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生体育成绩评价体系的构建分析

2016-11-30 14:59吴雪芹南京市第十三中学江苏南京210000
当代体育科技 2016年6期
关键词:高中学生评价体系

吴雪芹(南京市第十三中学 江苏南京 210000)



高中学生体育成绩评价体系的构建分析

吴雪芹
(南京市第十三中学 江苏南京 210000)

摘 要:在该文中,首先分析了传统高中学生体育成绩评价体系伴随的不足,然后结合南京市16所高中学校的走访和调查结果与笔者个人心得,进行了相应的高中学生体育成绩评价体系的构建分析,进一步推进了符合时代实际的体育成绩评价体系构建进程。

关键词:高中学生 体育成绩 评价体系

就高中体育工作而言,体育教学是其重要组成,可以说,高中的一切体育活动都是围绕着其进行开展。但是,就当前高中学生的体育成绩评价而言,采用的评价方式仍然相对传统,大都围绕测定学生运动能力而评价。这样的评价体系,只能将学生素质情况以及每个学生对运动技术的掌握情况反映出来,却不能将学生的实际锻炼情况充分反映出来。鉴于此,引出该文。

1 传统高中学生体育成绩评价体系伴随的不足

1.1 没有重视过程性的差异

在高中很多学科教学里,就学生而言,他们会在很多方面诸如思维方面、注意力方面、分析能力以及判断能力方面存在相应差异,但是,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就学生而言,不仅会伴随这些差异,还会在身体条件方面、运动兴趣、爱好方面和运动技能以及自身体能方面伴随各种差异。于是,在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就会存在一些学生尽管非常努力,但是其运动成绩仍然不怎么样,或者其在达标测试的过程中仍然不能过关;同时,也会存在一些学生,虽然并没有怎么锻炼,却有着相对较好的体育成绩。如此,就体育教师而言,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和进行教育评价的时候,就需要对学生体育实际进行客观的体育评价,这样就需要采取一定措施去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将他们的体育学习潜能充分激发出来,并且,要将综合评价重视起来,从而实现全体学生体育成绩的进步和全面发展。

笔者随机抽选了南京市16所高中学校进行了走访和调查,调查结果发现,就南京市的高中学校而言,在对学生体育成绩进行评价的过程中,教师都是采用了统一的评价标准进行的。不论是评价的主体,亦或是评价的客体,都呈现出明显的单一特征,难以将教学的双边活动充分体现出来,也缺少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以及共同完成某项教学任务的过程,并且对“标准性”太过分强调,没有重视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没有重视过程性的评价,却对结果评价太过于强调。

1.2 考核内容有待进一步丰富化

就当前高中体育教学大纲而言,其考核内容难以将学生的体育技能水平充分反映出来。访谈调查结果得知,有50.2%的高中教师考核学生体育成绩的时候,考核内容单一。比如:篮球仅仅参考简单的投篮动作,排球仅仅是动作单一的传垫球,更有一部分高中学校将《高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作为评价体系进行学生体育课成绩的考核,如此就忽视了对学生知识技能的考核,也没有考核评价学生的体育过程以及方法,更没有考虑到学生在体育课上的心理以及情感表现。所以,就当前南京市高中体育考核内容而言,全面性十分不好,考核内容也有待进一步丰富化。

1.3 考核方法有待进一步充实

就高中体育教学改革而言,其重要组成就是优化体育课的考核方法,但是,就目前来看,大多数高中院校的体育课考核方法都不够完善,如此不仅使得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参与兴趣受到严重阻碍,也不利于体育教学工作改革的顺利进行。一般而言,学生达标就是体育教师考核的重要组成。笔者经过调查访谈发现,在南京市的20所高中学校中,九成以上的学校每个学期都测试学生的耐力,比如测试男生的1 000 m中长跑和女生的800 m中长跑,然后结合《高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对他们的成绩进行得分的计算,但是,经过访谈笔者也发现,学生最为恐惧的一个体育项目就是耐力跑,但每个学期都必须经受测试,如此就使得很大一部分学生对体育课产生了畏惧感觉。通过耐力跑可以使得学生的体质情况得以提高,因而,应该将其作为锻炼学生身体的措施之一,而不能通过仅仅一次耐力跑就直接对学生本学期的体育成绩做出决定。因而,可以将此教学方法进行改变,在每节体育课上,如果学生能顺利完成一次耐力跑就得一分,若是不能就不给分,这样一个学期下来,不用再对学生进行测试,直接结合学生在每堂课上的平时耐力跑表现就能将成绩判定出来。

