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信阳地区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研究

2016-11-28 07:14蚩志锋林昊向曼
城市勘测 2016年5期
关键词:旅游景点信阳缓冲区

蚩志锋,林昊,向曼

(信阳师范学院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基于GIS的信阳地区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研究

蚩志锋*,林昊,向曼

(信阳师范学院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信阳地区作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淮河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资源丰富。通过分析信阳地区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结构特征,以期为制定信阳地区旅游资源开发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和游客在信阳的旅游出行提供参考。采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分别建立缓冲半径不等的点缓冲区和线缓冲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信阳地区旅游资源整体空间分布不均衡,呈现局部集聚;沿主要交通干线呈带状分布特征。

GIS;缓冲区分析;旅游资源;空间分布

1 引 言

旅游业是绿色产业,能源消耗低,并且可以创造更多的附加值,是国民经济的朝阳产业。目前国内外对旅游资源的研究多集中在对旅游资源评价、旅游环境承载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如游长江等对西沙群岛的旅游资源进行调查和评价,分析了西沙群岛旅游资源的优势和劣势,得出西沙群岛是我国热带海洋和海岛旅游资源最典型的分布区域[1];吴晶等从游客视角对西安旅游资源进行定量评价,提高古都类城市旅游资源评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2];钟林生等总结了陆地边境旅游资源的5大特征,并以此进行陆地边境旅游资源的等级评价[3];Lobo等对巴西圣保罗州的洞穴旅游区旅游环境承载力进行了评价,提出了临时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概念[4];NAVARRO等采用以“地”为中心的理念对旅游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估[5];LEE基于生态损伤和恢复能力的平衡研究可持续旅游承载力[6];Fons等探讨了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模式[7];Kozak等基于消费者金字塔理论研究了旅游地发展模式的同质化问题[8];丁蕾等从差异度、集聚度、连接度与通达度等方面对南京市水体旅游资源空间结构进行了研究[9]。信阳地区作为我国南北的过渡地带,同时具有南方、北方的特点,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众多,然而对信阳地区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研究不多。地理信息系统(GIS)具有强大的数据库管理、空间矢量数据和空间属性数据的分析功能,被广泛应用于旅游规划、旅游经济、旅游资源开发等的理论和实验研究中。本研究借助于GIS空间分析技术对信阳地区景区进行空间定位,然后分别以信阳市区和县级行政中心、信阳4A级景区和信阳铁路及高速公路等主要交通干线进行缓冲区分析,分析信阳地区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

2 研究区概况

2.1 信阳地理环境

信阳市又名“申城”,地处河南省的南部,淮河上游,位于东经114°06′,北纬31°125′,地势南高北低,西部和南部为桐柏山和大别山,占全市总面积的37.1%。中部是丘陵岗地,合肥-潢川盆地西半部分,海拔 50 m~100 m。北部分布着平原和洼地,占信阳市总面积的24.6%[10]。信阳自古就是重要的战略要地,是长江淮河流域的分水岭,属于暖温带和亚热带的过渡区,日照充足,降水丰沛,空气比较湿润,可以满足多种植物的生长需要,是著名的鱼米之乡。信阳区位条件优越,交通便捷,是我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地处武汉经济圈和中原经济区的结合部,境内有京广铁路和京九铁路等,交通非常便利,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方便。

2.2 信阳旅游资源现状

信阳是我国优秀的旅游城市,连续七年被评为中国十佳宜居城市,信阳地区旅游资源分布如图1所示,共有29处旅游景区,其中自然旅游景区23处,人文旅游景区6处。其中鸡公山景区位于桐柏山以东,被称为云中公园,是4A级旅游景点,是国家级生态旅游景区;南湾湖、龙山湖、香山湖是国家级的水利风景区,还有国家级的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很具有观赏价值。信阳市南湾湖风景区每年接待游客20万人次,有力促进了信阳茶文化的传播。

