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体育本质而开展的体育教学

2016-11-28 05:40秦清俊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山西晋城048026
当代体育科技 2016年13期
关键词:实施对策体育教学

秦清俊(晋城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晋城 048026)



基于体育本质而开展的体育教学

秦清俊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山西晋城048026)

摘 要:该文以“基于体育本质而展开的体育教学”为主要研究对象,首先从体育概念和体育本质的角度进行了阐释,然后从基于体质判别而展开的教学、基于教学本分而展开的教学、基于艺术特征而展开的体育教学3个角度展开对研究主题的具体论述。该研究的目的在于能够促使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进一步认识体育教学的本质,从而使一切教育措施和方法的实施更加具有针对性,能够更好地达成教学目的,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关键词:体育本质 体育教学 教学设置 实施对策

所谓的体育本质是对体育这样一种形式的根本目的、呈现方式以及其内容特点的研究。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不断地更新体育理念与体育形式,正在改变着人们的传统运动习惯,促使人们对其的理解和认知呈现出一定的偏差与误读。鉴于这样一种情况,如何基于体育本质来展开体育教学,成为当前广大教育工作者不得不去思索和探究的重要问题。

1 体育的概念探究

首先,体育的概念当中有一个基本前提,即人的肢体运动。之所以阐明这样一个前提,是为了将其与经常被混淆的两种行为进行区分。事实上,大千世界里,肢体运动存在于一切动物和种族的行为习惯当中,但是只有人类的肢体运动才能被称之为体育,其他物种当中并不存在这一则概念,换言之人类的50m长跑可以称之为短距离田径运动,但是非洲猎豹的50 m却没有任何体育的含义在其中。另外,在民间很多百姓盲目地将各种依托动物而进行的竞技类活动(斗蛐蛐等)也称之为体育,严格意义上来说这都是不符合体育概念的。因为这类活动的肢体运动者并非在于人,而在于动物,所以,其也不隶属于体育这一范畴。

其次,只有基于主观意愿而展开的肢体活动才能被称之为体育。换言之,当个体在无意识的情况下,依托外力而展开的肢体动作都不属于体育范畴。那么,个体在主观意愿下所展开动作的基本形式细分而来主要包括这样几种:劳动、娱乐、康复、备战自卫等。从中可以非常清晰地发现,唯有体育这样一种肢体运动,是不包含任何产出(劳动的结果会生成一定的产出,比如做饭会产生新的食物,做家务会改变原有的布局与卫生程度)性质的,纯粹为了强身健体而展开具体的动作。鉴于此,可以非常充分地认知到,体育概念之中包含的第二重维度,即基于主观意愿而展开的不包含产出性质的肢体运动。

综合上文中所提到的这两重内容,笔者认为体育概念可以进行如下概括——是人类主观产生的,以强身健体为目的非产出性肢体运动行为。人、主观、肢体运动、非产出性是其概念当中的4个基本要素,它们互为存在、缺一不可。

2 体育的本质探究

根据前文中所论述的体育概念当中的4个基本要素,体育的本质也可以从中进行抽取和提炼。所谓的体育,以肢体运动为主要呈现形式,但其目的在于强身健体,而非有所产出。而基于这一目的而生成的体育行为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从轻微到加重,循序渐进、层层升华,体现出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其不仅是满足人类对于机体机能以及健康状况不断地发起挑战而有所迎合与满足的过程,同时也是其不断地发挥潜力、进步不止、永远向前的真实心理呈现。而基于此,也可以将体育的本质概括为对体能加强训练与培养的、永不停滞的发展过程。

3 基于体育本质而开展的体育教学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所谓体质是基于事物发展客观规律的一种表述与挖掘,因此,基于本质所展开的体育教学本身就是符合事物轨迹与历史进程的重要行为与选择。笔者认为,在当今社会发展以及教育形势的作用下,体育教学可以从判别体质、秉承教育宗旨以及艺术性思维这三种角度来展开。这三种角度都存在着与体育本质的一致性或关联性,是能够促进我国体育教育事业发展、辅助其进步与升华的重要方式。

3.1基于体质判别而展开的教学

既然将体育的本质定义为强化体质,那么从这一视角来看体育教学本身,即意味着体育活动中的一切行为最终要引领至强身健体的轨道,为其展开服务。据有关数据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大部分学生在校期间其更多的精力以及行为活动本身服务的并非机体成长,而是服务于个人前程,服务于对知识的理解以及作业的完成。尤其是在小学、中学以及高中阶段,课上课下、听课作业已经成为一种周而复始的发展轨迹,形成一种模式化思维的套路,无数学生在这样一种教育模式和行为的影响下,端坐于课堂、埋头于书桌,将学业置身于一切活动之上,甚至置身于个人身体成长发育的重要性之上。当前,我国广大中小学生体质状况呈现出逐年下降趋势,其耐力、体力以及意志力缺乏系统而理论的培养,而却并非先天所致。但试想一下,以学业为重要目的、忽视对于身体的锻炼、缺乏培养与提升身体综合素质的思想与意识,那么久而久之,从机体发展平衡的角度来讲,其很有可能走向内在思想与外在体能不平衡的地步,甚至于成为制约个人学业探索路上的绊脚石。那么在这样一种错误思想理念的制约下,教育工作者就需要充分认知学生的体质状况,基于其个体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展开体育教学。一来要对学生的整体体质状况产生较为清晰的认知,尤其是针对长时间处在升学压力以及紧张学习氛围的学生,更要积极主动引导其展开体育锻炼、提升身体素质,使其能够有足够的体力支撑与完善学业;二来要针对不同学生的个体特点,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例如:通过每年开学时期的体育测试内容,考察出不同学生的体质特点以及兴趣爱好,展开分层和内容区分式的教学,帮助每一位学生有更多热情投入到体育活动当中,使其充分认识到体育重要性所在。

