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冬种苦瓜新品种比较试验

2016-11-30 03:22廖道龙吴月燕冯学杰王小娟
长江蔬菜 2016年18期
关键词:节位灰霉病白粉病

廖道龙,吴月燕,冯学杰,王小娟

(海南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海口,571100)

海南冬种苦瓜新品种比较试验

廖道龙,吴月燕,冯学杰,王小娟

(海南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海口,571100)

从农艺性状、抗病性以及产量等方面对8个苦瓜品种进行了比较研究,旨在筛选出适合海南冬种的优良苦瓜品种。试验结果表明,石头一号、中国鸿福抗病性强、果形好,折合产量分别为3 951.98、3 907.51 kg/667 m2,较对照增产13.13%和11.85%,而其他品种产量均低于对照,因此,石头一号和中国鸿福综合表现较好,适合在海南冬季种植,可进行大面积示范推广。

苦瓜;冬种品种;综合性状;海南

海南依托得天独厚的温光条件大力发展冬春季节瓜菜,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冬种北运蔬菜基地,在全国“菜篮子”工程建设中的作用不可替代,为解决全国各地“冬淡”问题作出了重要贡献[1]。苦瓜是华南地区传统名蔬,海南的冬种苦瓜更是全国各地和港澳地区的“俏销品”,历年来价格都比较稳定。海南年苦瓜播种面积约0.8万 hm2,占全省北运瓜菜播种总面积的4.8%,其主要分布在陵水、屯昌、三亚、万宁和澄迈等市县[2]。为了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从广东、山东等苦瓜主产区引进了一批新品种并进行品比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宜海南种植的优质高产、适应性强的优良苦瓜新品种,供生产应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参试新品种共7个,以目前主栽品种中华一号为对照,各供试品种及来源见表1。

1.2 试验时间与地点

试验于2013年11月20日至2014年4月25日在海南澄迈县永发镇海南农业科学院科研基地进行,各参试品种于12月10日定植于大田中。

1.3 试验设计

试验地为砂壤土,中等肥力,前茬水稻。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小区面积24 m2。畦南北走向,畦(包沟)宽3.0 m,双行种植,株距80 cm,每小区定植20株,试验地四周设有保护行。

表1 供试品种及来源

1.4 植株生长动态调查

定植后第35天,每个小区取样8株,分别测量植株的蔓长、第1雌花节位以及35节位内雌花数量。盛果期,在每小区随机选取10个果实,测量其单果质量、果长和果宽。记录果实始收期和终收期,并全生育期进行测产登记,统计各小区产量。

1.5 植株抗病性调查

在植株生长期间调查植株的抗病性,主要调查苦瓜灰霉病、白粉病的发病情况。

①灰霉病抗性鉴定 灰霉病病害的分级标准参照朱丽梅等[3],具体分级标准:0级,无病斑;1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 5%以下;3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 5%~15%;5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 16%~25%;7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26%~50%;9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51%。病情指数 (DI)=∑ (各级叶片数×相对级数的代表值)/(总叶片数×最高级数的代表值)×100;相对抗性指数=1-相对病情指数;相对病情指数=鉴定品种平均病性指数/对照品种平均病情指数(以病情指数最高的品种为对照品种)。

灰霉病抗性水平评价标准如下,以病情指数为基础,采用相对抗病性方法评价其抗病程度,根据相对抗性指数进行抗性划分,抗病性水平分为:免疫(I)、高抗(HR)、中抗(MR)、中感(MS)、高感(HS),相对抗性指数:免疫 (I)为1.00,高抗(HR)为0.80~0.99,中抗 (MR)为0.60~0.79,中感(MS)为 0.30~0.59,高感(HS)为0.30。

②苦瓜白粉病抗性鉴定 白粉病病害分级标准参照吴燕等[4],具体分级如下:0级,全株无病;1级,全株25%以下的叶片有少数病斑;2级,全株50%以下的叶片有少量病斑或全株25%以下的叶片有较多的病斑数;3级,3/4以下的叶片发病或全株1/4以下叶片变黄枯死;4级,全株3/4以上叶片发病至全株叶片枯死。

白粉病抗性水平评价标准如下:HR,0<DI≤15;R,15<DI≤35;MR,35<DI≤55;S,55<DI≤75;HS,DI>75。

2 结果与分析

2.1 植株性状及生育期

从表2可以看出,参试品种株高差异均不显著,仅玉海苦瓜株高略小于对照,其他6个品种株高均大于对照,其中,中国鸿福植株最高,达到180.33 cm。在第1雌花节位方面,8个品种存在差异,瑞龙苦瓜第1雌花节位为9.25节,显著低于对照,为早熟品种;其他6个品种的第1雌花节位均显著高于对照,均为中熟品种,其中,石头一号第1雌花节位最高,为20.15节。在35节位内雌花数方面,各处理存在差异,只有瑞龙苦瓜在35节位内雌花数量显著多于对照,其雌花数达到13.2朵,其他品种均少于对照。

表2 各参试品种植株性状调查

各参试品种在始收期、终收期以及采收天数方面差异明显。始收期瑞龙苦瓜最早,为2月26日,其余品种与对照相当;终收期石头一号和中国鸿福晚于对照;采收期天数石头一号和中国鸿福分别为53、51 d,多于其他品种。

