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校园网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

2016-11-28 15:33孙海潮
少年体育训练 2016年6期
关键词:灵敏性后备教练员

我国校园网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

孙海潮

(北京体育大学教育学院,北京 100084)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我国校园网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

1.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通过对我国校园网球发展的现状进行研究,找出我国校园网球运动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寻突破我国校园网球运动发展的瓶颈,以期为我国网球运动的更好发展提供借鉴性意见和建议。

3 研究内容

网球运动成绩的取得是多方面综合因素决定的,主要包括教练员、运动员以及环境3方面的综合因素,这3方面是相互影响和作用的,一方面的发展变化影响另一方面。教练员的业务水平以及训练方法和手段对运动员的训练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运动员是体育运动的直接参加者,在训练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环境因素包括外部的和内部的,外部的因素包括器材设备、竞赛环境、竞赛规则,内部因素包括运动员对于获胜的渴望以及对于经济方面的考虑等。后备人才的培养是取得优异运动成绩的重要保障,人才资源优势的竞争不亚于科技与经济的综合实力竞争。

3.1教练员在后备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教练员在网球训练中起制订目标、设定计划、确定训练方法的作用,教练员的业务水平对于训练成绩的取得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教练员业务能力对训练的作用不言而喻,在训练中教练员要非常注重自身业务素质的培养,后备人才的培养需要一定的优秀教练员作为基础,教练员要注重自身业务素质的培养。学校的教练员一般是体育专业的教师,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最新的训练方法的掌握,相对于职业队较差,学校主管部门要定期对校园教练员进行培训,不断提高教练员的业务水平,使教练员掌握一定的训练方法和手段。

校园教练员在训练中首先要制订一定的训练目标。由于校园网球的训练对象是学生,学生与职业队运动员之间有一定的差距,学生面对的是学习和训练的双重压力,教练员在制订训练计划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学习方面的因素,在不影响学生学习的前提下进行训练,保证学习的情况下制订合理的计划。

3.1.1科学制订训练计划训练计划是训练的前提。没有科学的训练计划,在训练中教练员没有具体的目标,在训练中往往没有头绪,训练的完成情况得不到及时反馈。训练计划就像是在航海中的一个灯塔,能够使训练有一个总体的把握,使运动员在每一阶段中完成训练任务,最终实现训练的目标。

训练计划分为全年训练计划和周训练计划。全年训练计划是指全年按一个完整的训练计划进行,周训练计划是指在训练中根据运动员训练中的不同周期进行的训练。在训练课中将周训练计划分为基本训练周、赛前训练周、比赛周和恢复周。基本训练周的主要任务是教练员通过特定的训练方法和手段使学生掌握网球的基本技术,尤其是基本功的训练在这个训练中占主要地位,分解练习的比例较大,学生在这个阶段中以基本技术中的正反拍为基础,反复进行量化训练,以达到量变到质变的效果。赛前训练周的主要任务是使运动员掌握训练中的特长技术,使网球运动员的机体适应比赛强度的训练,重点提高运动员的专项能力,在这个阶段的训练中对抗比赛的比例适当增加。比赛周的主要任务是使运动员的身体和心理适应比赛的要求和条件,在这个阶段的训练中训练的量度适当降低,训练的强度增加,甚至高于比赛的强度。恢复周的主要任务是使运动员在这个阶段中将前一段时间的训练中的能量消耗恢复,出现超量恢复,准备投入到下一阶段的训练中。

3.1.2及时对训练计划进行必要的修正和调整既然是计划必然存在一定的变化性,在训练中教练员要根据运动员在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和情况及时做出必要的调整,使运动员在训练中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的竞技能力。在训练中教练员要及时了解学生的训练情况,对于运动员特长技术和全面技术的训练有一定的把握,在训练中应以特长技术为主。特长技术是运动员在比赛中战胜对手的重要手段,运动训练学中将运动员竞技能力构成因素中某种素质或能力的缺陷可由其他高度发展的竞技能力在一定范围内予以弥补和代偿,使其总体的竞技能力保持在特定水平,可见特长技术在比赛和训练中的重要作用,但是在保证特长技术训练的同时也要保证全面技术的发展,在体育运动中同样存在木桶原理,因此也要注重弱项技术的训练。

3.2运动员在后备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运动员是运动的直接参与者,

也是决定比赛成绩的重要因素。良好的运动员选材对于比赛成绩的取得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选材运动员的质量的高低对于后备人才的培养起到非常重要作用。校园网球教练员在选材的过程中要注重运动员的长期发展,网球运动员要求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脚步移动的灵活性和合理性也是选材的关键。决定运动员水平高低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身体素质、技战术能力、运动训练3种因素。

3.2.1身体素质在运动员培养中的重要作用身体素质主要包括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性和柔韧性。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运动训练的科学化,身体素质训练与之前有了明显的变化。现在主要采用的是核心力量训练,网球运动要求运动员具有良好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敏性。在网球运动中经常出现运动员在比赛中跑到合理的位置之后,击球的瞬间出现了动作变形,以至于球打偏。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运动员核心力量的不稳定性,由于身体核心部位的力量较差,在击球的瞬间出现了力量传导不完整,进而出现动作不完整以至于击球部位不合理。任何一项运动参与的肌肉不是单一的,而是很多肌肉群共同参与的,网球是以上肢力量为主,但是在传递的过程中下肢力量的参与不可小觑,在击球的过程中力量是首先通过下肢力量传递到上肢,而在这个传递的过程中核心力量肌肉群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核心力量的训练方法是很多的,无器械常用的训练方法一般包括平板支撑、侧支撑和深蹲等,这些训练方法较为简单,尤其是在校园中,由于缺乏一定的训练器械,在训练中采用这些方法较为实用。

