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训练时运动损伤的防范思路研究①

2016-11-28 03:52陈果
当代体育科技 2016年14期
关键词:排球心理素质身体素质

陈果

(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长沙 410005)

排球训练时运动损伤的防范思路研究①

陈果

(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长沙 410005)

在近几年的学生体育课堂上,发生运动损伤的情况越来越常见,在排球运动中,发生运动损伤的原因有很多,主要的几个原因是师生都缺乏预防损伤的意识、排球技术不规范、缺乏相应的体能训练、学生被安排的运动时间不合理、体育教学中对心理素质的训练不够、学生本身的心理素质不高等问题。针对这种情况,为了有效提高排球学院在课程上的训练效果,使排球队员能够掌握好排球的技能和方法,享受排球的乐趣,保持比赛的激情又能避免不必要的运动损伤。可以从几方面着手,把意外发生的几率降到最低,比如规范排球的技术动作,加强课前的热身和专项训练等等。该文就此内容进行详细说明。

运动损伤排球教学专项训练

排球运动具有较强的技术性,虽然不像篮球足球那样有直接的身体对抗,但对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都有很高的要求,如果在排球训练中不注重预防,非常容易在训练过程中造成运动损伤。

1 排球训练运动损伤概述

1.1排球训练运动损伤的定义

排球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多种多样,诸如训练安排不当、技术动作不规范、训练强度太大、心理素质差都可能导致排球员的运动损伤。再加上排球运动大部分时间需要队员保持半蹲的状态,偶尔还要腾空或者起跳,极易造成脚踝、膝盖、腰、肩膀等部位的伤害。

1.2排球训练运动损伤的说明

排球运动不仅对运动员的姿势的要求高,对身高、灵命性、力量、耐力也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对我国排球运动员进行分析后发现,排球运动员损伤的部位大多是在膝盖、腰、脚踝等地方,概率分别为21.5%、17%和15%左右,其次更容易受伤的部位为手、肩膀、手腕等地方,并且很多都是以慢性损伤为主。

2 排球训练中运动损伤产生的原因

在排球运动场上,运动员会根据各种可能的情况进行随机应变,并且和队友保持高度配合,在这种极复杂的处理和应变上,排球运动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头脑反应,排球技术都有着很高的要求。在整个运动中,学生身体上很多部位都在承受大量的负荷,长此以往,运动损伤在所难免。但对损伤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中,笔者发现几个在人为因素上的缺乏加剧了排球运动损伤的发生。

2.1师生缺少预防运动损伤的意识

很多教师在排球教学中都非常注重排球技术和战术的教学,并把大量的时间用于此,但在安全培养上,却重视不够。排球运动本身非常复杂,学生在场上会把绝大多数精力放在临场应变并完成大量的移动和跳跃动作上,如果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很容易在不自知中造成脚踝或者膝盖的损伤,严重的还会骨折。再加上高校排球教学对象往往是大一的学生,经过长期得伏案疾书,造成了体育基础和身体素质的薄弱,且对运动损伤也没有相关概念。结果教师的安全教育差加上学生的保护意识差,自然就造成了排球教学中学生大规模出现运动损伤的情况。

2.2排球技术不规范

排球技术本身有着严格的规范要求,每个技术需要独特且复杂的动作组合,但整体上排球运动的技术动作是顺应身体机理的,只要掌握了规范的动作,往往不会发生损伤。

2.3学生缺乏必备的专项身体素质

排球运动除了需要一般的身体素质训练以外,还需要专门的排球专项训练和身体素质训练,比如大量的起跳和跑跳的训练,这对学生的关键部位的力量有很大的帮助。在日常生活加强这些部位的专项训练,可让身体在高强度的排球比赛中游刃有余,但因为教员缺乏对排球运动的认识,在课堂上很少进行该专项训练,导致学生专项身体素质差,在高阶的训练和比赛中表现不佳,容易发生运动损伤。

