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时代下探讨体育媒介融合①

2016-11-28 07:56刘炳强
当代体育科技 2016年25期
关键词:体育新闻媒介受众

刘炳强

(西华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四川南充 637000)

基于“互联网+”时代下探讨体育媒介融合①

刘炳强

(西华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四川南充 637000)

文章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就体育媒体的演变、体育与媒体的相互影响、媒体中的体育价值理念进行探讨。发现新媒体成为时代新宠儿,体育新闻传播过程的双向性增强,体育信息传播全球化,新媒介终结了被动的受众,受众翻身做“主人”,粉丝力量变大,出现“粉丝经济”。互联网+时代下媒介必然会趋于融合,体育新闻也会在媒介发展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体育媒体 互联网+时代 媒介融合

1 体育与媒体

1.1体育媒体的演变

体育新闻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依附媒介的发展而发展的。在原始社会,口语是主要的传播媒介,由于听力的限制,人们只能生活在小空间内,才能保持亲密的联系。最初的体育是由游戏发展来的,那时候的体育本质上也就是部落之间的活动和游戏。文字和印刷产品出现以后,人类由“耳朵的社会”转向了“眼睛的社会”。由于人们的交往不受物理空间的限制,人们可以到更广阔的地方去,人们的关系变得疏远,同时体育活动也就可以延伸到更广阔的地方,有更多的人参加。电子媒介尤其是电视的普及再次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它以及时的传播速度和强烈的现场感、目击感把遥远的时间拉得很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再次缩小。人们可以坐在电视机前看到世界另一端正在进行的体育赛事,可以为喜爱的球队喝彩。人们可以通过现场直播、节目主持人的详细解说以及现场解说员对于比赛亮点和背景知识的评论,来了解体育项目、特定赛事和运动员的情况。互联网的发展,把人们带进了大数据时代,新媒介的出现更以清晰的画面感、真实的现场感为人们呈现精彩的体育盛宴。

1.2体育与媒体的相互影响

早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著名新闻工作者李普曼在《自由与新闻》、《舆论》等论著中提到现代人“与客观信息隔绝”的问题。他认为,现在社会越来越巨大化和复杂化,人们由于时间和经历有限,不可能对整个外部环境和众多的事物都保持经验性接触,大家了解事物就要靠“新闻供给机构”。在这种情况下,大家就处于媒体为人们制造的“拟态环境”中,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信息环境,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后向人们提供的环境[1]。基于此,媒介对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会产生影响,包括对体育产生影响。媒体建立受众和体育之间的纽带,激发了梦想并增加了话题,还帮助大家形成对体育和生活的态度。媒介对体育的积极影响包括:影响体育的受欢迎程度;为地方球队提供免费宣传;反映球员个性,并建立球迷对球队以及球员的忠诚;媒介为大部分的受众呈现精彩绝伦的体育赛事。

1.3媒体中的体育价值理念

媒介技术是中性的,它们本身并不一定导致善与恶。重要的是人怎么使用它,利用它来达到什么样的社会目的。媒体所关注的是与体育相关的行为,这些行为会影响下一代运动员和观众。媒介倾向于展现体育中的行为,包括某种价值观、态度以及折射体育历史并保持现状的信念[2]。所以,媒介在报道体育赛事时,也要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关于种族和性别问题,成功和失败的衡量问题,传统价值观等问题都与报导的倾向有关。历史、传统和过去比赛中的英雄受到媒体的尊重。教练强调苦练和纪律,而媒体也使这些价值观得到强化,坚持不懈、带伤比赛的球员被认为是勇敢的、具有团队精神的球员。

2 新媒体成为时代新宠儿

新媒体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信息本身的传播内容,更带给大家一个新的时代,就像麦克卢汉所说的,“媒介本身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讯息”。从漫长的人类发展来看,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传播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它所开创的可能性以及带来的社会变革。麦克卢汉说:“正是传播媒介在形式上的特性——它在各种各样的物质条件下一再呈现——而不是特定的讯息内容,构成了传播媒介的历史行为功效”[3]。新媒体的出现带动体育达到一个新的制高点,促进了体育的发展。新媒体技术和工具,正在使人类的传播活动发生重大变革。

