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泽涛 到边了吗

2016-11-29 15:26吴狄
新体育 2016年12期
关键词:游泳队宁泽涛孙杨

吴狄

当孙杨到处走秀,傅园慧的表情包掀起一波又一波的追星潮时,宁泽涛只在暗处,静静地看着他曾拥有过的喧闹和繁华。

里约奥运会归来后,宁泽涛很多时间都在沉默。期待了4年的奥运,终究没有等来飞鱼转身。也许他早该料到,纵使有一颗为奥运赴汤蹈火的心,也难改惨败而归的宿命。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沉默,宁泽涛决绝地选择了爆发,用一种看似平静的方式将他和国家体育总局游泳运动管理中心的矛盾曝光在大众面前。作为事件的另一方,游泳中心一直沉默。面对舆论的疑惑,他们没有想着去危机公关,游泳中心的掌门人王路生在深圳带领队伍出席赞助商的活动时,面对发问的媒体,仍是一贯的婉拒。

就这样,顶着中国游泳队最具人气光环的宁泽涛站在风口浪尖,茫然四顾,不知归处。

这真的就是宁泽涛的宿命么?他是在为自己的抗争付出代价么?里约奥运会是他多舛职业生涯的又一个转折点么?他的下一站会在哪里?

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宁泽涛这件事情上,不同的观点极为对立。一派力挺,一派反对,不容分说,势不两立,这在中国体育圈实属罕见。

宁泽涛究竟怎么了,会引起如此大的风波?

无法调和的矛盾

牌再大的运动员,都不会把奥运会当儿戏,四年一届,错过了,就可能是永别。今年6月19日,宁泽涛被游泳中心召回北京,他只能跟澳大利亚教练布朗惜别。这一别,意味着宁泽涛要单枪匹马地和他所处的那个喧闹芜杂的环境斗了,甚至要孤军奋战。

之后,有关宁泽涛能否出征里约奥运会的传闻汹涌而来,将他推上了风口浪尖,风波持续了近两周还没有消停。

各方周旋,较劲,宁泽涛最终出现在出征里约奥运会的名单中,但这并非游泳中心本意。

在游泳中心眼中,有错在身还不知悔改的宁泽涛将“任性”二字无限制地放大。他肆意妄为,不听话,公然向体制叫板。

有错要认,有错就得罚,有错就要付出代价,这是中心的态度。于是,没收饭卡、赶出公寓等一系列看似绝情的行为,都是为了“给你点颜色”看看,这一切完全是咎由自取。

关于奥运名额,你争夺我、明争暗斗的事情太多。有人为了让宁泽涛去不成,一直在指控他服用兴奋剂。在4月份全国冠军赛之前,他接受了数次飞行药检,清白依旧。宁泽涛说:“不管什么成绩,我一定要清清白白地退役。”

奥运来了,名单上的宁泽涛无路可退,就像一名士兵,战死疆场是他最后的坚持。

里约奥运会,中国队仅收获1枚金牌,兴奋剂丑闻更是致命。目前,国际泳联还没出台对陈欣怡的处罚,这是游泳中心更难向上交差的尴尬。

若即若离的关系

宁泽涛用一己之力与周遭的世界做着对抗。央视关于宁泽涛的纪录片《转折点》播出后,很多背后的故事被推到前台,很多关系也就此改变。

宁泽涛和叶瑾本是体坛师徒和睦的典范。叶瑾是宁泽涛的主管教练,把他从海军队一个籍籍无名的小毛孩一路带到了世界冠军的最高处。可宁泽涛更在乎53岁的外教布朗。

布朗过生日,宁泽涛发微博祝福。自己闪耀喀山世锦赛后,提到最多的一个名字也是布朗。对于叶瑾,宁泽涛很是淡然,仿佛那段并肩作战的日子早已过去。照常理,教练和弟子就像母子,孩子遭遇不公待遇时,最先为他挡风遮雨的应该是教练。叶瑾在奥运会前五周只能服从安排,远离弟子。当宁泽涛7月18日出现在奥运大名单时,叶瑾第一时间进泳池去陪伴弟子。

叶瑾讲述了自己的左右为难:“我是国家队的教练,也是海军队的教练。当上级对一名运动员有要求时,我该怎么做?听运动员的,还是听领导的?”

宁泽涛牵扯着很多人,叶瑾是其中之一。当中心对宁泽涛有所惩罚之时,叶瑾也被推上了十字路口。如果她选择跟宁泽涛站在一起,就意味着有丢掉饭碗的风险,如果她选择所谓的集体利益,就只能听从安排,让宁泽涛一人去承受煎熬。这对叶瑾来说何尝不是一种煎熬?

