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期我国草根体育组织发展的困境与培育路径

2016-11-28 02:45杨志亭孙建华张铁民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吉林长春130024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草根政府体育

杨志亭,孙建华,张铁民(东北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

社会转型期我国草根体育组织发展的困境与培育路径

杨志亭,孙建华,张铁民
(东北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

我国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与社会结构变迁下的宽松环境,催生了各种草根体育组织。运用文献资料法,以自组织理论为依据,分析了我国草根体育组织兴起背景,及其生存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合法性、资源匮乏性、组织管理等困境,提出我国草根体育组织发展应遵循的加强法制建设、探寻合法身份认同、突破资金困境、寻求政府购买服务的培育路径,以求得加强制度建设与管理,增强草根体育组织生存的能力,旨在为促进我国草根体育组织健康发展服务。

草根体育组织;社会转型;困境;培育路径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与政府部门职能的转型,人们对体育的社会需求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社会上逐渐出现了许多草根体育组织。草根体育组织不仅具有满足人们体育健身、休闲、娱乐需求的功能,而且还具有培养参与者独立自主、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的公民精神,提高人们之间的信任度、增加社会资本,分担政府部门向社会提供公共体育服务压力的功能,它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生活中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我国草根体育组织发展迅速,规模逐渐扩大,活动领域遍及社区各个角落,但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其生存与发展还面临着许多困境。

1 草根体育组织的内涵与理论基础

1.1 草根组织的概念

在汉语中,“草根”的本义简单明了,专指草的根。近年来,草根一词内涵已经萌生出新义:“一是指与政府或决策者相对的势力;二是指同主流、精英文化或精英阶层相对应的弱势阶层”[1]。草根组织指由民间人士自发成立并自主开展活动的“自下而上”的民间组织,是区别于由政府发起或有政府背景的非营利组织,属于“非营利组织”的一部分[2]。其中服务于社会底层或弱势群体的民间组织更具有代表性,其主要资金、信息、志愿者等社会资源大多来自市场或社会。

1.2 草根体育组织的概念

草根体育组织属于草根组织的下位概念,是指“那些植根于民间,属于民间自下而上发起,不被现行法规正式认可,但在相当程度上具备民间组织核心特征(即非政府性、非营利性)的各类体育组织”[3]。目前,我国的草根体育组织主要分为3类:1)在本机关、事业、企业等单位内部成立并展开活动的体育组织,如各企事业单位成立的球类活动俱乐部;2)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并取得企业法人资格从事公益体育活动的组织,如各单项运动协会;3)没有注册或登记大量的群众健身组织,如社区广场舞团体、公园晨晚练点、健身辅导站、各种社区球类俱乐部等。

我国草根体育组织的特征:1)健身休闲性。所有参与者主要目标(也是共同的目标)就是健身、娱乐;2)非营利性。不以营利为目的,也不能将赢利分给经营者;3)自主性。组织者自主开展活动,不依附于政府部门;4)多样性。体育项目众多,以满足不同群体的体育需求的草根体育组织多种多样;5)灵活性。活动受天气、场地影响较大,多数草根体育组织没有专门的场馆,活动经常随时随地调整。

1.3 自组织理论与草根体育组织

自组织是指系统的发展不是依靠外在力量的推动才实现的,而是依靠其内在的“自我动力”进行演化与发展的[4]。自组织发展的动力源于系统内部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的机制一经形成,就会促使组织系统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并能根据系统发展需要进行自我调整、自主选择、自行淘汰,从而实现系统自我发展的需求。从自组织理论来看,我国草根体育组织属于典型的自组织系统,其内部结构形成的直接动因是系统内部各个要素(组织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并非外因(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影响的结果。“在市场、国家不占主导的社会生活领域,自组织采用成本最低和收益最大的一种治理机制”[5]。因此,将自组织理论作为研究我国草根体育组织的理论基础,进行草根体育组织发展机制的研究,对于科学制定草根体育组织持续、健康发展的培育路径,是最为切合的。

