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职业网球项目体能训练特征探究

2016-11-28 05:40散曼丽武汉体育学院研究生部湖北武汉430079
当代体育科技 2016年13期
关键词:体能特征

散曼丽(武汉体育学院研究生部 湖北武汉 430079)



女子职业网球项目体能训练特征探究

散曼丽
(武汉体育学院研究生部湖北武汉430079)

摘 要:通过查阅与体能、竞技网球相关的文献资料,对女子职业网球项目体能训练定义、网球运动的项目体能特征、网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特征及体能训练原则展开论述,旨在说明体能训练是女子职业网球训练的基础,是提高技战术水平的关键因素。教练员应结合网球运动的项目特点来安排体能训练,在加强专项体能训练的同时要重点抓力量、速度等素质以促进运动员整体竞技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女子 职业网球 体能 特征

1 女子职业网球概述

WTA是世界女子职业网球的管理组织,也是世界著名的女子体育组织。目前有来自92个国家的2 500多名注册球员参加巡回赛在全球33个国家中组织的54站比赛以及4站大满贯赛事,赛事总奖金额超过1.18亿美元。随着WTA赛事逐步发展,世界女子职业网球运动也呈现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态势。在三盘两胜或五盘三胜制的比赛中,每场比赛耗时长、耗能强。通常一场女子比赛时间均在1 h以上女子网球的较量如今已发展为力量、速度、耐力等素质的综合体能较量。

网球运动属技能主导类隔网对抗项目,并具有间歇性的高强度、高密度的运动特点。其项目特征要求运动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因此运动员的体能水平在其竞技能力的构成要素中占据重要地位。在网球比赛中,双方运动员都是靠角度来调动对手,运动员必须快速反应、移动到位并保持较好的稳定性才能保证击球质量。若体力不支,在击球时跑动不到位,回球质量差,比赛过程中易处于劣势地位。可见,体能是保证网球运动员技战术正常发挥的基础,体能好有助于技能的充分发挥。

1.1女子职业网球对体能的新要求

目前,女子网球的训练和比赛基本与男子网球达到同步发展水平,并向体能、力量主导型过渡,为适应国际女子网球发展趋势,现在女子网球运动员身材高大、力量大、灵活性增强、速度快,人体力学的合理运用也使得击球力量变得更大。现代女子职业网球表现形式可概括为4点:(1)力量已成为一项战术武器,已贯穿在当今女子网球比赛中。(2)快速判断,可以反映出一名选手的技术和对网球的认识水平,是队员合理运用战术和抢占先机的必要条件。(3)选择最佳的击球,一般来讲,发球和正手击球是运动员的两大法宝。(4)打法更全面。运动员常常要在在1年中在不同的场地和环境下进行比赛,迫使其具备充足的体能作保障,可见女子职业网球项目中体能的重要性。

1.2女子职业网球项目赛程安排特征

女子职业网球比赛具有场次多、时间跨度长、举办地点广等特征。在WTA赛事中场次多是指1年共有2501场比赛,跨度长指持续1年的时间跨度,举办地点广指要在33个国家内巡回,可见对女子运动员的体能要求多么的高。

女子职业网球运动员想要获得高的排名好的成绩就必须科学安排自己的赛程及比赛过程中的体能,每隔1d或2d就会有一场比赛,越是到比赛后期越是对体能、技战术、心理智能的严酷考验。所以在高水平选手的比赛中对体能的要求和短时性恢复也越来越高,更充分的诠释了体能在比赛中的基本主导地位。

1.3女子职业网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供能特征

网球运动运动强度较大,是由一系列连贯的爆发性动作组成的,在约1 h左右需要不断的跑动、挥拍击球,做动作需要在短时间内、高强度下不断的运动,网球运动供能属混合型供能,单一的功能方式远远不能满足运动的需要,对女子网球运动员体能是个考验。根据ITF官方数据统计,一场赛事大约70%的时间需ATP-CP供能,20%的时间需糖酵解供能,10%的时间需有氧系统供能。因此比赛过程中主要以ATP-CP供能为主,糖酵解功能为辅,有氧系统功能为补充的综合功能方式。

