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廉是软实力也是硬实力

2016-11-27 12:25冷月发自福建武平
清风 2016年7期
关键词:陈嘉庚政权共产党人

文_冷月(发自福建武平)

清廉是软实力也是硬实力

文_冷月(发自福建武平)

1940年2月,毛泽东评价陕甘宁边区政府:“边区是全国最进步的地方……这里一没有贪官污吏,二没有土豪劣绅,三没有赌博,四没有娼妓,五没有小老婆,六没有叫化子,七没有结党营私之徒,八没有萎靡不振之风,九没有人吃磨擦饭,十没有人发国难财。”我们不妨看看同时期中外其他一些人士的记述。

1943年前后,国民党少将观察员徐佛观受命派驻延安,近距离观察之后,高度称赞延安的精神面貌,仿佛是大革命时代的黄埔。他痛斥国民党内部的贪污腐败,撰写延安观察报告,发出警示:如果国民党不思改过,共产党将会全面夺取政权,“不改造国民党,决没有政治前途”,劝胡宗南“万不可存轻视之心”。但此论起初并未得到国民党内部的认同,许多人认为他是神经过敏,危言耸听。

无独有偶,国共内战之初,当国民党方面认为三个月即可消灭中共时,时任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却认为,一旦开战,国民党未必能赢,这不是因为其军队不够多,而是因为其腐败自毁长城。他在回忆录中如此评价:“在国民党内部,我有许多私交甚笃的朋友,由衷地敬佩他们。但是,从国民党获取政权那天起,各级官员就贪污受贿、人浮于事、效率低下、乱搞裙带关系、大行派系斗争……国民党推翻了腐败的军阀统治,却把后者的恶劣行径继承了下来。”“与国民党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共产党杜绝了渎职现象,促使官员和群众融洽相处,党、军的纪律简单务实,而且贯彻得力。”“总之,共产党给大众留下了这样的印象:他们领导的革命能救人于水火之中”,因此,“那些富于理想和激情的爱国青年也倾向于共产党。”这种判断,使得睿智如胡适这类人也很不愉快,他在1947年10月21日的日记中写道:“美国大使请吃午饭,司徒先生说,中国政府一两个月后就得崩塌。此老今年七十一,见解甚平凡,尤无政治眼光。”不过,后来的历史作出了自己的回答。

类似记载可谓比比皆是。譬如,美国记者哈里森・福尔曼随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深入延安广泛采访后认为,中国共产党的领袖保持着劳动者的本色,实行的是集体领导;共产党人已经“在中国创造了一个奇迹——赢得了人民的尊敬和合作”。

1940年,南侨总会主席陈嘉庚率领南洋华侨回国慰劳视察团,先后到了重庆和延安, “余到重庆所见,各处办事员多者百余人,少则数十人,月费各以万计,酒楼菜馆林立,一席百余元”;“迨至延安……领袖及一般公务员,勤俭诚朴,忠公耐苦”“虽毛主席夫人、朱总司令夫人,亦须有职务工作,方可领5元零用”(《陈嘉庚传》)。他看见朱德与军校学生在篮球场上打成一片;看到毛泽东所住窑洞“那样简朴是我意想不到的”;得知“县长概是民选,官吏如贪污50元者革职,500元者枪毙,余者定罪科罚,严令实行,犯者无情面可袒掩优容”。“余观感之余,衷心无限兴奋,梦寐神驰,为我大中华民族庆祝也。”边区的清廉与国统区贪污腐败形成了鲜明的对照,陈嘉庚“由此断定国民党政权必败,延安共产党必胜”,“中国的希望在延安”。

诚然,历史是复杂的,清廉未必能成为唯一的决胜因素;但毫无疑问,虔诚的信仰、廉洁的政风,可以成为最有效的黏合剂、最诱人的发光体,对内凝聚团结奋斗的强大力量,对外赢得最广泛的支持,从而“可抵百万雄师”。正是它,吸引了国统区大量理想主义志士投奔延安、支持中共事业,打造起了短短三年就打败国民党、夺得全国政权的软实力和硬实力。

但当我们重温清廉往事时,同样不能忘记:清廉不是一劳永逸的。有个故事广为流传:抗战中期,当一行美国记者从延安回来,向宋美龄盛赞共产党人的清廉与正气时,宋美龄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如果你们讲的有关他们的话是真的,那我只能说,他们还没有尝到权力的真正滋味。”此语虽刺耳,却令人深深思索:尝到权力滋味的共产党人,如何才能经受住权力的考验,永葆清廉这一软实力?习总书记给出的答案是: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猜你喜欢
陈嘉庚政权共产党人
高度角对GNSS多系统组合短基线RTK影响
陈嘉庚选采办
陈嘉庚一诺
陈嘉庚选采办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初心如磐
陕甘宁边区政权治理经验探究
共产党人的感情
陈嘉庚
党的七大擘画建立新型国家政权的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