2 社会转型期我国草根体育组织的兴起

2.1 公民社会的崛起使草根体育组织活动能力不断增强

公民社会是指国家或政府之外的所有民间组织或民间关系的总和,其组成要素是各种非国家或非政府所属的公民组织,包括非政府组织、公民的志愿性社团、协会、社区组织、利益团体和公民自发组织起来的运动等[6]。在我国历史上,公民社会一直湮没在国家政治之中,个人与社会团体几乎没有能力或资质组织群体体育活动,呈现出明显的“被组织”色彩。但随着我国经济体制逐步转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与我国政治体制的转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国家开始在经济、社会治理领域收缩其职能,个人由此获得了较大施展自身能力的空间,组织活动能力不断增强,“大量草根层次的、以互益为目标的民间体育组织,打破了自上而下建立的、具有浓厚行政色彩的官办社团的一统局面,活跃在社区或基层单位”[7]。它们基于相同目的,共同约定规章制度,共同进行体育健身活动,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成为协调国家与个人关系的有效机制。草根体育组织的兴起与繁荣是我国公民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是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结构变迁、体育需求多元化的结果,是公民参与体育管理意识与自身能力提升的体现。

2.2 体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使草根体育组织作用得以体现

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我国群众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主要以行业、系统、单位为主,呈现条块分割状态,造成社会体育管理组织系统的缺位和管理重心偏高[8]。政府掌握国家的公共资源,并承担向社会提供公共体育服务责任,但政府的这种供给能力必定是有限的,无法实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呈现多样化的体育需求趋势的任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管理体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工作理念逐步向“小政府,大社会”转型,开始实施“两级政府,三级管理”模式,社会管理的工作重心下移到基层社会,体育行政部门也逐渐开始把管理体育的权力下移到基层,充分发挥体育协会、团体、个人的组织能力,积极倡导以“自下而上”的形式组织开展群众体育活动。我国的草根体育组织就在这种体育管理体制环境下迅速发展起来,成为群众体育发展的重要承载者。我国社会转型引发的体育管理体制的变革,松动了计划经济时代产生的“单位体育”管理体制,由此激发了草根体育组织的萌生与发展。

2.3 休闲社会的发展使草根体育组织的出现成为可能

自古以来,休闲就是人类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休闲是相对劳动而言的,在现代社会,休闲具有与劳动同等重要(甚至超越劳动)的意义。21世纪以来,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水平,使得人们逐渐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有充足的时间进行休闲娱乐,由此人们生活方式由“密集劳动型”逐步转变为“休闲娱乐型”。尤其是自1995年以来,我国开始实行5天工作制。1999年又开始实行五一、十一、春节长假期。2008年又调整增加了清明、端午、中秋等法定假日。目前法定节日已达115天。体育休闲作为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已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致使人们的体育休闲需求迅速膨胀。显然,原来由政府牵头的体育组织已经满足不了人们日益增长的体育休闲需求,而由群众自发组织形成的以健身、休闲为目的的草根体育组织恰好能弥补政府工作这方面的缺陷,由此逐渐发展成为社会体育的重要载体。

3 社会转型期我国草根体育组织面临的困境

3.1 管理部门的不明确使草根体育组织合法身份难以取得

草根体育组织合法性身份的获得也就是取得政府与法律的认可。“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的体育社团组织大多数雷同于政府部门,是典型的准政府机构”[9],不存在合法性身份获得问题。但是,诞生于社会转型期的我国草根体育组织则不同,由于其产生于“体制外”,其合法性身份并非与生俱来,如要获得合法性身份,必须争得法律或政府的认可。一般情况下,政府对那些能够提供公共服务、为政府“排忧解难”、缓解社会矛盾的草根组织比较重视,政府会在资金与政策等方面给予这些草根组织以大力的支持;而对于那些旨在维护公民平等就业权、受教育权、获得物资帮助权的草根组织,尤其是对于政治参与、推动政府承担法律责任、推动政府信息公开、制约政府权力等草根组织较为漠视。草根体育组织多数属于获得物资帮助性质方面的草根组织,因此很难引起政府的重视。

