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减贫经验值得其他国家学习借鉴

2016-12-02 14:24
财经国家周刊 2016年24期
关键词:监管者智库特朗普

布鲁金斯学会《消除贫困:我们应该从中国经验中学习什么?》(11月7日)

1980年至今,中国从一个比孟加拉国和乍得更贫穷的国家,迅速发展成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尽管仍存在经济不平等问题,但7亿人脱离了极端贫困,占据了全世界脱贫人口的四分之三,已经是不小成就。

然而,中国的脱贫经验却很少被他国提及,须知在中国经验中,恰恰是由中央政府负责勾勒经济宏图,地方政府协同投资者和民众一起具体规划和执行,这个过程中产生的自下而上的创新是中国减贫的主要动力。

回顾中国沿海城市的过去,它们不像新加坡那样通过保护产权、消除腐败等方式来消除贫困;相反,这些地方充分利用了手头资源,四处吸引投资者。在地方经济增长后,发展的目标随之改变:从欢迎所有投资者变为只追求高质量的投资者。这些变化促使地方政府招聘专业人员并正式保护财产权。换句话说,世界银行所倡导的“善政”模式并非市场出现的原因,而是其结果。善政有助于保护已经存在的市场。

中国的减贫模式对很多国家具有借鉴意义。发展中国家应审视自身情况,量体裁衣找到切实的发展方式,而不是生搬硬套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

监管者的开放心态有助于新技术发展

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印度的无人机发展》(11月1日)

随着印度无人机产业的蓬勃发展,印度民航总局作为监管机构,提出了一项监管草案。但是,该草案设计极不合理,使印度的无人机发展一度停滞不前。总体而言,印度民航总局草案的主体思路仍然是限制无人机发展,监管方对民用无人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商业潜力不甚了解,思路也不清晰。

无人机监管涉及另一个更为普遍的问题,即印度的监管者们如何应对新兴的技术及其带来的商业机遇。近来印度卡纳塔克邦对Uber和Ola等共享出行软件采取了管制措施,又是一例监管者对其不了解的新技术一味限制的典型案例。

技术发展永远领先于监管,监管者应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新技术,避免过分限制技术发展,应帮助促进发掘技术潜力。这需要监管者从研发阶段就与技术发明者及相关企业保持沟通,了解新技术的作用、发展前景、所需支持、商业潜力及其可能产生的效益和影响。

越来越多的国家正致力于促进技术研发、投资和应用。第一批无人车已经在新加坡和匹兹堡的马路上行驶;英国放宽了对无人车的限制;迪拜赞助并主办了第一届国际无人机比赛……无人机、无人车、虚拟现实和物联网等新技术将深刻改变人类的经济生活,未来最成功的经济体将是那些掌握并充分利用顶尖科技的国家。为了更好地掌握、促进和利用新技术,一个国家必须创设有利于技术研发和应用的监管环境。

政府智库如何实现有效管理

印度尼西亚KSI智库《管理政府智库:在黑箱中》(11月14日)

印尼知识部门创新(KSI)智库与英国海外发展研究所、韩国发展研究所等多家智库合作研究并发布报告《管理政府智库》,为政府更有效地管理、发展智库提供意见。

报告从人力资源、质量评估、沟通推广和其他考量四个方面考察了多家智库,并为政府建设智库提供了五个建议:

第一,通过多种招聘形式吸纳人才,谨慎选择平台并广泛发布聘用信息,使用创新的筛选机制。除了常规招聘外,智库应该保持灵活性,允许招聘研究助理或通过快速用人审批通道,以应对突发事件研究,为应急工作提供所需人才。

