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东北红色体育文化的创新发展研究①

2016-11-30 03:22蔺银萍徐竹鸣李滔蔡孟斌李竹昕汪文军
当代体育科技 2016年11期
关键词:创新

蔺银萍徐竹鸣李滔蔡孟斌李竹昕汪文军

(1.四川省郫县一中 四川郫县 611700;2.四川省大竹中学 四川大竹 635100;3.达州市教科所 四川达州 635000;4.大竹县教研室 四川大竹 635100)



川东北红色体育文化的创新发展研究①

蔺银萍1徐竹鸣2李滔2蔡孟斌2李竹昕3汪文军4

(1.四川省郫县一中 四川郫县 611700;2.四川省大竹中学 四川大竹 635100;3.达州市教科所 四川达州 635000;4.大竹县教研室 四川大竹 635100)

摘 要:该研究拟从文化学、历史学、社会学多个角度对川东北红色体育文化概述和价值进行理论和实践研究,通过体育异化现象探究红色体育文化激活和创新途径,强化红色体育文化宣传,创建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有利环境;优化红色体育运动会,创建红色体育联盟,满足大众体育参与需求;开发红色体育产业,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开拓体育休闲旅游市场;加强红色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培养红色体育人才;开展学校红色文化教育,促进红色体育文化传承长效机制;加大扶持力度,发挥红色体育文化区域特色优势;完善法律法规,加大红色资源和红色体育文化保护力度;该地民俗风情、红色旅游与红色体育文化的三者整合,协调群众体育的发展,同时为梳理红色体育发展思路和创新体育形式提供参考。

关键词:川东北 红色体育 创新 路径

1 川东北红色体育文化概述

红色文化资源是指中国人民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理论与实践过程中所遗留的、以精神与物质形态存在的一种特殊文化形态[1]。“红色文化”则以强调精神理想,弘扬精神信仰为思想主题。

而四川的红色文化资源分布广泛、大多相对集中,川东北即为红色文化资源相对集中的地区。川东北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红色文化内容丰富,形式生动活泼地展现了新一代革命老区的生活,具有继承和发扬的政治优势和精神财富,川东北地区则以革命资源为基础初步发展和形成了独特的红色文化。

川东北地区红色资源包括万源红军石刻标语等石刻文献,巴中市博物馆收藏的器皿器物类文物,川陕省委宣传部印发的《中国共产党十大政纲》、川陕省委机关报《川陕省苏维埃组织法》等红色报刊,广元老区的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达州市的红三十军政治部遗址、红九军军部遗址、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前线指挥部遗址,邓小平、刘伯承、张爱萍名人故居、故里,万源保卫战战史陈列馆,巴中市通江县的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纪念馆,巴中市的川陕苏区博物馆等红色资源。现在提倡和打造的红色文化,正是结合革命历史遗留下来的物质资源和精神文化,逐步唤醒记忆,逐步去了解,去起身体验,以激发人们的思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 川东北红色体育文化价值

红色体育这个词是毛泽东在1934年提出的,是对当时中国共产党进行体育实践活动的一个概述,红色体育主要是由土地革命和抗战时期这两个时期开展的体育实践活动组成的,是其他体育活动不能够代替的。红色体育主要是让更多的人们了解共产主义精神,并且能够在了解的过程中获得教育和启发,增强劳苦大众之间的凝聚力,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红色体育当中去,在参与的过程中,使劳苦大众能够体会到幸福。

目前全国举办了两届红色运动会,都是在革命老区临沂莒南、甘肃庆阳、四川广安是全国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之一。在政治方面,广安红色运动会的举办,可以提高川东北的知名度,促进全国各地的交流,增进中东部对西部地区的了解; 在经济方面,作为现时代的新兴产业,红色景点和红色旅游已形成巨大的消费市场,红运会的举办能够拉动西部贫困地区的经济;在文化方面,目前已成型的“红色文化”“红色读物”“红色电影”“红色歌曲”和“红色景点”许多的红色经典正在席卷大地,以唤起革命记忆,激荡我们的心灵和灵魂,让全国各地的同胞们铭记川东北革命的历史和峥嵘岁月,彰显“红色文化”具有独特魅力和重要价值;在社会文化方面,川东北根据地的英雄人物和感人事迹作为红色文化元素,将会在红运会比赛中磨练或浏览革命纪念地、纪念物等,具有传承、弘扬红色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意义,充分展示我国民族的精神和红色文化,把优良传统发扬光大。“红色文化”形式和理念的创新,为这种特别的文化注入了新的创造精神内涵。

3 红色体育文化的激活与创新

3.1 红色体育文化的激活与创新的必要性分析

当今我国体育事业虽然倍受重视,由于体育的商业化,导致体育风气败坏,体育异化严重。而“红色文化”的兴起在某种程度上正好满足了人们这种心灵需求,让许多迷失的人找到了坚实的精神之根,这象征了中国社会精神信仰追求的回归,折射出人民信仰的价值体系的重构,代表了社会前进的方向。

作为一种精神财富,“红色文化”不仅传承历史还要创新当代特有的精神,广东开展的“红色手机文化”,以手机阅读的全新形式促进红色阅读、全民阅读的开展。江西、重庆的“红歌会”闻名全国,而广安的红运会如果能举办,把中国十大元帅之首朱德、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红色老区”和四川的巴蜀文化相结合,利用川东北当地的巴山蜀水和民族风情,用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宣传红色精神,为正在打造的秦巴地区陕川渝经济圈注入了新的创造精神内涵。