1988年以来,我国相继出台了《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这些条例体现了归口登记、双重负责、分级管理、非竞争性等原则,但实际上却存在门槛高、限制多、监管不力等弊端[10]。由于我国对于草根组织的登记管理比较严,多数草根体育组织找不到业务主管单位,因此也就无法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取得“合法性”身份。一些草根体育组织因此而只能转向工商部门注册,或者不注册,以“非法”的状态存在。如北京“回龙观业主足球协会”经过7年的努力,但由于登记制度的门槛要求过高,至今没有取得法律的认证,仍然以没有“非法组织”形式存在。以“非法”的状态存在草根体育组织在开展活动过程中,不可能完全避免与政府部门发生联系,如要在公共场合开展一定规模的体育健身活动,必须取得城管部门的许可,还要与活动所属相关部门(如民政部门、公安部门)进行沟通,才能保证活动得以顺利进行。如果不能取得合法性身份,其活动的开展就可能遇到许多阻碍,如我国《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第三十五条规定,“未经批准,擅自开展社会团体筹备活动,或者未经登记,擅自以社会团体名义进行活动,以及被撤销登记的社会团体继续以社会团体名义进行活动的,由登记管理机关予以取缔,没收非法财产”[11]。因此,缺乏合法性身份问题,已经成为制约许多草根体育组织发展的一道“绊马索”。

3.2 资源渠道狭窄使草根体育组织严重匮乏资源支撑

计划经济时代,我国管理体育的权力均掌握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手中,个人或社会团体基本没有权力组织群众体育活动,此期间社会体育组织较少,所需经费均由国家承担。产生于市场经济时期的我国草根体育组织则不同,由于它是由民间个人自发组织而成的,缺乏政府资助,所需经费均需要自行筹集,因此,存在资源严重匮乏问题。目前,我国草根体育组织资源匮乏主要体现在资金与场地设施两方面。草根体育组织活动所需要的开支与所能筹集到的资金之间存在巨大的缺口。虽然其他草根组织有多种筹集资金的渠道,如政府招标、政府创投、政府补贴、基金会资助、服务购买、企业赞助、个人捐赠等,但是草根体育组织多属于政府、企业较少关注的草根组织,很难获得政府、企业、公众的资金支持,其资金来源比较单一,主要来源于组织成员的会费,这种资金来源额度较小。而其他资源渠道,如政府、企业、个人捐赠常因捐赠草根体育组织带有较大风险,不愿对他们进行捐赠。近年来,尽管上海、湖南等地尝试向草根体育组织购买服务的方式进行资金筹集,但所筹资金数量有限,且这种方式还只是处于探索创新阶段[12]。

近年来,由于我国政府更为重视竞技体育的发展,造成对于群众体育事业投入严重不足的现状,集中表现在城市大、中型公共体育场馆较少(有的不对外开放);城市社区违规建设,取消或强行挤占公共体育场地、设施,造成社区体育场地面积严重不足。与我国人们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与草根体育组织快速发展的需求相比,我国体育场地设施发展明显滞后,无论在数量方面,还是在质量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距。目前我国许多草根体育组织没有专属于自己的活动地点,经常处于因天气原因而无法开展活动或四处游走寻找场地开展活动的状态,且环境大多不能令人满意。孙立海对15省市、41个城市的479个草根体育组织发展现状调查结果表明,仅有1.88%的组织拥有自己专属的活动场地[13];汪流的调查结果表明,有47.9%的草根体育组织成员认为场地器材得不到保证[14]。

3.3 内外管理机制不健全使草根体育组织处于松散状态

我国草根体育组织是由民间自发形成的,其数量巨大(而且还在迅速增长),规模大小不一,政府部门根本没有能力对其规范指导,致使其在组织机构设置方面还存在较大的随意性、盲目性。在外部监管方面,由于我国社团登记管理制度要求标准较高,许多草根体育组织无法取得政府与法律的认可,造成这些草根体育组织长期游离于政府及相关部门有效的监管范围之外,政府对它们往往采取不承认、不取缔、不接触的政策。草根体育组织这种存在状态,在一定程度上使其失去了政府、法律法规的有效约束与保护,既容易偏离健康发展方向,又容易陷入生存困境。具体表现:1)在没有政府监管与法律保护的情况下,草根体育组织在获取资源与平等竞争时,常处于不利的境地;2)如果缺乏法律监控与保护,草根体育组织将容易被一些有非法企图的人和组织(如法轮功组织)利用,以其为庇护伞,从事违法、犯罪活动,导致草根体育组织的社会声誉受到严重损坏。

