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基质栽培模式对温室番茄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2016-11-30 23:03马洪英靳力争李响杨小玲仝雅娜
天津农业科学 2016年11期
关键词:品质产量

马洪英 靳力争 李响 杨小玲 仝雅娜

摘 要:采用营养液基质栽培技术,研究不同栽培模式果菜袋式基质培(T1)、果菜箱式基质培(T2)处理对番茄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T2叶长最大、株高较T1分别增加10.51%、17.88%,处理T2番茄果实可滴定酸含量高于处理T1,高出55.24%,处理T1糖酸比高于处理T2,高出51.89%,处理T2果肉硬度、果肉粘性高于T1,分别高出20.27%、32.61%,处理T2番茄果实横径、果高、单果质量均高于T1,分别高出12.87%、18.32%、37.91%,差异显著。

关键词:基质培;温室番茄;产量;品质

中图分类号:S641.2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6.11.029

Abstract: By nutrient solution culture technique, different grown substrate culture experiment including the fruit and vegetable bag substrate culture (T1), fruit and vegetable box substrata (T2)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ir effects on growth,yield and quality of tomato.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argest leaf length, plant height of T2 were increased than T1 by 10.51%, 17.88%, the titration acid content of T2 was high than T1 by 55.24%, sugar acid of T1 treatment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2 by 51.89%, the hardness of pulp, pulp viscosity of treatment T2 was higher than T1, respectively, 20.27%, 32.61%, tomato fruit horizontal diameter, high fructose, single fruit weight of T2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1, 12.87%, 18.32%, 37.91%, respectively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Key words: grown substrate culture; tomato in greenhouse; yield; quality

固體基质栽培简称基质培,因其设施简单、投入成本较低、管理技术与常规土壤栽培相似,操作简单[1],近些年在我国北方硬水区(如北京、天津)无土栽培上得到广泛应用。硬水区不适用于水培的推广,主要原因是其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pH值偏高,通常在8以上[2]。以往的基质栽培研究[3-4]多集中在营养液的配方和浓度、施肥水平、施肥方式 [5-7],基质配比[8-10]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不同栽培模式对无土栽培蔬菜生育期、植株植物学性状、产量、果实品质指标等的影响,本试验旨在通过果菜袋式基质栽培、果菜箱式基质栽培两种不同模式对温室番茄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的研究,为设施番茄基质栽培选择合理模式提供实践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与处理

试验于2015年7月—2016年5月在天津市设施农业研究所蔬菜栽培研究室的日光温室内进行,番茄品种为“津钻801” 。2015年8月24日播种,育苗于草炭∶蛭石∶珍珠岩体积比例为3∶2∶1的基质中,9月21日定植于栽培箱、栽培袋中,栽培基质体积为100 L。移栽后开始浇灌施嘉多大量元素水溶肥料(12-8-30+TE),其成分为总氮(N)12%,铵态氮(NH4-N)6.6%,硝态氮肥(NO3-N)5.4%,酰胺态氮(NH2-N)0%,磷(P2O5)8%,钾(K2O)30%,硫(S)9.5%。用量3 kg·hm-2,间隔1 d 1次。

试验设2个处理:T1,果菜袋式基质栽培;T2,果菜箱式基质栽培。 1个小区设14个栽培箱(60 cm×55 cm×45 cm) 或栽培袋(1 m×0.6 m×0.15 m),每箱(袋)栽2株番茄,1个栽培小区8.4 m2,共栽28株(7 m×1.4 m)。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每株番茄每次施用500 mL营养液,每隔1 d随水滴灌。每株番茄留5穗,每穗留4个果,其他栽培技术同一般生产管理。1月29日开始采收,4月25日—5月10日拉秧。

1.2 测定项目及方法

在每处理中选取长势一致的番茄,每重复选取6株测定株高、茎粗和叶片数,果实开始采收时记录总产量及果实个数。其中茎粗测量点为茎基部子叶上部2 cm处。

在番茄第2穗和第3穗果实成熟后,取各处理成熟度一致的10个果实,进行果实品质指标的测定[12]。用2,6-二氯靛酚滴定法[11]测定Vc含量,用蒽酮比色法 [11]测定可溶性糖含量,用酸碱滴定法[11]测定可滴定酸含量,用VR-103型手持式折射计测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果实弹性、果皮硬度、果皮韧性、果肉硬度、果肉粘性等用TA.XTPlus型质构仪测定,得出测定参数。每个果测1次,每次取样测6个果,取平均值。

试验数据处理及作图应用EXCEL完成,测定结果采用统计分析软件SAS (Statistical Analysis System )进行方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栽培模式对番茄生育期的影响

不同栽培模式种植的番茄生育期存在差异(表1),处理T2始收期为2016年1月29日,较T1提早9 d。处理T1拉秧期为2016年5月10,较T1延迟11 d。但是番茄为单秆整枝,开花结果集中,因此,果实的结果盛期相差不大,均在3月1日—5月1日之间。