3.2 红色体育文化的激活与创新的途径探究

3.2.1 强化红色体育文化宣传,创建红色体育联盟

在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用好红色旅游资源”的背景下,川东北经济区要利用其红色旅游资源,连片发展建立红色旅游基地,成为拉动四川经济的又一重要引擎,推动巴蜀红色文化旅游大发展已经是势在必然,川东北革命老区城市间可以结成“红运会”联盟,可以在重大历史纪念日的主题活动、通过火把传递、论坛、赛事等诸多要素、渠道对主办地和红色体育联盟城市进行宣传,让川东北革命老区的知名度不断扩大,逐年完善以俱乐部体制为主的全行业产业链,使红色运动会革命老区品牌体育赛事,强化红色体育文化宣传,创建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有利环境,来宣传红色体育文化的亮点。

3.2.2 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开拓体育休闲旅游区域特色优势

通过依托川东北独具特色的“伟人故里”、“川陕苏区”、“华蓥山游击队”、“红岩精神”等红色旅游资源优势,坚持“经济搭台、文化唱戏”的原则,深入挖掘旅游潜力,打造新、奇、特的旅游境地,切实提高景区的旅游趣味性、文化性和吸引力,如广安、南充的“伟人故居”景区可以面向中老年人,广元、巴中和达州的“川陕苏区”革命遗址则向青少年宣传爱国主义教育为活动主题,以体育为手段,旅游为依托,通过“原汁原味、有惊无险、苦中有乐,先苦后甜”等体育活动,让游客们在参与中缓解了旅途的劳累,避免走马观花,在精神上得到升华,达到寓教寓游,寓教于运动,进一步夯实了当地的休闲体育基础。

3.2.3 加强红色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培养红色体育人才

加大红色体育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开通旅游专线服务保障体系,依托四川旅游学院等院校的专业和教学资源,积极输送旅游从业人员,优化旅游人才队伍结构,推动景区建设提质提速,切实推进红运项目进社区、公司和企业,深入群众,广泛吸纳社会各界优秀人才,既扩充了群众体育的内容,就能符合群众体育的口味,让他们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回味过去,让更多关心、爱好红色文化、红色体育的人加入到其中,培养更多的红色体育人才。

3.2.4 开展学校红色文化教育,促建红色体育文化传承长效机制

为扩大红色文化的震撼力、感染力和影响力,更好的传承和发展红色体育,丰富校园文化和课堂,可以采用红运项目进校园、定期开展红运项目教学和红运会比赛,达州万源市自2007年起将每年10月定为“红色文化活动月”,在中小学生中通过开展红色文化研究、征文比赛、红色影视剧展播、“红色歌曲进校园”比赛、文艺活动演出、举行“走红军路,徒步穿越”体验“走进爱教基地,缅怀英烈伟绩”等活动,对广泛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党史教育,尤其对于生长在改革开放后的青少年代而言,“红色旅游”堪称特殊的课堂和鲜活的教材将植入新生代生命中。

3.2.5 完善法律法规,加大红色资源和红色体育文化保护力度

政府必须发挥主导作用,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做好管理工作。成立相应机构,加大对红色文化研究的投入力度,做到政府主导,相关部门具体落实的工作机制;对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力度,要按照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依法行政,对于有损或破坏红色文化资源的行为,必须要切实履行政府职能,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加强干预,坚决纠正。正确的开发利用红色文化,在做好红色旅游时,同时兼顾绿色旅游资源的整合,在广大群众中进一步宣传红色资源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普及红色资源保护利用的知识,增强全社会保护红色资源的共识,形成保护红色资源的合力。

川东北红色体育文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深入研究川东北红色体育文化激活与创新,在保证体育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时代任务面前,将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对以后建立红色体育文化与体育发展促进机制互补,能够减少体育异化现象,协调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的关系,拓展完善体育理论体系。相信,在社会各方的协调合作下,川东北红色体育文化将会更好地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万斌,陈岗,何志明.川东北红色资源类别梳理及其源流追溯——兼论红色文化价值提升途径[J].中华文化论坛,2012(4):138-144.

[2]汤红兵.湘鄂西红色文化的形成及开发[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

[3]王洪妮.中国首届红色体育运动会实践与展望[J].内蒙古体育科技,2011(3):27-28.

[4]范维,吴昌权,刘洋波.红色体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J].传承,2013(7):28-30.

[5]常保荣,牛秀燕.红色体育运动会调查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1(3):26-27.

[6]陶昌勇.对皖西红色体育旅游融合发展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4(21):105-106.

[7]梁林.桂林兴安县红色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的思考与对策[J].广西农学报,2012,27(6):79-82.

中图分类号:G8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6)04(b)-0007-02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6.11.007

基金项目:①国家体育总局文化发展中心西华师范大学体育文化研究基地立项课题(项目编号:014C019)。

作者简介:蔺银萍(1980—),女,汉,山东寿光人,硕士,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体育教学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创新
号脉时代盯热点 做足内涵多深意
职业能力视角下的高职语文教学策略探讨
基于学生就业导向的中职物流管理教学研究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论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教育的新思路新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