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新理念 谱写新篇章
——2016中国(武汉)期刊交易博览会侧记

2016-12-01 05:11左志新
传媒 2016年20期
关键词:科技期刊期刊

本刊记者 左志新

践行新理念 谱写新篇章
——2016中国(武汉)期刊交易博览会侧记

本刊记者 左志新

金秋九月,硕果累累。在这满怀喜悦、收获希望的季节,刊界精英第四次应邀来到美丽的江城武汉共襄盛会。

9月23日,2016中国(武汉)期刊交易博览会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开幕。本届刊博会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指导,湖北省人民政府、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主办,中国期刊协会、湖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等单位承办,以“新理念、新融合、新发展”为主题,形式多样、精彩纷呈的各类主题活动是今年刊博会的亮点之一。其中既有主题多样的高端论坛、研讨会、交流会等,又有突出期刊主业、互联网+、动漫文化等诸多主题展览活动,全面展示了国内外期刊业全新风貌,为广大期刊爱好者提供了一场饕餮盛宴。

一场丰富多彩的文化盛宴

9月23日上午,模特们身穿印有2016年100种“最美期刊”封面的衣服亮相,拉开了2016年中国(武汉)期刊交易博览会大幕,湖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梁伟年宣布开幕。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吴尚之、湖北省副省长郭生练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吴尚之指出,刊博会已成为中外期刊展示展销平台、关联产品交易平台、权威信息发布平台、产业发展研讨平台,对推动中国期刊业的繁荣发展和对外交流合作具有重要意义。期刊业的下一步发展要加强内容建设,抓好融合发展,不断深化改革,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并推动期刊“走出去”。

郭生练向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他说,要借刊博会举办之机,深入推动创新发展理念在湖北实施,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努力把湖北建设成为思想基础巩固、服务体系健全、产业优势突出、发展活力强劲的文化强省。

中国期刊协会会长石峰、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新闻报刊司司长李军以及湖北省相关领导参加了开幕式。简短的开幕式后,与会领导和嘉宾参观了展馆,并见证了湖北省《阅读时代》创刊号面世及网站和微信公众号的开通。

为期3天的展会共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600多家单位参展,展出的期刊及其衍生品多达1万多种、20万件,现场各种活动近千场,其中比较有规模的活动280场,为历届之最。据不完全统计,展会期间,共签订各类协议490多个,协议金额约15亿元,交易额8.6亿元。其中,武汉大学、第三军医大学等单位收订海外期刊1300余种,金额达700余万元。

本届刊博会展览面积比往年有较大增加,达6.1万平方米。主会场被划分为10大功能区,包括国内期刊展区,中直展区,新媒体展区,社办期刊展示及期刊集团展区,各大主题展馆,动漫、少儿馆专区及衍生品展区,海外期刊出版物展区,书报刊零售、订货区,广播电影电视期刊展及广播电影电视设备展区,印刷设备及纸张展区和公共服务区。

在中直出版发行单位展区,人民日报社、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等单位参展。今年首次开设了新媒体展区,吸引了不少年轻人驻足,首次参展的掌阅科技带来了多种电子杂志,并通过iReaderPlus阅读器向观众展示。还有龙源期刊、中文在线、博看网、蜘蛛网、京东等数字出版企业也受到了欢迎。

在A3馆中,中国期刊年鉴杂志社、紫光阁杂志社、当代党员杂志社、新湘评论杂志社共同举办了“号声嘹亮——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党刊文献展”。展出《中国期刊年鉴》杂志社常务副社长、主编段艳文收藏的中国共产党各级党组织在不同历史时期创办的党建工作指导类、党建普及类、党建理论类和党史类期刊以及各类文献资料300余件。主办方希望藉此加强党刊工作者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弘扬党刊优良传统,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筑梦者、建设者和见证者。

