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院校校园体育文化构建研究

2016-11-28 05:40彭利民徐蒙张波许春红云南中医学院云南昆明650500
当代体育科技 2016年13期
关键词:校园体育文化中医药院校构建

彭利民 徐蒙 张波 许春红(云南中医学院 云南昆明 650500)



中医药院校校园体育文化构建研究

彭利民徐蒙张波许春红
(云南中医学院云南昆明650500)

摘 要: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育课程的延伸和补充,其具有深刻的内涵和特征。与其他院校相比,中医院校的学生具备中医养生的理念知识,并结合传统保健体育的学习,巩固了养生理念的形成,融合丰富的现代选项课教学,形成了以传统保健体育为主,选项体育课为补充的教学模式。通过提升教学质量,加强体育社团建设,提高师资队伍的文化修养,扩大体育文化宣传等手段,构建出中医药院校独具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对学生的身心健康、终身锻炼、健全人格起到了促进作用,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关键词:校园体育文化 中医药院校 构建

1 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要意义

1.1营造良好的健身氛围

信息时代宣传体育文化可以借助校园网、部门网页、群信息等形式加强宣传力度。深挖校代表队取得优异成绩背后学生的体育精神并通过校园网、广播站、校报等媒体在教职工和学生广泛宣传。引导教师、家长及社会提高对学校体育的认识,重视和关心学生体质健康,支持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鼓励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形成人人关心,支持学校体育工作的良好氛围。

1.2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意识

沉淀浓厚的校园体育文化可以诱导在校学生主动参与各层次各类别的体育活动和比赛中来,喜欢这项活动并享受其中,体会体育运动带来的运动快感和独有的精神魔力。享受体育并长期坚持使学生喜欢上体育各种组织类型的活动,并能掌握1~2项终身受益的运动项目,形成终身锻炼的体育意识。体育活动也可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提升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欣赏精彩的体育表演和体育赛事能够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和向往,领悟其价值和乐趣,为学生终身锻炼意识打下基础。

1.3塑造健全的人格

学生在参与校园体育活动中,体育活动起源于游戏,体育比赛必须遵守游戏规则,规则意识和团队意识教育培养了学生任劳任怨、团结互助、勇于拼搏、热心奉献的精神,同时在竞赛比赛中要诚信守信,公平公正、遵守法则的优秀道德情操,校园体育文化就是体育活动和比赛中展示出绝佳的精神面貌和崇高的道德情操,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1.4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体育兴则国兴,体育强则国强,体育运动展现出国人的“精、气、神”。体育运动与精神文明建设也是息息相关的,体育运动提倡“友谊第一,比赛第二”,以及“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这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人的素质,提振社会风气,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物[2]。

1.5创建和谐校园

校园阳光体育系列活动的开展,使广大师生切身体会到“一个人拥有健康的身体才能拥有一切,自己热忠于锻炼就是热爱生命的体现”,进一步培养了师生终身锻炼的意识和树立了全民参与体育运动,天天锻炼一小时的信念。有力地促进学校体育工作开展的实效性,提升了学生身体和心理健康发展的有效性,为构建和谐校园打下了扎实的基础。蓬勃开展“阳光体育活动”,与强化学校体育课程建设、提高德育教育工作实效性,促进和谐校园等紧密结合,让全体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太阳底下,培养学生公平竞争,热爱和平,养成学生积极主动的体育锻炼习惯,确保在校学生每天一小时的活动时间和丰富的文化艺术活动。

2 中医院校校园体育文化的特征

2.1传统保健养生理念的形成

中医理论基础的阴阳是宇宙万物变化的总规律,阴阳学说是古人用于认识宇宙万物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阴阳平衡是传统保健的指导思想和采用保健手段、方法的理念基础,调和阴阳是传统保健体育保健法的重要法则。传统保健体育把人的生命活动所表现出来的复杂事物和现象,按五行的特征用分析、归类、推演络绎的方法进行分类。根据观察分析,中医和传统保健体育不仅把对人体健康有影响的自然界季节、气候、方位、味道、颜色以及生物的生死变化等现象归属于五行,而且把人体脏腑、五官、形体、情态、声音行也分别属于五行[3]。中医院校的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逐渐掌握了中医养生的理念知识,结合传统保健体育的学习,更加巩固了养生理念的形成。