3.2基于教学本分而展开的教学

从另一个维度来说,体育教学本质上还是一种教学行为,因此作为一种社会化、符合人类发展进程和行为趋势的活动,体育本质上还是作为一门学科存在的,那么其就必然符合学科人文属性和社会属性所具备和提出的双重要求。首先,置身于学校内部的体育教学,必然要符合和满足学校教育整体上的特点与要求,即体育教学不可能脱离学校或者社会这样一种外在的大环境、大趋势。从学校的视角来说,一切教育活动的本质目的在于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其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所有课程体系的设置和教学方案的设计都在于完善学校内部的教育体系,让学生在一代一代提升知识、提升素养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综合技能的提升。那么,基于此而展开的体育教学,本质上的操作就在于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更多关于强化体质的技能。

其次,从教学本身所能达成的、动态的、进步视角的角度来说,学生在接受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所获得的不但是技能和本领上的从无到有,也包括对体育认知的不断丰富与清晰。换言之,经过体育教学学生对于“体育”的认知,所呈现出最起码的进步就应该是不再把体育当成可有可无的辅助类课程,而是充分认知到体育教学不但是体育技能的传承,亦是为了保障学生机体发展平衡,强化体能,保障其学习以及生活所需的必备身体素质。那么从这个角度来说,体育教学过程当中所需要注意的就是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平衡性。学生需要知道体育不但是对技能培养的实践与操作,也包括对各种身心健康、身体保健以及技巧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3.3基于艺术特征而展开的体育教学

体育与文化艺术并非完全相排斥的领域,相反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甚至是互相牵引、互为依托的成分。今日所看到的体育竞技当中如体操、跳水等都是融合了一定的审美与竞技成分的运动形式,其有别于速度类的竞技、胜负类的竞技,人们在观赏体育运动时,犹如欣赏一幅极美的雕塑、一幅充满律动感的画卷。事实上,翻开历史的艺术画卷不难发现,人类艺术史上对于运动的描述占据着非常高的比重。古希腊时期的诸多雕塑、文艺复兴时期的众多作品,都是以运动者的形象呈现在世人面前,也就是因为运动中的律动与美感呈现出浓厚的艺术氛围,呈现出一种动与静相互融合、相互衬托的艺术气息。而人体在展开运动的过程中肌肉的线条、动作的幅度都是艺术家在追求美、刻画美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灵感与素材。那么,具体该如何基于体育运动的艺术特征来展开教学,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来进行着手:第一,从心态上来说,要注重培养和引领学生在展开体育学习时的积极心态,以一种更加阳光、健康的心境来展开体育运动,不能将其变为自身的一种负担;第二,加强理论学习以及体育竞技欣赏,培养学生动竞技中挖掘美感、提升艺术思维的本领,让学生充分明白,体育当中也存在着文化艺术因子,是能够培养个体生成艺术思维、产生积极的文化认知和学习作用的重要措施。

4 结语

总结全文不难发现,人类教育事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这种发展既是基于社会发展客观现状不断地对固有教学模式进行创造和突破的过程,也是不断地追求新技术、新思维与教学传统进行融合的过程。但是随着社会科技的日趋发展,我国现有的体育教学逐渐出现脱离本质的这样一种现象,甚至面对学生前程就业以及升学要求,逐渐沦为辅助性的科目内容、甚至于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以至于越来越多的人忽视了体育教学的根本目的以及本质要求。于是,在今天在体育教学出现瓶颈和发展混沌的态势下,体育教学更需要回归传统、回归本质,从其根本目的、根本概念以及本质出发,在创新与传统相互融合的原则下更好地展开教学设计,服务于学校、服务于学生的个体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胡双庆.透过体育本质看体育教学[J].情感读本,2015(35):42.

[2]黄晓青.从课程本质出发实施有效性体育教学[J].福建教育研究:基础教育,2011(2):39-41.

[3]陈天庚,杨国庆.对体育教学手段本质的再认识[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4(5):99.

[4]张丽丽.从体育本质观点谈现代体育教学模式[J].运动,2014 (11):83-84.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6)05(a)-0142-02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6.13.142

猜你喜欢
实施对策体育教学
新课程下高中语文教学新模式构建探析
物理教学中的观察性反思及实施途径
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
职高体育教学中的“教学做合一”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新课程下高中语文教学新模式构建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