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精益化运检管理工作分析

2016-12-04 02:36王振滔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6年20期
关键词:精益线路人员

王振滔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绵阳供电公司,四川 绵阳 621000)

输电线路精益化运检管理工作分析

王振滔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绵阳供电公司,四川 绵阳 621000)

摘要:随着电力系统的高速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运检管理的工作,科学有效地管理输电线路,确保能够在可控和在控状态中运行,以便于能够全面保障电力系统稳定性和安全性,在实际分析过程中集中阐述输电线路精益化运检管理的工作,从而达到有效解决电力系统运行中安全风险等问题,确保可以有效提升线路巡检的质量。

输电线路;运检管理;精益化

电力系统中输电线路是十分重要的部分,要想有效保障设备安全运行和输电线路正常运行的基础就是线路巡检,依据巡视检查的实际情况可以及时了解周围环境和线路运行的状态,发现和解决线路安全问题以及缺陷,以便于能够在最小范围内控制事故,保障能够稳定安全的运行电力系统。

一、输电线路运检管理现状

第一,紧缺运检人员,加大运检的工作强。随着社会发展,不断扩大电网规模,以至于不断提升输电线路日常运检总量,从而出现比较紧缺运检人员的情况,会严重影响电网运行的整体稳定性。第二,分体管理检修和运行的工作,具备比较高检修成本和检修时间,降低检修配合度。输电线路管理人员应该为检修人员提供日常巡视数据信息,然后维修人员需要及时处理系统问题,但是,人员构架和冗杂的程序会影响管理的时效性,输电线路出现问题,不能及时处理,就会导致出现严重的安全隐患,此外,比较高的维护时间会提升管理系统的成本,同时也因为操作人员的重复工作,影响运检的效率,浪费大量资源。第三,不完善的制度,综合素质提升范围受到限制,分体管理方式会导致不能明确区分事故责任,促使出现无序生产的现象,严重影响电力系统运检和管理效率的提升,此外也会严重限制电力系统运检的流程和内容,实际操作中仅仅只有一部分人员能够充分了解设备,不能有效提升操作人员的综合素质,限制人员经验和合作意识的发展,并且限制运检工作的时效性和规范化。第四,智能化和信息化发展运检工作的程度低,电力系统输电线路运检中还是依据人工方式来满足电力系统智能化、精细化的需求,没有较高时续性的处理和掌控缺陷的水平,运检管理中应用智能化、信息化技术能够有效提升工作效率,降低传达信息的步骤,提高系统沟通的作用,保障能够顺利传输系统信息,以后发展过程中还需要相关工作人员进一步了解和掌握运检管理的检修时间和数据主体、基础扩建等内容。

二、输电线路精益化运检管理

输电线路精益化运检管理实际上是从怎样运行一线生产业务角度进行分析,从执行者方面来构建输电线路运行维护的管理框架,形成精益化输电线路管理系统,上述系统有机结合移动作业技术、流程控制技术、无线网络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以及地理信息技术,依据地图数据作为基础,电力企业对自身管辖区域的杆塔、线路等资料和动静态信息进行合理地管理和存储,此外构建核心的管理思想也就是安全生产风险管理机制,通过风险管控来串联主营业务流程,建立面向管理和面向设备闭环系统,确保输电线路实现计划、规范化、无线传输技术、表单管理方式。

三、精益化系统简化运维管理

某电力企业依据自身主业务流程的基本运行需求、计划为源头、控制风险为核心,在持续改进和设备本体中融合风险和规范化的应用,建立具备专业特色的输电线路的精益化管理系统。线路巡检现场中应用风险评估以及评估结果,利用统一的行为和标准来有效提升强输电线路巡视的质量、巡视的水平以及监控巡视的能力,提高控制闭环系统的力度,全面提升相关操作人员的风险管理能力和风险意识,以便于在一线生产中顺利地实施安全风险预控措施,合理结合风险应用和生产过程,提高电力企业控制生产的能力,保障能够有效提高输电线路运行的水平,保障系统的安全和稳定性。

(一)设备信息管理

依据电力系统规范管理的设计标准和要求,设备信息管理的过程中主要包括技术手册、设备台账明细、维修人员信息、图纸资料、历史记录、地理信息等,数据的载体和中心为杆塔信号,以便于能够相互管理系统数据信息,达到灵活制表、灵活查询数据的目的,保障能够精细化管理设备台账。

(二)计划任务管理

依据电力企业输电线路生产和运行的实际规范来对输电线路进行周期巡视,对特殊路段进行梳理,明确巡查区域以及特殊地段的实际需求,综合分析检测、巡视杆塔,临时工作、消缺等相关内容,在风险评估设备和工作以后构建完善的周计划、月计划、年计划,自动生成任务计划表,统筹管理变更、审核、执行、计划等制度,为以后维护输电线路运检提供安全和有针对性的计划。

