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大学体育教学现状浅析体育教学改革创新①

2016-11-30 14:59赵海军杨宝山首都医科大学北京101300
当代体育科技 2016年6期
关键词:大学体育教学弊端创新

赵海军 杨宝山(首都医科大学 北京 101300)



就大学体育教学现状浅析体育教学改革创新①

赵海军 杨宝山
(首都医科大学 北京 101300)

摘 要: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中国教育体制的改革进一步深化,大学体育教学改革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革新时代。众所周知,大学体育是终身体育最为关键的时期,而目前的大学体育教育存在许多反面的弊端。教学内容陈旧,不尽合理的成绩评价体系以及对体育教学理论知识传授的忽视影响了大学体育教育的发展。该文就目前大学体育教学现状中存在的诸多弊端进行探索和分析,并且提出相应合理的解决对策从而推动大学体育教学的改革创新。

关键词:大学体育教学 弊端 改革 创新

杨宝山(1973,2—),男,汉,北京人,大学本科,讲师,就职学校:首都医科大学,研究方向:大学体育教育。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改革步入全球性教育的行列,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教育也在不断进行深化和改革。但就目前为止,我国大学体育的整体水平虽有提高但比起整个高校教育改革整体仍稍显滞后,与欧美高校的体育教学水平仍然相距甚远。现如今素质教育一词频频出现在各大教育教学领域,大学体育教育也不例外。如今的大学生身体素质下降,为了能够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得当代大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当代社会日异月新的发展,人们不得不正视当前遇到的问题并且进行改革创新。

1 大学体育教育目前的弊端

1.1 教学内容陈旧单调

近些年来由于受“片面追求升学率”这一现象的影响,即便大学体育教育频频改革,人们也不难发现在大学体育教学中侧重的方面却一直不变。跑、跳、仰卧起坐等这些中小学体育教育中司空见惯的项目却一直深入大学体育教育教学当中,不仅老师们“教烦了” ,学生也“学腻了”。而学生们对于体育课程的兴趣也仅仅依靠学期末的考试来进行维持。这样“过时”的教学内容缺乏新意以及实用性,并且不注重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这也就进一步降低了体育教学的趣味性,而如今大学生体育课较低的出勤率及逃课率与此也紧密相关。

1.2 设备设施陈旧

教学软硬设施的陈旧也是制约如今大学体育教育教学发展的原因之一。设备设施的陈旧老化不仅仅影响到学生上课的安全,也制约了体育教育的多样性。依靠陈旧的设施只能进行单一简单的体育教学,无法调动大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在信息媒体时代,需要更新的不仅仅是教师的思想,硬件设备也同样需要跟得上时代的脚步。

1.3 教育方法落后

素质教育是是现代社会培养人才的重要手段,也是现代教育发展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但是就目前为止,我国的大学体育教育还停留在教师讲解示范、分解动作、重复练习等传统教育方法。这样的教育方法以及单一的教学内容也是现如今大学体育教学的“致命伤”,因为这样的教学方法往往会忽略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并不注重学生个人的体育基本素质,也无法调动大学生对体育教学的热爱和积极性。

1.4 成绩判定方法不合理

如今的大学体育教学仍然是以学生的考试分数作为单一的评判学生体育素质及运动能力的指标。实际上这样的考核标准考察的只是学生竞技能力而不是学生自身的身体素质。由于每个学生自身的身体素质各不相同,理解能力也参差不齐,这样单一的评价体系有失公平性并且对本身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一定程度上打消了这些素质较差学生对学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

2 针对当前大学体育教学所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以及对策

2.1 以现代的课程理论为基础

现代的课程理论是体育教学的向导,提倡机会均等。即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在体育教育中获得收获及展示自己的机会。强调学生选择学习的自主权,在一定范围内选择自己感兴趣并且愿意尝试的体育教学内容。在强调健康体魄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基础上,现代课程理论更加注重道德教育及合作精神,注重学生个人的创造能力在现代体育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2 教学形式方法以及内容的多样化

(1) 新型的体育教学模式与方法要求教师提供个性化与个别化的教学服务。从“老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方法转变为教师需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导他们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寻找乐趣,探索学习过程中的奥妙。并且要提倡发散性的思维,提供让学生自己探究及思考的过程,并且注意每一个学生的不同心理过程的变化。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自主解决遇到的问题,并且积极提问,合理质疑,有利于提高体育教学的趣味性以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学在其中,乐在其中。