一次媒体融合的思想碰撞

本届刊博会举办了2016中国期刊媒体国际创新发展论坛、2016中国报刊发行高峰论坛、2016国际数字出版高峰论坛、首届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高层座谈会、“互联网+”数字发行研讨会、全国文学期刊主编高峰论坛、中国民营期刊发行业创新论坛、全民阅读“红沙发”系列访谈等40多场大型专业活动,成为刊博会的一大特色和亮点。

在2016年中国期刊媒体国际创新发展论坛上,近百位中外媒体精英共聚于此,紧紧围绕“跨界、融合、创新”的主题,就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化发展话题进行了交流,共同探讨了媒体融合时代期刊的变革与发展,回应了业界和学界的关注。中国期刊协会会长石峰、中宣部出版局副局长张拥军、中央网信办新闻传播局副局长孙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新闻报刊司司长李军、国际期刊联盟(FIPP)主席Chris Llewellyn、“云经济学”之父Joe Weinman、Press Reader公司执行副总裁Nikolay Malyarov等出席并作了主题演讲,会议由中国期刊协会常务副会长余昌祥主持。

会上,中国期刊协会会长石峰认为,期刊业的希望犹在:一是期刊总印数虽然下降了,但是接触期刊的读者多了,二是文化强国战略赋予期刊重要使命,三是国家“十三五”规划对包括期刊业在内的新闻出版业提出了新的明确要求。国际期刊联盟主席Chris Llewellyn在演讲中指出期刊媒体产业的7点发展趋势,分别是公司转型、科技是一种战略媒体资源、紧随消费者的脚步而动、内容为王、充分挖掘市场潜力、纸媒尚存、创新至关重要。《质量与认证》杂志总编辑魏亮在演讲中提到,《质量与认证》作为行业期刊,先天就有细分和垂直深入的优势。“人们每天最主要的获取新闻的来源是移动客户端和微信,社交媒体也给我们行业期刊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我们尝试内容方面的创新,从原来的单一期刊发展到期刊平台的格局。”商界传媒副总裁白昆鹏分享了从《中华手工》到“手艺网O2O”的跨界融合案例。《中华手工》虽然发行量只有1.3万册,难能可贵的是仍然保持着正增长。“在转型过程中,我们想到的是如何更好地服务,我们探讨的是如何为媒体所聚集的客户提供服务,这才是我们杂志转型的价值。所以我们有了O2O的可能,把以往杂志用户的AB端——手艺人、工作室和终端用户做真正的互动实体链接。”在两天论坛时间里,30余位嘉宾带来丰富多彩的主题演讲,还发布了《2016—2017世界杂志媒体创新报告》。

9月23日下午,由中国作家出版集团、全国文学报刊联盟主办的全国文学期刊主编高峰论坛在刊博会上召开。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何建明,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新闻报刊司司长李军,湖北省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朱训集,湖北省作协副主席高晓晖,湖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巡视员邵明义出席论坛。论坛由中国作家出版集团管委会副主任、全国文学报刊联盟秘书长徐忠志主持。

何建明在致辞中首先代表中国作协向全国文学报刊从业者表示问候、表达敬意。他说,文学期刊对于出精品出人才意义重大、作用特殊,当下中国文学的发展离不开文学期刊这一重要出版阵地和传播平台。希望文学期刊不忘初心,坚守文学理想,不断改革创新,发挥内容品质优势,加快融合发展,切实把“中国文学的瞭望高地”打造好。

论坛上,《人民文学》副主编徐坤、《当代》杂志副社长杨新岚、《青年文学》杂志社长李师东、《芳草》主编刘醒龙、《南方文坛》主编张燕玲、《美文》杂志副社长马佩民、《世界文学》主编高兴、《星星诗刊》主编龚学敏围绕“文学理想与理想的文学期刊”这一主题作了重点发言。他们一致认为,理想的文学关键在于有没有有理想的作家,理想的文学期刊关键在于有没有有理想的文学编辑。理想的文学刊物,应该是有追求的,有温度的,有独特风格和独立精神的;理想的文学刊物,应该同时闪烁着艺术之光、思想之光和心灵之光,保持其权威性、丰富性和独特性,这样就会起到引领和照亮的作用,就会以持久的魅力吸引读者的目光。