(三)设备风险评估和设备状态评价

依据电力企业设备状态风向评估和设备风险状态评价的相关规范来建立一定的评价准则,对管理记录和计算公式进行固化,依据设备实际情况来自动评估和评价系统状态。

(四)标准化现场移动作业

依据输电线路生产管理的实际标准,有机结合巡视计划来达到后台巡视、检修、检测、以及验收工作的目的,相关操作人员正式开展工作之前应该使用智能移动终端来合理的下载任务,以便于能够信息化管理现场巡检工作。利用信息化方式来及时反馈现场风险管控的数据信息,实现突破性应用模式和表单的发展,以便于可以统一实现各种规范、各种体系、各种建设的目的,避免出现多张皮的现象,班组实际操作中运行电子表单,从而保障能够及时反馈数据信息,不需要统计和搬运其他冗余的数据。以此能够建立比较实用的面向运维的基础数据库。第一,建立基础数据库。数据库一般来说主要有技术手册、杆塔明细、人员数据信息、地理数据信息、缺陷标准描述、关键图纸信息、仓储信息、规范数据等。建立基础数据的时候应该合理分析设备生命周期的相关问题,杆塔联系所有数据库,也就是说电力系统任何的杆塔都可以在数据库中发现地理位置、技术参数、历史记录、责任人等相关信息。第二,建立条目新增机制。依据数据信息发展的新形势,应该及时增加数据条目,利用电子审核信息以后可以融入到数据库中。此时具备99%的数据库信息标准化程度,数据库中的自定义信息不是有很多,规范数据的时候应该从数据采集末梢进行工作,保障数据运行和输出的质量,为以后进一步研究输电线路运检管理系统提供参考。第三,构建信息空缺查询机、体系。维护人员需要及时督办和查缺相关缺漏信息,以便于保障信息收集的进度和完整性。

四、融合安全生产风险管理机制和现场巡检标准化作业平台

管控作业风险、设备风险、电网风险、职业风险和环境风险是安全生产风险管理的关键,此时应该切实落实上述工作,首先就需要改变数据信息,形成可以执行的相关措施,有机融合作业表单和巡检计划,所以,在巡检输电线路的时候应该建立控制和便是风险的原则,在日常工作中融入状态评价和综合生产计划,以便于可以全面内容和日常生产核心任务和安全生产风险管理机制,避免形成两张皮的问题。此时应该建立入库审核体系,经过相关部门审核以后变更风险;建立有针对性的完善风险库的建立,现场任务观察和事故事件分析模型两种方式,从而保障能够全面分析风险。

结语

综上所述,在输电线路精益化运检管理建立过程中,应该从一线操作人员进行阐述,依据降低操作人员工作量和规划现场巡检管理的规范来不断健全基础怇,分析生产信息,为管理人员以后运检管理输电线路提供参考和依据,依据现代化采集方式来有效降低操作人员工作量,保障能够有效提升操作人员的自身素质,建设高水平、高素质的人才管理团队,全面提升运检管理的质量和水平。

[1]杨先进,韩民晓,胡伟,等.输电线路状态监测中心及监测系统建设与应用[C].2011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2011:1-6.

[2]张红.科学运用“四个结合”提升输电线路精益化管理质效——松滋市供电公司开展输电线路精益化管理创新与实践[J].科技展望,2015(32):132-132.

[3]孔小红.输电线路通道隐患管理信息系统[C].第四届全国架空输电线路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2013:629-634.

[4]张浩,岳灵平,张健,等.跨区电网输电线路“窄通道”运维管理实践[C].2012中国国际输配电技术创新与应用交流峰会论文集,2012:413-418.

[5]刘丽榕,王玉东,肖智宏,等.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通信传输方式研究[J].电力系统通信,2011,32(4):20-25.

[6]宰红斌.基于精益化管理的输电线路标准化巡视方法[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31):141-142.

[7]黄强.基于精益化管理的输电线路状态巡视方法解析[J].科技与创新,2015(7):59,62.

TM726

A

猜你喜欢
精益线路人员
精益思想在海外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让刑满释放人员找到家的感觉
10kV线路保护定值修改后存在安全隐患
机加零件精益单元构建与应用
不得与工会组织任职期内人员解除劳动合同
精益管理实践之“360”精益管理模式
基于Hilbert-Huang变换的HVDC线路保护
创业从精益开始
急救人员已身心俱疲
10KV线路装纵差保护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