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食品中丙酸钙(钠)和双乙酸钠

2016-11-30 08:14郝媛媛
化学分析计量 2016年6期
关键词:乙酸钠丙酸色谱法

郝媛媛

(池州市食品药品检验中心,安徽池州 247000)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食品中丙酸钙(钠)和双乙酸钠

郝媛媛

(池州市食品药品检验中心,安徽池州 247000)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食品中的丙酸钙(钠)和双乙酸钠。采用Acclaim120 C18色谱柱(150 mm×4.6 mm,5 μm),以1.5 g/L磷酸氢二铵溶液(用1 mol/L磷酸溶液调pH至2.7~3.5)–甲醇混合液(体积比为95∶5)作为流动相,流量为1.0 mL/min,在214 nm波长下检测。丙酸与双乙酸钠的质量浓度在0.05~0.5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丙酸和双乙酸钠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5.58%~98.95%,96.12%~99.25%,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50%,1.41%(n=6)。该法适用于糕点及调味品中丙酸钙(钠)和双乙酸钠含量的检测。

高效液相色谱法;食品;丙酸;丙酸钙(钠);双乙酸钠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不断提升,食品中防腐剂的添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政府加强了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加大了对食品中添加剂滥加行为的处置力度。

丙酸钙(钠)能有效防止食物变质,对各类霉菌、革兰氏阴性杆菌或好氧芽孢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而且对酵母菌无害[1–2]。双乙酸钠为乙酸钠与乙酸的分子复合物,无残留,无致癌因素,是高效霉菌与细菌的抑制剂[3–4]。丙酸钙(钠)和双乙酸钠作为防腐剂被广泛运用到各类食品中。但是由于丙酸钙(钠)和双乙酸钠均属于化学物质,长期过量食用会对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所以开展食品中的丙酸钙(钠)和双乙酸钠的限量检测具有重要的意义。

针对食品中丙酸钙(钠)和双乙酸钠的测定,目前国家标准方法主要有气相色谱法(GB/T 5009.120–2003)[5],液相色谱法(GB/T 23382–2009,GB/T 23383–2009)[6–8]。在日常的检验工作中发现,气相色谱法定性定量能力较差,液相色谱法更简单,易操作,方法准确度更好。笔者参照相关标准及文献[9–15],建立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法,使其能同时测定食品中丙酸钙(钠)和双乙酸钠,该方法简单快速、定量准确,时效性强,不仅可以避免长时间使用磷酸盐缓冲盐作为流动相对C18色谱柱分离度的影响,而且还可大幅提高检验机构日常检验工作的工作效率。

1 实验部分

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高效液相色谱仪:Ultimate 3000型,配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美国赛默飞世尔科技公司;

分析天平:XPE204型,感量为0.000 1 g,瑞士梅特勒–托利多公司;

超声波仪:KQ3200E型,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

离心机:DT5–2B型,额定转速5 000 r/min,北京时代北利离心机有限公司;

实验室用超纯水机:AKCD–UV–1840型,台湾艾柯电器公司;

丙酸标准品:纯度不小于99%,上海玉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双乙酸钠标准品:纯度不小于99%,上海玉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甲醇:色谱纯;

磷酸、磷酸氢二铵:分析纯;

实验室用水为超纯水。

1.2 色谱条件

色 谱 柱:Acclaim120 C18柱(150 mm×4.6 mm,5 μm,美国赛默飞世科技公司);流动相:1.5 g/L磷酸氢二铵溶液(用1 mol/L磷酸溶液调pH至2.7~3.5)–甲醇混合液(体积比为95∶5),流量为1.0 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14 nm;进样体积:10 μL。

1.3 实验步骤

1.3.1 样品预处理

准确称取5 g(精确至0.01 g)样品至50 mL具塞离心管中,加水20 mL,加入1 mol/L磷酸溶液0.5 mL,混匀,经超声浸提10 min后用1 mol/L磷酸溶液调pH值约为3,用水定容至标线,摇匀。以不低于4 000 r/min转速离心10 min,取上清液,经0.45 μm微孔滤膜过滤后进样,在1.2色谱条件下测定。