图1 旅游景点分布图

3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主要数据从河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网站中下载信阳地区旅游图,以此为底图,利用ArcGIS提取信阳市区(包括浉河区和平桥区)和8个县的行政界线图层、市区和各县的行政中心图层、境内主要交通干线图层和旅游景点图层进行叠加,经过地理校正,得到信阳地区旅游景点分布图(如图1所示)。运用GIS的空间分析技术,考虑县级行政中心的辐射范围,以信阳区和各县的行政中心为基本点,设立中间缓冲区半径为 16 km,以 8 km为间隔半径建立缓冲区,研究信阳旅游资源沿行政中心的空间分布特征;4A级景区作为信阳地区级别最高的旅游资源,影响力较大,以信阳4A级景区为基本点,建立最大缓冲半径为 30 km, 10 km为间隔半径的缓冲区;高速公路和铁路线作为信阳地区的交通大动脉,以各景区距离高速公路和铁路的最短距离的平均值为参考,建立以高速公路和铁路线为基本线,以 10 km为中间缓冲半径,以 5 km为间隔半径建立多环缓冲区,研究信阳地区旅游资源沿主要交通干线的空间分布特征。

4 信阳旅游资源缓冲区分析

4.1 基于各县区行政中心的点缓冲分析

将信阳地区的旅游景区图层、信阳行政界线图层和信阳市区及各县的行政中心图层叠加,经过地理校正,以信阳市区和各县级行政中心为基本点,即以信阳市、罗山县、息县、潢川县、光山县、新县、淮滨县、固始县、商城县等9个县市点为中心,建立缓冲区。考虑各个景点的地理位置所处行政区域范围,分析不同缓冲区内景点分布,通过ArcGIS的邻域分析,9个县市行政中心之间最短距离的平均值为 16.87 km,以此平均值(向下取整)为参考,建立的中间缓冲半径为 16 km, 8 km间隔半径的缓冲区,如图2所示。图2表明在最大缓冲半径 24 km范围内,共有景区24处,占整个信阳地区旅游景点总数的82.8%,9个市县可以作为大多数旅游景区观光驻足地。信阳6处4A级风景区只有南湾湖风景区在信阳市最大缓冲区半径内、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在新县 8 km缓冲区半径内,其他的4处景区离行政中心较远。

图3是9个县市行政区域范围不同缓冲区半径内的旅游景点数,表明信阳地区的旅游景点主要集中在潢川、光山和新县等地。最大缓冲区半径内,各市县统计景区共有30处,在缓冲半径 24 km范围内,有些景区出现了叠加,如紫水塔景区同时在光山和潢川县的缓冲半径内,独山摩崖造像同时在罗山和光山的缓冲半径内,出现叠加的县行政中心都可以作为叠加景区的旅游观光驻足地。

图2 基于行政中心的点缓冲区图

图3 各行政中心缓冲区景区数

4.2 基于4A级景区的点缓冲分析

信阳地区旅游资源虽然较多,但总体质量不高,信阳4A级景区有南湾景区、鸡公山景区、灵山景区、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西九华山和商城境内的黄柏山景区。图4是基于信阳地区4A级景区的点缓冲区分布图,把信阳旅游景区图层与交通线图层以及行政界线图层叠加,经过地理校正,考虑4A级景区的影响力,以信阳4A级景区为中心,建立 30 km为最大缓冲半径, 10 km为间隔半径的缓冲区。从图4可以得出南湾湖风景区、灵山风景区和鸡公山风景区在最大缓冲半径有辐射叠加;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对新县的其他旅游景点辐射影响较大;4A级旅游景区大都集中在信阳行政区划边界,整体上对信阳地区旅游资源的辐射影响较小。

图4 基于4A级景区的点缓冲区图

4.3 基于交通线的缓冲分析

信阳地区经过的铁路主要有京广线、京九线和宁西线,高速公路主要有沪陕高速、京港澳高速和大广高速。将信阳的旅游景区分布图层分别与高速公路、铁路线等重要的交通干线图层进行叠加,分析信阳地区旅游资源沿交通线的分布情况。图5和图6是分别以高速公路和铁路为基线,考虑高速公路和铁路是主要的交通网,通过ArcGIS的邻域分析,分别以信阳地区所有景点距离高速公路的平均距离为 10.65 km和信阳地区所有景点距离铁路的平均距离 10.2 km为参考,设立中间缓冲半径为 10 km, 5 km为间隔半径的缓冲区。

图5 基于高速公路的缓冲区图

图6 基于铁路线的缓冲区图

从图5和图6可以看出信阳地区旅游资源大多数处于主要高速公路和铁路线缓冲区范围内,且沿主要交通干线呈带状分布,交通可达性较好。但其中商城的黄柏山景区离主要交通干线较远,该景区要获得更进一步的发展和提升,完善该区交通与主要交通干线的对接是当地政府和旅游发展规划部门主要考虑因素之一。

