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浪漫诗的情愫直抒与比喻

2016-12-06 23:07王君实
名家名作 2016年5期
关键词:自喻第一版北京日报

王君实

西方浪漫诗的情愫直抒与比喻

王君实

西方的浪漫诗虽喜直抒其胸,诗句中总少不了“爱”字的真挚表达,比喻且意象具体、自然、鲜明,诵之读之,可传神地表达作者的浪漫情怀、率性睿智和炽热情感,一诵三叹中抓住读者的内心。

西方;浪漫诗;比喻

诗是情感的产物,是感情的自然流露,没有“情”的诗则不为诗。虽然喜怒哀乐皆可成诗,但中、西方民众,最喜爱的还属浪漫诗,《诗经》三百篇也是以“关雎”开篇。

一、直抒其胸,真挚表达,读者极易体会和把握作者的浪漫情怀

西方人奔放热情,一旦“fall in love”,往往爱的昏天黑地,所谓“love is blind”,写起浪漫诗来也就是满篇告白,一味地“爱”下去,“兴、比、赋”三中表现手法中,赋法为多。勃朗宁①维多利亚时代著名英国女诗人,伊丽莎白·巴雷特·勃朗宁(Elizabeth Barrett Browning,1806-1861)。的诗就代表了西方浪漫诗的一种普遍风格。

勃朗宁自幼骑马摔伤,下肢瘫痪,十五岁起就卧病在床,从没有收获爱情的奢望。不料想她在39岁时遇上小她6岁的诗人罗伯特,坠入一场“姐弟恋”。枯木逢春,才情萌发,看她这一时期写给罗伯特的情诗,情感表白多为不加掩饰的直抒其胸,正如诗集《葡萄牙十四行诗》中的第43首诗——“我该怎样来爱你”。②王秀莉:《当你老了》(世界上最美的100首情诗),北京:北京日报报业集团同心出版社2012年3月第一版,第112-113页。她在这首诗中,在14行句子里出现9个“爱”字,正如第一句的自问“我是怎样的爱你?”好像不知道该怎样“love”了。她写道:我爱你之深邃、之宽广、之高远,尽我的灵魂所能及之处,仿如探求玄冥中神的存在和美好至极。我爱你如每日之必需,阳光下和烛焰前都不可或缺。……我用呼吸、微笑、眼泪和我整个生命来爱你! 假如上帝愿意,我死后也将更加爱你!

读这样的作品,特别是读英文原作,在其原诗韵律的美化下,作者的感情极易体会和把握。

二、鲜花喻美女,明喻隐喻皆率性睿智,痴情爱慕毫无造作忸怩

中国传统认为诗贵含蓄,唐代诗人刘方平的《春怨》中,“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不着一丝“爱”的痕迹,但爱之情思却浓得抹都抹不开;晚唐诗人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中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不见“爱”字,却情意无尽。要达到这种含蓄避直的效果,就须用“兴”用“比”,尤其是比喻。

西方情诗中,最常见的比喻就是以鲜花喻美女,且玫瑰、紫罗兰、百合是西方浪漫诗中最常用、耳熟能详的美女喻体。例如:德国诗人亨利希·海涅(Heinrich Heine,1797-1856)的诗:《你像一朵花儿》(You are like a flower)中,写道“Oh,You are like a flower,So fare and pure and blest...”(你像一朵鲜花,如此美丽、纯洁、神圣……)③王秀莉:《当你老了》(世界上最美的100首情诗),北京:北京日报报业集团同心出版社2012年3月第一版,第108-109页。。又如,苏格兰农民诗人罗伯特·彭斯(Robert Burns,1759-1796年)在《一朵红红的玫瑰》(A Red, Red Rose)一诗中,以“O,my uve’s like a red, red rose”④周向勤:《英汉诗歌比较鉴赏》,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1年7月第一版,第55页。,将心上人直接比作红红的玫瑰。 更有英国诗人托马斯·坎品(Thomas Campion,1567-1620),在其诗作 “成熟的樱桃”(Cherry-Ripe)中,直接将美女的

脸庞比作花园,即“There is a garden in her face,where roses and white lilies grow. A heavenly paradise is that place, wherein all pleasant fruits do flow”(你的脸上有一个花园,玫瑰与百合生长怒放。那里就是个天堂的天堂,结着各种美味鲜果在园中)①王秀莉: 《当你老了》(世界上最美的100首情诗),北京:北京日报报业集团同心出版社2012年3月第一版第142-143页。