2.2现代体育与传统保健体育相融合

现代体育更多的体现出竞争和激励,无伦是中国女排获得“五连冠”的伟大创举,还是李那澳网、法网大满贯的突出表现,都激励广大青年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实现中华民族的“强国梦”,学校篮球、排球、足球比赛时场上队员的拼搏精神会打动周围观战的学生自觉地参与体育活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勇于克服困难、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精神品质。而传统保健体育更多体现在养生和人文价值,通过适度的传统保健体育课的锻炼有助于调节学生的心理,减轻学习压力,释放不良情绪,舒缓紧张的神经,使人心情愉快,满足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也铸就学生的文化品格,展现强健的体魄,良好的心态和文明的言行[4]。

3 中医院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策略

3.1提升教学质量,优化选项课门类

体育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和组织形式,同时课程设置体育出时代性和娱乐性,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生理特点,并保证一定的运动强度,提高学生心肺功能的锻炼。指导学生科学锻炼,增强体育教学的吸引力、特色性和实效性。优化选项课门类,在开展各类选项课的同时,优化出几门有中医文化特色的体育选项课,如易筋经、八段锦、五禽戏等,学习结束前可组织班级比赛,并成为历年的传统项目。长此以往的实践传承与文化沉淀,凝练出中医药校独特的传统保健体育文化特色。

3.2丰富课外体育活动,扩大体育社团

在学生课外活动中,以学院武术代表队为引领,发挥学生体育社团作用和学生体育俱乐部,将体育课与课外体育活动有机结合,开展各种形式的课外体育活动。如班级晨练太极拳、导引保健功,傍晚练习长拳、双节棍等。学校体育代表队在校园体育文化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中医院校的武术代表队、象棋围棋代表队,这些传统特色的运动队可以起到凝聚人心,提高学校对外的知名度,提倡文明举止和道德风尚的重要作用。

3.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文学修养

要采取多种措施手段、通过培养和培训体育教师和体育工作人员,想方设法提高他们的学位学历层次、专业素质、文化素养,并加强师德师风教育,提高体育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发挥体育的育人作用。文化水平和道德品质高的体育教师其行为举止、谈吐优雅,在体育教学中能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心理暗示,使学生精神振奋,情绪高涨,做到愉快地学习。提高教师文化素养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重视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多种途径,提升教师文化素养[5]。

3.4体育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

中医院校体育建筑设施、体育雕塑等可结合中医的养生理念来建设,如道家的太极图、汉代的五禽戏、马王堆的导引术等图像或雕塑。这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它反映了一所学校文化教育的内涵和底蕴,也反映出中医院校传统保健体育的健身理念,是体育精神文化的载体,体现出人的情操、意志、价值观念等文化需求,对人起着潜移默化的陶冶作用。通过中医院校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的开展,让学生真正认识到身心健康发展是人生的第一财富,是现代人的精神生活条件,深刻理解学校体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作用。

3.5加强校园体育文化的宣传

要充分利用学校的橱窗、广播、校园网、校报等媒体,加大对将要举行的国际国内赛事的宣传和报导,同时普及体育科学知识,宣传介绍体育锻炼的好处、方法和原则。在重大赛事期间结合学校校园体育项目设置比赛内容,如足球世界杯期间可举办学生的“十一人制”或“五人制”比赛,通过各种方式抛起一阵阵校园体育锻炼的浪潮。

参考文献

[1]候晓艳.安塞腰鼓与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刍议[J].太原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0(5):28-36.

[2]评论.体育运动与精神文明建设[EB/OL].江苏文明网,2013.

[3]《中医药院校体育与健康教程》编委会.中医药院校体育与健康教程[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3.

[4]程一辉,庄志勇,苏振南.校园体育文化的功能、价值取向与建设性对策[J].体育与科学,2007(3):91-93.

[5]刘少英.论体育人的文化修养[J].体育文化导刊,2003(4):60-63.

[6]韩明.试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教育功能[J].四川体育科学,2002(2):73-75.

[7]丁艺,杨玉伟.试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特征与功能[J].沈阳大学学报,2004(8):30-36.

[8]林学斌.论体育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闽西职业大学学报,2002(9):30-37.

[9]单培勇.马克思主义人学中的人的素质思想探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10-19.

[10]敖敦其乐木格.浅论英语教师文化素养的培养[J].内蒙古民族大学报,2009(5):15-22.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6)05(a)-0091-02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6.13.091

猜你喜欢
校园体育文化中医药院校构建
团体操对校园体育文化的影响——以武术为例
论校园体育文化的形成基础与传承条件
探析校园体育文化发展途径
以供给侧改革为引领,提升中医药院校人才培养质量
中医药院校师生关系影响因素的年级差异研究
西南边疆高等中医药院校硕士研究生就业状况分析及对策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中医药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实践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