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体育艺术课程的调查与分析
——以广东省5所高职院校为例

2016-11-28 15:33
少年体育训练 2016年6期
关键词:艺术类院校培训

申 蕾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佛山 528041)

高职院校体育艺术课程的调查与分析
——以广东省5所高职院校为例

申 蕾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佛山 528041)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迁,高等教育改革的步伐也日益加快,体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在不断创新与改革。传统的体育运动项目已经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的体育需求,而具有时代气息和舞蹈音乐元素的体育艺术类项目则颇受欢迎。体育艺术类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健美操、体育舞蹈、艺术体操、街舞、瑜伽、啦啦操等体现人体健康美、运动美和造型美,具有一定的观赏性、艺术性的体育运动项目。众所周知,体育艺术类课程在我国高校开展的时间还较为短暂,存在一系列的问题。笔者试图通过对广东省5所高职院校的开设体育艺术类课程的现状进行实地调研,旨在为高职院校体育艺术类课程的构建和创新提供新的思路。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高职院校体育艺术类课程的开展现状。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通过中国知网、万方、龙源、维普等期刊网络和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查阅体育艺术类课程的相关文献资料,其中论文30多篇,专著2本,对

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分析,为本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1.2.2问卷调查法对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广东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5所高职院校的教师发放问卷30份,学生问卷500份。回收教师问卷30份,有效问卷分数100%,回收学生问卷492份,其中有效问卷487分,有效问卷回收率97.4%。

1.2.3专家访谈法对所调查的5所高职院校的体育系部负责人和有关体育艺术方面的专家进行访谈,为本文的研究收集一手资料,保证本研究的顺利进行。

1.2.4数理统计法对回收的问卷运用EXCEL2010进行数据统计,为本研究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撑。

2 结果与分析

2.1大学生对体育艺术类课程的认知程度

体育艺术类课程进入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时间较为短暂,但是由于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和独特的艺术元素,相对于传统体育运动项目而言,其所受到的关注度还是比较高的。从调查可以看出,有76.8%的学生选择体育艺术类课程,其中大部分为女生,选择传统体育课程人数相对较少,仅占23.2%。从这些数据显示表明,当代大学生对体育艺术类课程的认知度还是相当高的,尤其是女生,这与当代大学生追求时尚的个性特征是相吻合的。

在具体的体育艺术类课程项目的选择中,则较为集中,其中70.3%的学生选择健美操,这与健美操这项运动的特征和引入国内的时间有一定的关系。健美操种类繁多,风格迥异,加上比其他体育艺术类项目更早引入国内并进入高校校园,备受学生青睐。其次是体育舞蹈,占69.7%。体育舞蹈是一项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进入我国时间并不长,引入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时间也不长,但是其项目特征明显,具有高度的艺术性的观赏性,并且具有极强的锻炼价值和交往价值,这也让体育舞蹈成为健美操之后最受学生欢迎的体育艺术类课程,并且大有赶超健美操之趋势。艺术体操占42.8%、街舞占40.1%、瑜伽占38.9%,这些体育艺术类项目都颇受学生欢迎。

2.2体育艺术类课程开设的情况

通过访谈和实地调研得知,所调查的5所高职院校体育艺术课程的开设率为100%,是以选修课和必修课2种形式进行的。其中必修课面向大一大二学生;选修课面向全体大学生,尤其是高年级学生。5所高职院校开设必修课占60%,选修课的40%,在学时多集中在30~32学时之间。在教学内容方面,多以基本功和规定套路教学为主。以健美操为例,基本以第三套大众健美操一至六级动作为主,辅之以一些风格操。

2.3体育艺术类课程师资情况

从5所高职院校调查的30名教师来看,83.3%的教师都是体育院系专选班毕业生。这些教师在校读书期间接受过专业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其教学能力和技术水平都相当过硬。另外还有16.7%的教师是由于出于学校教学的需要而从其他项目转过来的。这些教师依靠平时私下努力学习和短期进修的方式来提高专项知识,但是与专项毕业的教师相比,他们的技能还是稍逊一筹。通过访谈得知,5所高职院校的体育艺术课程专任教师多数毕业于广州体育学院和华南师范大学,这2所学校的体育艺术课程开设得较为全面,尤其是广州体育学院,成立了体育艺术系,为各级各类学校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体育艺术专业人才。