在内部管理方面,虽然目前我国各类草根体育组织数量庞大,但由于我国草根体育组织还处于起步阶段,多数组织机构发育不健全。如缺乏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缺乏有效吸纳新成员的机制,组织成员管理随意化,造成组织成员素质水平参差不齐,且流动性较大;没有专人管理财务账目,缺乏财务监管机制,经费收支容易出现问题;内部制度建设不完善,处理问题没有既定的规章制度可遵循,经常以口头约定来代替;缺乏组织发展长远规划,导致组织活动目标不明确,经常是走一步看一步。

4 社会转型期我国草根体育组织的路径培育

依据自组织理论,产生于社会转型期的我国草根体育组织属于典型的自组织系统,可以将草根体育组织看作一个由环境、制度、成员、活动等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在系统中各要素之间具有特定规则的联系方式、组织秩序及时空关系,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然而,目前我国草根体育组织发展还未真正形成协调有序的自组织结构。我国草根体育组织系统演化为协调有序的自组织结构需要满足3个条件:完善的制度建设、充足的资源保障、合理的组织结构。

4.1 加强法制建设,探寻合法身份认同

世界各国对草根组织的管理制度主要有以下3种类型:1)登报申明制度,指成立草根组织无需任何手续,只需登报告之于公众即可;2)登记备案制度,指草根组织成立只需履行一定的手续,即向政府登记存案备查;三是许可批准制度,指成立草根组织需向政府申请,经过政府审查,许可批准之后方能成立[2]。其中,前两种管理制度均无成立草根组织必须得到政府的批准的规定,目前世界发达国家多采取这种制度。总体来说,发达国家的草根组织管理制度以“宽进严管”为主要特征,即政府对草根组织的态度主要集中于监督、评估和控制方面,并不关注其合法性身份问题。

解决我国草根体育组织“合法性”问题,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应放宽草根体育组织准入制度,实行宽松的注册管理制度或取消注册制度,简化复杂的登记手续、繁琐审批程序;实施社区或体育行政部门备案制度,取缔必须具有业务主管部门才能登记注册的要求;健全监管制度,把工作的重点置于对草根体育组织的监管方面,实施草根体育组织管理法制化,如发现草根体育组织有违法问题,政府应予以相关的处罚,督促其尽快整顿调整,对于问题比较严重的草根体育组织应予以禁止其活动或将其解散取缔的处罚,以保证草根体育组织能够沿着健康的道路发展,充分发挥草根体育组织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作用。

4.2 突破资金困境,寻求政府购买服务路径

草根体育组织活动所需要的开支与所能筹集到的资金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缺口。在理论上,草根体育组织获取资金的渠道有很多,但在实践操作中,我国草根体育组织获取资金的渠道比较单一,多数草根体育组织还是以成员交纳会费为主。虽然有的草根体育组织也会得到其他方面的援助,但这样的机会却少得可怜。因此,草根体育组织应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拓宽筹资渠道,以获取充足的活动资金,保障活动的正常开展。一方面,草根体育组织应当加强自身形象建设,积极宣传本组织的社会公益目标、服务宗旨,扩大自身社会影响力,引起更多资助者的关注与支持。另一方面,草根体育组织应转变观念,改变原来从政府获取资金的方式,与政府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取得政府的信任与支持,开拓政府向其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渠道。

政府购买服务是指政府将原来由自己直接举办的、为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服务的事项,通过购买的方式交由民间组织来承接,是一种政府承担、定向委托、合同管理、评估兑现的新型公共服务提供方式[15]。现代社会,提供公共服务是政府的一项基本职能,而购买服务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新型方式[16]。现阶段,我国草根体育组织已经被纳入到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对象的行列中,这既是我国体育行政部门职能转变的需要,也是草根体育组织转变从政府获取资金的需要。因此,一方面各草根体育组织应积极与有关政府部门联系,充分发挥自身在“群众性体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公共体育运动竞赛组织与管理”“体育职业技能再培训”“国民体质测试及指导服务”等方面优势,抓住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机会,力争成为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对象。另一方面,体育行政部门也应尽量为那些具备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能力的草根体育组织提供机会,通过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扶持、资助草根体育组织。