网球运动中球速较快,场地较大,这些客观因素要求运动员具有良好的速度能力和爆发力。速度素质的训练和力量训练在一定程度上是相辅相成的,良好的力量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运动员具有良好的速度素质,在训练中以短距离跑冲刺反复练习提高运动员的速度素质。

在比赛双方实力相当的情况下网球运动持续时间较长,因此耐力素质的训练显得尤为重要。在比赛的最后时刻具有良好的耐力素质的运动员往往能够表现出较好的竞技能力,最后取得比赛的胜利,在训练中以间歇训练法和持续训练法提高运动员的耐力素质。

灵敏性是网球运动员重要的素质。在网球运动中运动员对于球的落点以及判断的灵敏性决定了运动员下一步的行动,灵敏性包括反应的灵敏性和动作的灵敏性,这2者之间对于比赛是非常重要的。反应的灵敏性能够很好地判断球的落点,动作的灵敏性可以使运动员在最短的时间内移动到相应的位置,完成动作。在训练中可以通过语言信息的反应来提高运动员反应的灵敏性,十字跳能提高运动员动作的灵敏性。

柔韧性良好的运动员在比赛中能够使动作完成得更加舒展,有利于动作的完成,此外柔韧性良好的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能够减少运动损伤的出现。在训练中通过拉伸练习提高运动员的柔韧性。拉伸分为动态拉伸和静态拉伸。在训练中教练员根据运动员在训练中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在进行准备活动的开始阶段以静态拉伸为主,在准备活动之后再进行动态拉伸。在柔韧性训练的过程中应该和力量训练相结合,不要单纯地强调柔韧性而忽略了力量训练。

3.2.2运动竞赛对网球后备人才的影响运动竞赛是检验运动员训练的重要手段和方式,运动员通过比赛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尽而在训练中克服这些弱点。网球运动的参与者是决定我国网球后备人才的重要因素,每一个优秀的网球运动员都是通过大量的比赛积累丰富经验,在此基础上形成良好、稳定的心理状态,成为优秀网球运动员。运动竞赛是选拔网球运动员的重要手段和方式。运动竞赛是在训练的基础之上,只有具有良好基本技术的运动员才能在竞赛场上长期保持稳定良好的状态,基本技术不扎实只会偶尔表现出良好的竞技状态,不会持续很长时间。

后备人才的培养需要一级一级层层选拔。校园具有得天独厚的良好条件,小学、初中、高中、大学4个阶段的系统学习与训练能够使运动员具备良好的竞技技术和心理素质。在校园中建立系统的比赛阶梯,一级一级层层选拔,建立从小学到大学的阶梯比赛。政府投入资金,保证每一个阶段比赛的顺利进行,上一个阶段中具有良好运动天赋的少年选拔进入高一级的学段进行学习和训练。校园网球运动的发展相对于体校具有很多有优势,体校的学生在一定程上是以训练为主,文化课的学习较差,当学生在进入下一级的选拔失利之后往往穷途末路。而校园学生是以学习为主,网球训练只是占到很小的一部分。很多运动并不是通过大量的时间训练就可以出成绩的,成绩与很多因素有关,如运动天赋、训练、遗传等。校园拥有大量的学生,在校园中开设网球课或者是选拔具有良好运动潜力的学生,这个数量要远远大于体校的选择数量,而且校园网球训练占用学生学习的时间也较少,能够得到家长的大力支持,即使学生最后没有在网球方面有所发展,学生在职业方面可选择的空间也较大。

我国地大城广阔,校园的数量非常多,组织网球比赛,学生能够参与的数量较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心理素质,使学生从小就能够适应比赛的要求和强度,做到不怯场。例如小学阶段的比赛可以以县、区为单位,初中学生的比赛可以以市为单位,高中阶段的以省为单位,大学以国家级别为单位。这样划分的很大原因是学生应以基本技术训练为主,年龄大的学生能够承受较大的比赛强度,增加比赛的地域范围能够使学生不断地成长,促进心理和技战术的提高。

3.3环境对我国校园网球后备人才的影响

环境对一项运动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良好的体育氛围和文化能够促进网球运动的发展。我国由于网球场地较少,参与网球运动的人数较少,政府应该加大对网球场地的建设,教育主管部门加大对网球运动的宣传,提高学生对网球运动的兴趣,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网球运动中。学校定期组织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网球比赛,提高学生参与度。

4 结论与建议

校园网球的发展对我国网球后备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校园相较于体校,更有利于学生以后的发展。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建立一套完整的选拔与训练机制,使每一阶段有良好潜力的学生有机会参与网球比赛,提高运动员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政府应该加大对网球场地的建设。

[ 1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 2 ]宋开有.上海市网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D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 3 ]熊灵敏.中俄女子竞技网球实力及后备人才培养比较研究[ D ].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0.

G845

A

1674-151X(2016)06-128-03

2016-04-22

孙海潮(1994~),本科。研究方向:网球教学。

猜你喜欢
灵敏性后备教练员
后备制动系统可在紧急情况下为轮胎放气
我国冰球“贯通化”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论高水平教练员教育培训的“学习投入
基于继电保护状态分析的电网故障诊断
短道速滑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分析
体育教练员面临的新挑战
篮球训练中体能训练的重要性研究
血清层粘连蛋白、透明质酸诊断肝纤维化的价值
应然与实然:教练员在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中的作用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