在做不同动作时,女子职业网球运动员体能供能有差异,如做突然性的跑转和击球时,多为磷酸原系统供能;在超过10s的多回合抽击球过程中,是糖酵解系统供能;在回合间短暂休息时,以有氧功能为主,网球在赛中相持阶段以糖酵解供能主导,运动间歇主要由有氧系统供能为主,在此阶段机体排除乳酸,开始恢复体力。所以,优秀的女子网球运动员三大供能系统需协作运转,在日常训练中,需重视训练每一种供能方式,在比赛中才会运用自如。

2 女子职业网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基本要求

2.1体能训练设计与赛事需要一致性特征

女子职业网球赛事横跨五大洲贯穿30多个国家及地区,运动员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安排全年赛程,而体能训练也要结合赛事需要来设计,遵循竞技需要原则。虽然每个运动员会根据自身条件安排年度赛事,但想要获得理想成绩就必须遵循周期安排原则,使训练与比赛更好的衔接,这样才能保证在重要比赛中呈现良好的竞技、体能状态。

由于高频率、高强度的赛事安排,体能训练也是以赛代训,赛训结合的模式进行,通过参加比赛来刺激机体从而适应竞技状态。如果运动员要在顶级赛事中获得绝佳竞技状态,则需在赛前一周内调整符合比赛时间、地点、气候、强度、频率等因素的状态。运动员大赛前最佳竞技状态的获得可通过内外因素控制,如主要安排适时恢复性训练,观看回放视频分析对手技战术特点,制定相应的技战术等,科学合理的安排比赛中的技战术及体能。

2.2专项体能训练与女子运动员生理特征相结合

女子生理特征具有一定特殊性,如具有生理周期为28 d的“月经”变化,月经会对运动员的情绪、体能、技战术发挥产生影响,如遇到重大比赛,为了不影响比赛,可以通过药物或其他手段推迟月经期,协调好比赛和女性生理周期,使运动员发挥正常水平。

另外,网球运动主要靠人体核心力量及下肢力量发力,在做起动、急转、变向、制动等动作时,要求力量、速度、协调、反应等全面身体素质综合作用,从运动生理角度上讲,相同身材条件下,男子较女子力量强20%,女子的肌肉比重及质量也低于男子。如决定下肢蹬转的爆发力的股四头肌和小腿三头肌,比重、质量都较男子差,从而决定了抽击球的最大力量。所以要有针对性的对女子运动员进行体能训练,要把训练和女子生理特征结合起来。

2.3体能训练与恢复训练相结合的特征

训练应当有一定的强度,才会对身体造成刺激,从而产生训练效果。训练后产生运动疲劳也是正常现象,需要恢复训练来调整机体反应。只训练不恢复,不会有好的训练效果。科学的训练是把训练和恢复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的,训练后要适当的放松,采用物理、生物学或营养学等手段让身体补充能量,才会有精力进行接下来的训练。一般来讲,恢复训练的最大强度为日常训练的70%~75%,训练时间越长,恢复时间越长,恢复时间与训练时间成正比。

在恢复训练中,主要以小强度训练为主,并结合女子生理特点及网球比赛特点进行安排。如女性运动员在生理期,要注意降低强度和避免锻炼腰腹力量。在比赛时,要利用好每分球、每局之间的20s间歇,换边时1.5 min间歇时间。女子网球运动员要形成利用比赛的间歇进行恢复的习惯。

3 结语

由上文可知,在女子职业网球项目体能训练体系中,要合理安排一般体能与专项体能训练,要把体能与技战术、心理等有机结合,要科学安排这些训练内容的比重,制定体能训练在整个训练中所占的比重,但要注意的是一般体能和专项体能训练的比例确定要因时、因赛而定,要把思想素质训练贯穿在训练的始终,以便使网球女子队员在比赛中保证充沛的体能,从而取得优异的成绩。

参考文献

[1]王卫星.高水平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新方法[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3.

[2]赵志英,郑晓鸿.对“体能”的探析[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2014(1):44-46.

[3]甄新喜,李竹青.竞技网球运动项目体能训练特征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0(1):65-72.

中图分类号:G8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6)05(a)-0020-02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6.13.020

猜你喜欢
体能特征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与数字特征
抓特征解方程组
不忠诚的四个特征
珍珠球队体能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通过体育活动有效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研究
西藏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对警察体能教学训练课的评价
浅谈举重运动员的体能训练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四大特征
春天来啦(2则)
抓特征 猜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