4.3 加强制度建设与规范管理,增强生存能力

增强我国草根体育组织能力建设,主要应从加强制度建设与运行机制建设两方面着手。在制度建设方面:1)要健全草根体育组织活动制度,使其能够严格按照组织活动制度行事,以达到规范草根体育组织行为的目的,培养草根体育组织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行为习惯,从而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2)健全财务监管制度,加强资金管理,规范账目,定期向组织成员公布资金收支情况,主动接受组织内外人员的监督、检查,严防贪污腐败现象的出现;3)建立民主决策制度,克服家长式作风与因循守旧的工作方式,成立理事会或董事会等组织决策机构,坚持民主决策原则,在制度上确保草根体育组织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

在运行机制建设方面,应建立草根体育组织专业人才保障机制,制定组织管理人员准入和退出制度,吸纳那些业务精湛、经验丰富、宏观决策能力强、有较高的业内声望的优秀管理人才和志愿者,以充实体育草根组织的人力资源,提高组织服务的专业性,增强组织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另外,还应建立第三方监督与评估机制,主动接受公众的监督与评估,以进一步规范草根体育组织行为,确保草根体育组织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立场和性质。

5 结语

草根体育组织的产生并非偶然,它是在我国经济、政治体制改革背景下,人们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的一种产物。社会转型为我国草根体育组织的萌生提供了机遇,同时也为草根体育组织的发展带来了挑战。与其他草根组织相比,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数量上,我国草根体育组织都有较大的差距,既没有丰厚的经验可参考,也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只有在实践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才能找到一条适合我国草根体育组织发展的路径。只要我国草根体育组织始终坚持为社会提供公共体育服务的宗旨,不断加强自身组织建设,它一定会得到社会与法律所认可,最终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1] 冯利.中国草根组织的功能与价值[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6.

[2]周玲.中国草根非政府组织的合法性危机与治理困境及应对策略探析[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5(2):98-101.

[3]张宏伟.社区草根体育组织的涵义、生成与功能定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36(6):12-16.

[4]邵桂华,满江虹.基于自组织理论的我国竞技体育发展体制分析:问题与解决途径[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5,30(2):132-135.

[5]陈伟东.社区自治:自组织网络与制度设置[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120.

[6]陈雪龄.公民社会理论对我国社会治理的作用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3(22):286.

[7]汪流.偶然中的必然:“回超”现象的发生学解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44(5):33-37.

[8]王凯珍.社会转型与中国城市社区体育发展[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4:44.

[9]韩冬,叶楠.转型期中国体育社团发展的SWOT分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24(2):3.

[10]周天勇.中国政治体制改革[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88.

[11]王磊.公民社会理论视角下的社会组织发展研究[J].党政干部学刊,2013(3):61.

[12]王晓,孙立海.我国社区体育非盈利组织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3,47(6):9.

[13]孙立海.机会与约束:我国社区体育非盈利组织发展的条件分析[J].博硕论坛,2013,29 (3):11.

[14]汪流.草根体育组织与政府关系向度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4,31(1):8.

[15]刘学侠.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路径[J].中国行政管理,2009,286(4):69-71.

[16]郭修金.政府购买体育社会组织公共体育服务的实践、问题与措施——以上海市、广东省为例[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4,38(3):7-12.

责任编辑:乔艳春

Dilemma and Cultivation Path of Chinese Grassroots Sports Organizations in the Period of Social Transition

YANG Zhiting,SUN Jianhua,ZHANG Tiemin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24,Jilin,China)

It is the development of our reform of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al systems and the comfortable environment under the transitional social structure that lead to the various kinds of grassroots sports organizations. Based on the documentary investigation methods,this essay analyzes the forming background of Chinese grassroots organizations and the legality,scarcity of resources and the difficulties of organizing management that we are faced with during the process of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The authors put forward that Chinese grassroots sports organizations should follow the cultivation path of tightening up the legal system,exploring the legal identifying,breaking through the lack of money dilemma and seeking the service of government purchases in order to concentrate on institutional improvement and management and enhance the viability of grassroots organizations. All these aim at promoting the sou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grass-roots sports organizations.

grassroots sports organizations;social transition;dilemma,cultivation path

2016-03-11;

2016-03-26

2016年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345ss16082)。

杨志亭(1970—),男,讲师,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育人文社会学。

G80-053

A

1004-0560(2016)02-0066-05

◀体育人文社会学

猜你喜欢
草根政府体育
王燕清:从草根创业到世界领先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校园“三剑客”
草根艺术家
省级政府金融权力榜
草根
我们的“体育梦”
完形填空三则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