1.4 评价效果有待进一步显著化

就当前高中的体育成绩评价而言,太过于重视学生“学会”的度,太过于关注学生对每项运动技能的掌握情况,却没有及时重视起来学生自我发展递进式的纵向提高,也没有将评价学生创新意识以及建立体育锻炼理念的评价真正体现出来。

2 高中学生体育成绩评价体系的构建分析

2.1 重视健康理念的树立

在《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中就指出,考核的指导思想是健康第一,要重视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将刻苦锻炼作为主导力量并且将其作为激励学生积极上进的机制。其真正的目的是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做出激励,使其将必要知识、技术以及技能充分掌握,使得他们学习体育的兴趣及时培养起来,将良好的锻炼习惯及时养成。基于这个依据,笔者认为,就高中体育教学的目标而言,应该重视学生身心健康的促进,不能仅仅重视学生的更强或者更高抑或更快,也不能仅仅重视其是不是能够在高级别的运动竞赛中获取

奖项。所以,对于评价者而言,应该有着全面和大局的观点,将健康第一的评价理念树立起来。

2.2 将体育健身知识内容在评价体系中适当融入

就高中而言,是培养学生体育健身理念建成的一个重要时期,因而其教学质量的优劣实际和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有着很大关系,并且体育健身知识能够对学生的锻炼习惯起着指导作用,故而,应该科学的指导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对体育文化不断学习,使得自身体育素养不断提高,而这也是高中体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

2.3 重视对个体的纵向评价

就个体的纵向评价而言,其作为一种评价方式,能够将个体原来身体素质实际和现测身体素质的比较变化实际充分反映出来。就原来的身体素质而言,指的是学生该学期初测取的体育成绩;而就现测身体素质而言,指的是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锻炼之后测取的体育成绩。一般而言,就那些具有较好身体素质的学生而言,可以结合相关标准将成绩直接给予,因为这部分学生要想提高成绩有着较大的难度。因而纵向评价的对象是具有较差体质的学生,其目的就是为了对学生积极参与锻炼做出鼓励,而测试的时候要结合学生个体实际,对具有不同身体素质的学生采取不同的人文关怀测试标准。

2.4 重视对学生运动技能的评价

所谓运动技能,指的是在一个学期当中结合教学内容学生对专业技术动作完成的能力。

一般而言,技术动作的评价是高中学生体育成绩考核的重要组成。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大纲,在考核的时候结合学生的熟练度将相应分数给出,这样的考核有着较多的次数,目的就是推动学生多多练习而实现健身目标。

2.5 重视学生情意表现和合作精神的评价

体育教学过程中,情感目标也是重要组成,其指的是学生参与体育课学习中的态度和合作实际。对该目标的评价应该包括多项内容,诸如学生是否按时上课,其学习态度实际,课堂常规表现以及着装等。因而,应该结合大纲规定,进行相应考勤,如果学生请假,应该将请假原因注明。而就学生的学习态度及课堂表现和合作实际考核而言,应该基于学生的平时表现做出考核。

2.6 重视对学生日常锻炼的评价分析

高中体育的目的就是推动学生参与锻炼,将良好的锻炼理念建立起来,因而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平时锻炼实际,对其日常锻炼情况进行相应评价。

总之,进行高中体育成绩评价的时候,不能仅仅局限于学生在体育课上的成绩,还要重视他们的进步度和努力求知度,从而能够对学生的成绩进行客观而真实的评价,同时通过评价将新目标确立起来,并且在整个过程中将建立健身理念,因而,需要重视纵向评价的引进,构建立足过程推动发展的多元主体参与的高中学生体育成绩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蔡敏.论教育评价的主体多元化[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3(1): 21-25.

[2]史立峰.阳光体育背景下学生体育成绩评价体系构建之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9): 31-32.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6.06.083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6)02(c)-0083-02

猜你喜欢
高中学生评价体系
如何利用“共享式学习”有效发展高中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高中学生数学解题能力培养探究
巧用课本剧演评发展高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关于高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研究
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农村高中学生的英语听力与口头表达能力
《UG NX机械产品设计》课程项目化教学的改革研究
写作教学中自主学习策略的应用
评价体系小改革职业技能大提升
以心育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立的研究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