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体系构建的理论研究①

2016-11-30 14:59张志明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柳州545007
当代体育科技 2016年6期
关键词:体育课程体系构建高职院校

张志明(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柳州 545007)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体系构建的理论研究①

张志明
(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柳州 545007)

摘 要:体育是高职院校不同专业的一门公共选修课。就现代化体育教学发展趋势来看,高职院校体育信息化教学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同时也是高职院校培养高层次技能型人才必须采取的教学措施。在充分认识高职院校体育精品课实践性基础上,研究分析目前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体系构建。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体系是展开体育活动的框架,同时也是高职院校体育课质量提高的重要标准。因而有必要对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体系构建情况展开研究分析。

关键词:高职院校 体育课程 体系构建

近几年,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无论实在教学形式、教学内容还是评价方法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职院校在实施体育课程教学的时候,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同时,还需要在教学各方面做出相应调整。但对比普通高效体育课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目标与课程体系方面仍旧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差距。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体系并没有根据院校特点与相关要求设置,同时也未考虑院校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方法等。因此,根据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有必要进行深入分析。

1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体系构建存在的问题

研究分析目前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体系构建的时候,就很容易发现其中隐藏的部分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还导致教学质量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针对此,就应当分析其存在问题的根源。

1.1 教育观念

高职院校开展体育课程,首先应当了解“健康第一”是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指导性思想。在构建体育课程体系的时候,并不是简单的将运动项目中包含的知识内容与技能传递给学生,增强学生体质,更为重要是要提高学生体育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与社会发展相适应[1]。但就目前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体系构建的实际情况就可以了解到,计划经济时代下的体育观念对教学产生一定影响。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大部分由竞技类体育项目构成。课程体系对学生终身体育与体育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明显欠缺。落后的体育教学观念影响体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1.2 教学目标

大部分高职院校是通过原来的技校升级发展过来,教育对象与过去并不一样。但是高职院校起步较晚,发展时间短,并没有形成具有指导性价值的教学目标。事实上,高职院校一直处于比较尴尬的境地。在确定教学目标上,很难做到调整,也难以保持平衡。相对比普通高等院校,高职院校的教学内容、课程设置、课程模式以及授课方法并没有本质性的区别。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教学仅仅是对学生体育知识与技能的教育。受到这方面因素的影响,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构建的时候,就教学目标方面,并没有充分体现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的特殊性。

1.3 课程设置倾向性

高职教育教学目标非常明确,即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型人才。即使高职院校在教学目标上与普通高等教育存在共同性,但是高职院校应当具备其自身的特点,即培养学生适应岗位的能力。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目标与职业教育教学目标具有一致性,且具有针对性。但是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竞技类体育项目仍旧占据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体系的重要位置。致使课程教学开展的时候,学生个性化难以获得有效发展,学生对体育学习缺乏应有的兴趣。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的时候,很难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高职院校在构建体育课程体系的时候,这样一种课程设置的倾向性,对体育教学发展产生一定影响。

2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体系构建的重要性

高职院校以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为其教育教学的根本。针对高职院校教学的特殊性,高职体育教学必须具备实用性与职业性。基于此,就应认识到构建体育课程体系的重要性。首先,实现健康第一的教学目标。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健康是基础。在体育课程体系构建的过程中,健康教育应当是内部的基础性环节。因此,高职院校构建课程体系,适应学生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充分体现出这一教学目标,将“德智体美劳”引入到体育课程体系中[2]。其次,实现终身体育。终身教育与学习是现代教育与生活的重要思想。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是人们追求的重要方面。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利于人的发展。在这样一种环境下,终身体育学习成为体育教育教学的重要体现。因此,根据这样一种社会发展形态,终身体育学习已经成为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体系构建的重要方面。同时也是高职院校教育指导学生终身学习的重要措施。最后,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体现职业特色。不同的岗位,有不同的要求。同时对人的心理素质有不同的要求。高职体育是高职教育的组成部分。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实行改革的过程中,需要符合职业的特定性。因而,在开发体育课程的时候,需要在公共体育课程的基础上,围绕学生后期职业发展趋势,发展学生身心素质与体育锻炼能力,提高学生体能与适应能力,为后期职业生涯奠定扎实的基础。因此,构建体育课程体系,可凸显职业特点,培养学生职业体能。

3 高职体育课程体系框架的构建

事实上,高职体育课程体系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高职院校要想实现体育课程教学目标,就应当在现有的课程基础上,进行改革。

3.1 基础体育教学

高职体育教学,主要包含专业理论知识与运动项目。如球类运动项目、太极拳等基本技术、技巧、身体素质训练等[3]。与此同时,在这些训练中海添加身体形态与身体机能的训练。高职体育基础教学目标就是促使学生对锻炼体育的理论与方法有全面的了解和掌握,促使学生产生体育学习意识,培养学生体育素养。与此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在基础体育教学中,教师可将一些健身的方法传授给学生,促使体育运动项目能够成为学生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方法。

3.2 体育选项教育

在高职体育教学活动实施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运动能力、身体特点、心理特征以及对体育的热情度,在结合高职院校当前体育教学条件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体育运动项目。如瑜伽、健美操等。教师在选好的体育项目中,提高学生运动技能,丰富学生的运动知识,促使学生在运动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愉悦,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增强学生终身体育学习意识。通过对体育项目的筛选,不仅让学生掌握相应的体育技能,还可提升学生体育技能,增强学生体质。

3.3 职业特色选修

高职院校本就与普通院校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高职院校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应当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特点和后期从事的职业,将职业特色贯穿于教学中。在设置相关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要求这些教学内容必须服务学生后期发展。这样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促使学生能够适应职业发展。

3.4 拓展体育文化

对高职学院学生展开体育文化拓展,可通过体育专题讲座的模式,如运动赏析、体育文化讲座等多种形式,将体育内容呈现给学生,丰富学生的体育知识内容,开阔学生视野,促使学生的体育素养能够有效提升。

4 结语

总之,高职院校在适应当前教育教学发展的过程中,应当不断地对教育教学进行调整。就体育课程教学而言,应在遵循相应理论原则的基础上,构建体育课程体系,促使体育教学能够满足学生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杨园园.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26(1):165-166.

[2]王健宏,周波文.论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个性化课程体系的构建[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3(2):116-118.

[3]谢媛媛,蔡建光.针对高职院校教育特点构建体育课程体系的研究综述[J].运动,2013,15(14):88-89.

作者简介:张志明(1958—),男,汉,广东罗定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基金项目:①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高职院校职业实用性校本课程开发研究与实践——基于铁道专业职业岗位群(项目编号:2015C519)。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6.06.005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6)02(c)-0005-02

猜你喜欢
体育课程体系构建高职院校
农村职业学校学生成绩考核体系的研究
如何构建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拓展训练纳入中学体育课程的可行性分析
对高职护理专业体育课程改革的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构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