2.2 果实性状

从表3得知,单果质量方面,只有石头一号与玉海苦瓜单果质量大于对照,其中石头一号单果质量最大,达到409.31 g,绿帝苦瓜单果质量最小,为354.09 g。果长方面,只有瑞龙苦瓜和中国鸿福略小于对照,分别为26.41、26.68 cm;其他品种均大于对照,其中绿帝苦瓜果最长,达到30.21 cm。果实直径方面,各品种间的差异不显著,石头一号、瑞龙苦瓜、满棚苦瓜以及中国鸿福均大于对照,其他品种则小于对照,其中石头一号最大,为58.38 mm,玉海苦瓜最小,为54.51 mm。

表3 参试品种产量调查

2.3 产量

从表3可以看出,石头一号产量最高,667 m2产量达到3 951.98 kg,较对照增产13.13%,其次为中国鸿福,667 m2产量为3 907.51 kg,较对照增产11.85%,最低的是满棚苦瓜,667 m2产量为2 554.05 kg,较对照减产26.89%。

2.4 田间病虫害调查

整个生育期中,各品种主要病害有灰霉病、白粉病。调查结果显示(表4),各参试品种生长前期均有发病,以灰霉病为主,其中满棚苦瓜、玉海苦瓜、绿帝苦瓜以及对照为高感灰霉病,石头苦瓜则为高抗灰霉病,丰绿和瑞龙苦瓜则是中抗灰霉病;进入结果盛期后,随着气温回升和田间湿度增大,病害则日益加重且以白粉病为主;生长中后期,各参试品种长势逐渐衰弱,不同品种间白粉病病情差异加大,其中以瑞龙苦瓜、石头一号、丰绿苦瓜、瑞龙苦瓜以及中国鸿福表现为较抗白粉病,而绿帝苦瓜和满棚苦瓜、玉海苦瓜3个品种为中抗白粉病。

表4 参试品种主要病害的病情指数性鉴定

3 小结

试验结果表明,参试的8个苦瓜品种中,综合表现较好的品种有石头一号、中国鸿福、丰绿苦瓜,这些品种不仅高产,抗病性较好,且果形、皮色等外观品质均较好,适合海南冬春季节种植和北运市场需求,其中,石头一号和中国鸿福2个品种采收期长、抗病性好,且产量均高于对照,分别增产13.13%和11.85%,而其他各品种的产量均低于对照。目前石头一号、中国鸿福相对而言,种子价格稍高,需要加大推广应用力度。

[1]廖道龙,邓长智,伍壮生,等.海南冬季瓜菜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对策[J].江苏农业科学,2014,42(7):485-486.

[2]伍壮生,高芳华,廖道龙,等.苦瓜新品种引进比较试验[J].广东农业科学,2014(2):43-46.

[3]朱丽梅,罗凤霞,胡凤荣.不同百合品种对百合灰霉病的抗病性鉴定[J].植株保护,2010,36(3):148-151.

[4]吴燕,赵帅锋,何建红,等.大棚苦瓜白粉病药效试验及安全性分析[J].浙江农业科学,2013(2):168-169.

Abstract:Eight new bitter gourd cultivars were investigated on agronomic traits,disease resistance and yields,aimed to screen out suitable winter-planting cultivars in Hainan province.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hitou No.1 and Chinese Hongfu showed strong disease resistance and good fruit shape,with yield of 3 951.98 and 3 907.51 kg/667 m2,respectively,which were increased by 13.13%and 11.85%compared to the control.While other cultivar had lower yield than the control. Thus Shitou No.1 and Chinese Hongfu performed better comprehensive characters,and were appropriate for winter planting in Hainan province,in addition,could be extended for demonstration in large areas.

Key words:Bitter gourd;Winter-planting cultivar;Comprehensive characters;Hainan

Healthy Function of Polysaccharose in Edible and Medicinal Plant Chinese Yam

QIAN Wenwen,XIN Bao,SHI Chuandao,LI Pei
(Shanx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Xianyang 712046)

Polysaccharide is the main functional component in Chinese yam,and is widely applied to medicine and food exploitation.This paper concluded the healthy function of polysaccharide in Chinese yam on immune-anhancement, anti-aging,reducing blood glucose and lipid,aimed to provide

for the further research of Chinese yam polysaccharide and Chinese yam.

Chinese yam;Chinese yam polysaccharide;Healthy function

Comparison of New Winter-planting Bitter Gourd Cultivars in Hainan

LIAO Daolong,WU Yueyang,FENG Xuejie,WANG Xiaojuan
(Vegetable Research Institute,Hain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Haikou 571100)

S642.5

A

1001-3547(2016)18-0047-03

10.3865/j.issn.1001-3547.2016.18.017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4163);2013年国家星火计划项目(2013GA8000021)

廖道龙(1981-),男,硕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蔬菜嫁接技术的研究,电话:18689994960,E-mail:ldlshc@sina.com

冯学杰(1971-),通信作者,男,本科,高级园艺师,主要从事瓜类栽培技术的研究,电话:13807680898,E-mail:fengxuej111@163.com

2016-06-13

猜你喜欢
节位灰霉病白粉病
番茄灰霉病巧防治
一到春季就流行 蔬菜白粉病该咋防
陆地棉各节位种子油分含量的遗传分析
脱落酸对烟草腋芽生长及叶片碳氮代谢的影响
留果节位对哈密瓜果实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散叶莴苣灰霉病药剂筛选试验
瓜类灰霉病发病症状及其防治技术
夏黑无核等五个葡萄品种冬季修剪技术研究
拉萨设施月季白粉病的发生与防治
葡萄灰霉病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