2.2 不同栽培模式对番茄生长发育的影响

由表2、表3、表4可知,不同栽培模式种植的番茄植株的茎粗、叶片数、最大叶长、最大叶宽和株高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在10月10日和11月5日,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在12月16日,处理T2最大叶长、株高较T1分别增加10.51%、17.88%,且差异显著。可见,番茄生长中后期T2处理对植株的最大叶长、株高的增加较明显。

2.3 不同栽培模式对番茄品质的影响

由表5可以看出,不同栽培模式处理后,果实中V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含量处理T2均高于处理T1,分别高出1.12%、1.00%,但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果实可滴定酸含量处理T2高于处理T1,高出55.24%,差异显著,糖酸比处理T1高于处理T2,高出51.89%,差异显著。

2.4 不同栽培模式对番茄果实弹性、果皮硬度、果皮韧性、果肉硬度、果肉粘性的影响

由表6可以看出,不同栽培模式处理后,番茄果实弹性、果皮硬度、果皮韧性处理T1均高于T2,分别高出30.77%,1.63%,19.32%,但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果肉硬度、果肉粘性处理T2高于T1,分别高出20.27%,32.61%,存在显著性差异。

2.5 不同栽培模式对番茄单果质量、产量的影响

由表7可以看出,不同栽培模式处理在番茄果实横径、果高、单果质量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处理T2均高于T1,分别高出12.87%、18.32%、37.91%,小區产量处理T2高于T1,高出5.14%,但差异不显著。

3 结论与讨论

通过本试验获得以下初步结论:在温室番茄基质培中果菜箱式基质培(T2)和果菜袋式基质培(T1)相比具有促进植株生长发育、改善果实、质地、增产作用。试验结果显示,处理T2最大叶长、株高较T1分别增加10.51%、17.88%,番茄果实可滴定酸含量处理T2高于处理T1,高出55.24%,糖酸比处理T1高于处理T2,高出51.89%,果肉硬度、果肉粘性处理T2高于T1,分别高出20.27%,32.61%,处理T2的番茄果实横径、果高、单果质量均高于T1,分别高出12.87%,18.32%,37.91%,各处理间存在差异显著。因此,认为果菜箱式基质培(T2)较果菜袋式基质培(T1)更适合在温室番茄基质培中应用。

此外,在种植过程,通过观察发现,处理果菜袋式基质培(T1)对环境变化的缓冲性较果菜箱式基质培(T2)强,尤其对于紧急断水或肥水不均等状况,处理T2果菜箱式基质培更易出现植株萎蔫、脐腐病果增加等情况。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果菜箱式基质栽培基质处于开放状态,基质蒸腾大,故对环境温度、基质干湿变化更为敏感。如果改善栽培箱设计,使用不同规格栽培袋、栽培箱处理,是否能更好地促进植株的生长发育,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毛妮妮,翁忙玲,姜卫兵.固体栽培基质对园艺植物生长发育及生理生化影响研究进展[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8(3):283-287.

[2]段彦丹,樊力强,吴志刚,等.蔬菜无土栽培现状及发展前景[J].北方园艺,2008 (8):63-65.

[3]高新昊,张志斌,郭世荣.氮钾化肥配合追施对日光温室番茄越冬长季节栽培产量与品质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5,11(3):375-378.

[4]蒋卫杰,郑光华,汪浩.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及其营养生理基础[J].园艺学报,1996(2):139-144.

[5]陈连发,邹志荣,李建明.不同氮钾肥水平对温室番茄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J].西北农业学报,2010,19(1):121-125.

[6]张恩平,张淑红,李天来.无土栽培条件下钾营养对番茄生长发育与N、P、K吸收动态的影响[J].北方园艺,2007(4):53-55.

[7]高新昊,张志斌,郭世荣.氮钾肥不同比例分段追施对日光温室番茄越冬长季节栽培产量与品质的影响[J].土壤,2007,39(3):465-468.

[8]赵肖斌,王晋华,王鹏民,等.麦秸复合基质对番茄生长发育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2007(4):79-82.

[9]林大厚,邬忠明.不同基质配比对大棚黄瓜生长的影响[J].中国蔬菜,1992,1(3):25-27.

[10]王红梅,黄光.有机生态型基质对大棚甜椒生长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2,30(4):590-591, 597.

[11]李合生.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原理和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12]宁秀娟,余宏军,蒋卫杰,等.不同钾水平对温室番茄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11 (6):35-38.

猜你喜欢
品质产量
2022年11月份我国锌产量同比增长2.9% 铅产量同比增长5.6%
提高玉米产量 膜下滴灌有效
世界致密油产量发展趋势
海水稻产量测评平均产量逐年递增
2018年我国主要水果产量按省(区、市)分布
2018上半年我国PVC产量数据
氯化钙处理对鲜切萝卜生理与品质的影响
“鄞红”、“巨峰”、“红富士”葡萄及其杂交后代品质分析
浅谈民生新闻栏目特色的挖掘
工商联副主席潘刚:让中国企业成为“品质”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