2.4运动量安排不够适度

在排球运动中,如果运动量太大,会让人体内各个器官组织承受太大的压力,从而会使关节和肌肉疲劳和损伤,追其生理原因,是因为肌肉会在高强度的运动中产生乳酸并聚集在肌肉中,使肌肉的力量降低,速度变慢,影响肌肉的伸展,然后造成肌群不协调,关节运动不畅,动作的灵活性和速度丧失严重,训练者极易在这种情况下摔倒,最终造成运动损伤。

2.5心理教学被忽视,学生心理素质比较差

在我国的基础教育中,对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视往往不够,排球教学也不例外。大多数老师自身就缺乏心理素质的教育,所以在自己的教学工作中,没有能力意识到心理素质的训练对学生多么重要,更不知道如何把心理素质运用到排球教学中,仍然以排球的技术战术为主,再加上多数学生缺乏各种比赛的经验,难免容易在训练或者比赛中感到紧张和焦虑,从而影响身体的正常发挥,进而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

3 排球运动教学中预防运动损伤的策略

针对学生在排球教学中极易出现运动损伤的原因,笔者认为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3.1加强安全教育

很多领域的问题都在于人们没有意识到,在排球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该让每一个学生了解运动损伤的知识,使每一个学生都加强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避免因为无知而在排球中受伤,从而将运动损伤的意外发生降到最低。

3.2合理得安排准备活动

在每一次的准备活动上都能做到根据接下来的排球教学有所侧重,使准备活动成为对应排球训练的专项热身,使其与有所侧重的排球教学相匹配,不仅要安排简单,通用,基础的准备活动,还要根据所安排的教学内容进行适度的专项准备活动,这样可以有所过渡、循序渐进得提高中枢神经的兴奋度,有效地预防运动损伤。

3.3规范排球的基本技术

经历了多年的改进和发展,排球技术基本上已经符合了人的身体机能,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排球技术规范,就能够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要让学生准确得掌握排球运动的方法,就必须对基本的排球技术进行严格规范并循序渐进得强化学生的训练,才能大大减少学生损伤的可能。

3.4补充训练方法

大学生运动员除了在比赛中积累经验,在训练中加强排球技能以外,还可以增加抽象学习的时间比例,诸如通过多媒体技术诸如录像、录音或参摩更高水平专业队伍的训练比赛,来从中不断增长理论知识,动作记忆,和生理兴奋,再结合实际的排球训练,给身体机能一个循环的时间。

4 结语

在排球训练运动损伤中,既存在主观的原因,也存在客观的原因。排球本身的客观运动特性人们不能改变,但是可以通过增加自身的预防意识,合理地进行训练安排,锻炼学生自身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并制定出合理有效的预防措施,来真正地减少排球训练中队员出现运动损伤的情况。

[1]刘玉鑫.排球训练时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其成因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4(9):29,31.

[2]江海涛.试论怎样预防高校排球训练中的运动损伤[J].体育时空,2014(10):123.

[3]陈瑞云,高宝龙.简析高校排球训练中运动损伤的部位及应对措施[J].体育时空,2014(2):126.

[4]李申.排球训练时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其成因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55(4):17,19.

[5]卫业钧.高校排球训练中运动损伤分析及对策研究[J].电子制作,2014(16):284.

[6]安圆圆.浅谈在排球教学中怎样避免运动损伤[J].少儿科学周刊:教学版,2014(4):137,144.

G842

A

2095-2813(2016)05(b)-0008-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14.008

①陈果(1982,11—),男,汉,湖南长沙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排球训练方面。

猜你喜欢
排球心理素质身体素质
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教案
本期话题:如何有效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针对性身体素质训练在标准舞技术中的应用
气排球与硬式排球技术教学实验对比研究
浅谈心理素质课程的重要意义
锻炼
幼儿心理素质与良好行为习惯、问题行为的关系
足球专项身体素质练习与足球技能学习成效的相关性研究
地方高校学生干部心理素质提升探析
体育锻炼也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