1.3.2 标准工作溶液配制及标准工作曲线绘制

准确称取丙酸、双乙酸钠各1.0 g (精确至0.000 1 g)于2只100 m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并摇匀,配制成质量浓度均为10 mg/mL的标准储备液。再分别吸取丙酸、双乙酸钠标准储备液各0.25,0.5, 1.0,2.0,2.5 mL于50 mL容量瓶中,分别加入0.2 mL 1 mol/L磷酸溶液,用水定容至标线,摇匀,配制成丙酸、双乙酸钠系列混合标准溶液,质量浓度分别为0.05,0.1,0.2,0.4,0.5 mg/mL。混合标准溶液过0.45μm微孔滤膜过滤,按照1.2色谱条件由低浓度到高浓度依次进行测定。以溶液的质量浓度为横坐标,以色谱峰面积为纵坐标绘制标准工作曲线。利用标准曲线法计算样品中丙酸的含量,然后换算成丙酸钙(钠)的含量。

2 结果与讨论

2.1 检测波长的选择

丙酸和双乙酸钠在200 nm左右有最大的吸收峰,但200 nm左右样液中的杂质吸收峰比较多;而在214 nm处待测组分也有较大吸收峰,同时杂质吸收峰较小,所以实验选择214 nm作为检测波长。

2.2 流动相的选择

国标方法GB/T 23382–2009与GB/T 23383–2009均采用1.5 g/L磷酸氢二铵溶液作为流动相进行测定,而在大批量检验过程中,长时间使用磷酸盐缓冲盐作为流动相会造成C18色谱柱分离度下降,色谱峰形变差。采用1.5 g/L磷酸氢二铵溶液–甲醇(体积比分别为90∶10,95∶5,92∶8)作为流动相进行比较试验[16–19],发现当流动相为1.5 g/L磷酸氢二铵溶液–甲醇(体积比为95∶5)时,色谱图中待测组分分离效果很好,色谱峰形尖锐,满足实验要求,故本实验选择1.5 g/L磷酸氢二铵溶液–甲醇(体积比为95∶5)为流动相。

2.3 线性方程和检出限

按照1.2色谱条件测定1.3.2的系列混合标准溶液,以待测组分的质量浓度为横坐标,以色谱峰面积为纵坐标,绘制标准工作曲线,计算得到线性回归方程及相关系数,见表1。由表1可知,两种待测组分在质量浓度为0.05~0.5 mg/mL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满足实验要求。以3倍信噪比计算检出限,得出丙酸的检出限为0.03 g/kg,双乙酸钠的检出限为0.015 g/kg。

表1 丙酸、双乙酸钠的线性关系及相关系数

2.4 精密度试验

按照1.2色谱条件对1.3.2中质量浓度为0.1mg/mL的丙酸、双乙酸钠混合标准溶液依次平行测定6次,计算丙酸、双乙酸钠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丙酸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50% (n=6),双乙酸钠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41% (n=6),表明本法精密度良好,满足实验要求。

表2 精密度试验结果

2.5 加标回收试验

取空白样品酱油、糕点、面包各1个,称取均匀的空白样品各5 g,加入3种不同浓度的丙酸、双乙酸钠混合标准溶液,按照1.3.1的前处理方法处理加标样品,按照1.2色谱条件测定,根据测定结果计算加标回收率,结果见表3。由表3可知,丙酸的加标回收率为95.58%~98.95%,双乙酸钠的加标回收率为96.12%~99.25%,满足实验要求。

表3 丙酸、双乙酸钠的加标回收试验结果

图1为空白样品加标色谱图。由图1可知,样品基质与被测成分丙酸、双乙酸钠的色谱峰分离良好,且两种目标化合物色谱峰峰形尖锐、对称,利于准确定量。

图1 丙酸、双乙酸钠加标色谱图

3 结语

建立了一种能同时测定食品中的丙酸、双乙酸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该方法的回收率、精密度等技术指标均符合GB/T27404–2008[20]的要求,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度高、实用性强,可以大大提高检验机构大批量检验工作的工作效率。

[1] 瞿春芳.直接浸提–气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的丙酸钙[J].化学分析计量,2011(5): 58–60.

[2] 章沙沙,杨继武,刘春伟,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面包中丙酸钙[J].光谱实验室,2013,30(1): 167–170.