事已至此,叶瑾和宁泽涛能否再续师徒缘分仍是未知。人们期待的皆大欢喜结局恐怕只是美好的设想,因为从一开始,两人的选择就注定了如今的结果。

一套规矩 两种态度

人在江湖,就要遵守江湖的规矩,在很多人心中,这是条紧箍咒和生存法则,宁泽涛正是在这里卡了壳,于是才有了被惩罚。

孙杨受过这样的惩罚么?没有。

2011年,孙杨因为广告代言问题大动干戈,炮轰游泳中心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被代言”。当时的孙杨在接受采访时尽说实话:好多签约领导愿意就愿意,不愿意就不愿意。太多的无奈!巧合的是在上海世锦赛开始前,游泳中心所签的赞助商正是后来宁泽涛大红之后所谓私签的一家。

后来,孙杨出现在上海,出现在伦敦,成为中国游泳队第一位拿到奥运金牌的男选手,在自由泳长距离项目中无人可敌。

2014年,宁泽涛大红大紫后,中国游泳队曾出台过一个规定,暂时不让他接拍广告和代言。时任游泳中心副主任的尚修堂觉得,这是为了保护宁泽涛,“因为运动员要训练,赞助商要拍广告,中间协调不好肯定会有问题。出了问题,国家队要承受损失。”

除了赞助商代言,孙杨还有其他特权。去年10月,中国游泳队与四大门户之一的某网站签约,后者成为中国游泳队独家互联网官方指定媒体。但合作却没有束缚孙杨,任由他与此官方媒体的竞争对手签了约,在里约奥运会期间,孙杨几次到访他所签约的媒体大本营。

游泳队的官方媒体不想签下孙杨么?孙杨+宁泽涛的组合才是完美的招牌,这家互联网公司为何没有打动孙杨呢?很显然,因为钱,孙杨的父母对开出的价码不满意,于是,转过身去就签了财大气粗的竞争对手。

孙杨有能拿奥运金牌的资本,而宁泽涛的100米自由泳需要极强的爆发力和速度,中国人从来没奢望过拿金牌。

游泳中心不能没了孙杨。从伦敦到里约,中心指望着孙杨帮他们完成与总局签定的目标责任书,在叶诗文和焦刘洋淡出,徐嘉余和汪顺还没有绝对的把握的情况下,孙杨是游泳中心完成任务的唯一希望。即使孙杨偶尔会在个人平台上发两句牢骚,暗指自己平时训练的伙食没外界想象的那么丰盛等,中心也不会在意他的小脾气。

命中注定的失败

如何看待宁泽涛和游泳中心的矛盾,两派声音截然不同。作为旗下代言人的一家互联网公司执意力挺,而对立面的几家媒体联合发声,谴责宁泽涛倔强和自私。

说到底,这一切都是利益之争。

一个人对抗体制会有怎样的下场,不得而知。但可以想象的是宁泽涛在那部名为《转折点》的纪录片播出之后,已经清晰地意识到国家队大门被无情地关上。

在中国体育发展的长河里,有很多人曾经与体制对抗,譬如王治郅、李娜、彭帅、林丹,甚至包括一言不和就脱鞋走人的易建联。宁泽涛并不孤独,他的“同伴”很多,有人比他更刺头,更执拗。不同的是其他有相似遭遇的王牌运动员,要么自己懂得妥协,要么遇到了更善于平衡各方关系的领导。所以,变成悲剧的只有宁泽涛一个人。

李娜和彭帅遇到了开明的孙晋芳,写就了中国女网最辉煌和被人传颂的十年黄金时期;王治郅却背上了“卖国”的罪名,一度看不到回家的希望;易建联再不服气,也乖乖穿上了竞品的鞋子,不小心刷出了职业生涯的可观数据。

里约奥运之后,宁泽涛缺席了东京亚锦赛。这似乎证明他离开国家队已成定局,只是中心尚未宣布。风口浪尖,中心现在不便宣布开除宁泽涛的决定。

正在办理海军体工队转业手续的宁泽涛真到了绝境了么?未必。河南省游泳运动管理中心主任杨青山表示,河南欢迎宁泽涛回来。带河南队在昆明集训的杨青山知道当下宁泽涛的尴尬,也知道宁泽涛做好了“离开泳池”的最坏准备。这位在自由泳短距离项目上涌现出的亚洲独苗如果真的离开,将是两败俱伤。

“他内心还是想在泳坛继续证明自己,毕竟练游泳这么多年,不会轻易放弃。”接受采访时,杨青山表示,他知道宁泽涛内心不可能轻易说再见。宁泽涛是河南队培养出来的选手,每次从外地回来,都会利用短暂的休整时间到省队游泳馆,和师兄师弟叙叙旧,找教练聊聊天。“如果他愿意回来,我们当然欢迎,如果他还愿意去训练,我们可以考虑让他出战全运会。但前提是他能潜心训练”。

河南队敞开大门欢迎宁泽涛,这个经历了太多的大男孩会重新跃入泳池吗?

猜你喜欢
游泳队宁泽涛孙杨
这两题很难吗
核心稳定力量训练在普通高校游泳队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去旅行
孙杨夺冠
普通高校游泳队管理模式研究
普通高校游泳队管理模式研究
孙杨的“反击”
宁泽涛不做“鲜肉”,做“飞鱼”
宁泽涛 百米夺金创历史
不靠颜值靠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