关于高职院校体育艺术类教师在职培训进修的调查中发现,63.3%的教师接受过体育艺术培训,36.7%的教师没有接受过体育艺术培训。访谈中也了解到多数的教师愿意接受有关体育艺术类课程的培训,希望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后期负责学校体育有关部门应该加强对教师的体育艺术培训。一方面可以使公共体育课教师及时学习体育艺术类项目的前沿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参加培训也可以使各高校的公共体育课教师互相交流,互相借鉴,促进课程建设的发展。

2.4体育艺术类课程场地设施情况

体育艺术类课程与篮球、足球、武术等传统体育运动项目不同,虽然在室外也能教学,但是其教学效果相对于室内要大打折扣,因此,体育艺术类课程最适宜的教学场地是室内,有镜子、音响等设备。从调查结果显示,多数高职院校体育艺术类课程受到教学场地的限制,拥有室内体育馆的院校寥寥,多数学校的体育艺术类课程,如健美操、体育舞蹈、街舞等都在室外进行上课,这样或多或少都会影响教学效果。另外,调查也显示,61.5%的学生对所在学校的体育场馆设施不满意,认为学校的体育场馆不能够保证体育艺术类课程的正常教学。在实地走访中也看到多数学校的音响设备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大功率的音响设备较少,多数为教师随身携带的小型音响。由于公共体育课程人数众多,加上室外空旷,导致后排同学几乎听不见音乐,影响了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的热情。

3 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体育艺术类课程在高职院校已经普遍开设,从选取的广东省5所高职院校体育艺术类课程开展现状来看,学生对体育艺术类课程的认知度还是相当高的;教学队伍基本上能够满足正常教学,但对教师的培训力度不够;开设方式以选修课和必修课为主,课时集中在30~32学时;教学场地设施欠佳,需要进一步加快建设与完善。

3.2建议

3.2.1加大对高职院校体育艺术类课程的推广力度“体育艺术类课程开设的根本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使学生拥有健康体魄。学生在学习艺术类项目的运动技能时,掌握了多种体育艺术类运动项目的基础知识。健康体育保健知识和运动技能,进而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兴趣爱好,为终身体育锻炼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在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中要大力推广体育艺术类课程,开设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在现有基础之上增加一定的课时,保证学生能够充分了解认知体育艺术类项目并积极学习体育艺术类课程。

3.2.2加强对体育艺术类专业教师的培训高职院校体育艺术类课程是融体育教育和艺术教育于一体的课程,该课程内容丰富多彩,教学难度大,需要任课教师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和教学经验。因此,高职院校要不断引进体育艺术类专业教师和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训学习力度,采用多渠道培训方式,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训,不断提升现有教师的专业技能,从而更好地为体育艺术类课程的教学服务。

3.2.3加强体育艺术类课程教学的研究工作“高职院校体育艺术类课程体系的构建设计是一项由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复杂工作”。体育艺术类课程体系的构建需要多方面的努力,要求教师不断钻研,在充分吸收教内容基础之上,创编具有一定的健身价值和艺术观赏性的内容,并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更好地为高职院校体育艺术类课程的教学献计献策。

[ 1 ]陈敏.艺术类体育课程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D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8.

[ 2 ]李萍,张国清.高职院校体育艺术类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J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1(4):98-100.

[ 3 ]何爱红.高等职业院校体育课程的目标导向及方案设计[ D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

G899

A

1674-151X(2016)06-119-02

2016-04-24

申蕾(1986~),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体操、体育舞蹈教学与训练。

猜你喜欢
艺术类院校培训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系列报道(七)
2020年艺术类招生采用我省统考(联考)成绩的院校名单(部分)
培训通知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山西省年普通高校艺术类专业考试安排
2019年艺术类招生采用我省统考(联考)成绩的院校名单
会议·培训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