[3] 李凤梅.双乙酸钠对蛋糕防霉保鲜效果研究[J].粮油食品科技,2009(3): 43–44.

[4] 李爱江,高辉耀.食品添加剂双乙酸钠的合成工艺及检测方法[J].粮油加工,2015(10): 53–56.

[5] GB/T 5009.120–2003 食品中丙酸钠、丙酸钙的测定[S].

[6] GB/T 23382–2009 食品中丙酸钠、丙酸钙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S].

[7] 乐振窍,张细玲,陈惠国.浅谈GB/T 23383–2009 《食品中双乙酸钠的测定》对面包产品测定的影响[J].粮食加工,2015(4): 41–43.

[8] GB/T 23383–2009 食品中双乙酸钠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S].

[9] 梁宝爱.食品中防腐剂双乙酸钠检测方法的研究-高效液相色谱法[J].食品工程,2008,12(4): 52–55.

[10] 林清荷.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糕点中丙酸钙(钠)、双乙酸钠、苯甲酸、山梨酸、脱氢乙酸[J].福建轻纺,2012,12(12): 45–47.

[11] 吴新,包梦醒,余雯静,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牛奶中双乙酸钠[J].农产品加工·学刊,2012(10): 14–16.

[12] 赵娅鸿.离子色谱法测定食品中防腐剂双乙酸钠的研究[J].现代仪器,2011(1): 79–81.

[13] 赵亮庆.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丙酸[J].河南化工,2012(5): 56–57.

[14] 马建明,龚文杰,邬晨阳,等.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2-(4-甲氧基苯氧基)-丙酸钠[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4(23): 3 392–3 394.

[15] 范明红.食品中丙酸及丙酸盐的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3(1): 314–315.

[16] 刘莹,刘丽兰,陈双.糕点中丙酸钙检测方法研究[J].现代仪器与医疗,2014(5): 76–78.

[17] 黄志英,赵志辉,顾赛红.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饲料酸化剂中甲酸和丙酸含量[J].上海农业学报,2010(3): 64–66.

[18] 周晓波,张佃生.食品中双乙酸钠含量的测定[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0(4): 61–64.

[19] 张月萍,赵磊,赵平.填充柱气相色谱法快速测定发酵废水提取物中丙/乙酸含量[J].分析试验室,2009(10): 117–119.

[20] GB/T 27404–2008 实验室质量控制规范 食品理化检测[S].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Propionic Acid and Sodium Diacetate in Food by HPLC

Hao Yuanyuan
(Chizhou Food and Drug Inspection Center, Chizhou 247000, China)

A method was established for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calcium (sodium) propionate and sodium diacetate in food by HPLC. The chromatographic column was Acclaim120 C18(150 mm×4.6 mm, 5 μm), 1.5 g/L diammonium hydrogen phosphate solution (pH value was adjusted to 2.7–3.5 by using 1 mol/L phosphate solution)–methanol mixed liquor with volume ratio of 95∶5 was used as the mobile phase with the flow rate of 1.0 mL/min, and the detection wavelength was selected as 214 nm. The mass concentration of propionic acid and sodium diacetate has good linearity in the range of 0.05–0.5 mg/mL with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greater than 0.999. The recovery of standard addition for propionic acid and sodium diacetate were 95.58%–98.95% and 96.12%–99.25%, respectively. The RSD for propionic acid and sodium diacetate was 1.50% and 1.41%(n=6), respectively. This method was suit for determination of calcium propionate and sodium diacetate in pastry and condiment.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food; propionic acid; calcium propionate; sodium propionate; sodium diacetate

O657.7

A

1008–6145(2016)06–0059–03

10.3969/j.issn.1008–6145.2016.06.014

联系人:郝媛媛;E-mail: 446903913@qq.com

2016–10–18

猜你喜欢
乙酸钠丙酸色谱法
分光光度法测定污水处理用乙酸钠含量的研究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产品中四环素类的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中阿特拉津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茶叶中的儿茶素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的甜蜜素
魔术实验:点水成冰
魔术实验:点水成冰
食品中丙酸钠、丙酸钙测定方法的改进
2-18F-氟丙酸在正常小鼠体内的生物学分布
二丙酸倍他米松乳膏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