(2) 优化课程设置,取消重复的教学部分将现代的多媒体的教学模式融入体育教学当中。教师不仅仅立足于课本,更要尝试通过更多的方法增加教材的趣味性以及实用性。尝试开发能够提高体育教学效率以及学习乐趣的教学模式和内容,也要同时注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使得教学方法能够既符合现代教育规律又迎合了学生的心理诉求,这样有利于提升教学的实效性并且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3 转变教师观念,做到以人为本

现如今有很多体育教师并没有明确自身在教学当中的地位与作用,也没有做到以人为本的原则,忽视了要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仅仅只是机械性地进行体育教学,简单的动作分解以及重复就完成了一节体育课的教学。所以在改革创新下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求老师做到在明确自身教学中的指导作用以外,也要同时注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从而提高每位同学的体育学习能力,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以及激发各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要合理安排体育教学项目,要考虑学习强度以及普遍适应度等问题。例如,男同学们比较喜欢篮球、足球等对抗性较强的学习项目,而女同学则更加侧重于羽毛球、乒乓球、排球等运动。所以教师应该充分征求学生的意见,在满足大多数学生的心理需求的同时也有利于体育课程的开展以及教学目标的完成。并且要同时考虑教学强度的问题,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能够适应当前体育教学的强度。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每一个学生所能接受的课程强度,再根据这个强度制定出不同的“快慢班”进行分班教学,在依据喜好分班的同时也应该根据教学强度分为快慢班来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班级,这样便可达到由弱到强,由简到难,逐步过渡,构建合理科学的体育教学课堂。

2.4 构建科学客观的评价体系

大学体育教学评价要改变多年来一直延续的传统教学评价即单一的技能评价以及达标成绩等量化成绩的方式。应该完善指导思想,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根据考生原有的个人水平以及存在的个体差异来进行评价原则、评价指标、评价方式的制定。坚持两个第一,即健康第一,身心发展第一。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针对不同的评价主体,根据不同主体的身体素质、原有水平、学习能力、体育技能与兴趣,全方位多角度地制定评价的指标与权重,做到定性定量相结合,构建客观科学的评价体系。

2.5 教师队伍的培养与优化

高校体育理论观念的更新、教育教学方法的改善、课程内容的更新以及成绩评价体系的改革都取决于大学体育教师的素质水平,它决定着大学体育改革的实施情况。因此,对高校体育教师的培养是非常紧迫与重要的。建设高校体育教师队伍要注意与思想建设相结合,确保思想建设与课程目标以及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一致。尤其注重培养青年教师队伍,考虑目前大学体育教学的实际,做到有目的、有计划、有行动,从而保证高校体育教学队伍能够不断壮大并且适应对高校教育教学的新要求。

3 结语

大学体育的改革与创新是一个永久的主题。改革与创新是一个坚决革命的过程。必须要打破传统的教育教学体制,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转换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完善新的教学内容和新的体制结构以便于适应新的大学体育教学的需求。大学体育是高校体育的最后一个阶段,所以必须要重新审视自身的特点,不断深化大学体育教学的改革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建立起能够适应现代化社会的教育教学体系。如何让学生们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加强体育锻炼的意识,使他们的体质得到锻炼和提高,是体育改革与创新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尚志强,陈珂.21世纪高校体育内容的改革与探索[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6(5):26-27.

[2]张卫林.试论大学生体育能力培养[J].警官教育论坛,2005(1).

[3]金光辉.从体育教科书和专著的立论基础看体育教学思想的演化[D].华东师范大学,2012.

[4]周登蒿.21世纪初中国学校体育教学的发展趋势与对策[C]//第六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汇编.2000.

[5]张昌言,于军,徐元军.试论构建全方位的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体系[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5):665-666.

[6]王宗平,庄慧华.大学体育教学内容适应性发展的思考[J].体育与科学,1999(3):53-55,58.

[7]卢绍群,江百龙.高等体育院校教育改革之管见[J].武汉体育学院,2006(2):106-108.

作者简介:①赵海军(1968,8—),女,汉,北京人,大学本科,大学讲师,研究方向:学校教育。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6.06.075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6)02(c)-0075-02

猜你喜欢
大学体育教学弊端创新
跟踪导练(四)
I Am not just a Statistic,I Am Survivor
新时期大学体育教学的改进措施
素质教育视野下的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实践路径研究
大学体育教学的现状与创新思考
大学体育教学中拓展训练的运用探究
跨国公司本土化战略研究
家族企业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