中文的,渐渐地知道了石油是如何成为汽油、柴油和液化气的,了解到了化纤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叫得上各个装置的名称,那些如此冷漠的炼塔、设备、仪表、管线,都变成了熟客。而那些采访对象,也成了我生活半径中必须面对的,他们变得亲切自然。但是在内心的深处,仍然被想象所占据着,我文学的想象和梦想越过它们和他们,有的是对自己处境的无奈与烦闷,所以在集体宿舍的墙壁上,我贴了一张大大的白纸,在上面画些随手想到的画面,写些发泄自己情绪的话。那个时候,我的内心与整个世界,横亘着的只是炼油厂和那些人,我以为我要想超越它,首先要超越我生存的环境。

时隔二十多年,当我的想象重新回到那个我熟悉的环境和我熟悉的人身上时,我发现,在我想象的内心与世界之间,有些东西是无法越过的,比如自己的人生的经验与体验。每个人的内心都是如此的丰富而幽秘,而通向世界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在其间,距离是无法来衡量的,这个悠长的过程充满着许多不确定性,有着人间最丰富的情感,有着理解与尊重,也有蔑视与轻慢;有平凡,便有高尚;有割裂,也有缝合。而正是这些纷繁之态,丰富了内心通向世界的路径,点缀着漫长的距离,也让文学的想象更加绚丽多姿。这是一个如此矛盾而又如此让我们热爱的世界。内心抵达世界的无限可能,其实给了文学巨大的想象空间,人性与人心,在制造着无数的猜疑与亲近,之后会自然地重逢,就像是一次成功的焊接,除了炫目的弧光,完美的焊缝,还需要耐心的训练,面对无数的失败与苦痛,经受着血与泪的洗礼。但我坚信,人心是通向世界的道路上遍插着绿树的林荫大道,所以在这个小说中,我写了师傅与徒弟之间的隔膜与对抗,冷漠与权势,而所有这一切,只是我们制造焊光过程中的一些小的插曲、小的烦恼、小的失败与痛楚,当焊接的光芒闪烁,当一个个物体被完美地焊接与缝合时,所呈现出来的只是美好。

我想起我在炼厂集体宿舍里那些思想苦闷的日子,那些墙上的画与文字,那些逝去的工厂生活,我要感激它们,它们无法被超越,也无法被遗弃,它既是他们内心通向世界的必由之路,也是我的,一个需要文学来安慰心灵的操作者,如今,它们填满了我的想象,在我继续的文字中制造着世间的惊喜、人性的发现、美好的重逢,放射出恒久的弧光。

猜你喜欢
通向冷漠距离
突然之间
东霞
乡村生活 通向远方
中国基建通向亚洲
距离美
别怕吃读书的苦,这是你通向世界最好的路
长大不是变得冷漠,而是变得温暖
回答
爱的距离
距离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