9月24日上午,首届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高层座谈会在武汉国际会议中心举办。该座谈会由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与《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共同主办。会议以“学术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措施及其科学评价”为主题。中国期刊协会会长石峰、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新闻报刊司司长李军出席会议并致辞。

石峰在致辞中指出,科技期刊是科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向世界科技强国进军中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他希望科技期刊在深化改革上去行政化、改进科技期刊调控手段、加快数字化转型,提升科技期刊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李军提到,我国有5000余种科技期刊,承担着传播成果和科学导向的双重作用。希望来参会的各学科领域的专家和出版工作者在此次座谈会上建言献策,围绕科技期刊如何在努力提升国际化发展水平的同时,探讨如何更好地发挥期刊在推动科技进步中应有的作用,探讨如何更好地树立科技期刊的科学公信、深化期刊出版机制改革,做大做强科技期刊。

会上,20多位刊界老总分享了科技期刊现代传播体系建设、品牌建设和创新发展的内在动力,以期为我国科技期刊产业化发展、国际化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会议现场氛围浓厚,与会代表反响热烈。

一个见证成果的发布平台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期刊协会、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中国(武汉)期刊交易博览会组委会在这一重要平台上,对报刊进行了总结和评选,并发布了评选结果。

2016年“中国最美期刊”遴选由中国期刊交易博览会组委会主办、中国期刊年鉴杂志社承办。此次活动通过网络投票和专家遴选,100种文化品位高尚、期刊整体设计艺术效果和制作工艺与技术和谐统一的期刊获此殊荣。在读者中影响较广的优秀名刊《读者》《十月》《收获》等榜上有名,入选榜单有传播力强的党刊《紫光阁》《新湘评论》《党员文摘》等,也有《特别关注》《第一财经周刊》《雷锋》《中华瑰宝》这样的新生出版力量,还有《国家科学评论》(英文版)、《国际口腔科学杂志》(英文版)这样的具有国际传播力、代表中国科技水平的顶级期刊。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在刊博会期间公布了“2016年度中国邮政发行报刊百强排行榜”和“2016年度中国邮政报刊阅读百强城市排行榜”。在“2016年度中国邮政发行报刊百强排行榜”中,位居前十位的报纸是:《人民日报》《参考消息》《新华每日电讯》《中国纪检监察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工人日报》《扬子晚报》《环球时报》《检察日报》;位居前十位的期刊是:《读者》《求是》《特别关注》《中国纪检监察》《特别文摘》《半月谈》《故事会》《青年文摘》《医食参考》《幼儿画报》。在“2016年度中国邮政报刊阅读百强城市排行榜”中,位居前十位的城市为:上海、杭州、苏州、北京、天津、广州、南京、宁波、重庆、成都。

9月24日下午,由中国(武汉)期刊交易博览会组委会主办的“2016期刊数字影响力100强”遴选结果发布。此次百强公示名单分为大众类期刊和学术类期刊两类。学术类期刊包括《中国社会科学》《金属加工》《中国激光》等,大众类期刊包括《三联生活周刊》《瞭望》《知音》等当选。据悉,本次遴选活动历时3个月,主要根据第三方平台数据(中国知网、新榜、今日头条、龙源网、中邮阅读网、博看网、读览天下、壹学者、超星以及微博微信平台),并由国内知名数据分析机构宏博知微进行独家数据分析发掘,再经专家组终审,综合得出数字影响力100强名单。

此次刊博会内容丰富、看点多多,各参展代表团和各参展单位都充分展现了独特的风采与极高的专业水平,吸引了大批观众到场参观,获得了各界好评,在海内外均产生了很大影响。刊博会自2013年落户武汉,已经连续举办四届,其影响力逐年上升,被誉为“期刊界的奥林匹克盛会”。

猜你喜欢
科技期刊期刊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计算机应用》获评“川渝一流科技期刊”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的定义和特征
期刊问答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的定义和特征
期刊问答
科技期刊的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