其他常用的美女喻体还有夏季、夜空、星星等,如 “She walks in beauty,like the night,of cloudless climes and starry skies.”(她走在美的光彩中,如同夜色,皎洁无云,繁星满天)②王秀莉: 《当你老了》(世界上最美的100首情诗),(英)乔治·戈登·拜伦(George Gordon Byron,1788-1824),她走在美的光影里(She walks in beauty),北京:北京日报报业集团同心出版社2012年3月第一版,第164-165页。。被誉为英国诗歌之父的杰弗里·乔叟(1343-1400年)则与众不同,在其创作的无情美人回旋曲”(A Rondel of Merciless Beauty)中,以杀人利剑暗喻美丽的大眼睛, “Your two great eyes will slay me suddenly: Their beauty shakes me who was once serene.”(你的大眼睛简直要把我杀死,它们的美丽撼动了我的宁静)③顾飞荣:《最美英文爱情诗歌》,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8月第一版,第2-3页。, 读去只觉犀利无比又活泼生动。

三、自喻他喻自然烘托,鲜明的形象和寓意拨动炽热心弦,荡漾人类灵性

在浪漫的情诗中纳入自喻手法,更能烘托鲜明的人物形象和寓意,亦或是因为相思之苦只有自己最清楚的缘故吧。如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最受欢迎及最具特色的诗人艾尔弗雷德·丁尼生(Alfred Tennyson,1809—1892)的经典爱情诗歌The Miller’s Daughter(磨坊主的女儿)④周向勤:《英汉诗歌比较鉴赏》,艾尔弗雷德·丁尼生,磨坊主的女儿,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1年7月第一版第91页 。。丁尼生将这首诗译为:那是磨坊主的女儿,她长得可真是窈窕;我多想变成颗珠宝,在她的耳垂下颤摇;日夜隐藏在她的髦发中间,感受她洁白颈项的温暖……我愿变成一串项链,贴着她芬芳的胸脯;整天不停的上下起伏,与她一起欢笑和愁苦;我要轻轻地把她偎依,晚上也不会舍弃。这首脍炙人口的The miller’s daughter用第一人称抒情,以自喻之手法把情郎内心的“愿望表达得淋漓尽致,在“拟物”和“拟人”的有机结合中将对少女的渴慕之情反衬出少女之美。

因“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名句为国人熟知的匈牙利爱国诗人裴多菲·山陀尔(Petogfi Sandor 1823-1849),更是善用自喻,诗句意象极为丰满,热情真挚地倾诉和对爱情的渴望与坚贞,感染力极强。例如,他献给未婚妻尤丽亚的情诗“I Am Willing That It Is A Torrent(我愿意是急流……)⑤王秀莉:《当你老了》(世界上最美的100首情诗),“我愿意是急流”,北京:北京日报报业集团同心出版社2012年3月第一版,第92-95页。中,写道:“我愿意是急流山里的小河,在崎岖的路上、岩石上经过……只要我的爱人是一条小鱼,在我的浪花中快乐地游来游去。”“我愿意是废墟,在峻峭的山岩上,这静默的毁灭并不使我懊丧……只要我的爱人是青青的常春藤,沿着我荒凉的额,亲密地攀缘上升。”

裴多菲·山陀尔的另一首短诗“I’ll be a tree”(我愿是棵树)中写道:如果你是那树上的花,我愿是一棵树;如果你是花上的露水,我愿是那朵花;如果你是阳光我愿是露水,在你的照耀下化为虚空。作者在诗中将自喻他喻自然巧妙地融合,词语虽然很简单,但借助树、花露水、阳光、天空和星星等自然事物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表达自己对爱人的忠贞不渝,使之极具感染力。

所以,在西方浪漫诗中,或情愫直抒或巧妙比喻其传神地表达作者感情的功力可紧紧捕捉读者的内心即便是经过了翻“译”,读来也是沁人心脾,让人在感怀中一诵三叹,耐看耐读耐品。

(作者单位:兰州理工中等专业学校)

猜你喜欢
自喻第一版北京日报
温暖讲成语:栩栩如生
《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要点解读
移情方式下的文人画
巴尔蒙特诗歌意象中的自喻和超喻
对《资本论》第一版序言和跋的初步研究
2020年7亿人每周至少锻炼1次
张执浩著作要目
著作简目
寄小读者的信
夜是一棵树