5 结 论

信阳地区旅游资源丰富,作为中原经济区的重要支点,既有机遇,又面临挑战。采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基于信阳市区和各县行政中心为中心的缓冲区,分析发现各县级行政中心可以作为各自区划内旅游景点的最佳驻足地,在最大缓冲区半径内,部分旅游景点驻足地可以合并。同时信阳地区旅游资源主要集中在光山、潢川和新县,整体分布不均衡;以4A级景区为中心建立缓冲区,分析表明信阳地区4A级景区大都处于信阳地区行政区划边界,对其他景点的辐射作用小,对其他景点的带动力有限;以高速公路和铁路为基线做缓冲区,研究表明信阳旅游资源沿大广高速和沪陕高速分布密集,铁路沿线主要是沿京九线和宁西线分布密集,特别是京九线穿过的潢川、光山、新县境内旅游资源分布较多,信阳地区的旅游资源沿交通线呈带状分布,交通可达性较好。

本研究仅从距离因素分析了4A级景区对周边其他景点的辐射作用,影响4A级景区对周边其他景点的辐射带动的因素有很多,例如与周边景点的异质性、交通可达性、距离、成本等因素,这也是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1] 游长江,侯佩旭,邓灿芳等. 西沙群岛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J]. 资源科学,2015,37(8):1609~1620.

[2] 吴晶,马耀峰,高军. 基于游客感知的古都类城市旅游资源评价研究[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2,26(2):186~191.

[3] 钟林生,张生瑞,时雨晴等. 中国陆地边境县域旅游资源特征评价及其开发策略[J]. 资源科学,2014,36(6):1117~1124.

[4] Lobo H A S,Trajano E,Marinho M A,et al. Projection of Tourist Scenarios Onto Fragility Maps Framework for Determination of Provisional Tourist Carrying Capacity in a Brazilian Show Cave[J]. Tourism Management,2013,35:234~243.

[5] Navarro J E,Tejada T M,Almeida G F,et al. Carrying Capacity Assessment for Tourist Destinations:Methodology for the Creation of Synthetic Indicators Applied in a Coastal Area[J]. Tourism Management,2012,33:1337~1346.

[6] LEE S. Carrying Capacity of Sustainable Tourism Based on the Balance Concept Between Ecological Damage Loading and Recovery Capacity[J]. Journal of Coastal Research,2011,64:1297~1301.

[7] Fons M,Fierro J,Patino M G. Rural Tourism:A Sustainable Alternative[J]. Applied Energy,2011,88(2):551~557.

[8] Kozak M,Martin D. Tourism Life Cycle and Sustainability Analysis:Profit-focused Strategies for Mature Destinations[J]. Tourism Management,2012,33:188~194.

[9] 丁蕾,吴小根,马劲松等. 南京市水体旅游资源空间结构分析[J]. 经济地理,2015,26(7):209~215.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ourism Resources in Xinyang Area Based on GIS

Chi Zhifeng,Lin Hao,Xiang Man

(College of Urban and Environment Science,Xinyang Normal University,Xinyang 464000,China)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national key ecological function area,Huaihe river source,Xinyang is rich in tourism resources. Analyzing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ourism resources in Xinyang area,was used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trategic planning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resources in Xinyang and tourists travel in Xinyang. Using GIS spatial analysis technique,this paper established points buffer and line buffer with different buffer radius,and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verall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ourism resources in Xinyang area is not balanced,and the local agglomeration is presented;and has banded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long the main traffic lines.

GIS;buffer analysis;tourism resource;space distribution

1672-8262(2016)05-43-05

P208.2

A

2016—06—28

蚩志锋(1981—),男,讲师,研究方向:GIS设计与开发、智能优化。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01436);信阳师范学院青年基金项目(2014-QN-050)。

猜你喜欢
旅游景点信阳缓冲区
贫民窟也能成旅游景点?
美人鱼
战“疫”大考中的信阳答卷
绣绣信阳八大景
绣绣信阳八大景
基于网络聚类与自适应概率的数据库缓冲区替换*
信阳茶魂
一类装配支线缓冲区配置的两阶段求解方法研究
关键链技术缓冲区的确定方法研究
初涉缓冲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