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崖边上的守望者

2016-11-26 14:32
唐山文学 2016年4期
关键词:刘庆邦范本守望者

金 峰

悬崖边上的守望者

金峰

对很多人来说,小说都有自己的标准。老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小说肯定是“文”之一种,很难有统一的标准,对好小说的认定也因人而异。单说“小说技巧”这个话题就很大,记得二十年前我和铁凝聊天,她说:深入人的心灵去写,没有触及内心世界,就不会升华为艺术,她又引用沈从文先生说过的话“写人,写事,写心”。

我个人以为,好小说最重要特质是要有一个好故事。没有一个好故事,不会是一个好小说。当然有一些大家以为是好小说的、却不是好故事的范本,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如果你想写好小说,能抓住一个好故事,这是稳赚不赔的不二法门;一个好故事就能让你立于不败之地,但是好故事肯定不是好小说的唯一标准。换言之,当故事抛出来的时候,已让看故事的人对于你的故事前情、对故事的结尾有了某种期许,对故事发生的起伏跌宕有了某种期待,让你能在自觉自愿的前提之下继续,让故事继续,让写故事的行为继续,让看故事的人继续,这才能让一个故事真正称之为好故事,让一个故事最终能够被完成。

我们知道刘庆邦是写故事的高手,他早年获奖的短篇小说《鞋》就是较好的范本。现代文学画卷中有不少淳朴美丽善良可爱的少女形象,如沈从文《边城》里的翠翠,而刘庆邦小说里的人物,无疑又为这一形象添了浓烈的一笔。守明这一人物既是对这一系列形象的继承,更具有现实意义。透过这一人物写出当今女性尤其是农村女性爱的纯真与深切,对被爱的期盼,以及爱情内在的悲剧色彩。文本对守明做鞋的过程做了详细描写,穿插了大段细节与心理描写技巧。在准备做鞋时“她的表情突然变得严肃起来”,严肃到甚至“让母亲觉得有些好笑”。开始做,对鞋的构想:“一定要亲自做”,“鞋要略小,让他脚疼,走不成四方”,“鞋底的花型用枣花型”,“鞋底要确保洁白无瑕”,这些都是她内心所想所思,可以看作是她爱之纯真与深切的文本表露。做时,她“用拆口罩的细纱布把鞋底包一层,再用手绢包一层,包得很精细,像是什么心爱的宝贝”。她“觉得捧着的不是鞋,而是‘那个人’的脚。她把‘脚’摸来摸去,揉来揉去,还把‘脚’贴在脸上,心里赞叹。……”

刘庆邦以细腻的笔触深入地洞察分析了守明纯真却复杂的内在情感世界,让我们得以体验守明的美好心灵与真挚情感。但故事最终要告诉我们的并不仅仅是这些,而是企图让读者获得审美的超越和哲理的启示,这就是刘庆邦创作小说的“小说技巧”所在。

这期《唐山文学》郁秋的短篇小说《疙瘩岭风波》从新视角展示现代农村竞选村主任的画面,每个竞选者的心路在现实生活中发生撞击,直指人性深度本质。王卫权的短篇小说《挣钱》充分把握时代脉搏,敲开人的内心世界善良的大门。散文《卖曲郎》《又是一年柳树绿》那悠悠家乡情思,让人流连忘返,如诗如画,把我们带入美好意境之中。在这里读者可细细品味它,或多或少会有一丝快感,而我们的理想就是站在悬崖边上做个守望者。

猜你喜欢
刘庆邦范本守望者
神木有石峁
骄傲的0票
用好语文范本引向课外阅读摭探
“引子”教材观:聚焦语文要素与课文范本的阅读教学模式——以部编版教材为例
大桥上的守望者
浅谈基于范本的“三笔一体”书法教学
守望者
刘庆邦出版长篇“日记”《我就是我母亲》
义乌大陈:打造康养小镇“范本”
论刘庆邦小说创作的语言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