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篮球教学的问题与对策①

2016-11-30 03:22林阿利
当代体育科技 2016年11期
关键词:篮球教学新课程改革中小学

林阿利

(宿州市第九小学 安徽宿州 234000)



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篮球教学的问题与对策①

林阿利

(宿州市第九小学 安徽宿州 234000)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国家教育部倡导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中小学的篮球教学,也要紧跟新型课程改革的大潮,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文章立足于中小学篮球教学现状,主要分析了“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篮球教学的问题与对策”。以期通过笔者努力,找到促进中小学篮球教学质量不断提升的可靠途径,从而为相关人士提供部分参考。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中小学 篮球教学 问题 对策

篮球作为一项竞技性极强的体育运动,广受学生们喜爱,其中,中小学篮球教学对学生的运动意识启蒙和运动协调性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立足于新课改,对中小学篮球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可发现:目前的中小学篮球教学中,还存在不少问题,而这些成为了阻碍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的直接因素。对此,为了进一步强化中小学篮球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得到良好的锻炼,实现全面、健康发展,相关教育者就需要深入分析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并基于此,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

1 当前篮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理念落后

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导致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长期处于将知识强行灌输给学生的教学理念,自身占据了课堂主体地位,使得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或者被动地参与教师安排的各项体育活动。这种落后的教学理念,不符合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同时也影响到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1.2 教学方式不科学

在传统的篮球教学模式中,教师以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为目标,每节课只带领学生学习课程要求的几个基本动作,通过反复练习,来让学生掌握教学的篮球动作。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无异于其他课堂上的“满堂灌”,学生容易对所学的课程产生倦怠、烦躁等负面情绪,极易使学生丧失对篮球学习的兴趣。

1.3 忽视了学生的兴趣

在当前篮球教学实践中,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不高,未把培养学生兴趣,放在首要位置,不能把终生运动的思想传达给学生,造成在课堂上对学生疏于管理,在进行简单的准备活动后,就让学生自由活动。最后,由于学生的篮球水平参差不齐,造成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不同,教师起不到正确的引导作用,不能带给那些篮球水平较低的学生,较好的课堂参与感,使之对篮球失去学习的兴趣。

1.4 教学评价体系单一

从目前中小学篮球教学状况来看,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素质评价的时候,往往以最后一次的考试成绩作为参照标准。要知道,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并且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学生在考试过程,可能没有发挥出真实的水平。倘若仅仅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素质的唯一标准,则难以得到客观、真实的结果,这不仅会直接影响到教师对学生学习效果的真实把握情况,而且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绪。总之,单一的教学评价体系,对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以及学生素质的提升,会造成不良影响。

2 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篮球教学问题的解决对策

基于新课改背景,对中小学篮球教学现状进行改善的策略有很多,例如,转变教师观念,优化课程体系;开展游戏环节,打造趣味课堂;强调课堂互动,营造良好氛围;完善评价体系,强化教学效果等等。接下来,笔者将针对上述提到的几点策略,展开较为详细的论述。

2.1 转变教师观念,优化课程体系

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中小学体育教师思想观念较为陈旧,不能将培养体育型人才和终身健身的理念传达给学生,只把教学生课程作为自己的一项工作,不能认识到更深层次的东西。中小学教学的对象都是未满十八岁的儿童及青少年,正是他们思维习惯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刻,作为一名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师必须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将提高学生体质激发学生对运动的兴趣,作为自己的工作内容,而不是仅仅局限于课本里的知识,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兴趣,兴趣才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在课程上教师要同时注重对篮球动作的分析,不能直接将篮球动作示范给学生,接着让学生模仿,教师得让学生知道每个动作能带给学生的好处,比如后仰跳投能锻炼人的颈椎、原地转身能锻炼人的平衡能力等。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步认识篮球这项运动,在此过程中,学生对篮球的兴趣就会慢慢被激发出来,使之在课下也将篮球作为一项强身健体的运动,在忙碌的课业外感受运动带给他们的快乐。

2.2 开展游戏环节,打造趣味课堂

篮球这项运动需要良好的力量与身体协调性,在日常生活中,总有一些孩子由于瘦弱、肥胖等身体原因在这种竞技性运动上找不到自信,甚至受到其他同学的歧视,久而久之,这些学生就会逐渐丧失自信,越来越被边缘化,形成一种越来越糟糕的连锁反应。在篮球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这部分学生的主观感受,时刻感受学生的心理变化,然后针对这部分学生制定自己的教学计划,将游戏的模式引入篮球教学中,将其他运动与篮球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得这些不擅长篮球的孩子也都参与进来,形成一种很好的课堂参与感,感受自己的集体中发挥的价值,使得学生越来越自信,这对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甚至工作,都有巨大的帮助。具体做法为教师以接龙的方法开设游戏,将学生进行分组,三至四人自成一组,将缺乏运动技能的学生分布在各个小组当中,第一人猜谜,第二名颠乒乓球,第三人跳绳,第四人投篮。这种游戏模式发挥了小组每个成员的长处,每个成员在游戏中都能感受到强烈的参与感,并且在游戏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团结合作的快乐,使得整个班级的凝聚力大大加强,是非常好的一个提高篮球教学效率的办法。

2.3 强调课堂互动,营造良好氛围

教师在篮球教学中要时刻注意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反应,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会聆听学生们的声音,通过学生的反馈,反思自己教学方式的不足,要知道学生真正想学到什么,对自己课程的建议是什么。教师要鼓励学生们发言,表达自己的思想,久而久之,通过这种良性的反馈机制,教师会完善自己的教学方式,学生也会越来越喜欢上篮球课,对篮球的学习兴趣,也会越来越浓厚。教师要学会和学生像朋友一样相处,在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中将“终生锻炼,强身健体”的思想传达给他们,使得学生思想觉悟提高,树立健康的体育运动意识,使得篮球这项运动相伴他们一生。

2.4 完善评价体系,强化教学效果

针对当前中小学篮球教学评价体系单一的状况,相关教育者应该采取措施加以完善。具体而言,应该在原有教学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引入学生互评、学生自评等多种评价形式,同时增加教学评价的内容,除了最终的考试成绩之外,将学生在日常课堂上的表现,也纳入教学评价范畴,以增强评价结果的真实、客观性,促进学生获得全面、健康发展。

3 结语

国人的身体素质越来越差,中小学生作为以后社会的主力军,其身体健康状态更加值得人们关注,通过上述篮球教学方法,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对篮球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上也会形成一种良性竞争的和谐氛围。具体的教学方法还需要教师在具体的篮球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及时优化自己的教学内容,使学生通过篮球感受到体育运动带给他们的快乐。

参考文献

[1]汲从文.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探析[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23):160-161.

[2]岳贤锋.河南省农村中小学篮球运动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5):180-183.

[3]汤红梅.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4(2):153.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6)04(b)-0002-02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6.11.002

作者简介:①林阿利(1981,4—),女,汉,安徽宿州人,本科,小教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体育教学。

猜你喜欢
篮球教学新课程改革中小学
浅谈循环训练法在初中篮球教学中的应用
借助体育游戏教学法促进小学篮球教学
新课改下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活动组织研究
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篮球教学中三步上篮教学方法研究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