2.1体育新闻传播过程的双向性增强

传统的大众传播过程是一个信息单向流动的过程,虽然也有读者和听众来信来访的反馈渠道,但这种反馈是迟延的,相比之下,新媒体的传播系统就具有双向渠道。网络的电子邮箱、电子论坛、微博等都具有充分的互动功能。球迷可以给自己喜爱的球星发电子邮件,可以通过查看偶像的微博了解他本人的活动和近期动向,并且可以通过跟帖和网络投票来支持自己的偶像。这些渠道都增强了传播的双向性。

2.2体育信息传播的全球化

传统媒介的传播活动大多局限在特定国家和地区范围之内,只适合短距离的传播,而电子通讯、卫星和互联网络等新媒体技术则为大面积的跨国传播乃至全球传播提供了条件。体育赛事的全球直播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在互联网时代下,体育新闻的传播和大型赛事的转播运行得游刃有余。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体育新闻的发展。以NBA的版权为例,腾讯在未来每个赛季将全渠道直播数百场高清NBA比赛,还将推出全新的NBA赛事直播及精品栏目,腾讯与NBA联手开发NBA通行证、中国官网、球队官网、NBA社区、NBA比赛时刻移动App。对NBA和腾讯而言,这是史无前例的体育与数字媒体全方位合作。这次合作也会将体育赛事的直播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3 受众翻身做“主人”

3.1受众的终结

新媒介终结了被动的受众。传统受众研究范式不再适用今天媒体无所不在的环境,“受众”已经不再是单独的“受”众,这个名词已经过时,台湾学者称“阅听人”事实上更合适。受众是网民、阅听人、用户、消费者,是主动创造内容的生产消费个体,是独立自主的人们[4]。在互联网+时代下,网民“当家做主”,成千上万的网民借由网络平台,发挥网络联结带来的庞大力量。消费者借由网络平台发表意见,联合起来与媒介机构以及跨国企业抗衡,彻底改变过去媒介机构及企业与消费者不平等的权利结构。高高在上的电视台无法再告诉大家该看什么内容,人们决定自己的电视节目表。人们在虚拟空间中串联,网络加上手机,让大家成为时代的主人[4]。

3.2粉丝力量大,打造“粉丝经济”

在成千上万的受众中,会有一部分人成为“粉丝”,他们有共同的价值取向,因为共同“爱”一个人而凝聚在一起,粉丝的力量是巨大的,所以很多有头脑的明星会利用粉丝的力量打造“粉丝经济”。以运动鞋为例,平凡无奇的球鞋经过明星代言,点石成金后价值爆棚,球星代言费用也随着运动鞋产业的迅速成长而水涨船高。20世纪80年代英国曼联主将罗布森代言新百伦球鞋的价码是每年25 000英镑。20年后,贝克汉姆穿着阿迪达斯球鞋上镜头的价格高达每年300万英镑。据《体育画报》统计,2009年在经济不景气冲击下,小贝年收入仍高达4 500万美元,是全球第三高收入球员[4]。

4 结语

新媒体技术和工具正在使人类的传播活动发生重大变革。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发展会将社会带向一个新的高度,互联网+时代下媒介必然会趋向于融合,体育新闻也会在媒介发展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必将迎来新的跨越。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美)罗纳德B.伍兹,著.体育运动中的社会学问题[M].田慧,译.人民体育出版社,2011.

[3](美)丹尼尔·杰·切特罗姆.传播媒介与美国人的思想[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

[4]张嫱.粉丝力量大[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5]严婷婷,吴翔.新媒体语境下“媒介事件”的特性初探[J].传媒观察,2013(4):29-31.

[6]房宏婷.媒介融合时代新闻报道的变化[J].新闻战线,2008(12):51-52.

G80-05

A

2095-2813(2016)09(a)-0003-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25.003

刘炳强(1989—),男,汉,山东滨州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足球。

猜你喜欢
体育新闻媒介受众
新媒体环境下体育新闻传播的优化路径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评出2019年国内十大体育新闻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辨析与判断:跨媒介阅读的关键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体育新闻娱乐化发展研究——以《南方体育》为例
书,最优雅的媒介
网络时代受众心理的分析和引导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