第二,多聘用掌握不同技能的人才。成功的智库倾向于聘用同时在技术或学术研究领域有所建树并且对决策过程有所了解的人才。

第三,科学的职员分配结构。在大多数智库中,研究人员占比为50%-80%,行政人员占10%-35%,管理人员占5%-12%,而人力资源职员通常只占2%-2.5%。

第四,电子沟通对现代智库的影响尤为重要。智库应对此进行大量投资。

第五,有必要建立用于评估、支持研究产品的分级沟通系统。此类系统有助于智库为各议题的优先度分级并合理分配资源,保证产品质量和与外界读者的沟通。

特朗普胜选,为何人民币加速贬值

沈建光 瑞穗证劵中国首席经济学家

美国大选特朗普胜出后,人民币开启了对美元快速贬值的态势,让市场颇感意外。

尽管官方表示人民币没有持续贬值空间,且从贸易逆差与经济基本面来看,也不支持人民币大幅贬值,但人民币对美元一再突6.7、6.8的心理防线,显然并非国内基本面发生变化,实则是美元走强的被动所致。

此次美国大选有两大超预期之处。一是特朗普意外胜选;二是共和党大获全胜,取得国会参众两院的多数席位。这两点都加大了投资者对特朗普选举承诺兑现的预期,特别是增加基建投资的施政纲领,尤其有利经济增长和通胀。而在两院多数共和党席位的背景下,减税亦有可能会有推进。此外,特朗普提出的对金融监管松绑也对华尔街有利,都支持美元在短期内继续走强。

如此看来,特朗普胜选对人民币难免产生贬值压力。展望明年,虽然美联储加息预期增加,但美国经济能否承受过高利率和强势美元尚待考验。考虑到危机后的八年时间,美国结构性改革进展缓慢,如制造业占GDP比重处于下降趋势、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等,当前美国经济转好一定程度上与货币政策依赖有关,且加息和美元走强一定程度上透支市场预期。因此,明年美元上涨势头可能不如今年年末,波动会有所加大。(11月18日)

去产能之惑

伍戈 华融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随着近期PPI的转正,各界开始对经济前景乐观了许多。但相关行业却出现“产能越去、产量越增、价格齐飞”的怪象,有关部门“左手限产、右手限价”,这使得大家对未来经济回升的力度以及持续时间产生困惑。上述现象背后究竟是何种力量在发挥作用?

从供给来看,政府在进行限产干预之前似轻视了市场已自发进入库存调整阶段的事实,“有形之手”的介入可能加剧市场价格的调整速度。中上游行业国企占比较大,追逐利润最大化的动力可能不如民企明显,其行为可能会有一定时滞,但是其对价格信号也是反应的。

从需求来看,需求刺激可能打断市场自发的去产能、去库存进程,扰乱市场价格信号。让人担忧的是,刺激起来的需求似乎仍是在走基建投资和房地产投资的老路子。

展望未来,PPI等数据在短期内仍将呈现惯性式企稳反弹态势,宏观经济虽暂无近忧但有远虑。僵化的供需矛盾容易引起经济大起大落的轮回。唯有充分意识到“有形之手”的局限性,更多发挥“有无形之手”的重要性,我们才有望看到经济复苏的真正春天。(11月17日)

四大举措走出股市迷局

吴晓球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

对于中国这个不太成熟的市场,除了要有成熟的投资者,还有几个更为重要的方面:

第一是成熟的理念,要站在中国金融发展战略的高度。没有资本的发展就没有人民币的国际化,就没有中国竞争力的提升。必须从这样的角度理解资本市场:首先它是一个巨大的资产池,其次要健全完善人民币回流机制。第二,需要一个成熟的制度,成熟的规则。第三,需要成熟的监管者。应该明确认识到保持市场的透明度才是监管者最核心的职能。这三点对于中国资本市场的长期战略性发展至关重要。

走出股市迷局需要四方面的改革:一是金融市场改革,包括人民币的国际化,大力发展金融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二是不要再搞像“熔断机制”那样短命的机制;三是要让监管者转型;四是一定要减税。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资本市场一定会迎来一个很好的发展时期。(11月20日)

猜你喜欢
监管者智库特朗普
书讯:《新型智库质量提升与国家治理现代化》
特朗普为何执意买格陵兰
论国资委的定位调整
论国资委的定位调整
特朗普放话要会鲁哈尼
特朗普表示美国不支持G7 公报
特朗普访华
新型智库不能有“库”无“智”
监管者识别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
报告称中国智库数量排世界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